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大搜查影评

发布时间:2023-10-18 22:39:00

  三月底、四月初,香港将陆续举行第34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第4届亚洲电影大奖及第8届亚洲电影投资会等活动,中央社今天报导了香港电影发展局秘书长冯永的谈话,认为香港电影业已渐从衰退境况复苏,证据之一是2008年的港片产量有54部,2009年更超过70部,但是非常有趣的是,冯永认为香港电影业开始衰退的关键年份是1993年,当时“年生产量上升至238部时,电影业却开始衰退,个中原因,相信与电影题材重复及观众对演员产生厌倦有关”。
产量是检验电影产业蓬勃与否的重要数据,太多,就难免浮滥,蕴藏着衰退的危机;太少,就业机会势必锐减,人才自必流失,一蹶不振势难避免。但是,冯永替香港电影衰颓所下的批注:“电影题材重复及观众对演员产生厌倦。”却也可以从麦兆辉和庄文强联合执导的《大搜查》中得到最清楚的验证。
《大搜查》挟着麦兆辉的《无间道》余威,找来了郑秀文和陈奕迅担纲,另外再搭配张国立、叶璇、董勇、杜汶泽等明星合作,阵容其实有吸引力,又是郑秀文自《长恨歌》之后的复出之作,理应备受瞩目,最后,《大搜查》却是水波不惊,悄悄就沈进水底了。
失败的原因有二:风格的错乱和演员的错置。虽然,麦兆辉和庄文强很想杀出一条创作新路,但是,心有余力不足,无疑是最大的致命伤。
首先,《大搜查》想走喜趣路数,不想重复《无间道》那种硬调的警匪电影路线,郑秀文扮演起美貌的便衣女警,化身客户进入牛郎店买春,因而钓上了牛郎任贤齐的开场戏,轻松一点看,是任贤齐改走阴架路线的颠覆尝试,但是无因无果的惊鸿一瞥,既看不出深度,更连热度亦没有,除了肤浅不入流,几乎创造不了任何喜感,明明是友情客串,牺牲亦不可谓不大,但是白忙一场,又拉低了电影格局,却是不争的事实。
任贤齐情况悲惨,郑秀文的景况其实也好不到,她在片中有一位古怪的画家男友陈子聪,整天浸泡在前卫的艺术创作中,见到郑秀文返家,猛然色欲勃兴,于是拖着她进房温存,郑秀文鲜以肉身取悦观众,要她宽衣解带演床戏,确实匪夷所思,麦兆辉和庄文强想出的点子却是“不露肉身,只抛衣服”的点子,摄影机就停在房间门口,在嬉笑声中,只见郑秀文的外衣、长裤和内衣逐一往外抛丢了出来,当然,导演真正卖弄的是郑秀文的身上“绑着”许多想都没想过的“填充”道具,一件一件丢出来的时候,才是他们逗引观众开怀的企图。偏偏,这样的点子,既老套又冰冷,“冷”到让人笑不出来,同样,也是白忙一场。
接演《大搜查》之前,郑秀文曾表示“她觉得自己拍了太多爱情片,觉得好闷”,于是拗着麦兆辉换个新题材让她尝鲜,变身成为一位无厘头的神探女警,当然算是新尝试,问题在于导演捉不住“冷调喜感”的幽默(类似彼得谢勒在电影《粉红豹》所诠释的克鲁梭探员一般),但是所有的呆鲁拙笨,目的都想创造一种意外开怀的喜感,《大搜查》却因为太过生冷笨硬,风情没有,风骚亦无,风流更欠,热情少了燃点,戏院就更加冰寒了。
陈亦迅饰演的黑道老大,其实亦不脱《老大靠边闪》中劳勃狄尼洛饰演的黑道老大变奏版,喜怒不定,阴睛难测。如果能多个模板框架套用,大底还不至于离谱,但是阴睛难测却只是太过美化的高级形容词,实情却是根本不知所云,所以才会前言不对后语,没有逻辑,亦不合章法,更不求呼应,胡乱兜了一圈下来,故做幽默风趣的《大搜查》,却只像是独自狂笑的小丑,自己玩得很爽,目瞪口呆的观众却只想沉沉睡去。
演员求变,却变不出个所以然来,编导想要另辟蹊径,却一头撞进了荒山野林之中,《大搜查》做为香港电影的衰颓符码,其实提供了极多的病灶解剖素材。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