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分手信影评(DearJohn)

发布时间:2024-08-08 17:21:42

  打破蝉联北美七周票房冠军《阿凡达》,并打破史上美国超级杯比赛期间最高票房的头衔,《分手信》看似精彩可及,却实在没什么好拿来说的。打破美国超级杯比赛期间最高票房,证明了本片观众多以女性居多,而女性族群本来就是此类爱情片的忠实观众。所以,本片在北美票房之所以能冲那么高,唯一解释:当所有美国男人在电视前血脉喷张地观赏超级杯,其女儿、老婆只想看部刻骨铭心的爱情电影来弥补现实生活对于幸福爱情的不满足。
《分手信》剧本改编自美国畅销浪漫小说家尼可拉斯.史帕克的《分手信》,与尼可拉斯.史帕克其他被改编为电影的名作如《瓶中信》、《手札情缘》一样,其剧情都与“信”息息相关。
信,在典型的爱情故事中,对于恋人,时而令人狂喜,时而令人悲伤,可象征彼此心灵的近,又能代表彼此距离的远。或者,颠倒过来,信也会成为恋人间渐行渐远,宣告恋曲告终的休止符。这些与信有关的意象与功能性,在尼可拉斯.史帕克的小说与其所被改编的电影,不断出现,不断的被运用,当然,也包括这部《分手信》。
顾名思义,望文生义,《分手信》是一出早已明示故事结局终将以悲剧落幕的爱情电影。其英文片名“Dear John”是剧中女主角莎瓦娜(Savannah)每次写信给John的开头敬词,以此为片名,既直接,又饶富深意与无限惆怅。
故事从男女主角的偶遇开始,结束于女已嫁,情却未逝,空留遗憾的重逢拥抱。其间,故事先是描述了男女双方两个礼拜热恋的美好时光,直到身为特种部队的男方归军,女方承诺厮守,双方以天长地久的约定与一封封信件来返紧系相爱的信念。但911恐怖事件的猝然而至,使得男方不得不在儿女私情与国家大义间作出痛苦抉择,继续延长军期,与同袍一起捍卫家园。至于女方,则无法再忍受孤独,只好琵琶别抱,狠心兵变。剧情发展至此,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转为充满悔恨、怨怼、遗憾的感情悲剧。
由文字叙事,或许难以表现出这出爱情悲剧想要表达的刻骨铭心与遗憾惆怅。实际上,其剧情铺陈,真有让观众感到刻骨铭心,深感“爱情太短,而遗忘太长”吗?似乎也没有,倒是片长真的很长,全剧花了很多篇幅,刻划人物刻了很久,却始终未能见骨,无法铭心,也不够感人肺腑。问题出在哪?我认为是对于人物,对于故事,描述的不够深入,情感未臻饱满,导演说故事的方法过于直观,过于浅白,也过于理所当然。无论是男女双方的爱情,还是男主角与其父亲间的亲情,爱恨互动间,都仅止于表面的描述,流于单纯纪录,而缺乏更为深层的剖析。像是爱情的开始与结束都来去得太快;像是男主角决定延长兵期与为了疗伤,自我放逐于军旅生涯而不归的心理纠葛;还有女主角为何分明如此相爱,却要忍痛琵琶别抱的原因?均缺乏足以说服人,让人感同身受,心生认同的情感营造。再加上男女主角略嫌单板,只有外型好看的演技,如何能让这出爱情悲剧“轰轰烈烈”、“刻骨铭心”,“感人肺腑”?光靠配乐吗?我还嫌本片配乐用得太多,太过了。
男女感情戏虽然让人无法满足,但男主角与其个性自闭寡言,钟爱收集钱币的父亲间的亲情关系反而异常动人。至于片中意图旁敲侧击与后911国际形势,美国政治、军事立场有关的议题,倒让我想起《锅盖头》。之所以会有此联想,并非两片的男主角都面临同样悲惨的被兵变遭遇而已,而是两片都将对战争残酷与爱情悲剧的无力抵抗,空虚寥落,均置于相同无可奈何的情境下去呈现。只不过,《锅盖头》对于战争场面的描绘较多,爱情极少;《分手信》正好相反,爱情为主,战争为辅。但是,《锅盖头》在高度渲染力,实境感的镜头叙事下,关于战场/情场,大我/小我两线路均有强而有力的结论。反观本片,却落得两头空,想反战,想说爱,两头力道都显得欲振乏力。
总而言之,本片若是抱着“是那部在北美首周票房胜过《阿凡达》的电影”的期待,会很容易大失所望。若您不抱太多期待观赏,且愿意为过于直观,浅白,不够刻骨铭心的爱情剧情,作自动补完的剧情补偿,其实,本片还是有不少段落能赚人热泪几滴的。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