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营业员》观后感精选10篇
《魔鬼营业员》是一部由James Dearden执导,伊万·麦克格雷格 / 安娜·弗莱尔 / Yves Beneyton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犯罪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魔鬼营业员》观后感(一):和实际情况差别较大
建议看看Leeson的自传,他做的是日经期货JGB,也不是利用客户的闲置资金,他完全不是为了耍小聪明是为了保全新加坡分行的职员的工作和迫于利润的压力。其实很多责任在于巴林银行自己内部监控有问题,人们明明知道里森在从事未经授权的业务,却为了名利、利润侥幸地纵容回避这个问题。
《魔鬼营业员》观后感(二):实在一般
一般,实在一般。
不过期货交易本身本来就没有什么可以描绘的地方,而且做为交易员也只是完成客户的指示而已,根本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言。本片也就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制作而已,就是借了一个热门的新闻来吸引一下眼球。
建议因为对金融交易感兴趣而想看本片的人和想看到史诗般的传记般的影片的人不用看此片了,因为绝对会失望。
《魔鬼营业员》观后感(三):技术改变命运
其实我是不是很懂为啥叫这个名字,因为感觉电影的设定不是很符合这个名字。电影看的过程中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这个电影和《华尔街之狼》真是一毛一样呀····所以说是《华尔街之狼》抄袭的这个是吧,╮(╯▽╰)╭好吧,还是有不一样的,至少这个电影看的让我了解了那个时代的股市真的很有意思~哈哈哈
看了那个时代的股票交易,觉得技术改变命运,至少我们只要有点知识,就不会被很多奇怪的点骗了,比如说这个公司的备案,这个消息是啥内部消息这种信息,我们都不再会相信~所以说电影对我们的知识上的冲击还是很少的。
最后吐槽一下,觉得那个xx商学院必看电影,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或者是我个人的知识储备问题吧····
《魔鬼营业员》观后感(四):尼克李森感人的一面
刚刚试图进入这一行的时候,看了不少关于华尔街的电影。希望能从中看出些这个行业。于是看了这部电影。
故事基于一个真实的事情。交易员尼克李森因为投机,导致整个巴林银行倒闭。其实这样一个故事在影片里面突出了金融界的野心、贪婪。影片以尼克李森被捕入狱为结局。
如果到这里,这个电影于我就成了任何其他描写华尔街的电影。可是我谷歌了一下尼克李森,发现他人生和性格中感人的一面。
尼克在95年从红极一时的交易员变成监下囚。在狱中当时跟自己发家共苦的妻子与自己离婚,改嫁了银行家。尼克又在99年查出患有癌症。。本是很大的打击,可是尼克在狱中写成了自己的自传 rogue trader。并联系出版商出版,改编成同名电影。并开始了长久与癌症的斗争。他现在已写成多本书,世界各地演讲,并成为了爱尔兰球队的CEO。
这其中最感动我的是他在这么打的打击面前的反应。没有自怨自艾,仍然努力维护这自己的品牌和形象。并逐步东山再起。不认输、有韧性,应该是尼克能成为红极一时的交易员的原因。也是很多优秀的交易员必备的特征。
很多年,我都一直把尼克李森看作榜样。并不为他的丑闻。有过错、悔恨,可是时间一直都往前走。历史只是参考,未来才更重要。
《魔鬼营业员》观后感(五):利益与光环
“无赖交易员”的尼克·利森之后呢?其实所谓魔鬼层出不穷,目的无非是利益与光环!
2002年落网的爱尔兰联合银行美国巴尔的摩分公司交易员约翰·鲁斯纳克为银行造成了7.5亿美元的损失;
2008年,法国兴业银行交易员柯维尔违规操作,非法动用了500亿欧元资金购买股指期货,给银行造成67亿美元的损失。
2011年9月,瑞银(UBS)发现旗下投行部门一名交易员违规操作造成大约20亿美元的损失,“魔鬼交易员”的丑闻又重出江湖。
尼克·利森自己呢?
