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蚊子海岸》经典影评10篇

发布时间:2022-04-17 06:35:55

  《蚊子海岸》是一部由彼得·威尔执导,哈里森·福特 / 海伦·米伦 / 安德烈·格雷戈里主演的一部冒险 / 剧情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蚊子海岸》影评(一):好看的

  剧情简介

  讲述了Allie Fox,一个麻烦且固执的发明家,有一天突发奇想,带着它的家人到美国中部的一处丛林,想要创造一个文明比美国更好的国家。但是他的观念和现实不断地冲突,到底他和他的家人能否安然度过这个难关的故事。

  豆瓣评分不可信哪 差点被骗了 ????

  不过我为了凑字数也是够拼的

  《蚊子海岸》影评(二):烏托邦的偏執狂

  主人翁 Allie Fox 一方面以偉大的美國人自居而鄙視日本,另一方面又鄙視這個世界連同美國。有著科學家的頭腦卻要摒棄這個科學的世界移群索居。他嘲笑魯賓遜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從荒島回到都市,殊不知是從天堂回到地獄。去到一個地球最原始古老的起點,哂盟艘坏鹊目茖W頭腦從新建設一個實用舒適的家園,滿足他成為最聰明的領導者的自私慾望。可憐的是他的家人,老婆及4個孩子,要面臨跟隨他一起無窮無盡的吃苦還是離開拋棄一家團聚的天倫之樂。千算萬算沒算到這個世界再偏僻的地方也有以壓榨為生的壞人,沒有保護的烏托邦其實是不存在的。

  疑點:

  1. 基督教及牧師並不算有招惹他,但他卻偏執地去招惹基督教。其實,他只要不聽不加入就好了呀。

  2. 他那麽聰明的人搬吣趋岽蟮谋鶋K翻山越嶺就沒想到做個人力獨輪推車?

  《蚊子海岸》影评(三):反乌托邦的蚊子海岸

  看了一部八十年代中期的美国电影。电影本身并不出名,看过的人估计很少。但这让我很受困惑的一部电影。电影信息量太大,隐喻太多太复杂。

  美国与日本的地位竞争,原始与发达的对比,理想和现实的对立,忠诚与背叛的较量,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拉锯,基督教与无神论间的争战。电影里面遍布着男主角Fox对这个世界的反感和嘲笑,他带着全家逃出美国,梦想创造一个世外桃源,他嘲笑消费主义的颓废,资本社会的贪婪,基督教的虚伪。但同时他自己却又实践着理想主义的徒劳无用和乌托邦社会的走投无路。电影中遍布着他故作镇定之后惊恐而又彷徨的表情,让每个看了电影的人都会在那一瞬间跟他一样困惑与慌张。

  表面上看像是一部描写理想主义的电影,但想想更觉得是“反乌托邦”式的电影。总之,这是一部在很多层次上都让我感觉震惊的电影。很奇怪,为什么这部1986年的电影却如此默默无闻?

  《蚊子海岸》影评(四):很复杂的一部电影

  联想如下:

  1、隐喻形式让我想到了《让子弹飞》。

  2、故事模式让我想起了导演的另一部电影《楚门的世界》,不记得在哪里看过一句话:有些导演一生都在拍同一部电影。然之。

  3、制冰机采用蒸汽让我起先猜度它用的是溴化锂机组,后来想想蒸汽驱动也可以带动氟利昂压缩机组,呵呵。

  4、制冰机爆炸让我想到了今天的福岛核电站第一反应堆爆炸,人类文明的强大建设性和强大毁灭性都让人骇然。

  5、艾利说生命在上游,即便垂死他仍然问是在往上游否,让我想到周耀辉的《下流》歌词及其寓意:“他们住在高楼,我们徜徉洪流,不为日子皱眉头,答应你,只为吻你才低头。”同样一种不妥协的姿态。

  6、艾利说直立行走让我们暴露心脏和生殖器,一下子恍然:为了视野和解放双手,我们牺牲了对最重要也最脆弱的部位的保护。一下子又想起《社交网络》里那句话:你得为超速付罚单。文明的进程大概也是这样。

