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告白》影评:超现实主义的警世恒言

发布时间:2024-06-30 15:30:58

   邪恶的花常常以妖娆的姿态开放,深沉的爱每每用极端的方式结束,由畅销小说改编的日本电影《告白》就是以优雅而残忍的方式在讲述着这样的悖论,在荒诞夸张的电影情境中暗含着对少年教育和人伦世界的反讽和警示。本片虽然止步于第8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初选名单,但这不是评判《告白》的唯一标准,说到底还是个评审口味的问题,而有“日本奥斯卡”之称的日本电影学院奖就举贤不避亲地把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剪辑和最佳剧本都授予了《告白》,所有的褒奖都实至名归。

影片讲述的是女教师森口悠子四岁的女儿被自己的两个学生渡边修哉和下村植树谋杀,因为学生未成年而法律不制裁,怀恨在心的森口悠子便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复仇。这样反常规的故事很容易被卫道士所否定,因为它不符合既定的社会关系准则。故事是有争议性的,但是影片对于人们共同认定的法律法规,从亲情伦理的另一面提出了反问,反常规的故事背后体现的是法律条文的固有缺陷和子女教育的社会难题。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故事,以反推理的方式讲述出来,步步为营而又一波三折,悬疑和惊悚、伦理和犯罪等元素的高度融合让影片具备了相当高的观赏性。同时家庭环境不健康所造成的片中人物的孤独、猜忌、暴戾和自我等扭曲的情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充满了对人性负面性的不安和谴责。

案件的根源在于少年天才渡边修哉,由于从小缺乏母爱,让他变得孤傲而冷酷,他罪恶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起生母的注意;另外一位“凶手”下村植树的情况正好相反,他有一个溺爱他的母亲,但超负荷的爱却造成了他懦弱和乖戾的双重人格。两种家庭背景,同样一种结果,两个人都迫切地想得到外界的认可,于是惨剧发生。富于戏剧性的是,计划杀人的并没有成功,而无作案动机的人却成为了真凶。在这一点上,影片所采用的推理手法让故事充满了抽丝剥茧帷幕重重的悬疑感。而作为复仇者的老师森口悠子自始至终没有使用过暴力,也没有直接介入两位“仇家”的生活,但是她残酷地达到了目的。她利用的恰恰是人性的弱点,影片的争议性也来自于此。在法律已经不允许制裁犯罪少年时,她该不该复仇?而她复仇的手段又是否充满罪恶?丧女之痛和法律之网,该发泄的是哪个,该修补的又是哪个?伦理之约和正义之剑,该遵守的是哪个,该挥舞的又是哪个?道德之力和情感之河,该持守的是哪个,该跨越的又是哪个?何去何从?故事背后值得深思的东西很多。

《告白》的特别之处还在于,一个充满罪恶感的故事却以一种极其温柔的方式表达出来,影片开始森口悠子在课堂上侃侃而谈,学生们则沸反盈天,爆炸性的事件就在这样混乱的场面下被讲述出来。所谓“告白”,顾名思义,是片中几个角色各自的内心独白,口吻都异常冷静而自我,即使是最残忍的段落。在这种“制式”手法的统领下,影片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景象:一方面是骇人听闻的少年杀人事件和阴郁压抑的画面,一方面却是优雅流畅的慢动作和激越人心的背景乐。可以说,导演中岛哲也用温柔似水的影像手法讲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而在病态疯狂的暴力事件之下却是深情款款的爱,这种形式和内容,表象和实质之间的巨大反差让影片既超出常规又令人耳目一新,视觉和心理上的激烈对峙正是这部影片的最大贡献,强烈的感染力也由此而生。

另外一个值得探讨的地方是,片中的很多情节都存在着和现实情境相去甚远的异化色彩,例如学生们在课堂上面对森口和寺田两位老师截然相反的态度,对于前者是毫无理由的一味抵触,对于后者是毫无原则的一味迎合,活脱脱的市侩作风,而事实上这个年龄的学生是不可能做出如此整齐划一动作的,片中的他们很多时候集体起哄无事生非,而很多时候又群体缄默逃避责任,俨然是一副世俗社会中丑陋阴暗的人性画面。这些情节的设置已经超越实际,延伸到整个故事层面来看也是超常规的,充满了夸张和荒诞的超现实主义色彩。这种影像风格和中岛哲也过去的作品是一脉相承的,而这也恰恰能解释片中很多看起来不合理的地方,即片中所反映的事件虽然以学校为背景,但其间所折射出来的人际关系和人性行为已经超越了故事中的群体,片中很多人物的接触都以那面反光镜来表现,其寓意不言自明,这个故事其实暗含了对整个社会现实的讽刺。

近现代以来,日本的文学和电影一直都是亚洲的排头兵,至少用西方的审美标准来衡量是这样的,无论是诺贝尔还是奥斯卡,日本作品都是其中的常客。电影方面,遥远的高峰如黑泽明自不必说,当代日本电影也经常能给人们带来惊喜,在描写伦理和道德方面的作品——这其中往往也包含一些恐怖片——更是有独门绝技。和日本深情温婉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殓师》一样,《告白》讲述的同样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却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不同的是《告白》的叙事方式惊世骇俗而又才华横溢,它描写的事件既有争议性又有思辨性。当我们把这部影片看成一部超现实主义的醒世恒言时,或许就更能体会到它的价值所在。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