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文化随笔

文史(1):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发布时间:2021-11-15 17:09:12

  鲁迅先生有一本杂文集,取名《南腔北调集》。先生解释说,:“据说,我极喜欢演说,但讲话的时候是口吃的,至于用语,则是南腔北调。前两点我很惊奇,后一点可是十分佩服了。真的,我不会说绵软的苏白,不会打响亮的京腔,不入调,不入流,实在是南腔北调。”

  表面看,一个南腔北调的人,总不免有些滑稽,而实际上,鲁迅先生要表达的却是一个保持独立个性,不做随声附和的传声筒的品性。这正如他的诗:“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他永远带着不媚俗,不向黑暗现实社会妥协的人生态度。

  谈南腔北调,追根溯源,巧得很,这个成语出自鲁迅的同乡,即早鲁迅三百多年的文学家画家徐渭。而且,徐渭也曾是个不拘礼节富有独立个性的人。袁宏道极推崇徐渭,曾写《徐文长传》,说:“文长……其胸中又有一段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文长眼空千古,独立一时。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显者至门,皆拒不纳。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如此傲岸的个性,源自他历经的世事坎坷。因而,他“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题墨葡萄诗》)的境遇,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他称自己的书斋为青藤书屋,自己画了一幅《青藤书屋图》,并题写了这么一副对联:“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自此,后世落魄而又不失风骨个性的文人,便往往以此联作为一种自嘲,一种遗世独立的体现。鲁迅先生虽未言东倒西歪屋,但也自称为南腔北调的人,其中是否也承继了徐渭不为当道所喜的遗风呢?

  清朝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二也提及此联,云:。

  “鲁观察之裕,性粗豪而屋小,署门曰:‘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毛泽东在阅读《随园诗话》时,对所感兴趣的诗文作了圈点,上面说到的这副对联,便被圈了起来。可见毛泽东也很看重此联。

  鲁之裕只是因为住处逼仄而写的此联吗?其实,只要了解了他晚岁的心境,感受了他人生中迭遭的变故,就不难了悟到,那幅对联中,寄托了他对多少悲伤往事的感怀。。

  鲁之裕是清康熙至乾隆年间人,其在世时仕途还顺,但晚年家庭连遭不幸。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鲁之裕在熙水之东购地筑屋,并开农圃,过起农家生活,“晨夕俯仰,满目生机”(《趣陶园诗小引》),于是为其居取名“趣陶园”,日与三个儿子采菊锄禾,唱和其间,陶醉于田园风光,享受着天伦之乐。然而,好景不长,其三子先他而殁,一孙亦早夭。如此境遇,令其悲伤不已,遂集《趣陶园集》以寄托哀思,其序言中说:“以俟夫天下后世论世知人者,相与悼其遇之艰而悲其心之有独苦者也。”后回故乡麻城省祖墓时,他又发出了世道沧桑之叹:“衣锦当年叹夜行,鹤归华表世全更。举头无数伤心事,总向邱原一放声。”(《省祖墓于麻城》)则可以想见,鲁之裕书写东倒西歪屋和南腔北调人对联,正是对人生无奈、对世事感伤的内心独白。其内心深处的酸楚,外人是难以触及也难于理解的。

  《儒林外史》第十一回也描写了一位落泊文人的境遇:穷困潦倒的书生杨执中,既有辞官不向当道者折腰的经历,又有被小人欺而入狱的折磨,有幸被人出钱保出,而家境贫寒,无隔夜之粮。这样一袋子上文人,我们也可以从他那房屋里看到那副很有苦涩滋味的对联:“一间客座,两边放着六张旧竹椅子,中间一张书案,壁上悬的画是楷书朱子《治家格言》,两边一幅笺纸的联,上写着:‘三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尽管他仍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理想,而对联又分明是他对现实人生的极大不满的表示。

  当然,不同的时代,造就着不同的人。在抗日烽火燃遍中国大地的时候,大批知识分子面对国难,毫不屈服。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纷纷从沦陷区流徙到西南地区。著名作家冰心也是那长途迁徙的人流中的一员。冰心曾在《摆龙门阵》一文中记述她身边的教授们:

  “昆明还有些朋友,大半是些穷教授,北平各大学来的,见过世面,穷而不酸。几两花生米,一杯白酒,抵掌论天下事,对于抗战有信念,对于战后的回到北平,也有相当的把握。他们早晨起来是豆腐浆烧饼,中饭有个肉丝炒什么的,就算是荤菜。一件破蓝布大褂,昂然上课,一点不损教授的尊严。他们也谈穷,谈轰炸谈的却很幽默,而不悲惨,他们会给防空壕门口贴上‘见机而作,入土为安’的春联。他们自比落难公子,曾给自己刻上一颗‘小姐赠金’的图章。他们是抗战建国期中最结实最沉默最中坚的分子。”

  也正因为是这样的文化群体,所以同样面对落难,而精神不倒。古人的那副东倒西歪、南腔北调对联,在被那些现代知识分子重新借用时,便赋予了新的意义。当冰心一家从昆明搬往城郊的呈贡、将住入呈贡文庙时,西南联大教授戴世光在文庙大成殿一侧冰心将入住的厢房门边贴了一副对联:“半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千锤百炼人。”这对联由古人描述文人落泊的对联翻新而成,但“南腔百调“一改成”千锤百炼“,顿时境界迥异。现代文化人的担当,不屈服于任何危难的内涵,便跃然纸上。足见文人风骨,会因时代因环境因追求的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境界。

  总之,从这么一副对联中,我们要看到中国传统文人的品性。世道险恶,人生多舛苦难相继,都不能压低其头颅,摧垮其精神。人的风骨,就在那不屈不挠中得到让人倾心折服、让人回味无穷的诠释。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