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文化随笔

胡诌文字垃圾

发布时间:2023-04-29 12:53:02

  不知什么时候有了“文字垃圾”这个词汇,或许没人能给这个词汇一个明确的定义及解释。在互联网走近千家万户的今天,文字垃圾这个词的使用频率是乎会更高。

  几年前,著名文化学者,同济大学文化研究所朱大可教授,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称“中国文坛已成为一个庞大的垃圾场。”此言一出,在社会上,网络里波澜四起。诗人、文艺批评家叶匡政的言论比朱大可更为激烈:“我觉得朱大可的说法有点轻描淡写了,中国作家只是在制造垃圾吗?不!他们是在制造让公众绝望与麻木的毒素。”

  两位学者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从批评的现象看,制造文字垃圾者主要是那些混迹于文坛的奴才型从业人员,其次应该为那些被文奴误导的“文丝”。

  我国已进入市场经济社会,它使人的生存方式与思想多元化。文化市场催生了自由撰稿人群体,自由撰稿人完全可以独立自主地写作,通过市场途径实现人生价值。但是,有些人经不起权势和利益的诱惑,放弃独立思考、知识中立和应有的人格,积极主动地去做“不自由撰稿人”,成为了文奴。这种文奴多为崇拜权力、趋炎附势、内圆外扁之辈。为谋个位置,奴颜婢膝,投机钻营。文奴在文化人面前趾高气扬、自视甚高,作大腕状;在大众面前顾盼自雄,装腔作势、装神弄鬼,扮作大师;在权势人物面前唯唯诺诺、作忠诚秀,努力把奴才做稳;在金钱面前撒娇卖乖,甘作门客和摆设,骨子里是利益或利益集团的奴才。

  读者也许是最好的评论家,市场或许是最公正的“评委会”。如果你想知道哪些人制造精品,哪些人制造了文字垃圾,不妨去图书市场看看。畅销又常销的书未必是精品,畅销不常销的一定是“泡沫文字”,热销之后必成为垃圾;半价以下的处理书,不是盗版名著便是滞销的文字垃圾。近几年,在各大出版社出版的丛书、精选、获奖作品集中,杂文选本最畅销,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诗歌、随笔选本全面滞销。朱大可认为,当代文学,散文最差,受“杨朔体”矫揉造作、奇酸无比、粉饰太平风格的支配,这种散文是当代文学的历史性耻辱。

  其实,文字垃圾并不仅限于图书和报刊杂志市场,互联网更是一个容量巨大的垃圾制造和传播场所。各种标注着“文学”字样的网页、论坛、空间随处可见,至少有数以百万计的网民在那里不知疲倦的吸食、制造、传播着文字垃圾,以此游戏人生,打磨生命。可以预见,在目前的文化、政治体系状态下,在未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种现象还会存在。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然要生产垃圾。人的排泄物自古就被用于农作物的养料;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生产所产生的垃圾不断被开发出多种新用途。文字垃圾则不然,它带给人的只能是伤害,是一种现代医学无法治疗的伤害。

  对他人对他人的文字,我很少使用“垃圾”两字。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无论写得如何,作者毕竟付出了心血,应尊重他人的劳动。除此之外,我不具备评判别人文字的能力和习惯。不喜欢的东西,看一眼便过,没不必要去评说,毕竟随便评说他人不是一个好习惯,更何况,许多人不喜欢听实话。但是,我的确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字垃圾够多了,我经常有一种被垃圾包围的感觉。

  10多年前,我有幸结识了一位我国新闻界元老,并与他一道工作两年。在他的书房里,堆放着不少各地作家送来,大多为自费出版发行的书。这期间,我两次建议先生把他的经历写出来。因为我认为,他的经历和经验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历史,应该留给后人。先生说:“现在文字垃圾太多,写不出新意就不要写。我怕有人说我在制造文字垃圾。”先生的做人及学风令人敬仰。先生反而鼓励我多写。他说,现在的禁锢少了,应该多写,传播先进的文化和理念。

  我认为,对学生,无论他们的作文怎样,都应鼓励;对文学爱好者,鼓励之外,应给予善意、中肯的建议。我喜欢文字简洁,独具文风,行文流畅,言之有物,内容健康向上,给人启迪的文字。对那些堆砌词汇,看似很美,实则没有内容,读了半天不知所云的文字,会嗤之以鼻。

  我对文字垃圾的胡诌就此打住,也许我此时也在制造着垃圾。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