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者》影评:男人宫斗戏
发布时间:2022-10-30 14:34:47
如果仅仅从话语表面来看,哈姆雷特这句“tobeornottobe”,还真成了问题。莎士比亚剧作和大量十四行诗、少量叙事诗,是否创作另有其人,是他?不是他?这是一个问题。
接连拍出《独立日》《哥斯拉》《后天》《史前一万年》《2012》一系列大场面震撼的好莱坞大片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居然也会小文艺一把,而且文艺得还不轻,时空交叉的叙事模式、精细的美工雕琢、娓娓道来的故事推进,挖掘出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惊天秘密,尽管是戏说,放置舞台上,更像是莎士比亚在戏剧中连番制造戏剧冲突,尤其是最后一场宫斗秘史,惹得台下观众大呼过瘾。
关于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归属,这与当下闹得沸沸扬扬的“方舟子韩寒之争”实属类似,方舟子质疑韩寒的创作并非已出,而是有人代写,韩寒也拿不出证据证实自己清白。其实这个问题不仅仅是韩寒的问题,是属于每一个创作者,每一个创作者都拿不出证据证实作品实为几出,即使有,人家也可以说是假的。因此,这给艾默里奇提供了一个改编借口,莎翁创作另有内幕。坊间本来就对莎翁创作此事争论不休,除了多数人相信是莎士比亚自己的杰作外,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完全出自其老师马洛之手。然而艾默里奇另谋蹊径,手握八年的剧本,在演绎历史之下,把莎士比亚塑造成一个文盲、一个小人、一个腹黑。
故事虽然始终围绕着莎翁剧作的真实主人爱德华展开,但是主题上有两条线索缠绕,一个台上,一个台下,台上的线索是男人的宫斗,为了继承伊丽莎白女王的王位继承权,一方面是伊丽莎白女王的心腹大臣掌握国家大权的西塞尔父子费尽心机,想要拥护自己的女婿(即爱德华)的儿子继位王储(然而爱德华与老西塞尔的女儿只生有一女,所以拥立信奉新教的爱尔兰王储为王),另一方面剧作天才爱德华不甘心英国统治被西塞尔父子独裁,企图通过戏剧含沙射影号召群众起来反抗,拥立女王的私生子埃塞克斯公爵为王储。双方在最后展开一场生死较量,只因不得志的剧作家本?琼生提前告发爱德华的秘密而以失败告终,更为神奇的是,这竟然一段乱伦的爱,爱德华也是伊丽莎白女王的私生子,二人还孕有一子,就是南安普顿公爵。另一条线索在台下,本?琼生、莎士比亚、爱德华、马洛组成,剧作天才爱德华本来希望自己的剧作能署名本?琼生,但是莎士比亚见缝插针,一发不可收,不但杀死了企图告发真相的马洛,还对本?琼生大打出手,将其赶出剧院,爱德华见于显赫的贵族身份,不能将此含沙射影之剧署上自己的真名,所以对聪明小人莎士比亚百依百顺,成就了莎士比亚此生今后的大名。
其实,台上台下都是一样,台上上演男人腹黑宫斗,台下一帮剧作家为了创作互相竞争、互相揭发,你死我活,这两条线索互相对应,本?琼生为了揭发莎士比亚剧本作者另有其人,不幸充当告密者,最后铲除独裁者一出戏,变成有识之士的墓地。马洛一直为西塞尔父子服务,揭发莎翁剧作的各种含沙射影,《哈姆雷特》中因偷听被哈姆雷特一剑刺死的Polonius暗指西塞尔父子,《理查三世》中驼背的王宫大臣也暗指西塞尔父子,台上伊丽莎白女王是个性瘾者,床里床外,见人就爱,乱伦害己,民众对于西塞尔父子掌握实权颇有不满。宫廷内部皇位之争愈发显现。
艾默里奇的时空交叉叙事,从当代的舞台剧转接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又倒回五年前,交代事件原委,与此同时又穿梭着剧作天才爱德华的成长之路与英国女王的感情戏,看似复杂的叙事被艾默里奇拿捏相当到位,衔接之处丝毫天衣无缝,完全根据读者的阅读期待推进。最后宫斗一出,更是做足了马力,之前未见的火药味、血腥味,一一登场,万众瞩目的夺权大战沦为一场牺牲者的殉道,最后小西塞尔对爱德华说出女王风流债,证实爱德华是女王儿子,不仅把女王的性瘾勾上了天,更是把爱德华空有一身才华,却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悲剧写点更莎士比亚一些。爱德华与哈姆雷特都有娶母的倾向。
