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白色缎带(The White Ribbon)
《白色缎带》和戴立忍的《不能没有你》一样,都刻意以黑白拍摄,不过《白》片更意有所指地藉此暗讽“非黑即白”的道德诫律,并在冷静的画面里,逐步翻搅出强烈的道德复杂性,进而颠覆这种强势的阶级、禁欲的管教背后,被压抑而终渐扭曲的人性。
《白色缎带》的时空背景是一次大战前夕、一个看似平静的德国小镇,从镇上医生发生摔马意外开始,各种不平静的事情接二连三出现,这些意外好像恶作剧,其实是恐怖的道德制裁与排他行动。也因此,这当中的变态成了一种暗喻:如果在这看似细小的社群里都可以上演这类行为,我们又怎么需要讶异后来你死我活的频仍战争呢?影片透过当年在此地教书的乡村老师口中娓娓道来,把一个表面充满道德训诫却暗藏丑陋行径的成人世界予以揭露外,更惊人的还是这种氛围与身教,对儿童、青少年的可怕影响。片名所指的白色缎带,正是牧师为了惩罚、训诫孩子,刻意别在犯错者身上、以昭大众的标志。但整部电影的格局拉得很大,男爵、医生、牧师这几个掌握经济及宗教权力的形象,盘根错节地带出威权力的骇人。
全片笼罩的清教徒般的小镇气氛,让人以为看到博格曼(Ingmar Bergman)或德莱叶(Carl Theodor Dreyer)式的北欧电影,但那种大多时间内敛、一旦爆发又极具摧毁力量的特色,还是很汉内特的。它让我联想到他的前作《隐藏摄影机》,两片都间接暗示历史上那些难以置信的人类愚行,其来有自,而且往往源于某些理直气壮的信条和不以为意的小奸小恶,人们却鲜少洞察。《白色缎带》的制作成绩相当整齐,不仅片中大人的演技扎实,一班可爱又可怕的孩子,演来更加令人不寒而栗。
获奖纪录 : 2009戛纳影展金棕榈奖最佳影片、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天主教人道精神特别奖,法国教育部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