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倭寇的踪迹》影评:文武合流,岂止开宗立派

发布时间:2024-08-02 10:03:18
“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下了半日毛毛细雨,南京老城的春色仍遥遥无期,在更寒冷的北方,一队锦衣卫骑着快马,忍受着鼻耳的冻痛,将名将戚继光的死讯带进了京城……”本片原作小说《大明末世南京城》这样开篇。东南抗击沿海倭寇,北部建藩威慑蒙古的一代名将戚继光在罢免三年后,老死家中。“十五日后,地方官员的正式报本呈上礼部,礼部例行公事般地写下了十五行悼文,下发戚继光家族,对其一生功绩没有提及。这十五行平淡的词句,在福建浙江广为流传,令戚继光旧部唏嘘不已。”

握有40万军权,功高盖主,戚继光难免神宗猜忌。影评网考虑到同代的武将的遭遇,同样具有重塑明朝武备力量宏愿的另一位名将俞大猷,屡被参劾并受到申斥,难酬壮志。甚至有明一朝,武官的境遇竟是越来越险恶。黄仁宇在名作《万历十五年》这样写道:“也许是有鉴于唐朝藩镇的跋扈,本朝从洪武开始,就具有这重文轻武的趋向。大约经过了一百年,文官集团进入了成熟的阶段,他们的社会地位上升到历史上的最高点;换句话说,也就是武官的社会地位下降到历史上的最低点。”



文武分流是整个影片的庙堂背景。当主角,戚继光的贴身护卫,每每以“测试”解释他的怪诞行为,“测试”异族女子的体能,竟是考察人种,警惕其侵犯大明,确实,若有“常理”也就不会有倭寇的“奇迹”。此种处理引得全场观众窃笑不已,现在是天下太平,菲律宾在南海再怎么得瑟,怎么敢动中国!?曾经的贴身护卫和左指挥使的愿望只是想让改良的倭刀能流入民间,留下戚家军的痕迹。庙堂已远……

按两百年的规矩,谁能打过乌衣巷的四大门,谁就能在江湖站稳脚跟。看网友的反应,以为巷口的打斗气氛出了问题,原来导演交代的很清楚,那是个规矩,不是拼命,只是点到为止,比武形式感极强,按导演的说法,那是每一个动作都和祖师同在。以比武始,以比武终,这不是一部拼命的电影(这深深地伤害了一部分观众)。

四大门是已经江湖化的地方豪族豢养的武装力量。裘冬月更是一掷千金,归隐上山下山,临死都不忘行个善。四大门一坐,开个“方桌”会议,俨然的地方门阀。地方豪族豢养家臣,资助民团,这才是历史上江湖的结构。

局面已定,戚家军的刀被判为倭刀,倭寇就此进城。

有意思的是,影片中所展示的戚继光改良的倭刀,并不是历史上《纪效新书》中类似苗刀的制式,用法也有区别。此刀真正的身份是藏在形意门中的唐刀,导演借裘冬月之口点出倭刀的刀法来历,展示一段因果。倭刀号称改造唐刀,青出于蓝,实则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后日本刀法失传,成全了喜峰口。汉文化藕断丝连,深不可测,中日流转,笔者也难掩感慨。

戚继光死后不到70年,明朝为满族人所灭。

汉文化本是文武合一,气韵生动。影片标为“武侠”实在是被“小看”,甚至定为“武道”都不足以指出其内在气质,当然更不是说什么旧瓶装新酒,用武侠的外衣讲一个高尚的故事(是故事不是热闹,导演总是强调高尚!一笑)。仔细思量这酒和瓶子本是一体,也就称不上酒瓶不酒瓶。这更像是一趟旅程,芳草杂树,金戈铁马,追寻汉文化中的久已失落的文武的精神。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