  7、科技与宗教撕裂出来的极端似乎都不怎么美好,无怪乎牛顿晚年会向上帝找动力。

  :不看演员表我都没认出艾利是哈里森福特。

  《蚊子海岸》影评(五):《蚊子海岸》:狂人狂想曲

  人類生于壹個有缺陷的世界,

  人的身體是個糟糕的設計,

  皮膚不夠厚 毛發太少,

  沒有爪子和毒牙,

  直立會暴露我們的心髒和生殖器,

  我們應該四腳著地 毛發更多 長著尾巴,

  我們的人生應該從風燭殘年開始,

  渾身病痛 氣若懸絲,

  朋友們也壹樣 人人生出來都是百歲 滿臉褶子,

  但每壹天我們會變得更加年青,

  會滿懷期望 妳可以照顧自己 前途壹片光明,

  And then when you reach 20,18,11,9......

  Everyday is really a new day,

  It’s really a miracle,

  直到妳變成壹個嬰兒寶貝,

  卻不知道妳的人生即將玩完兒報廢!!

  妳只知道咬著妳他媽的母親的奶頭, 貪婪地吮吸著乳汁, 然後就這麽死去......

  《蚊子海岸》影评(六):彼得.威尔的理想主义

  澳大利亚的电影产业似乎在我们的视野里被局限了。相比之下我们更容易青睐澳洲的风光,美丽辽阔的大草原更让我们心驰神往。而对于这个讲英语的民族,却并不乏电影上的天才。彼得.威尔是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他是澳大利亚当代电影复兴的旗手,最令我们难忘的是他的《死亡诗社》,《蚊子海岸》,《楚门的世界》,还有一部就是《吞噬巴黎的汽车》,彼得.威尔我觉得应该算得上是一个异类,即使他在好莱坞这个极度现代的电影圈里,他依然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对整个的西方价值提出了一些反思和质疑。

  《蚊子海岸》是他的一部杰作,它是根据美国作家保罗.西罗科斯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讲述的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发明家在美国中部一个小村庄生活的故事,最后这个发明家的阴暗性格毁了他自己。他时刻都不会忘记去描述这样一类处在边缘的人和事,他的电影都有一种贯穿始终的忧虑,那些异常的精神状态,夸张的动作反应,可怕的梦境等等,时刻都在提醒人们,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他们是这样生活的。从他的电影里(《死亡诗社》以一个悲剧结尾,但又昭示了文明创新的希望;《楚门的世界》对人类媒体时代的反思)我们可以看到澳大利亚独特的性格与文明特征,因为地理因素,他从澳大利亚这样一个西方地理边缘之地出发,对西方价值做了有力的批判和提醒。

  《蚊子海岸》影评(七):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思考

  很能引起人的思考的一部电影,非常适合作为critical essay的题材:)

  elfishness vs. responsibility

  对于这个话题,allie可能是最值得分析的一个人物。他从头到尾的自私都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当他说“i‘m here to work for you”和“i‘m doing this for you”的时候。

  自私会使人丢失责任,因为当人都完成某件事的愿望过于强烈,他会牺牲所有去达到目标,即使影响他人的权利也在所不惜。

  illusion

  allie在jeronimo创造的不过是他想象中的文明。allie是聪明的,但他始终活在幻想中,以为别人会视他的冰块为珍宝,以为被背叛,也以为他所做的一切可以拯救别人。或许allie只不过是不愿醒来。allie是用冒险精神的,他又是胆小的,胆小到不愿承认错误。就像mrs fox说的,“if america has not blown away, then we have made a terrible mistake”。为何要全家来和他一起犯错呢?allie还是未意识到过自己的责任,却以为自己在为别人做事。

  adaptation

  当别人跳舞时,charlie在喝茶,很明显,对于新生活他们还不足够适应。后来建起的冰块机制也是,站在丛林中与这个地方格格不入。allie以为他建造了一个新的文明,其实他自己可能也未意识到,他所带来的一切都有曾经生活的影子。

  影片中很明显,jerry是偏向于更舒适安定的生活的,他很敏感,所以开始时他会担忧未来会发生什么。当他们去送冰块时,他问allie什么时候回家,当haddy来到海滩时,他愿意跟他走。allie则是责备了jerry很多次,作为一个父亲他确实失责。