如果有一天好莱坞的商业片导演们都能拍出这样文艺范儿的话。。。。。。
本文来自自凡尘网
接连拍出《独立日》《哥斯拉》《后天》《史前一万年》《2012》一系列大场面震撼的好莱坞大片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居然也会小文艺一把,而且文艺得还不轻,时空交叉的叙事模式、精细的美工雕琢、娓娓道来的故事推进,挖掘出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惊天秘密,尽管是戏说,放置舞台上,更像是莎士比亚在戏剧中连番制造戏剧冲突,尤其是最后一场宫斗秘史,惹得台下观众大呼过瘾。
关于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归属,这与当下闹得沸沸扬扬的“方舟子韩寒之争”实属类似,方舟子质疑韩寒的创作并非已出,而是有人代写,韩寒也拿不出证据证实自己清白。其实这个问题不仅仅是韩寒的问题,是属于每一个创作者,每一个创作者都拿不出证据证实作品实为几出,即使有,人家也可以说是假的。因此,这给艾默里奇提供了一个改编借口,莎翁创作另有内幕。坊间本来就对莎翁创作此事争论不休,除了多数人相信是莎士比亚自己的杰作外,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完全出自其老师马洛之手。然而艾默里奇另谋蹊径,手握八年的剧本,在演绎历史之下,把莎士比亚塑造成一个文盲、一个小人、一个腹黑。
故事虽然始终围绕着莎翁剧作的真实主人爱德华展开,但是主题上有两条线索缠绕,一个台上,一个台下,台上的线索是男人的宫斗,为了继承伊丽莎白女王的王位继承权,一方面是伊丽莎白女王的心腹大臣掌握国家大权的西塞尔父子费尽心机,想要拥护自己的女婿(即爱德华)的儿子继位王储(然而爱德华与老西塞尔的女儿只生有一女,所以拥立信奉新教的爱尔兰王储为王),另一方面剧作天才爱德华不甘心英国统治被西塞尔父子独裁,企图通过戏剧含沙射影号召群众起来反抗,拥立女王的私生子埃塞克斯公爵为王储。双方在最后展开一场生死较量,只因不得志的剧作家本?琼生提前告发爱德华的秘密而以失败告终,更为神奇的是,这竟然一段乱伦的爱,爱德华也是伊丽莎白女王的私生子,二人还孕有一子,就是南安普顿公爵。另一条线索在台下,本?琼生、莎士比亚、爱德华、马洛组成,剧作天才爱德华本来希望自己的剧作能署名本?琼生,但是莎士比亚见缝插针,一发不可收,不但杀死了企图告发真相的马洛,还对本?琼生大打出手,将其赶出剧院,爱德华见于显赫的贵族身份,不能将此含沙射影之剧署上自己的真名,所以对聪明小人莎士比亚百依百顺,成就了莎士比亚此生今后的大名。
其实,台上台下都是一样,台上上演男人腹黑宫斗,台下一帮剧作家为了创作互相竞争、互相揭发,你死我活,这两条线索互相对应,本?琼生为了揭发莎士比亚剧本作者另有其人,不幸充当告密者,最后铲除独裁者一出戏,变成有识之士的墓地。马洛一直为西塞尔父子服务,揭发莎翁剧作的各种含沙射影,《哈姆雷特》中因偷听被哈姆雷特一剑刺死的Polonius暗指西塞尔父子,《理查三世》中驼背的王宫大臣也暗指西塞尔父子,台上伊丽莎白女王是个性瘾者,床里床外,见人就爱,乱伦害己,民众对于西塞尔父子掌握实权颇有不满。宫廷内部皇位之争愈发显现。
艾默里奇的时空交叉叙事,从当代的舞台剧转接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又倒回五年前,交代事件原委,与此同时又穿梭着剧作天才爱德华的成长之路与英国女王的感情戏,看似复杂的叙事被艾默里奇拿捏相当到位,衔接之处丝毫天衣无缝,完全根据读者的阅读期待推进。最后宫斗一出,更是做足了马力,之前未见的火药味、血腥味,一一登场,万众瞩目的夺权大战沦为一场牺牲者的殉道,最后小西塞尔对爱德华说出女王风流债,证实爱德华是女王儿子,不仅把女王的性瘾勾上了天,更是把爱德华空有一身才华,却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悲剧写点更莎士比亚一些。爱德华与哈姆雷特都有娶母的倾向。
如果有一天好莱坞的商业片导演们都能拍出这样文艺范儿的话。。。。。。
本文来自自凡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