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2012》大师们的微电影:我的路以及新媒体电影的路
发布时间:2024-07-29 10:58:41
微电影这个流行词汇一直充斥着尖端科技和时髦感,尤其是近两年更成为了新媒体和草根文化的代言人,它的传播和媒介已经呈现固定化,但其存在意义和真正的形态却很模糊,人人都爱提微电影概念,但不得不说,它仍然是作为广告的别样呈现模式、影音爱好者的短片尝试或者营销的体验方向而存在的。
网络的微型电影是微博讯息化网络时代的应运而生,其相对传统电影电视的区别在于它具有的三微特征:微时间,即指电影时长短,微门槛,指从专业人士到草根都可以接手拍摄,微成本,则是指其从金钱人力到后期投资都比正统电影少得多。微电影的“三微特色”将讯息碎片化和网络互动化发挥到淋漓尽致,使得电影这种艺术成本高的娱乐形态进入到了真正具有互动和体验特点,且人人皆可参与的时代。它的低门槛,广谱性与参与互动性符合这个新经济时代大众对于精神自由的要求、对于互动交流的感性诉求,使用视频化手段表达艺术和意识更促成了信息技术革命下的兴起。
但微电影从来不意味着是单一的草根运动,大师联姻微电影早在2002年就由宝马汽车公司促成,英国演员克里夫·欧文主演了8部以宝马汽车为主题的10-15分钟的微型电影,8部短片分别邀请了吴宇森、李安、托尼·斯科特、盖·里奇、王家卫、约翰·弗兰克海默等国内外知名大导演执导,这8部微电影格局和风格各异,体现了各位导演的精彩的镜头语言和文化风格,一度引起了轰动,其超越了普通汽车广告的影响力和震撼力,让大师与微电影这一新媒体与传统的隆重结合在好莱坞和全球电影届取得了营销模式和艺术领域的双重认同。
在电影还主要依靠院线和DVD发行取得收益的那十年,微电影在好莱坞和欧美地区成为了文艺片和大导演抒发情怀和集体创作的小清新式载体,聚集了陈凯歌、沃纳·赫尔佐格、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克莱尔·丹尼斯等导演的微电影集锦《十分钟年华老去》,邀请了姜文、岩井俊二、娜塔莉·波特曼执导的微电影合成片《纽约,我爱你》都向全球展现了微电影的艺术性。而今,由中国媒体行业作为铺陈和纽带组织了一场新的大师VS微电影的实验性系列作品,许鞍华、蔡明亮、顾长卫和韩国导演金兑容分别送出了他们风格迥异又颇具个人趣味的微型电影,新时代大师微电影的交互样貌和前景又会如何呢?
《我的路》
许鞍华的《我的路》很有意思,更很有看点,吴镇宇一把年纪了,戴着个近乎搞笑的假发,用一脸踌躇嗫嚅又隐忍犹豫,复杂又欢乐的扮演了变性人,这就算是对这位演尽各种怪人和反派的影帝演员也是一个新奇的角色,更别提加上许鞍华举重若轻的一手关怀一手搞笑了,他们让《我的路》这部区区20-30分钟显得饱满、有趣、温暖且意犹未尽。
一个中年香港男人,有不错的事业,也有娇妻和儿子,看似美满无缺却有着别样需求,他内心住着一个女人正在破壳而出,直到中年终于决定离婚实施变性,故事没有交代太多的来龙去脉,如许鞍华风格一如既往的节俭而忍耐,从吴镇宇生活的细节入手,就算是变性人,生活也是叨叨的诉说、逛逛的闲散、无奈的争执、平静的坚持和痛苦影评,电影分了小半的篇幅给了变性人的妻子,她的暴怒、纠结、斥责、怨气甚至近乎自怨自艾的悲伤,真实到几乎有点怅然的好笑,电影的镜头很奢侈却又简练,有点自嘲却不严厉,电影的最后,吴镇宇的妻子梁铮来到变性后的病房,两个人隔得不远不近,相视一笑,阳光打在变性人好像求仁得仁的脸上。
许鞍华一直喜欢关注少数和弱势群体,如果说桃姐是因为老龄而略显弱势,那吴镇宇饰演的变性人四肢健全正值壮年,他的弱势只是因为他站在少数一面,像同性恋、异装癖一样内心种着别样的生活取向,许鞍华的《我的路》没打算为他们争辩、游行和叹息,她用30分钟的镜头还原了他们的生活,他们一样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里忙碌、作乐和寻找自我,不粉饰也不丑化、不评论也不赞扬。
《我的路》好像是一场小小声的宣言:我要走在自己的路上,即便上面空无一人,但至少那个我是真的。
