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一八九五》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1-12-27 17:30:36

  《一八九五》是一部由洪智育执导,温升豪 / 杨谨华 / 许安安主演的一部历史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八九五》观后感(二):《海角七号》《1895》《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1、其实我第一次看《海角七号》的时候,是汶川大地震那年。懵懂、好奇这部据说红透整个宝岛的电影。闽南语、台式普通话和日语的混杂,台湾人、日本人、外地人本地人的不断切换。二战后的台湾光复,日本战败不得不遣返回国,一如当年那个痴心的男子所言:这是时代的过错,我只是个穷教师,无力承担这个过错。那七封情书,伴随着男女主角感情的深入慢慢铺开,直逼人心。台湾的电影说她文艺也好,装逼也罢,在那些创作者的心里总是有那些最纯粹的东西。电影的配乐无不温柔婉转,随着剧情的倾泻,也轻轻地打开你我的心房。那两个叫友子的女孩子,隔着60年的淘淘岁月,却极其相似的爱上隔着东海日本海的异国男子,都与那七封情书有关,只是结局迥然不同,一个因此而结缘,另一个却情端于这些情书。时代的局限性是造成这样的结局的最主要的因素,令人唏嘘。只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2、前几日我在家看《转山》时,关注了男主角张书豪的微博,看他资料时无意中知道了这部台湾小电影《1895》。1895年的台湾已经被割给日本。记得中学时,历史教科书上仅仅写了:甲午中日战争后,李鸿章与日签订《马关条约》,赔2000亿两白银,割台湾岛。但对于台湾来说这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陆不能理解,日本亦是不能理解的。看台湾电影时,我总是觉得台湾人拍和日本有关的故事时,特别得心应手,诸如《海角七号》《1895》这样的经典台式文艺腔。

  《1895》与《海角七号》差不多是同一时期的电影,但不同的是,她没有海角那样的轰动,这与她的主题过于沉痛是相关的。在那个日本所谓接受台湾的岁月里,那些挺身而出保家卫台的男子是清一色的客家人。客家人源自中原,后迁徙至赣闽粤各地,闽粤各地的又机缘巧合的度过台湾海峡,来到宝岛。他们原不是台湾土著,就如男主角所说:“我父亲当初头也不回的回了唐山,他们终究不是这块土地的子孙,而我们还要常常写信回去请求他们接济些粮食和药材。”台湾客家人逐山而居,妇女放足,衣饰简朴。当我看见女主角粗布麻衣,在家中男丁离家抗日之时带着女眷种稻浣纱的时候,惊艳无比。她温柔大方持家有道,有着客家女子的贤惠简朴,不同的是,她比一般的女子更果敢坚毅。在决战之前,吴汤兴割发与她,并留下若不能击退日军,请贤妹以此立坟的绝言。战败后,女主寻夫不得,在家中自缢身亡,一如电影隐晦的述说,画面里却是男女主角一袭白衣立于湖边闲说江湖的场景,唏嘘不已。值得一说的是,这样的一部电影竟无缘金马奖,令人不惑。

  3、若说这几日最火的电影,非《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莫属。我没有看过九把刀的原著小说,只是在昨天晚饭后观看了0331的未完成版。这是一部书说青春和初恋的故事,也可以说这是九把刀在会议和述说自己年少时的故事,所谓幼稚不爱学习的男孩,所谓成熟品学兼优的女孩的一段青涩的青春往事。我看豆瓣时,发现《那些年》的评分很高,其实理性来讲,这个电影故事老套,套路传统,看了开头亦能猜到结局,后来男女主角上大学后的剧情看得我也有些迷糊,但是依然不能组织大家对他的喜爱,因为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柯景腾或是一个沈佳宜。

