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剑雨》影评:《卧虎藏龙》之后最好的武侠电影

发布时间:2019-08-27 15:11:42

  
《剑雨》很让人意外,尽管它仍然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武侠片,但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气质。而吴宇森也久违地让人吃了一惊,尽管在宣传上也突出了执行导演苏照彬,但吴式风格依旧清晰可见,而且庆幸的是这一次吴宇森并没有让他的不着边际的“白鸽”式浪漫毁了这部电影,相反片中某些慢节拍式的动作风格和影片的整体叙事十分相容,即使有人不愿意承认它是佳作,它至少也能让人眼前一亮。
武侠片自然离不开武。《剑雨》中的武打部分采用了快慢镜头相结合,并且从多角度加以表现,特别是在刻画软剑和飞针等出其不意的攻击兵器的特性时,非常直观又不失美感。剑之轻灵,针之阴毒,刀之诡谲,都被表现得十分生动,很多人说这是自《卧虎藏龙》之后最好的武侠电影,我同意这个观点,但我更觉得这是在自《卧虎藏龙》之后写意派武打做得最出色的一次,《剑雨》的武打具有虚中带实的特点,在轻灵飘忽之中不乏凌厉凶猛,非常具有观赏性。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彩戏师这个角色的武功和兵器很有新意,他的“神仙索”和“火焰刀”,借助特效表现出奇幻色彩。这种诡异和影片的主题道具罗摩尸体的神秘遥相呼应,进一步加强了这个故事的悬疑感。
影片开场,以动漫形式点出故事诱因,并以特写简单直接地交代了主要人物,随即分支叙事,含而不露,并以富有压迫感的镜头方式制造了悬疑感,而引起观看情绪的正是这种悬疑感的设置。武侠片之所以没落,大概就是因为故事模式趋于单一性,基本上都是简单的恩怨仇杀,人物脸谱化现象十分严重,太过直白的故事和过分华丽的动作严重脱节,造成大而无当的枯燥感,这类电影除了香港武侠片的死忠之外,在这个本已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如过眼烟云也在情理之中。但我相信《剑雨》有意无意中塑造了另外一种故事模式,即在不舍弃武侠片的赖以存在的“武”和“侠”这两个基本要素的基础之上,把爱情、阴谋、欲望以及禅机等元素注入电影中,无论是人物还是故事都饱满了许多。
我最欣赏的是这个故事摒弃了传统武侠片的那种大开大合非正即邪的路子,而是在阴郁诡谲的氛围中加强了人物的内心塑造。片中的每一个人都绝非真正意义上的正人君子,即便是主角细雨和江阿生,也都有阴暗面。而在反派之中,转轮王为的是恢复男根和敛财而不择手段,雷彬的内心深处虽然厌倦打手生活但又囿于承诺不肯背叛转轮王,彩戏师虽有退意却不甘心一无所获更想以罗摩之躯恢复身体健康,而叶绽青则本身就是一个因情欲而扭曲的女人。这些人虽有可恨之处,但更有可悲之处。正面人物细雨则是在杀人无数之后想过平凡生活,江阿生是为了报仇不惜易容骗取细雨的感情。这两个人物虽然可悲,但却有可爱之处。由此看来,这些人虽然有武但却无侠,这样去看《剑雨》已经不是标准意义上的武侠片了,而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亮点。这种脱离了传统大江湖背景的“小江湖”才是更真实的江湖,因欲望而厮杀,因希望而逃亡,为情而生,为爱而死,这才是每个人心中的江湖。
金庸在小说中说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个没错。真正的大侠的确应该是这样,小则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大则为国家安危黎民生计而奋不顾身,人民永远需要这样的侠客。但是这样为万民仰慕的“侠”属于极品属于极少数精英人士,如果以这个标准去衡量,《剑雨》中是没有侠的。“黑石帮”里全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自不必说,为情所困的前黑石帮女杀手细雨此前杀人如麻罪孽不小,肯定不算侠,替父报仇的江阿生最有可能成为侠,但也只是为了报私仇,而且手段也未见得光明正大,他等于是在利用细雨的感情,所以也不能算侠。但是,所谓的热血沸腾的江湖,所谓的慷慨悲壮的争斗,也只是我们从小说中电影中传说中“感受”出来的,实际情况一定不是那么美丽的,当事人未必真心喜欢那样的生活,毕竟无论杀人和被杀都不是愉快的事情。因此当一个武人自愿放弃江湖恩怨一心向往安静和平的家庭生活,并且随时以武力誓死捍卫这种愿望时,这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侠”,正是这种缩小的“侠义”组成了普遍的江湖正义。而为侠者的真正目的不是炫耀武力,恰恰是以武力达到和平的目的,所以《剑雨》中的江湖才更真实更具有现实意义。江湖就是政治,江湖就是历史,江湖就是整个世界,真正的大侠只是少数精英能够胜任,这和世界政治历史的那些杰出人物永远只占少数是一个道理。
但是大多数习武之人一定如《剑雨》中的人物一样,有着平凡人的心愿。本片舍弃了很多武侠片中的民族、家国和江湖等大背景,突出的只是小我的欲望和愿望,因此才更亲切。所以,从人物故事上下手,不必动辄追求大场面历史感,注重在武侠片中挖掘那种属于古人今人共同的东西,武侠片是可以不没落的。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