先是在德国监狱服刑9个月(因为事件败露后他曾逃往德国),然后转到新加坡监狱继续服刑3年7个月。
当下主要做空中飞人,全球做风险讲演。
尼克曾在爱尔兰一家足球俱乐部任CEO,今年1月辞任。他现在穿梭于世界各地,像“巴菲特午餐会”一样,参加一些商务晚宴并发表演讲,其主要谈论的话题是金融风险管理。这些活动也是他的主要收入来源。
《魔鬼营业员》观后感(六):魔鬼营业员—无法抑制的欲望
魔鬼营业员,又名 我是如何搞垮巴林银行的。主人公尼克由一个文职被派到新加坡分部,为平盈亏开了一个错误账户88888,并用这个账户盗用客户的资金做交易,刚开始只为补上手下员工使客户亏的2万美金,后来在利益的诱使下,他不断的使用88888账户,甚至在一天之内为公司赚得1000万美金。
同时,公司方面不断施压,让他减少交易数额的同时又要求更高的收益,又经历了妻子的流产,此时他的心态不再像以前那样沉着,他希望市场跟着他的意愿波动。
然而,日本地震后,日经指数不断下跌,错误账户一下亏了八千万,在公司方面的威逼下他又动用客户的资金填补亏空,市场也不再随着他的意愿而动,他明白自己再也没有回天乏术之力,于是和妻子偷偷离开,没多久在电视上得知账户已经亏了八亿美金,巴林银行因为他的违法操作破产了。尼克被判刑六年半,后来在监狱里得了癌症,于是四年后被假释出狱。他自述他违规操作获得的资金,从来没有自己取用过。
这件事对我们做投资的心态有一定教育意义,投资需要适应市场的客观变动,需要有自己严密的投资逻辑,永远不要觉得你可以控制市场。真正的投资大师不是在所有时候都交易,而是在他看准的时候才交易,其他时间需要有良好的心态镇定观市,以期下一次入市机会。有句话说“散户之所以亏钱是因为牛市和熊市都炒股”,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散户一个是掌握的知识及信息量不足,二是没有足够的时间用于盯盘或者学习投资知识。因此在市场总体情况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入市短线操作,或者价值投资长线操作,但如果一年的所有时候都想操作,而且只认准一个投资逻辑,如盲目追高,这样的话在板块切换迅速的时候很有可能将之前追高得到的高利润全部回吐甚至深套(站在了高高的山顶上…)
在金融体系中,为了防范金融危机,促进经济稳定有序发展,制定严苛的规则是必须的。即便在金融体系相对发达的现在,依旧有各种形式的金融犯罪如内幕交易、大学生网贷等,用障眼法钻了金融监管的空子,或在灰色地带游走。好在监管机构在发展中不断适应金融创新,制定法律法规,使金融体系规范良好运行。
《魔鬼营业员》观后感(七):爱,也是一把鬼头刀
微信上推荐的金融必看9部影片之一,《魔鬼营业员》,巴林银行的尼克利森的经历。
巴林银行的事情不多说了,百度上有很多。
主人公尼克利森从巴林银行的一个普通文职做起,因为顺利完成了某地区呆账的处理得到巴林银行的提拔,到新加坡开始从事证券交易事务。凭借其胆识,挪借客户资金弥补账户亏损,因市场暴涨最终弥补亏损转为盈利,并获得市场优秀交易者的共识,巴林银行对其业绩高度赞赏。但祸根就此埋下,过去的好运离他而去,最终造成不可弥补的大错。
影片是1999年的,虽然有点老掉牙,但是有些内容依旧值得我们关注。
尼克的最终给巴林银行带来巨额亏损的原因,并非只是他个人因素造成,还包括了巴林银行内部管理的问题、家庭的善意关怀等方面的因素。
1、赌性:个人的因素
尼克他确实聪明,将账户的临时亏损转移到私建的账户,并用客户资金来掩盖,市场走势刚好符合他的赌博性补救操作,好运带来了他事业上的风光,但也铸成了最终的惨败。永远不要以为你掌握了市场,那都是暂时的,任何人试图左右市场的做法最终都注定且已证实都是极端可悲的。对于金融机构,对于我们投资者个人,这个道理都成立。
2、巴林银行内部管理问题
内部资金管理漏洞:尼克的行为,如果不是因为审核中途因内部斗争导致核查人更换,早就被发现并予以纠正。这种检查制度明显存在次数少、周期长的问题,很难及时发现资金转移、账户作假的一些问题。
企业只注重利润:尼克曾经还很注重控制亏损额度,虽然一次次冒险但因为数额不大,都得以一次次弥补。巴林银行不仅没有发现他违规的做法,反而因其带来的巨大利润将尼克作为英雄人物加以褒奖,却根本无视或忽视了尼克交易中的风险程度。某年度末,其上级以为其争取分红为由,胁迫他在短期内实现大额的交易收益,最终逼迫他铤而走险加大赌注,造成最后巨大的损失给他个人,也给巴林银行带来致命一击。
有时候,市场的风险往往容易规避,致命的风险更多是来自于内部!这时候,感觉风险管理工作在金融机构中的作用真是不能忽视,这和我国证券市场近年来推动创新同时加强风控管理的思路是一致的。风险管理要跟随市场、业务的发展不断完善,风控措施一旦流于形式,缺乏执行到位,可能就会引发企业的亏损乃至倒闭,投资者遭受损失。回想起我前一段时间写的关于风险管理的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虽说应付为主,但毕竟学习了些风险管理的知识和方法,感觉受益匪浅。
3、爱,也是一把鬼头刀!