  那天和姐姐打电话,她问我有没有看过《那些年》,我说没有。姐姐说她看后想起了以前读书时的青葱,每每有同学约她去当年读大学的城市旅游时,她虽想念,但亦是婉拒。那是她的青春,请以触碰不得。当我看见沈佳宜新婚时,柯景腾的红包上写着:新婚快乐,我的青春。不禁莞尔,泪眼迷茫,竟是忍住未落。我是心疼男女主角,更是感慨时光匆匆,读书的岁月所剩不多,也是心疼姐姐坚毅果敢后的玻璃心。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s.《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不禁给了五颗星。若影院上映,定去购票观看,只为创作者的真心。

  《一八九五》观后感(三):戏剧不足,拿诗来补

  [一八九五:乙未]共有两款海报,一款是女主人公黄贤妹的正面半身像,神情哀婉,背景为手绘地图,底部为军队剪影,另一款则是黄贤妹的一个背影,什么都看不到。两款海报决定了[一八九五:乙未]的基调,空有美感,不具张力。

  该片讲述了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地区予日本之后,日本在接收过程中,遭遇当地客家人负隅顽抗的往事。导演洪智育曾任侯孝贤[戏梦人生]副导演,在这部同样讲述那个时代的电影中,可以隐约看到[戏梦人生]的痕迹,最为明显的,当属全片的片段化。开场黄贤妹被土匪掳走、归来后与吴汤兴完婚,导演对于这段经历的交待只是几个镜头,完全语焉不详,而接下来吴汤兴身份的介绍、成为义军统领的过程、与加入义军的土匪帮的磨合、与日军的一场场对抗、与同乡的一次次死别等段落,均是语意模糊,只有关键剧情点的场景,却全然没有点与点之间的酝酿、发展过程。虽然侯孝贤也习惯性掐头去尾,不交代来龙去脉,但他的去戏剧化,是规避戏剧冲突强烈的情节,与该片的做法恰恰相反,而且侯孝贤择取的片段,如朱天文所言是被“浸染透了”的,但毫无疑问,[一八九五:乙未]呈现的片段是苍白的,完全没有侯孝贤电影那般理直气壮。话再说回来,本片战争加爱情的题材,其实采用这种方式是不恰当的,当然也许是因为缺乏一个细致的剧本,所以会让电影显得去戏剧化。这就使得全片从头至尾毫无张力,像黄贤妹被掳事件以及与两个男人的纠葛这般本应引人入胜的戏剧桥段,更是显得平庸无趣,而几百义军战士与日军的战斗,观者产生的震动也大体来自于事件本身,而与电影无关。

  陈世骧教授与张爱玲说过一句话:“中国文学的好处在诗,不在小说。”华语电影同样,擅抒情,而不擅戏剧,洪智育在本片中的表现就是极佳例证,也多亏了抒情层面的尚算成功,才多少挽救了戏剧层面的彻底溃败。[一八九五:乙未]的抒情一方面来自于节奏的缓慢,去戏剧化自然是一个原因,而且作为一部战争题材电影,并无太多战争场景,就算有,也是相当简陋,或者干脆搬出地图、字幕匆匆走个过场,通篇更多的是乡土气息浓郁的缱绻柔情。抒情的另一方面来自于画面的唯美,本片取景于九份、苗栗、新竹、彰化、垦丁等地,满眼若非青山绿水,便是风吹稻浪,虽未美到惊心动魄,也算是赏心悦目。最值得称道的是本片的配乐,悲伤、宏大的音乐烘托出了悲情的气氛,而且从头至尾绵绵不绝的音乐,使得原本并不存在逻辑联系的画面与画面底下,有了暗流绵密、一贯到底的悲伤情绪。虽然无处不在的音乐已经超出了应有的度,而且到最后已经让人开始心生厌倦,但却成功让很多戏剧上的缺憾得以蒙混过关。

