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假小子》每个女孩都想做假小子?
发布时间:2021-12-12 05:41:05
最新文艺片推荐
性别的终极指向,仍是“我”这个主体。认识自己、承认自己、接受自己,是每个孩子在生命最初必须上的一课。
或许因出自一位80后女导演之手,《假小子》对童真年代的刻画格外温婉无害。性别问题,是人无法摆脱的原生困惑,而该片的处理方式则是将其大而化小、令人感到心有戚戚———毕竟,在那段稚嫩岁月,人人其实都只想做个可以上蹿下跳的小男孩,和小伙伴无拘无束地玩耍。
“假小子”这个词,就是这样应运而生。
劳拉随父母和妹妹搬到新家,本来就剪短发、穿男孩衣服、看上去像个假小子的她,向新伙伴介绍自己时,更干脆掩藏起了女孩的身份。她和男孩们一起踢球、游泳、赤裸上身,玩得其乐融融,更和一个长发飘飘的真正的女孩萌生出暧昧情愫。性别认同在天真无邪的童年世界中,似乎并非最重要的事。
因而片中不止劳拉,她妹妹也同样乐于“一起撒谎”。影评有个哥哥听来就是比有个姐姐霸气,因为哥哥可以带来“姐姐”无法赋予的安全感。孩子的思考,这样单纯直白,却也道出了男性这一身份在我们最初的成长中如何确立了优势地位。
小学高年级是第二性征发育的萌芽,而这一时期对于性别的自我辨识也无疑最重要。劳拉尽管不情愿,最终也迫于家人和外界压力,必须面对自己的女孩身份,这也是影片看起来保守无害之所在。做一个变成男孩的梦,之后再回归正轨。“归位”是对还是错,导演并未给出判定,但片尾出世的新生儿却象征了性别认同的周而复始。
每个人都与生俱来男性与女性两种气质,身为女孩,对自身性别的不接受,其实早已是普遍的社会问题。性别的压抑倒错,归根结底是对自我的不认可,如果劳拉没有得到“纠正”,那么她会从假小子逐步摒弃女性身份、彻底否定自我。但对成长期的孩子而言,尚未认识过做女孩的好,便急于成为男孩,显然并非成熟的选择。
未来的劳拉,仍有权选择是否要继续做“劳拉”。但重要的是,当她再度做出选择时,已不是一个幼稚的童年幻梦,而会真正认清自我,再去抉择自己需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所以性别的终极指向,仍是“我”这个主体。认识自己、承认自己、接受自己,是每个孩子在生命最初必须上的一课。
性别的终极指向,仍是“我”这个主体。认识自己、承认自己、接受自己,是每个孩子在生命最初必须上的一课。
或许因出自一位80后女导演之手,《假小子》对童真年代的刻画格外温婉无害。性别问题,是人无法摆脱的原生困惑,而该片的处理方式则是将其大而化小、令人感到心有戚戚———毕竟,在那段稚嫩岁月,人人其实都只想做个可以上蹿下跳的小男孩,和小伙伴无拘无束地玩耍。
“假小子”这个词,就是这样应运而生。
劳拉随父母和妹妹搬到新家,本来就剪短发、穿男孩衣服、看上去像个假小子的她,向新伙伴介绍自己时,更干脆掩藏起了女孩的身份。她和男孩们一起踢球、游泳、赤裸上身,玩得其乐融融,更和一个长发飘飘的真正的女孩萌生出暧昧情愫。性别认同在天真无邪的童年世界中,似乎并非最重要的事。
因而片中不止劳拉,她妹妹也同样乐于“一起撒谎”。影评有个哥哥听来就是比有个姐姐霸气,因为哥哥可以带来“姐姐”无法赋予的安全感。孩子的思考,这样单纯直白,却也道出了男性这一身份在我们最初的成长中如何确立了优势地位。
小学高年级是第二性征发育的萌芽,而这一时期对于性别的自我辨识也无疑最重要。劳拉尽管不情愿,最终也迫于家人和外界压力,必须面对自己的女孩身份,这也是影片看起来保守无害之所在。做一个变成男孩的梦,之后再回归正轨。“归位”是对还是错,导演并未给出判定,但片尾出世的新生儿却象征了性别认同的周而复始。
每个人都与生俱来男性与女性两种气质,身为女孩,对自身性别的不接受,其实早已是普遍的社会问题。性别的压抑倒错,归根结底是对自我的不认可,如果劳拉没有得到“纠正”,那么她会从假小子逐步摒弃女性身份、彻底否定自我。但对成长期的孩子而言,尚未认识过做女孩的好,便急于成为男孩,显然并非成熟的选择。
未来的劳拉,仍有权选择是否要继续做“劳拉”。但重要的是,当她再度做出选择时,已不是一个幼稚的童年幻梦,而会真正认清自我,再去抉择自己需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所以性别的终极指向,仍是“我”这个主体。认识自己、承认自己、接受自己,是每个孩子在生命最初必须上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