片中,尼克曾经为自己的违规私下操作极为头痛,并有想法弃恶从善。但是,面对他的苦恼,妻子温柔的一句: 我信任你,你是那么的聪明! 其岳父(或者父亲?)的一句:尼克,我们以你为骄傲! 将原本可以悬崖勒马的尼克,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无论这个内容是否是真实的还是影片导演专门设计的,我相信在生活中,我们的家人真的会这样用自己的善意安慰和褒奖来对待你,而你将为此义无反顾的去努力做出更大成绩来回报他们!所以,是否我们可以考虑更多的倾听一下家人的诉说,真实的了解他的内心感受,别给ta压力,少用或别用这样温柔的爱来给ta一刀!
《魔鬼营业员》观后感(八):事后看巴林银行倒闭
整个故事的一个很核心的东西就是88888错误账户。
故事最开始只是因为尼克手下的一名交易员将为富士银行买入20手错误地卖了20手,直接损失两万英镑。于是尼克准备市场变坏再沽货,认为只要在月底保证收支平衡就可以了。所以用自己的账户进行买卖,直至填补损失为止,再利用客户下个月的利润填补客户。之后尼克的朋友也犯了一样的错误,尼克示意他卖出的100份9月的期货全被他买进,价值高达8000万英镑,而且好几份交易的凭证根本没填写。为了赚回足够的钱来补偿所有损失,尼克承担愈来愈大的风险,从事大量跨式部位交易。最后越赌越大,越陷越深。由于尼克对日本股市走向的错误判断,最终导致巴林银行倒闭。
分析尼克,其实整个期间他并没有从88888账户中获利,做这个是更多地为了保全新加坡分行职员的工作和迫于公司利润要求的压力。所以很多责任在于巴林银行自己本身。
对于新加坡主管和英国总行派来的人员,尼克竟可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将这笔亏空隐瞒得天衣无缝,而且不断扩大直至其成为无底洞,除了他良好的应变能力以及幸运之外,不得不让人怀疑巴林银行对员工的监管究竟是疏忽到了何种程度。作为巴林银行,高层们并不是不知道尼克在从事未经授权的业务,但是为了名利、利润纵容尼克的行为,回避这个问题。那么这样的话,即便没有尼克李森,也会有森1、森2、森N钻公司的空子把巴林银行搞垮的。其实他们与尼克一样都克服不了心中的赌性。赌赢了还好,大家都有利可图,有钱可分,而且尼克的违规操作也会被高层庇护,可是赌输了呢,最后事情越闹越大,不可收拾。就好比是贪官贪污,刚开始贪污受贿的时候,存在侥幸心理,虽然也有胆战心惊,可是没有人发现,于是就越来越放肆,胃口也越来越大,刚开始的数额已经只能算是小打小闹了。所以每个人都必须保持自己的原则与底线。以前就曾有人调查过,财经专业的人入职后平均待遇最高,可是犯罪率也最高,所以做事情要坦坦荡荡,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除了感性的一些东西,还是分析巴林银行倒闭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巴林银行倒闭,因为是老师布置的作业——
(1)内部管理不善,缺乏风险防范机制。应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
尼克既是清算部负责人,又是交易部负责人,一身二职,说明巴林银行内部管理极不严谨。同时,巴林银行也没有风险控制检验机构对其交易进行审计。巴林银行管理层知道尼克在日本地震后仍在增加仓位,却继续在1995年1月至2月间将10亿美元以上资金调拨给新加坡分行,充分说明巴林银行风险意识薄弱。巴林银行设立新加坡分行,在组织形式上也欠周详考虑,如果注册为全资子公司而不是分公司,也就不会招致巴林银行全军覆没的后果。
(2)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存在监管漏洞。应增强监管的力度与透明度。
巴林银行新加坡分行所持的未平仓期货合约占整个市场未平仓合约总数的三分之一。单一的经纪行为占有如此大的市场比重,新加坡交易所也没有采取措施制止,明显存在监管漏洞。