  作为一部本应成为史诗的电影,[一八九五:乙未]无疑是令人失望的,可惜了以杨渭汉(摄影)、郑伟杰(配乐)为代表的好幕后,和以杨谨华(饰黄贤妹)为代表的好演员。

  原文刊于《看电影》

  《一八九五》观后感(四):如果·台湾

  如果不是抗日题材,内地的民族主义分子们大概又要跳出来说这是媚日电影。

  电影中,日军统帅能久亲王的角色非常暧昧。高中时代,课本上写道:台湾人在抗日斗争中击毙日本能久亲王。

  这恐怕是中日近一个世纪的纷争中亡故的级别最高的日本将领了吧?虽然,正史记载,他是死于疫病。

  在电影中,能久天王是个受过普鲁士军官教育的西化日本人,怀柔远人。当日本军队受到台湾妇孺无别的义军袭击后,他被迫下令采取无差别扫荡时,内心痛苦不已。

  看这部片子,总是在想:你们和解吧,和解吧。你们都是好人、好人(回声),这是一场跟你们无关的战争。

  这是一场和台湾无关的战争吗?显然不是。但台湾的身份,除了置身事外,似乎也别无他法。一八九四年的割地,台湾人无权说话;一八九五年的抗争,台湾人孤立无援;一九四五年的光复,主要也不是台湾人努力的结果;甚至,一九四五年之后,台湾只是从异族的怀柔政策之下转到本族的高压政治之下。

  像我这样一个生于一九八五年的大陆人,对于历史中的种种不公和生活中的诸多不顺遂,总是会在心中无限放大,充满愤恨。

  如果我是台湾人,很难想象我能拍出《一八九五》这样怀柔的电影出来——无论是日本人、客家人、山寨土匪,都心怀仁慈。这是真正属于我们南方人的电影。

  这部电影,最让人感怀的,不是战争,不是反抗异族。而是北回归线的明媚阳光下的丘陵和稻风阵阵——这才是我们心中的故土!

  有多少年,我们看到没有看到这样的华语作品的——拍的是真正的南方人自己,至少是我们梦想中的自己。那些坚毅却又优柔的男人、温文但是英武的女人,这才是我们的斌性。

  二零零八年的台湾电影,让人爱上台湾;从台湾的语言里,我们听见自己真正想要的声音。如果,我是台湾人,我想我会很自豪,因为这是最后一片属于南方的故土、最后一片使用方块字的自由之地。

  《一八九五》观后感(五):一八九五:被抛弃了的台湾

  武戏文拍,这是一部极具欣赏性的史诗大作,非常值得推荐。

  1895年,乙未,中日甲午海战后的第二年。中日《马关条约》签署,规定:1.中国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废绝中朝宗藩关系。2.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3.赔偿日本军费银二亿两。4.开放重庆、沙市、苏州和杭州为商埠。5.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继之前中国失去了对东南亚的藩属关系之后,最后失去了对朝鲜的宗主国关系。而且进而被割去了辽东半岛及台湾、澎湖等大片领土。而台湾也就此一去50年,至1945年二战结束后才回到中国的怀抱。后又因为内战,使得才回到祖国怀抱的台湾再次割裂了与大陆之间关系,成为离岛。而由此引发的文化认同,则渐渐变的复杂起来。

  1895年,日本近卫军在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的率领下,在台湾东北的澳底登陆,正式接收台湾。而在《马关条约》签署后,台湾被清中央政府抛弃,台湾军民成立台湾民主国,台湾巡抚唐景崧被推举为总统。而日本人登陆后不久,唐景崧即携款内渡,颇受时论指责。台湾军只剩下刘永福的黑旗军在做一些抵抗,同时还有一些团练自发组织起来,不愿做亡国奴,以原始器械对抗着西化装备的日本人,进行了一场必败的抵抗行动。