《你何止美丽》
《晚秋》导演金兑容在汤唯和玄彬长篇累牍了2个小时的文艺爱情,那个故事显得非常慢热和悲伤,而在拍摄《你何止美丽》这部微电影时候,他就说过:这部大概会比《晚秋》更容易看下去。的确如此,《你何止美丽》依然是如《晚秋》一般的不相识的从见面到感情增进的男女对角戏,但是递进和矛盾爆发比《晚秋》快速得多,儿子为了给濒死的父亲一个交代,租了一个陌生姑娘充当女友,姑娘AV女郎出身各种活泼可爱,能说会道,还有点古灵精怪的无厘头。
沉闷对峙活跃、话痨牵引无言,一对性格鲜明对立的男女在公路上、饭店里通过趣味对话交代彼此人生,而到了医院后,父亲却已经陷入昏迷,再也见不到并不需要见到假媳妇了,而最终,女孩却在病房里自high自足的义务奉献了媳妇献给公公的表演。
《你何止美丽》是个浓缩了静和动、真与假、男与女、父与子、人生与命运等元素对峙的30分钟故事,戏里戏外那种很现实又超现实的故事和风格诠释了一场萍水相逢的戏假情真,从这点看,它更像一部合格的真正的微电影。
《行者》
李康生穿着红斗篷,好吧,或者说是红袈裟匀速缓慢凹造型的穿行在香港的闹市街头,光出门的镜头就拍了2分钟有余,蔡明亮将其电影中的徐缓而标志的长镜头挪到了微电影中,并丧心病狂般的放大,最终这部足足走了20分钟的微电影仿佛PPT一般令人费解、扶额和无奈。
当然,也不是不反思他所谓的良苦用心,他让李康生扮演的大师如行为艺术一般的走过了最具香港味道的地点:旺角、中环、轩尼诗道、广东道、码头,行者不为所动的缓行和香港街头拥挤高速的忙碌人群形成鲜明对比,以慢行者对比快流逝,蔡明亮说这是拍给香港人的一部电影,希望他们能看到香港所失去的,反思是好的,但从表现形式上的过份行为艺术,总觉得蔡大师好像拍了个PPT。
《龙头》
顾长卫在《龙头》中想表达的东西太多,末世的情结、强拆的民怒、对生命和孕育的怀疑、对过往和历史的回顾,影片一会儿像个舞台剧、一会儿像个纪录片、一会儿又在高声朗诵和行为艺术间游移不定,令人有些抓不到头绪,仿佛他的思路未经梳理,也没有想到更为立体和电影化的表现形式。
《龙头》整体叙事是碎片化,视野是宏观的,姿态是第六代的大师范儿,语境则是瞄准了生命、生活和时代的大命题,一方面有些淡定的空与大,一方面是中年危机的导演满目皆是的焦虑。
网络的微型电影是微博讯息化网络时代的应运而生,其相对传统电影电视的区别在于它具有的三微特征:微时间,即指电影时长短,微门槛,指从专业人士到草根都可以接手拍摄,微成本,则是指其从金钱人力到后期投资都比正统电影少得多。微电影的“三微特色”将讯息碎片化和网络互动化发挥到淋漓尽致,使得电影这种艺术成本高的娱乐形态进入到了真正具有互动和体验特点,且人人皆可参与的时代。它的低门槛,广谱性与参与互动性符合这个新经济时代大众对于精神自由的要求、对于互动交流的感性诉求,使用视频化手段表达艺术和意识更促成了信息技术革命下的兴起。
但微电影从来不意味着是单一的草根运动,大师联姻微电影早在2002年就由宝马汽车公司促成,英国演员克里夫·欧文主演了8部以宝马汽车为主题的10-15分钟的微型电影,8部短片分别邀请了吴宇森、李安、托尼·斯科特、盖·里奇、王家卫、约翰·弗兰克海默等国内外知名大导演执导,这8部微电影格局和风格各异,体现了各位导演的精彩的镜头语言和文化风格,一度引起了轰动,其超越了普通汽车广告的影响力和震撼力,让大师与微电影这一新媒体与传统的隆重结合在好莱坞和全球电影届取得了营销模式和艺术领域的双重认同。
在电影还主要依靠院线和DVD发行取得收益的那十年,微电影在好莱坞和欧美地区成为了文艺片和大导演抒发情怀和集体创作的小清新式载体,聚集了陈凯歌、沃纳·赫尔佐格、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克莱尔·丹尼斯等导演的微电影集锦《十分钟年华老去》,邀请了姜文、岩井俊二、娜塔莉·波特曼执导的微电影合成片《纽约,我爱你》都向全球展现了微电影的艺术性。而今,由中国媒体行业作为铺陈和纽带组织了一场新的大师VS微电影的实验性系列作品,许鞍华、蔡明亮、顾长卫和韩国导演金兑容分别送出了他们风格迥异又颇具个人趣味的微型电影,新时代大师微电影的交互样貌和前景又会如何呢?
