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黑天鹅》影评:崩溃和天才不是一码事儿

发布时间:2024-02-28 01:54:06
《黑天鹅》拿奖,娜塔莉封后的事儿也过去一年了,这股芭蕾惊悚风吹得也差不多了。这部电影在电影界倒是口碑不错,只是在芭蕾圈里招来一大批非议,许多首席芭蕾舞者,资深芭蕾舞者都纷纷开始指责这部电影“谎话连篇,夸夸其谈”。英国皇家芭蕾舞团资深首席TamaraRojo带头批评黑天鹅这部电影。

有《红菱艳》这部代表性的芭蕾电影在前头,达伦哪怕拼死也弄不出更加强有力表现舞者的癫狂之举的电影了。无奈,芭蕾太有代表性了,无论是职业舞者,还是民间业余,芭蕾都与艰苦,伤病,疼痛,节食等字眼绑在一起。这艺术不仅仅挑剔人的天生素质,磨练人的耐心,训练人的身体,并且最后以大面积的淘汰率和短暂的舞台寿命,让所有人都为此唏嘘并心疼不已。但,芭蕾不是体育,芭蕾跟其他的艺术一样,不可能一出场就达到完美的境界。体育,可能终其一个运动员一生,只能参加一次奥运会,只能夺一次冠,这巅峰从此便不可复制;而芭蕾不同,数不清的大师从19岁或更早登台,一直在舞台上跳到40多岁,一部部舞剧每次上演,都能更加透彻完美地演绎人物,这才是大师。

很不幸,越来越多的人将“崩溃”与“天才”画上了等号,也越来越多的人(很大程度是拜《黑天鹅》所赐)认为,艺术(包括芭蕾,也当然包括诗人音乐家画家等等)所谓的大师境界与完美境界,便是疯癫自毁的境界。天才与疯子只有一线之遥,自然是一个强有力的说辞,尼采,萨拉·凯恩,普拉斯,尼金斯基等人物,也强有力地证明了疯癫与自毁是助你达到巅峰的重要途径。但,我们的错误便是将独特的例子挑出来试图证明其有普遍性。尼采就一个,尼金斯基也就一个,相反来说,康德也就一个,乌兰诺娃也就一个。

其实,电影界由于与芭蕾圈交集不深,单从电影角度来看这部披着芭蕾外衣的惊悚片,可圈可点之处颇多,但作为挚爱芭蕾的芭蕾圈人,此部电影无疑是在将芭蕾(尤其是将《天鹅湖》)妖魔化。天鹅湖的版本众多,带了前头序幕中公主变天鹅的以及最后以悲剧收场的版本只是其中之一,而跳黑天鹅必须极尽诱惑之魅,也不过只是一道资深流传的一家之言。更加让芭蕾圈中人气愤的是,Nina的疑神疑鬼,却被剧本不断强化成自己内心黑暗力量的萌发,强化成为了这个角色而牺牲。试看众多芭蕾明星,有谁第一次主演天鹅湖或者其他舞剧,就能达到Perfect境界的?最后Nina呢喃着的Perfect,与其说是对自我追逐的一种认可,倒不如说是达伦将自己对电影艺术深沉的爱和自白,放入了Nina的世界里。

《黑天鹅》是《TheWrestler》的姊妹篇,可重看黑天鹅,我倒更加觉得,达伦似乎想将尼金斯基的故事,给复制到Nina身上。虽然达伦非常想借用芭蕾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在极端环境下人类心灵力量的爆发,以及“精神分裂”在艺术领域的必然性,但这个剧本,我只能说,它非常芭蕾化,但一点都不是芭蕾。在这部电影中,达伦让芭蕾为其服务,让芭蕾牺牲了太多太多,这也是芭蕾圈炮轰这部电影的一个原因。且不说搞得神经兮兮的后台,经常下意识催吐的Nina本人(芭蕾舞者与节食没有对等关系!跳芭蕾和搞体育是一样的,营养非常重要!),上场前主演只能一个人紧张兮兮自己化妆(其实抢妆师是很多的,几乎不会出现这种急急忙忙的状况),就说Nina本人,仅仅因为一个首演天鹅湖的压力,便神魂颠倒地将自己弄崩溃,也完完全全谈不上一个Perfect,谈不上一个天才。

芭蕾是个细水长流的事情,而电影并不如此,其他很多艺术种类也并不如此。从芭蕾角度来看这部电影,除了细节功课,电影配乐和演员表演几乎无懈可击之外,剧本与整个故事的立足点,失败之处太多。但如果不是黑天鹅大热,对芭蕾的普及化一下子超出芭蕾舞团对芭蕾的普及化好几百倍,估计圈内人士也不至于如此动怒(对比事件可参照2012年中国春晚的俄罗斯现代芭蕾舞团事件,当然中国这事件狗血上万倍,不可饶恕上万倍)。一位芭蕾圈内著名人士表示:芭蕾人不是为其他人不拿他当回事儿而生气,他们生气的是圈内人士不当回事儿的,外界的却当回事儿了。

也难怪,芭蕾圈在中国而言,的确是一个离正常生活太遥远的圈子。因此对这部电影的苛责,中国的芭蕾圈内人的气愤,也要比国外更多,更能让人理解。尤其是太多太多的中国观众,由于中国缺少系统的芭蕾普及,便拿黑天鹅当了真,他们认为电影中Nina所达到的境界,便是每个芭蕾人心向往的最高境界,他们认为Nina所受的一切,便是为芭蕾献身的人所必须要牺牲的一切。

回到电影本身,作为电影而言,能为人所诟病的,恐怕只有结尾太过草率马虎。开头和中段都非常饱满,做了这么多又是母亲强加人格的铺垫,又是前首席黑暗疯狂的影响,又是同事遮遮掩掩的诱惑,最后的结尾仅仅以一个说不过去的Perfect作结,如果不是以达伦要匆匆杀青来赶上奥斯卡为由,我就真想不出另一个借口来解释了。

这部电影并不立足于芭蕾,实际上,是达伦借此表达自己的艺术理解而已。有时候,观众太相信导演展示出来的东西,太相信电影本身,并没有体会到导演本人醉翁之意不在酒,也并没有体会到,通过导演理解并再次表达出来的东西,不可能是完全的模样。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