  《一八九五》讲述的就是台湾新竹人吴汤兴率人抵抗日本接收台湾的战争。客家人吴汤兴,身为秀才,刚刚被封为统领职务。在日本人进入台湾之后,集结了新竹北埔垦首天水堂的姜绍祖与开武馆的秀才徐骧等客家庶民,组成新苗军,以协助台湾民主国的军队,对抗日本人。虽然,在历史中,吴汤兴的队伍只是协助刘永福的黑旗军作为了一些小的战事。但在片中,却以这只义军为主,描写了它的种种战纪,以及由胜及衰,最终全军覆没的过程。虽然是战争片,全片却没有苛意描写战争场面,甚至说全然没有战争的场面,而是以如诗如画的剧情展开,将前方将士的战争生活与后方将士的家属的生活为两条线索,分开描述,具有浓浓诗意,而且也有着悲壮的氛围。

  电影的另一种视角是以日本王室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随军军医森鸥外展开的。森鸥外,是日本的大文豪之一,他生于1862年,于1882年毕业于东京第一大学医科学校,曾任陆军军医。1884年赴德国留学,广泛涉猎欧洲古今名著。1888年回国,历任军医学校教官、校长、陆军军医总监、陆军省医务局长等职。从军间隙,即创作文学作品,写出了《舞女》等作品,成为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在日本进入台湾,他成为早期殖民时期的台湾的早期见证人。而以文豪耳朵身份来关注日本进入台湾时期的抵抗与镇压,不免多出了一些人文的色彩。正如森鸥外在片中所言,“战胜并不是荣耀的事,凯旋的队伍应该以丧礼进行……”

  关注台湾,关注这部电影,让我们知道了台湾人的血性,他们不仅是顺民,而且有着英勇抵抗的传统。台湾民主国的成立,加上以吴汤兴为首的客家人的抵抗行动,都验证了这一点。而2011年下半年的《赛德克·巴莱》则是从台湾原住民的角度展开的抵抗。这些抵抗加在一起,展现了台湾人不甘做亡国奴的雄心。

  当然,仅仅展现雄心并不是片子所要表达的唯一的主题。森鸥外的视角就透露出了别样的复杂的信息。就像《海角七号》不仅表现出了台湾最南端的恒春人的生活气质的一面,还隐隐透露着一种被日本人所抛弃的小哀怨,主题曲“国境之南”中的国境,其实一般而言说的日本人说钓鱼岛是他们的国境,就如我们中国人说曾母暗沙是我们的国境一样,而“飘雨的国境之南”所透露的,则是日本的国境以南的地区,身为台湾人,却唱着日本国境以南的事,那种小纠葛,就是一样被抛弃的纠葛,好像说原本恒春才应该是日本人的国境。而且,那7封信所表述的,也是被日本人所抛弃了的感情,一个衰老的妇人与她痴痴等待的爱情。

  《一九八五》的英文名字是“1895 In Formosa”,即1895,福尔摩沙。这个福尔摩沙是当初葡萄牙人在地理大发现的过程中对于台湾的命名,意为“美丽之岛”。所以,现在看到有人说台湾时美丽岛,也就是Formosa的意思。片名不叫“1895 In Taiwan”,而叫“1895 In Formosa”,是颇可玩味的,正如“国境之南”的那点玄妙一样,也有着一种独立的意味。因为吴汤兴的抵抗,有种台湾民主国旗下抵抗的意味,虽然他们打的旗号是黑旗军的旗号,所以,本片备受台湾绿影的推崇,认为是在为台独张目,吕秀莲就多次提到本片,并多次推荐。

  将电源艺术政治化不是那么好玩的,它反映的应该是普世价值,而不是为了某一方的宣传,虽然我国在这方面做的就太过分,但对于《一八九五》这样的佳作,去被赋予更多的政治色彩,也不明智。虽然,片子本身中所透露的,有着那种不可斩断的暧昧,但那毕竟属于艺术本片的纠葛,艺术的归于艺术,正是最好的归属。

