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恐惧症随笔
我发现——其实不仅是我,而是我和我所有的朋友都发现,我们把越来越多的时间用在手机上,隹确地说,是用在微信上。
每天起床,第一个动作就是抓过手机打开微信,各群扫一遍,看看我睡了以后大家都说了啥。接着是“朋友圈”,“巡视”亲朋好友前半夜的胡吃海喝,后半夜的失眠,发神经,来一轮点赞,安慰,鼓励,这才悠悠然更衣如厕。随后,又煞有介事地发个早安帖:拍张早上的太阳,配上清晨感言。
接下来,一天的正常生活,还将被一次又一次的刷新动作切割得支离破碎。微信与之前的网络社交工具不一样,它立足于手机,是一种贴身存在,也就是说,它具备随时侵占注意力的先天基因。在这样的基因支配下,我们甚至自认为有权利谴责不常看微信的微信拥有者。
为什么不看就不舒服?我们究竟在害怕什么?一个新名词应运而生——错过恐惧症。你害怕错过,错过别人对自己的评论,错过上至天文下至饭桌的各式话题,错过饭局高大上的聚会…你害怕别人在工作、社交、玩乐,只有自己百无聊赖、无所事事;你害怕被热火朝天的生活落下,被飞速发展的时代落下。其实,你理智地知道事实并不如此,少参加一个活动,少赴一个约,你并没有任何损失,甚至还能节约一些时间做更有意义的事。
既然不是真怕,为什么我们仍然害怕错过呢?是从众心理抑或安全感缺失的后果,甚至是某种深层次病态反应,类似毒瘾、网瘾。相信我们都有过手机没电,或是去到没有网络的地方的时候,不是每个人都能心情愉快地把手机收起来。更大的可能是百爪挠心,逢人便问有没有充电器,或者每过三分钟重新寻找一遍网络。一旦再次上线,恍若重见天日。
这真是病得不轻啊!千万不能停药。
药在哪儿?唯存在我们心里。
好吧,让我们放下手机。然后,我们就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