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梅兰芳》——你的时代,终究还是留不住

发布时间:2019-08-27 21:52:09

      “陈凯歌”在我的心目中,虽不是最爱导演,但至少是贴着“品质保证”的免检产品,哪怕《无极》。也是商业大片中最棒的,那些后来被观众调戏了的地方,不过是诗人陈凯歌给自己在市场之外留点尊严罢了,我觉着挺美。所以,陈凯歌其实是不需要媒体的,你嚷嚷好嚷嚷坏都对我起不了啥作用,因为《梅兰芳》的水准是可轻易预见的。

  穿上戏服的“梅兰芳”才是我想看到的梅兰芳,虽然影片一直强调着梅兰芳是个凡人,可是凡人梅兰芳不该是他老婆去管的部分吗?我只是一个观众,我要的,是一个有着强烈存在感的东西来填充我的情绪和生活。

  少年时的梅兰芳算是有点优伶的意思了,很是讨喜的一个新人,反倒是成年的梅兰芳暗淡了光芒,这不能怨黎明,黎明其实拿捏得还算靠谱,只能怪老天爷不赏这口饭。经历了抗日战争,赴美奔沪,时代大逆转的背后,我并没有看到梅兰芳这个人物原本应有的——“丰富”。很单薄,就像苏打饼干,干巴巴的,再也回不到《霸王》时期那可以渗出汁儿来的“卤味优伶”了。这个遗憾同样复制到了孟小冬的身上,如果要把“凡人”主题搬出来弥补“孟小冬戏味不足”的话,未免小家子气了。

  其实影片一开始,那声“大伯bei”让我好高兴了一把,还是沿用了霸王中的开场,灯光“啪”地一声,时间在那么一瞬被留住了。随后的人物出场(除少年梅兰芳之外)却显得刻意了,以后啊,不能再这么为了出场而出场!整个观影过程,我的心情很平静,影片安排的感动场景并没有触动到我,没有眼泪的眼睛是干巴巴的,它正常、健康、规规矩矩,但是没有意思。

  可是,即使如此,我依然认为,《梅兰芳》就该这个味。《霸王别姬》固然是好得不可复制,可是,现在还看得到对电影求之若渴的观众吗?我们只是一群苛刻导演和电影的电影审判官,我们早不是那些带着崇敬和憧憬的电影追求者了。现在的陈凯歌也不再是那个年轻力壮,还被100%感官操纵的诗人了,现在的社会也不再处在文化浪潮之中。所以,不是梅兰芳在改变什么,或妥协什么,而是梅兰芳本来就是故去的人,我们不得不承认。京剧早就不是主导流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愿意承认它的国粹地位,我也极其希望京剧能一直传下去,可是我不会去听,不会去唱,不会去关注。这并不是我的错,更不是京剧的错。

  每个时代会有每个时代的赐予,一个时代的过去,伴随着时代贻害的摧毁,也会带走一些曾经美好的东西,虽然“孤独成就了梅兰芳”,可是一个不再孤独的城市,根本不可能留得下一个孤独的人。有些东西执意要走,再伟大的导演也拉不住吧。孙红雷的角色为什么在一部“梅兰芳”的个人传记类电影中戏份那么重?你们不觉得那就是陈凯歌吗?不觉得就是我们当中的某某人吗?梅兰芳本人已经早就不再,他不可能再寂寞,那些痴迷他的人该拿什么去填补这份遗憾?!

  电影只是电影,电影只能记载住一些东西,所以片子一直在铺陈一些事实,我想陈凯歌是真的想在150分钟内尽多地留下我们该记住的东西,我们80后,从来没有听过梅兰芳的戏,那么《梅兰芳》该给我们说些什么呢?我们并不需要这部电影来给我们的回忆舔试伤口,孤独的那个人注定只能是陈凯歌,最后那一幕,梅兰芳再次登台,孙红雷出现在人群中,这是真爱戏的人。陈凯歌明白,戏如人生,但戏不是人生,台上女人,台下男人,是正常,是健康,是规规矩矩,但没意思。

  我不想活在现实里,但是如同陈凯歌再也拍不出“卤味电影”一样,不是我们不想,或我们不能。是周围的人早已换上汉服,我们何必去怪怪地还穿着这民族服饰?!电影该做的已经做到了,陈凯歌想要抒解的也抒解了,我们期待的也没有失望,一切就够了。既然留不住,就让那个时代带着梅兰芳,安安静静地走吧。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