  《一八九五》观后感(六):历史遗留的痕迹

  历史的厚重承载许多悲欢离合,台湾这个名字一直被历史神奇地书写着。一八九五的战争,台湾人的死守,弥漫的硝烟,战火的肆虐,无情的疾病......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对待历史的角度,哀而不伤、大度人性而又有其清晰视角的。没有太多战火纷飞的场面,没有那些血腥屠城的残忍,有的确实内心战争留给我们的伤痛,有的确实客家人对于家国儿女的热爱,有的确实一场战争给两个民族带来的灾难。

  我本是一个感性的人,我看到的是一个对自己的女人有着坚定的信任,无比的宠爱的男人,一个对天下有着仁爱的男人,一个面对死亡无所畏惧的男人......一腔热血,一群无惧生死的男儿,誓死保护家国,这样可以不感动吗?一群女人,默默的看着男人上战场,默默的留在家里耕田、种菜,做他们最好的后盾,这样的女人今生拥有则无憾!这场战难道不该胜?输了,终究还是输了,可是电影里的最后一句说得很好,日本随军医生森鸥外如此说着「战胜并不是荣耀的事,凯旋的队伍应该以丧礼进行 .. 」

  如果说海峡两岸的同胞一起坐下来看这部片子,如果我们一起重温那段悲伤的历史,我们一起缅怀那些逝去的勇者,我们会发现原来我们真的是一家人。一道海峡,隔不开那些沉甸甸的历史。一个台湾的朋友对我说,她在电影院看时哭了,我理解那份深深的压抑,这部片子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折射出的是最人性的一面。

  很喜欢这部片子,细节的把握比任何大制作的战争场面更加打动人心,小儿子躲在母亲给父亲送粮草的车里,只是因为思念父亲,战争的痛苦从一个孩子简单的举动中触摸着人心最柔软的地方。

  已不知道该为这部片子说什么,零零碎碎,乱七八糟的说了些无厘头的话,只是因为感触太深,压抑不住,很好的片子,或许这一句就够了

  《一八九五》观后感(七):明明是首部客家话电影

  第一次如此完整地听到客家话,真不是一般的好听。曾在维基上看过客家人的历史,个人以为他们的语言,当时与上古汉语最为接近的真“国语”。

  “宁弃祖宗田,不忘祖宗言”,是客家人的祖训,更在这部影片,这场战争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记得当初知晓这部影片,是《南风窗》上关于它的一则影评,将其写得很一般,但自己在亲自观看,并搜罗很多当时史料之后,个人感觉,至少,从尊重历史的角度来看,影片对于日本人、大陆人、客家人在那场战争中,小至具体人物,大到群体性行为,刻画得都非常接近真实。

  影片对于战争中矛盾的刻画,确实有些柔,不似我们常看的关于那个年代的影片。但真实的战争究竟是什么样的,谁也说不明白。前不久看过的影片《吴清源》,也刻画了主人公面对战争的纠结与彷徨。至少我觉得,即使对于战争,交战的双方也不全然是简单的一正一反、黑白分明。而更何况,今日的台湾人拍摄这部影片,更不是声讨当年的侵略者,或者抛弃他们的大陆人,整部影片的核心,正是展现在那场台湾历史上最大的战争中,客家人,从个人到族群,所产生过的真实的反应与行动。

  我知道,很多大陆朋友看后或多或少都会有些不解或者愤怒。可简单的恶评抑或声讨,对于问题的解决,于事无补。两岸长期的隔阂,使得我们对于那边,尤其是那边的人群的了解,往往只是一厢情愿。若要真正消除这种隔阂,则必得抛弃我们固有的思维方式,试着换位思考,方有可能获得更加深入的认知。

  一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S.:这部影片的原版明明是客家话,影片中土匪们说的才是闽南语,对比之下,高下立见(自己仅仅从语言给人的听觉感受而言)。不知为什么在这里会被替换成“闽南语”。这会误导很多人的……

