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世俗评说

教育失调的苦果

发布时间:2023-05-19 03:03:50

  “药八刀”还未宣判,“汪九刀”又来了。上海汪姓留日大学生连施九刀将亲生母亲捅成重伤的案发后,网上不少人在分析原因时说,这是家庭过于溺爱的一种报应。面对这种接二连三的大学生杀人案频发现象,我倒以为,其根本原因恐怕还在教育的失调。教育无疑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仅就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育,还包含着道德的修炼、人格的塑造。按照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理念,教育历来就包括“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几大要素,缺一不可。这从我国源于宋代的蒙学教材《三字经》便可找到印证。在这部经典识字课本中,既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类人性思考,又有“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这类人生励志;既有“曰春夏,曰秋冬,此四季,运不穷”这类知识传授,更有“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这类伦理规范。一部仅一千多字的蒙学教材,同样没有放弃教书育人的教育内在规律的融入。

  教育讲到底就是教人如何做人,不仅道德修炼、人格塑造是教人做人,而且知识传授、能力培育也是教人掌握做人的所需手段。梁启超先生就曾经这样说过:“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教人学做人。……不单教他学会做单独的一个人便了,还要教他学会做父母、做儿女、做丈夫、做妻子、做伙计,乃至做国民。”他甚至在一次给中学生讲演时说:“千万别要以为得到断片的智识,就算是有学问呀。我老实不客气告诉你罢:你如果做成了一个人,智识自然越多越好;你如果做不成一个人,智识却是越多越坏。”所以,他在自己孩子教育的过程中,始终把“磨练人格”作为重心。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固然抓得很紧,但真正从不放松的却是孩子们的“上进、好学、勤俭、坚忍”性格的培育,养成“寒士家风”。孩子远洋留学,也要让他们将中国传统的“修身齐家”经典《四书》带上。他养育9个儿女,个个既成人又成才,为社会做出卓越贡献,其中进入“两院”院士的3人,堪称满门俊秀。我想,梁启超先生教子成功的关键恐怕就在于协调二字上,育人育才两不误。

  我们今天的社会不能说不重视孩子的教育。尽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但“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古训并未完全丢掉,重视孩子的教育、关心孩子的成长,仍是一种普遍的社会风尚。但是,与梁启超先生对照,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好,家庭教育也好,已经患上一种严重“失调症”:过于强调孩子的智力开发、才艺培育,而忽视他们的道德修炼、人格塑造。衡量教育成效,单看学习成绩的好坏、才艺水平的高低,很少过问他们的廉耻之心、恻隐之心、友爱之心、孝悌之心、敬畏之心这类伦理道德水准,从而酿成孩子教育畸形发展的恶果。一方面可以考入名牌大学,另一方面又犯下弑师发泄的罪过;一方面钢琴才艺出类拔萃,另一方面又连起码的人性要求都丧失;一方面在校学习成绩优异,另一方面又制造出连杀室友4人的惨剧。

  患下这种教育“失调症”的根源,不能不说与我们今天的教育升学机制和国家用人机制密切相关。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坚持“凡升必考”、“凡进必考”。这种新的“科举制度”,给我们的社会似乎带来了一种公平,但由于考的主要是文化知识、才艺水平、专业素养,因此也产生了不少的弊端。出于升学的愿望和生计的所需,不得不同挤“独木桥”,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是舍弃一切地、拼死拼命地抓孩子的文化学习、才艺培育和专业提升。尽管这些年,我们推行了考试加考核的改革,同样无法改变我们教育过程中的“失调症”,孩子的道德修炼、人格塑造仍是一种苍白无力的形式而已。这就务必成全梁启超先生“如果做不成一个人,智识却是越多越坏”的睿智判言,结下一枚枚的苦果。可见,要改变眼下这种局面,还得从改革教育升学机制和国家用人机制做起。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