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单身男子》影评:一个美丽得丧失真实感的年代

发布时间:2024-02-28 17:45:16
 我一直很着迷茨威格的一句话:“我闯入自己的命运,如同跌进万丈深渊。”

《单身男子》伊始,即是一个男子身躯在水下浮沉。这种被沉溺包围的窒息与悲伤贯穿了整部电影。

故事发生在六十年代——一个美丽得丧失真实感的年代。所有的惊心动魄都仔细包裹在精致的妆容和考究的衣衫下。

乔治黑边眼镜,西装革履,一丝不苟,标准的中年学者形象,住在一座与那个时代氛围颇有些格格不入的玻璃房里。

乔治是一个单身男人,这是他一生中的24小时。更准确的说,是一生中最后的24小时。

八个月前,他的同性爱人吉姆因一场车祸骤然离世。16年的相守生活不过疏忽一瞬,失去所爱的八个月却是难耐的漫长。于是八个月后的这一天,他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永远不再醒来。

影片中不断闪现钟表的画面,时时提醒这最后一天的流逝。八个月前,乔治对时间的恐惧也许在于衰老,面对年轻十几岁的爱人,他只有在贪图方便时才承认自己是“OldMan”。八个月后,乔治对时间的恐惧已然变成了孤独,爱人永远离开了,生命的维系变得如此机械而茫然。

乔治井井有条地安排好自己的最后一天:买好子弹、给女仆留下钱、将资产单据从银行取出一一摆置整齐,甚至不忘遗言叮嘱一定要为他的领带打上温莎结。一切似乎都在按他的安排行进。

然而死期将至,周遭已模糊无感的世界,在最后时刻却开始呈现异样的色彩,以种种不经意的挑逗对乔治做着最后的挽留。

在女秘书甜美微笑的唇边,在打网球男子裸露的身躯上,在搭讪的西班牙男子喷云吐雾的唇间,在倾慕他的学生肯尼的金发亮眼中……影片在许多的瞬间,会骤然从清冷而黯淡的调子,转为富于生命气息的浓烈绚烂。生命因在最后一刻,开始绽放出被忽视已久的艳丽。

“我的生命就依附在这些时刻上,它们将我拉回现在”。()

当乔治终于跃出水面大口呼吸时,破碎过太多次的心却放弃了挣扎。最后一声秒针滴答,一切戛然而止。

死,不得其所。死,不择其时。这样的死亡比吞枪自戮,更显现出宿命的薄情与生命的深重。

但至少,这一次他可以与爱人永远相守。

看《单身男子》时,偶尔会联想起王家卫:对时间的迷恋,色彩的极致表现,精致唯美的画面,舒缓的抒情配乐……还有乔治与搭讪男子相对点烟的迷离画面,顿时让我想起了《春光乍泄》。

事后一看资料,导演汤姆·福特倒是大方坦率,直言此片受王家卫特别是《花样年华》影响甚大。

虽然之前对汤姆·福特毫无了解,但总觉得即便有ChristopherIsherwood的原著铺垫,即便有王家卫的潜移默化,这部电影的烙印也一定是属于汤姆·福特的。可能出于自己的某种偏见,总觉得时尚是一种自我标榜的美,于是对于这部时尚界人士的电影处女作,开始多少有那么点怀疑。结果,影片风格的不入俗流并不超出我预想,而电影本身的深情和纯粹倒令我意外惊喜。

整部电影的故事空间极其狭小,却在许多个瞬间纵深而下,那些逝去的深情相依,那些留下的寂寞孤独,在这样的时刻被扩张、放大,慢慢咀嚼出无可奈何的哀伤情绪。于短暂中展现永久,在拘囿中接近无限,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科林·费斯在他第三个同性恋角色身上奉献了完美的表演。单是接到男友噩耗那一幕表演就震撼不已,令人顿时热泪上涌。

《单亲插班生》里跟休·格兰特搞怪的小孩尼古拉斯·霍尔特已然长成了电眼美人。肯尼连同他那件毛茸茸的白毛衣,都洋溢着迥然不同的清新与青春,被这样的孩子小心翼翼地珍视和仰慕,乔治如何能不多一份生有可恋……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