  《一八九五》观后感(八):我选择为家

  以前看【海角七号】的时候就听说今年台湾有N多片子很红,【1895】自然也是其中的一部,所以下到电脑里很快就开始看了。

  故事是从几个中小人物的命运来反映台湾被日本征服的过程,当然如果大陆版本那一定是热血无比,台湾版本当然是柔情主义了。不过女猪的角色其实演绎的真的不错,标准的贤妻良母 中国传统女性美德了,呵呵,那样的人物也只有文艺作品中塑造出来了,现实的人已经达不到这个地步,估计也不会有人拿这样的标准去要求别人了。

  杂谈:英雄不是天生的,所谓时势造英雄就是如此,人大多都是不由自主的被推到那个位置上才成为英雄的,赵匡胤或许未必如此,但是大多数所谓的英雄肯定如此。

  又:保家还是卫国,貌似我这种闲人还是宁愿保家的,我不是崇高的人,但是会为了自己的家而奋斗的。

  影片推荐指数:四星,虽然很平淡的叙事风格,但是依然还是能吸引人看下去,只是我感觉达不到影评吹嘘的地步。

  《一八九五》观后感(九):去年今日割台湾

  比起一八九四那个甲午年, 这一年好象不是个特别的年份。如果说前一年有惨烈海战、北洋水师覆灭,是血光与战火,这一年是压抑的、猥琐的、屈辱的、求和的;这一年,是满地疮痍的、收拾残局的、力不从心的。这一年,帝国的精英们都老迈昏聩,年轻的京城举子,这些未来的国家精英,却被挡在议政的大门之外,只好破釜沉舟地千人上书。

  年轻的知识阶层也挽留不了那个东南海疆小岛,它开始走向弃儿的命运。这一年对这个鸟声清脆、山林碧绿的岛屿来说,是一个浑然不觉的凶年。舰队载着军团,自诩现代地、自诩文明地、气势磅礴地从东北方破浪而来。他们意气风发,来“接收”这美丽之岛,军团首领是日本亲王北白川宫能久,随队军医是森鸥外,他们都是深受西洋文明浸染的日本精英,对这南方海洋之岛,充满欲揽入怀的喜爱之情。

  客家人自来台湾,与先早一步到来的漳泉移民相比,人数较少,田土、水源上若起争斗也不占上风;加之客家人本素靠山而居,耕作、采茶都有丰富经验,遂播迁到半山丘陵,溪流中游之地,生存繁衍。客家人真是中华农耕民族之优秀代表,男人秉承晴耕雨读传统,务农兼读书,同时为团结自保亦习武修身;女人放一双天然大足,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兼带田地劳作。他们衣着朴素甚少修饰,客家话听起来,没有闽南腔那么流利宛转,却另有一种朴素沉着、明快大方。

  所以,完全能够理解客家人对土地的热爱与信赖。即使一百多年前,这个惯于迁徙的族群到了天涯一隅这小岛上,只能在相对贫瘠的丘陵山地垦荒,他们也以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建起家园并倾注全部心力与眷恋。这是谁也轻易拿不走的家园,除非他们自己放弃。而以强悍、坚韧的“硬颈精神”著称的客家人,让他们放弃,是绝对不可能。

  这一年,一八九五,天旱日久,水田焦灼,仿佛,这即将转入东洋日人之手的海岛,还缺少血泪浇灌,老天不给雨,要多难的子民们以血来沃之。

  那些台北的商人们有一千个理由迎“东洋王师”入城,说到底,还是为生存下去吧。果然,奋勇自告去基隆通告日军此开城意愿的辜氏显荣,在随后到来的日治时代便顺风顺水地大发起来,财富尊荣毕至,而且延续数代,羡煞众人。为他维护的人说:起码他让台北城避免了被血洗屠城的命运——是的,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厚黑经典可不是需要辜氏这样的人来作生动注解?

