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思想钩沉

读史乱弹:崇祯,令人惋惜的亡国之君

发布时间:2023-10-24 20:24:59

  举凡亡国之君,要么荒淫无耻,如商纣王;要么奢华残暴,如隋炀帝;要么昏庸无能,如宋徽宗,等等等等,大都引人痛恨,令人鄙夷。惟有明末的崇祯皇帝,既不荒淫,又不残暴,严于律己,勤于政事,却仍不免于亡国,不能不令人为之惋惜。

  明朝的皇帝,除开国初期的洪武、永乐两朝外,基本上都是安于享受,耽于逸乐的,如正德性喜游猎,嘉靖惑于修道,万历不理政事,天启则更是热衷木匠游戏。而崇祯自即位以后,锐意求治,表现出明显的不同风范。

  一是勤于政事。自登基之日起,崇祯就坚持随时召见大臣,决断国政。白天黑夜,废寝忘食。史载“凡下科疏,类朱批日时,以防壅遏,多有子、丑时者,盖批阅至丙夜不休也。勤哉!”一次,崇祯去看望他爷爷万历皇帝的妃子刘氏,闲谈过程中居然在椅中困顿睡去。醒来后惭愧地向刘氏表示歉意说:“万历爷在位时,天下太平无事,而今四海多难,我连续两夜批阅文书,没有合一下眼,疲惫不堪,以致在太妃您面前无法自持。”刘氏和宫人听了为之泣下。其勤劳国事到了何种程度可见一斑。

  二是严于律己。崇祯在生活上自我要求甚严。他很少贪恋女色,后宫妃嫔除了周后、田妃、袁妃外,所设很少。即位之初,有一次他在处理政务时,忽然闻到一股香烟,居然引发了他的男女之思。他深感疑惑,当即找来太监询问。原来正是太监们在暗处焚香,且解释为“此乃宫中旧方”。崇祯立刻把太监训斥了一顿,下旨毁弃,永远不得再做这样的事情,并深有感慨地说:“我父兄(泰昌帝、天启帝)都是被这所害了呀。”后来他还多次停止采选良家妇女充实后宫的活动。在日用方面崇祯也相当节俭。据史载,明代自万历以来,皇帝的膳食费每天要花上万两银子,而崇祯下令减少到每天只用一百多两。皇帝的衣服鞋帽旧制每天一换,他也改成每月一换。他还把宫中金银之器尽皆撤去,都换成陶器,以厉行节约。

  应该说,一个皇帝既能勤于政事,又能严于律己,就不至于亡国灭身。而崇祯具备了上述优点,一心图治,做出了最大努力,力求挽狂澜于即倒,最终却未能如愿,依旧走上了一条国破家亡的不归之路,在惋惜之余,不能不细细分析。

  首先,我们必须看到,崇祯自1628年即位接手的就是一个危机四伏、行将灭亡的烂摊子。朝中的干练忠贞之士已为天启年间的阉党残害殆尽,国内灾害频仍,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已成燎原之势,东北后金(清)屡屡进犯,威逼关内,明军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在这种形势面前,要想力挽狂澜扭转乾坤,势比登天还难。更何况他本身也存在着一系列严重的性格缺点。

  一是“急”。年轻锐进,急于求成。崇祯作为一个年轻的君主(他即位时十七岁,去世时才三十四岁),面临着一个极其复杂的烂摊子,极易产生急躁情绪。他甫一登基即下诏说:“慎重即因循,何益之有?”充分反映了他迫不及待的心情。然世上之事,往往欲速则不达,俗语所谓“心急吃不得热豆腐”。治理国家更是如此。操之过急,常常只能把事情搞得更糟。当时明朝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许多有识之士建议减免赋役,缓解矛盾,与民休息。可崇祯只看到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后金侵袭,只想迅速扫平内忧外患,一朝成功,拒不听从,相反还加征“练饷”,希图迅速编练更加强大的军队平定内外,他在诏书中说只是“暂苦吾民”,结果事与愿违,引发了更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和农民起义。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明王朝派洪承畴率领八总兵十三万大军救援锦州,清帝皇太极亦起倾国之兵前来争夺,引发了一场决定明清双方命运的空前决战——松锦大战。明军统帅洪承畴久历戎行,娴于韬略,深知此战关系重大,主张“稳扎稳打,且战且行”,步步为营去援救锦州。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稳妥可行的战略。清军皇太极等也正是深恐于此。而崇祯不顾敌我态势,力主速战速决,毕其功于一役,严旨切责洪承畴急速进军决战。结果明军在躁进中作战失败,洪承畴被俘,十三万关宁精锐全军覆没。从此彻底丧失了与清军作战的主动权,连招架之功也难以为继了。