  蚊子海岸所表达的东西不是我曾经所熟悉的,但我想,看了这段影片以后,我对它所涉及的话题有了更多的思考。

  《蚊子海岸》影评(八):一个美国愤中的乌托邦实践

  蚊子海岸(The mosquito coast)的演员卡司很强大,包括哈里森福特,海伦米伦,以及英年早逝的River Phoenix。拍摄时间是1986年,当年的River还充满了阳光。而如今,不仅River早已魂归天国,这部电影也变得寂寂无名,以至于中文字幕都搜不到。。。

  故事本身不复杂,由哈里森福特扮演的美国发明家福克斯是一个典型的愤中。他仇视腐朽堕落的现代文明,对于赚钱和养家糊口根本不上心。于是,有一天,他带着老婆和四个孩子逃离了美国,来到了南美的热带丛林。并且买下了一个位于河道旁边的破败小镇(其实就是几间土人的草房子),来实践他心中的梦想。

  随后的场景就是福克斯一家和当地的土人一起开垦荒地,建造房屋,福克斯利用他发明家的优势,制造了一个几层楼高的制冰机,在没有电力供应的情况下也能制造冰块,甚至还能为房子提供冷气。这个巨大的制冰机矗立在繁茂的南美雨林里,平添了一种梦幻的色彩。

  至此,所有的一切都是完美的。勇敢的拓荒者,自食其力的重建了文明,与当地原始的原住民也相处得很好,简直就是一个现代社会的桃花源样板。然而,之后的情节便急转直下了。由于福克斯执意要把冰块展示给丛林更深处更加原始的野人看,他带领孩子们踏上了漫长的旅程,而且引来了强盗。不仅毁掉了那个与环境格格不入的制冰机,也彻底毁掉了他们亲手建立起来的家园。之后,福克斯的固执和独断愈发变本加厉。他不顾妻子和孩子们返回美国的呼声,一意孤行地要向更偏僻的地方进发。甚至编造美国被核弹袭击的谎言来吓唬他的孩子。最终,在一场狂烈的暴风雨之后,他们丧失了所有的家当,只能搭载着木筏漂泊在亚马孙河流里。福克斯最后也被一名在当地传教的牧师结果了性命。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是在原始的亚马逊河流里,一个孤单的木筏的背影。

  这部影片的主旨比较模糊,更像是一个充满了隐喻的寓言。依我的看法,这部影片探讨的重点是乌托邦的覆灭。在前期,福克斯是一个超脱于世俗的英雄,他的刚愎自用正是其优势,足以抵抗通行的价值标准,足以实践内心的渴望。然而,导演的重点更在于描述这个世外桃源是如何被摧毁的。之前的欲抑先扬不过是一种铺垫。于是,在电影的后半段,福克斯同样执拗的性格导致的却是不可挽回的杯具。他简直不可理喻,置家人于危险境地而不顾。他的理想终于变成了吞噬其理智的心魔。

  一个固执的领袖可以宛如天神一样英明神武地创造出新的世界,也可以自己把这个世界彻底毁灭。

  另一个很值得寻味的地方则与宗教有关。福克斯一家大刀阔斧地在丛林中开垦荒地时,在当地传教的一名牧师就来拜访他,结果讨了个没趣。福克斯对于上帝和他们的代理人丝毫没有好感,他毫不客气地下了逐客令。在很多标榜反抗旧势力的影片中,这个场景是不断重复出现的。它代表着一种与传统的割裂和决绝。然而,讽刺的是,到了后来,正是福克斯自己执意向丛林更深处的野人展示神迹,非要把自己做出的冰块带给他们看,从而惹来了灾祸。人类似乎天生就有说服别人的欲望,即使自己不愿屈服于别人生活的模式,也总有把自己的生活推荐给别人的冲动。SNS网站为什么会如此风行,我想就在于它抓住了人类的这个心理吧。

  《蚊子海岸》影评(九):来自新世界

  “你知道20世纪最大的症结在哪里么,孩子?”哈里森·福特饰演的埃里问自己的儿子查理(瑞凡·菲利克斯饰),但和之前一样,在没等查理回答时,他就已经给出了答案,“是不能忍受孤独。”此时,他正带着一家人来到洪都拉斯一个偏远的小村庄,试图建立一种依靠人类智慧而繁盛的文明。1986年的《蚊子海岸》可算是彼得·威尔好莱坞时期最具自我意识的作品,同时也是他电影生涯最彻底的一次失败,但票房与评论的双重失败并不能抹杀威尔在这部作品里对人类社会精神、道德、权力的思考和对人类自身自我、亲情、欲望的探究。

