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清末民初三“疯子”
清末民初是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出现了许多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们的人生都富于传奇色彩。有三个人被时人称为“疯子”,而三个人之间,又别有渊源纠葛。
第一个是浙江人章炳麟,号太炎。他在文学、历史学、语言学方面颇多建树。所著《新方言》、《文始》等,上探语源,下明流变,颇多创获。其鼓吹革命的诗文,在当时影响很大。一九0六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当时,日本西圆寺内阁答应清政府的无理要求,同意驱逐中国革命党人出境。派人劝说孙中山离开东京,并赠送盘川五千元。章太炎得知此事,误认为孙中山被日本收买,就在东京将《民报》社内悬挂的孙中山相片撕下,写上“出卖《民报》之孙文,应撕去”等语,并寄往香港攻击孙中山。为此,黄兴骂他是“害了神经病”。“章疯子”之名不胫而走,世人皆知。
第二个是江苏人刘师培。他是文字训诂学大家。主张以字音推求字义,用古语明今言,用今言推古语。辛亥革命后曾加入筹安会,帮助袁世凯推行帝制。在东京时与章太炎是好朋友,不久就闹翻了。刘师培平时蓬头垢面,衣冠不整,让人一看就觉得是个疯子。一次,在北京寓所,一位旧同僚往访,见刘师培一手捧书,一手抓馒头啃,面前是一碟酱油。由于专心看书,就把馒头错蘸在墨合里,送到嘴边,弄得满嘴一团漆黑。这件事传开以后,疯子之名更是遐迩皆知。
第三个是湖北人黄侃。他是音韵训诂学家、文学家。早年拜章太炎为师,后来又拜在刘师培门下。他与其母相依为命,每次来往于湖北北京之间,总要偕母同行,而且必带一件特别行李——母亲的寿材。他因此而得“疯子”之名。
三个“疯子”,不但互有交往,而且皆学有专长。刘师培执教于北京,将毕生研究音韵学的秘本授予黄侃,希望他能继往开来。黄侃不负师望,著成《音韵》、《音韵通例》、《集韵声类表》等,将音韵绝学接手传了下来。这样,三个疯子在近代中国语言学史上都占了很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