《杜拉拉升职记》影评:步步为营的电影营销范本
电影《杜拉拉升职记》源于张一白向徐静蕾推荐的同名畅销小说。虽然徐静蕾首次转型商业,但似乎她早已深谙商业片之道,配合监制张一白和制片人焦爱民的整体营销策略,3人的运筹帷幄和才女的冲锋陷阵,《杜拉拉》上映两周后票房就突破亿元大关,巨大的顺差,无处不在的广告,使得众多电影投资方羡慕不已。究竟它的幕后团队是如何让这部电影从无到有,再到品牌遍身……从而一步一步升值的呢?本报一一为你解读其中奥秘。
前期:重营销 专业人
张一白是圈内少有的具营销思路的导演,有资源整合的理念,2008年,他接触到《杜拉拉升职记》这本小说,认定这是一个在商业上能有所作为的东西,于是他找到有过广告经验的焦爱民。接下来,他们在企业圈和时尚圈进行了两轮营销,首先,请来了13位世界500强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和高管,作为该片的荣誉编辑,之后,又请来了《欲望都市》的造型师派翠西亚·菲尔德加盟。两个动作之后,中影集团和DMG娱乐传媒开始介入,几方资源的整合使得商务开发之路越走越顺畅。张一白称,“整个《杜拉拉升职记》的营销过程,就像一个创业企业,不断稀释原始投资人的股权,不断引入更大的投资。”
中期:老朋友 敢尝试
据统计,《杜拉拉升职记》共和23家单位与品牌进行了合作,分别来自DMG的渠道、徐静蕾的代言客户的推介。DMG的娱乐业务总监梁东表示,“5年前,我还在光传娱乐任总经理,就和老徐合作了《梦想照进现实》,将百合网的广告植入其中。这一次,我们合作得更加默契,DMG成为了《杜拉拉》最大的投资方,我们也用好莱坞的商业模式,为品牌和电影搭建了最畅通的平台。可以说,我们在尝试,一部电影究竟可以与多少品牌合作。”据透露,该片植入广告的最终收益达到了2000万元,而该片成本也是1500多万元——也就是说该片在上映前基本已经实现了盈利。
总结:好故事 名气大
《杜拉拉》魅力何在,它为什么能得到这么多广告客户的青睐?该片制片人焦爱民认为,有两点尤为重要,“第一,这个电影是个职场电影,主要是讲白领的,因此受众是和这些广告客户的目标消费群是一致的;第二,我们也有两个强大的品牌,老徐和杜拉拉”。票房专家刘嘉则认为,《杜拉拉升职记》对于品牌的意义,“不是简单地将产品和品牌生硬地抛给观众,而是用该片所引领的生活风尚将品牌文化传达给消费者。当消费者由于影片接受品牌进而进行消费体验的时候,也就实现了电影和品牌的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