  那些务农的客家子弟们,吴汤兴、姜绍祖、徐骧,他们却问:说东洋话、改东洋名、做东洋人,做得不?做得不?这是他们血液里的华夏文化传统在发问,一代一代延续的忠义精神与热爱乡土的情感,交融难分。所以,他们要站出来,以梭标、长矛为武器战斗,不做顺民,要有尊严地活下去,即使这尊严需要以生命为代价来维护。

  只有为自由而活,才不是苟且,才没有偷生。正如被捕入狱的姜绍祖,他才十九岁,他瞪着日本亲王的双眼里,有尊严被冒犯之后的愤怒和轻蔑,现代人隔了这么久远的时间去看,会觉得这样的表情多么用力过猛,然而,这表情里有百年前的古典血性——那是读圣贤书心怀天下铁肩担道义兼济家国的儒家风范,那是还未走入现代困境的传统农业社会里生长出来的知识精英最后的面孔,沉着、有力、傲慢而又内敛,吴汤兴、徐骧都有这样的表情。很快,这样的面孔就会消失在历史尘埃里,换上近代知识分子的焦灼、忧虑和底气不足的面容,后者再不可能清晰如刻了,总是模糊,时有分裂。

  支撑这些子弟的客家女人,她们的风貌、神韵,同样获得真实展现。简净衣着、含蓄表情,眉宇间蕴藉一股刚柔相济的大气之美,黄贤妹、她的婆母吴秋妹,莫不如此。男人去拼命去厮杀,她们沉默地守护家园,耕作、收成、长夜缀补,邻里姊妹相互扶持,焚香祷祝所有浴血战斗的男人平安归来;不是没有怨怼、伤心、愁烦,但扛起这些心绪的肩膀何其有力,一切都当作命运承受下来。当家里的男人最后都战死,被当作“叛乱分子”,然后被遗忘,她们原本是隐没在男人背后,更该被遗忘,但是却久久牵绕在人的心间——这些顺应命运、沉默不语的女人,同样有血性有情怀,那不是书本所教导,而是发自内心的柔情、信赖,让她们情愿将男人们一心卫护的家国重任分担过来。

  有这样一群人,日军阻滞在南下的路途中,实在理所当然。即使,这是一次实力悬殊的较量,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反抗,他们还是要虽千万人吾往矣,走下去,向死而生。

  曾任台中义军统领的丘逢甲,是反抗行动的倡议者、先行者,他没能坚持到最后,也没有如吴汤兴他们那样,与台湾共存亡,而是回渡大陆,终老于祖地梅州。传说他离台之际携带大量金银,那本是义军军费,因此颇受人诟病。我闻之亦曾对他起过鄙薄之意,然而,看完电影之后,找来丘逢甲诗集一读,当读到“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那种创痛透过纸面,直扑眼目,忽然对他心生宽宥,发出这种悲痛之声的人,终归有一份真诚,未做成英雄,行事留瑕疵,于当时当地情势,不是他的错。若要指责他的不够义气不够彻底,莫如去考证辜氏显荣一生显达的源头。正如这部电影,它有显而易见的种种不足,却仍是一部动人的作品,值得沉浸其中,浮想万千。

  因为有吴汤兴、黄贤妹这样的儿女,因为一百余年后,一部讲他们故事的电影,叙述精简深情、画面静美沉远,还有泫然如泣直达人心的配乐,而让人重回一八九五,乙未那一年,这座岛,鸟自语、花自香、男有情、女有义。

  《一八九五》观后感(十):我看着你长大,你怎么舍得我离去……

  一八九五

  一八九五年《马关条约》签订,日军侵入台湾,主战的清朝将士仓皇而逃,而当地民众奋起反抗……吴汤兴,姜绍祖,还有土匪们……

  令人感动的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或许也不是勇气,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勇气是由自己凭着意志所发出来的巨大力量,而这里的力量似乎更是一种自身的一部分了,它的诞生是如此的不由自主!

  我看着你长大,我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你离去……土匪头子面对面中枪的阿猴不知所措……

  是啊,你看着我长大,你怎么眼睁睁的看着我离去……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