《我的路》
许鞍华的《我的路》很有意思,更很有看点,吴镇宇一把年纪了,戴着个近乎搞笑的假发,用一脸踌躇嗫嚅又隐忍犹豫,复杂又欢乐的扮演了变性人,这就算是对这位演尽各种怪人和反派的影帝演员也是一个新奇的角色,更别提加上许鞍华举重若轻的一手关怀一手搞笑了,他们让《我的路》这部区区20-30分钟显得饱满、有趣、温暖且意犹未尽。
一个中年香港男人,有不错的事业,也有娇妻和儿子,看似美满无缺却有着别样需求,他内心住着一个女人正在破壳而出,直到中年终于决定离婚实施变性,故事没有交代太多的来龙去脉,如许鞍华风格一如既往的节俭而忍耐,从吴镇宇生活的细节入手,就算是变性人,生活也是叨叨的诉说、逛逛的闲散、无奈的争执、平静的坚持和痛苦影评,电影分了小半的篇幅给了变性人的妻子,她的暴怒、纠结、斥责、怨气甚至近乎自怨自艾的悲伤,真实到几乎有点怅然的好笑,电影的镜头很奢侈却又简练,有点自嘲却不严厉,电影的最后,吴镇宇的妻子梁铮来到变性后的病房,两个人隔得不远不近,相视一笑,阳光打在变性人好像求仁得仁的脸上。
许鞍华一直喜欢关注少数和弱势群体,如果说桃姐是因为老龄而略显弱势,那吴镇宇饰演的变性人四肢健全正值壮年,他的弱势只是因为他站在少数一面,像同性恋、异装癖一样内心种着别样的生活取向,许鞍华的《我的路》没打算为他们争辩、游行和叹息,她用30分钟的镜头还原了他们的生活,他们一样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里忙碌、作乐和寻找自我,不粉饰也不丑化、不评论也不赞扬。
《我的路》好像是一场小小声的宣言:我要走在自己的路上,即便上面空无一人,但至少那个我是真的。
《你何止美丽》
《晚秋》导演金兑容在汤唯和玄彬长篇累牍了2个小时的文艺爱情,那个故事显得非常慢热和悲伤,而在拍摄《你何止美丽》这部微电影时候,他就说过:这部大概会比《晚秋》更容易看下去。的确如此,《你何止美丽》依然是如《晚秋》一般的不相识的从见面到感情增进的男女对角戏,但是递进和矛盾爆发比《晚秋》快速得多,儿子为了给濒死的父亲一个交代,租了一个陌生姑娘充当女友,姑娘AV女郎出身各种活泼可爱,能说会道,还有点古灵精怪的无厘头。
沉闷对峙活跃、话痨牵引无言,一对性格鲜明对立的男女在公路上、饭店里通过趣味对话交代彼此人生,而到了医院后,父亲却已经陷入昏迷,再也见不到并不需要见到假媳妇了,而最终,女孩却在病房里自high自足的义务奉献了媳妇献给公公的表演。
《你何止美丽》是个浓缩了静和动、真与假、男与女、父与子、人生与命运等元素对峙的30分钟故事,戏里戏外那种很现实又超现实的故事和风格诠释了一场萍水相逢的戏假情真,从这点看,它更像一部合格的真正的微电影。
《行者》
李康生穿着红斗篷,好吧,或者说是红袈裟匀速缓慢凹造型的穿行在香港的闹市街头,光出门的镜头就拍了2分钟有余,蔡明亮将其电影中的徐缓而标志的长镜头挪到了微电影中,并丧心病狂般的放大,最终这部足足走了20分钟的微电影仿佛PPT一般令人费解、扶额和无奈。
当然,也不是不反思他所谓的良苦用心,他让李康生扮演的大师如行为艺术一般的走过了最具香港味道的地点:旺角、中环、轩尼诗道、广东道、码头,行者不为所动的缓行和香港街头拥挤高速的忙碌人群形成鲜明对比,以慢行者对比快流逝,蔡明亮说这是拍给香港人的一部电影,希望他们能看到香港所失去的,反思是好的,但从表现形式上的过份行为艺术,总觉得蔡大师好像拍了个PPT。
《龙头》
顾长卫在《龙头》中想表达的东西太多,末世的情结、强拆的民怒、对生命和孕育的怀疑、对过往和历史的回顾,影片一会儿像个舞台剧、一会儿像个纪录片、一会儿又在高声朗诵和行为艺术间游移不定,令人有些抓不到头绪,仿佛他的思路未经梳理,也没有想到更为立体和电影化的表现形式。
《龙头》整体叙事是碎片化,视野是宏观的,姿态是第六代的大师范儿,语境则是瞄准了生命、生活和时代的大命题,一方面有些淡定的空与大,一方面是中年危机的导演满目皆是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