  其实现在回头来看,《蚊子海岸》失败的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威尔前一年拍摄的《证人》大获成功,并赢得多项奥斯卡提名之后,他才有机会拍摄这部被搁置许久的电影。所以,作为同一时期的电影,《蚊子海岸》与《证人》虽然有诸多相似点,但在影片风格上却相去甚远。《证人》更像是好莱坞体制下的命题作文,有紧张的情节和美国式的光明结局,再加上哈里森·福特饰演的一个带有孤胆英雄气质的主人公,《证人》的成功也是水到渠成。《蚊子海岸》虽然也是由哈里森·福特饰演主角,但激烈的动作场面消失了,剧情走向更加开放,威尔丢掉了《证人》中阿米什人田园牧歌般的异文明想象,却着力表现出杰若尼莫传统宗教和科技力量的交锋,可是,激烈的冲突后是家园的毁灭。如果说《证人》是改革传统类型片的经典之作,那么《蚊子海岸》就像是带有道德悲观主义的寓言式电影。在两部电影中出现了诸多雷同场景和剧情设置,但呈现出来的方式却完全不一样。《证人》和《蚊子海岸》同为“父子”题材,但前一部中的非亲生关系却比后一部实际上的亲子关系更让观众感到温暖,在埃里父权统治下的家庭中,父子关系显得异常复杂。在《证人》中建造谷仓的场景可算是影片中最美的镜头之一,但《蚊子海岸》中建造制冰的大机器“胖男孩”的过程却伴随着埃里歇斯底里般的疯狂批判和厌世言论。

  《蚊子海岸》改编自保罗·泰鲁的同名小说,故事原型基本上延续了康拉德《黑暗之心》、戈尔丁《蝇王》、奥尼尔《琼斯皇》等经典文学作品的情节设置,而影像风格上明显看出威尔致敬赫尔佐格名作《阿奎尔,上帝的愤怒》的意图来。愤世嫉俗的哈佛辍学生埃里对美国的一切都看不顺眼,他将美国社会比作“钢筋丛林”,对外国商品的入侵和老板势力的价值观感到愤怒,直至最后无法忍受,带领全家6口去往洪都拉斯丛林寻找新世界。《蚊子海岸》的故事是经典神话的延续,对于自己技术理性的信仰让埃里相信这种更加“高级”的文明能凌驾于原始的荒蛮文明之上,而高科技的无限制发展(美国)已经背离了人类工具理性的初衷,是对古老价值的摧毁,所以他编造了一个美国已经被核武器毁灭的谎言来骗逐渐对原始生活失去耐心的孩子们。埃里要求他的家人和杰若尼莫的村民对他绝对服从,丝毫不能容忍任何人对他的挑战,他既是与上帝敌对的撒旦,又是他自己所信仰的上帝。在一个蛮荒之地构筑花园,埃里如同盗取天上火种的普罗米修斯,知识被认定为战胜一切的力量,而知识与理性的敌人就是人为创造的上帝和力量强大的自然界了。《蚊子海岸》的主要矛盾就是围绕埃里与一个基督教牧师拜尔古德之间的较量,很像是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的《血色将至》的主题。埃里与牧师之间的冲突也逐渐由语言慢慢向武装暴力过渡。

