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该明白偶像有多棒
为什么用这个题目,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崇拜和被崇拜者的关系相当复杂,因为倘若自己太平常,那么连自列为“**门下走狗”也有人不同意的。但粉丝和偶像不一样,因为粉丝对偶像的崇拜是单方面的,无论粉丝多么卑微,也无损于偶像的光辉。把题目解释清楚了,才敢展开以下的文字:
话说九百多年前的蜀道上,公元1056年,师傅带着两个弟子出山了。此行的目的地是京城,因为自觉功夫已经练成,是家传绝学,但不知道段位多高,所以很有必要去都城开封让皇帝老儿评定一下。但是或许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这一去,能开山立祖,文坛会从此多一个门派,并且传之千年而不绝!
这三人就是北宋苏洵,苏轼、苏辙。当时的文坛领袖是欧阳修,欧阳修看过苏东坡的文章,立即为他的才气所震撼,不由感慨道:“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在中国历史上,讲文学史绕不过,讲书画、美食、医药、茶道、政治、工程都绕不过,讲奇闻韵事绕不过,讲人格气节绕不过,讲正史、野史都绕不过,被无数文人墨客景仰、被无数香闺佳人倾慕,为后世百姓深切怀念,就连势不两立的政敌都赞誉有加的,统揽古今中外,当推北宋苏东坡。东坡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说到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铿锵之声就不绝于耳。很难想象,这大笔挥洒、气象恢弘的词句,是他在被下大狱,贬黄州,九死一生后的作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在父母亡故、妻逝十年、弟七载不得见、被贬密州的中秋之夜,他总古今,揽宇宙,趁兴而问。寄情明月,祝福人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被传唱了几百年,尤其是在月圆之夜,曼妙的音律和深切的思念,秋水一样激荡着人们的心田。他的词既能豪放,又能婉约,刚柔相济,彻底扭转了“词为艳科”的传统,使宋词能与唐诗并称于世。
他的书法是“苏、黄、米、蔡”宋四家之一,斜执笔,用侧锋,形肥扁,挟豪气,世称苏体。现存的《寒食帖》诗书造诣都很高,他所追求的“我书意造本无法”的境界由此可见一斑。他的诗开创了一代诗风,称为东坡体。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前后《赤壁赋》堪称古文观止中的奇葩。他善画墨竹,亦作古木怪石,善创新,开南画派文人画之先河。他援佛道入儒,执着人生,又善处人生,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
他的一生官位高时达三品翰林学士、历任吏部兵部礼部尚书,低时则被捕入狱、数承严刑、多次流放,但他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却始终如一。任地方官时,他兴修水利、改进农业、保护劳苦大众,做了很多实事。出身于士大夫之家,但他常以“世农”自谓,著名的苏堤就是他任杭州太守时治理水源,利用疏浚西湖的淤泥监修构筑而成的。他懂医理,通医药,在杭州设公立医院,采药、配药,医治百姓,编著了《苏学士方》、《圣散子方》等,悬壶济世,宣传药理和食疗,意济苍生,情牵天下。
东坡之为东坡,给予后人最深的印象,莫过于他的善处逆境。苏东坡说自己“眼见天下无一不是好人”,“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这让他每到一地,都能和当地百姓成为朋友,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他是个性情中人,其人格之独立,思想之自由,人道精神之弥漫,让人激赏不已,即使在落魄的时候,依然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和洒脱。
苏东坡是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他的个性魅力无所不在,这也许正是近千年来,为什么中国历代都有那么多人热爱这位大诗人的原因。
(参考文献:《苏东坡传》,《苏东坡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