  二是“刻”。即对臣下刻薄寡恩。由于求治心切而又不能速成,崇祯转而怪罪臣下,因而对臣下甚严,使得臣下动辄得祸。终崇祯一世,总督被杀七人,巡抚被杀十一人,内阁辅臣在明朝甚受尊礼,被杀极少,而崇祯却连杀两人。至于官员撤换,则更是家常便饭。作为与清军作战的前方统帅职务“蓟疗总督”曾经半年内换了五任。

  崇祯对下严峻,本意是想逼人去做事立功,结果却适得其反,臣子们害怕惩罚,担心惹祸,纷纷选择因循守旧,畏首畏尾,不敢任事,更不谈立功了。

  三是“愎”即刚愎自用。崇祯自尊心极强,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刘宗周、黄道周、刘鸿训、钱士升等众多官员都因劝谏而获罪。陕西巡抚孙传庭,本是明朝镇压农民起义军的得力干将,就因为他在崇祯召见时所提的主张与帝稍有不和,即被免官下狱,严重影响了陕西战局的发展。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他明知错也不改,甚至不惜错上加错。松锦大战后,明朝无力两面作战,崇祯遂授意时任内阁辅臣的陈新甲与清军秘密议和,以便集中力量消灭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应该说这是适当的选择。然而,后来和议泄露,朝野大哗,纷纷认为与东虏和谈是丧失了天朝的颜面,崇祯为了维护自己的威望,不敢承担责任,反而把秉承自己旨意办事的陈新甲当作替罪羊给杀了,最后一次挽回国势的机会也随之破灭。自此以后,“国事亦不可问矣”。

  四是“疑”,即疑心太重,对谁都不放心。怀疑臣子不竭诚尽忠,怀疑人人在背后捣鬼,于是重用厂卫,四出逻查,致使百官人人自危。重新采用执政之初一度废止的太监监军甚至监察各部制度,使得将帅举止失度,进退掣肘。1638年,卢象升率军在河北与清军作战,太监高起潜监军,事事牵制,后索性将卢所带兵马大部分走,自成一军。卢象升只余五千疲卒,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在蒿水桥“一军尽覆”。袁崇焕,本是抵御清军的干城,多次大败清军。由于轻率廷对和未经请旨诛杀毛文龙,引起了崇祯的疑忌,再加上清皇太极使用离间计,崇祯帝便听信了对袁崇焕的种种流言,不加详查地将其逮捕,随后凌迟处死,自毁长城,自撤藩篱。

  崇祯帝勤于政事,律己甚严,本是中兴之道,可是他自身又存在极为突出的致命弱点,且不能有效地加以克服,致使他的一切主观努力都付之东流,最终不可避免地徘徊到了煤山的那棵歪脖树下,徒给后人留下阵阵叹息……

  (说的虽是帝王将相,其实对我们普通人一样是一种警醒,一种提示。

  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躁急往往取败,欲速总是不达,此戒之于“急”也;

  对亲人对朋友甚至对自己,总要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朋,此戒之于“刻”也;

  尊重自己,更要尊重他人,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尊重,多听听不同意见,“忠言逆耳,良药苦口”,此戒之于“愎”也;

  相信自己,相信他人,不要无端猜疑,不要妄自揣测,此戒之于“疑”也。)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