  埃里改造计划进展顺利,他制造出了“胖男孩”,这个巨大的制冰机让当地的土著居民顶礼膜拜(《百年孤独》中的“冰”也被看做是一种文明入侵的象征)。在居民的狂热中,他们逐步抛弃了曾经信仰的上帝,变为对埃里“知识就是力量”信条的彻底臣服。“胖男孩”就像是一个新的金字塔图腾,传达出不可违背、不可战胜的神谕。但埃里的理念并不纯粹,他在改造原始疆土的同时,也带来了过于膨胀的野心和傲慢。他试图将冰块运送到遥远的原始部落,但结果却失败了;他尝试用技术改变愚昧,但在村民眼中,他仍然只是一个“传教士”。在和牧师的战争中,埃里能熟练引用《圣经》来为自己的观点辩护,但实际上,教会和埃里的杰若尼莫都是一样的,他们都用物质蛊惑民众而获得统治权,都为民众的听从许诺了尘世和天堂的报答。埃里对传教士的愤怒与他的技术至上的观念不可分割,他要改造尘世,但传教士却要求人们忍受来自尘世的苦难。威尔对埃里的信仰给出了回应。在村子变得越来越欣欣向荣的时候,三个强盗的到来改变了一切。埃里畏惧于强盗的枪(一种科技异化的象征,在教区的教堂里拜尔古德将自己的录像放给信徒看,电视作为了另一种科技异化产品),他开始毁坏房屋,试图让强盗离开。但强盗不肯放弃这块天堂沃土,大吃大喝甚至对埃里的妻子动手动脚。埃里将强盗关在“胖男孩”中杀死的杀人计划最终导致了村子的毁灭,地狱之火和末日审判的景象都在告诉观众,埃里的成功不过是建立在混沌自然之上的脆弱文明,砍伐树木、污染河流,知识的力量变异为一种来自地狱的诅咒。与之相对的是,在埃里一家因为暴风雨流经拜尔古德的教区时,埃里乘机放火,教区也被地狱之火笼罩,基督徒和异教徒最后都没有得到他们梦想中的救赎。

  影片另一个值得深思的主题是埃里与查理之间的父子关系。在影片一开始,我们就听到查理的旁白,这种旁白贯穿影片。威尔从一开始就暗示了,儿子才是这段故事的最终讲述者,他掌握了影片意义阐述的话语权。但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埃里都体现出他绝对的控制权。在影片开头,查理说“我从小到大就有这样的信念,世界是属于父亲的,他所说的一切都是对的。”在查理崇拜的目光中,父亲也散发出偶像的光辉来。埃里也将查理视为自己的知己,秘密杀死三个入侵者的事也只有他们两人知道。但查理不是逆来顺受的羔羊,他在成长,有他自己的想法,运送冰块的过程中,查理生了火,被埃里训斥,因为会融化他的冰块。在村子被火焰吞噬,一家人被迫漂流到一片沙滩上后,孩子们和母亲在欢呼雀跃,准备回到美国去了,但埃里却在收集破铜烂铁,开始准备在海边构筑他们的新生活。此时的埃里与家人的对峙场面被威尔明确化了,埃里常常独自一个人出现在镜头中,而其他家人却不会单独出现。海边新家让小儿子再也无法忍受,也许新世界带来的新鲜感已经消耗殆尽,在又一次面对暴风雨的折磨后,一家人不得不乘坐简陋的筏子在河流上漫无目的地漂流着。这里的剧情发展已经非常像《阿奎尔,上帝的愤怒》和《现代启示录》了。此时家庭成员们甚至对埃里的死有了某种盼望,忠诚也被耗尽,当埃里发现他们打算丢掉他时,他怒喝到“叛徒!”。埃里最终被拜尔古德用枪击中,只有头还能活动时,儿子也终于超越了父亲,从父亲的信条中解放出来,寻求独立的自我。《蚊子海岸》中对“父权”的探讨其实完全延续了《证人》,只不过在《证人》中对哈里森·福特的勇敢的表现是观众所熟悉的,他也得以冲破传统森严的阿米什人的父权控制,但《蚊子海岸》中,哈里森·福特成为了被冲破的对象,也是观众所厌恶的对象,而瑞凡·菲利克斯这位年轻的偶像占据了叙事的核心地位,观众完全和查理处于同一视点,我们也必须做出道德上的选择,在天父和生父之间。

  电影中不断出现“上帝视角”的大俯拍镜头,这些航拍视角有趣地暗示着埃里失败的宿命,原来他所幻想的一切都无情地被自然吞没,也被观众的视角吞没。影片结尾还是一个“上帝视角”,在埃里死去后,筏子仍然在孤独漂流,但前方出现了大海,查理的画外音“现在他走了,我可以没有顾虑地去爱他了,世界仿佛变得无限。”埃里的退场是必然的,他无法适应现实世界,同样世界也无法容忍他的改变方式,查理终于能将父亲当做一个人来爱了(不再是作为一个神来信仰),他战胜了父权的神圣与威严,也将要开始面对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美丽新世界了。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