(3)过度从事期货投机交易。稳健经营的机构,都应严格控制衍生产品的投资规模,完善内部监控制约机制。许多投资衍生产品遭受灭顶之灾的,都与超出自身财务承受能力从事过度投机有关。
(4)加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
《魔鬼营业员》观后感(九):音效音乐鉴赏
影片的开头是一段狂野的男歌声,伴随着新闻播音员的播报财经信息。播音员的声音渐行渐远,歌声与迪厅快节奏的舞曲衔接起来,非常自然。画面转到一个迪厅,人们大声讲话,声嘶力竭。直到一个黑人抡起椅子,打向主人公尼克。
伦敦市的远景、中景、近景交替,一群身着黑色西装的交易员,顺着楼梯上来,悠扬的背景音乐伴随画面切换,主人公的画外音开始陈述。办公室里,主人公尼克正在和上司汇报工作,背景时不时地响起电话铃声,银行一片繁忙不言而喻。
随着尼克被派遣到另外一个城市开始工作,影片以轻快的音乐描述他生活的点滴,以及遇到助手丽萨,展现了小伙子对工作的冲劲和满腔热情,在台词上也表达了他立志要成为经纪的雄心。
在尼克阐述对丽萨情感的时候,一直有一个性感女性的歌声作为背景音乐。背景音乐始终萦绕着直到他们结婚,看房,沉浸在这样一个浪漫的曲调中。
尼克由于工作的失误而让公司职员创建88888帐户,为了将来填补过失。然而这个全是幸运数字的账号却是导致尼克最后牢狱之灾的罪魁祸首。在女员工输入账号的时候,影片采用了紧张的音响效果,以作警示也为后来东窗事发埋下伏笔。
之后剧情的发展变得顺利,尼克渡过难关,时来运转,年终分红也十分可观,背景音乐轻快、欢乐。而当88888帐户开始越亏越厉害,到无法填补的地步时,我们可以很清晰的听到在影片中持续不停的心跳声,告诉我们尼克的心情是紧张压抑的。
在得知外界揣测不明帐户来历,事情快要被揭穿的时候,雨天雷声的老套路必不可少,即便如此,影片也没有完全把压抑不安的情绪爆发出来。我们随着豪车和尼克一起来到公司年终酒会,人们欢声笑语,仍然停留在尼克成功的喜悦中,只有我们可怜的主人公始终强颜欢笑,心跳声不曾停过,夹杂席间交谈声、用餐的声音,表现了尼克完全完全无心酒会,一直处在焦虑的状态下。
影片中,尼克用矿泉水浇头的那一幕,模糊了大环境的声音,终于让他在这混沌的现实中稍稍放松一下,可惜片刻之后,又是那恼人的心跳声。
很喜欢影片最后一段。事情败露,携妻准备逃亡的尼克还是在机场被警察逮捕。走出机场的那一刹那,无数民众围堵在线外,人声鼎沸,谩骂声,怒吼声……主人公不自觉地开始做起了持沽手势,宛如身在交易所,看到了曾经一起工作的同僚。
结尾处悠扬的男高音总算是稍稍平复了各种紧张焦虑、压抑不安的情绪,同时也代表了尼克入狱后,使其惴惴不安的心情得到安定。
电影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一种紧张压抑的气氛中,可以说音响效果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心跳声的运用,实在是点睛之笔。而片中采用的音乐却完全是轻松的、愉快的。起初看片名还以为是恐怖片,而分类也归为悬疑,看完全片后才发现,整部电影完全记录真人真事,可见其归类为悬疑片,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出彩的音效。
《魔鬼营业员》观后感(十):《巴林银行倒闭案》
《巴林银行倒闭案》
这是谁?尼克·李森(Nick Leeson)
这个摩根斯坦利出身的期货与期权部职员,在1989年6月16日进入巴林银行,更在1991年3月,尼克·李森回到伦敦。在雅加达获得的成功,以及摩根斯坦利银行对他的培训使尼克·李森被视为期货与期权结算方面的专家。
当然,也在之后的新加坡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超额交易,投机失败,导致损失14亿美元。使巴林银行在1995年2月26日倒闭。这是巴林第二次破产,头一次是于1890年,巴林在南美的投资随着阿根廷发生革命而被蒸发。
巴林银行倒闭事件,想必不陌生吧!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下!
本片根据尼克·李森在狱中完成的《我如何弄跨巴林银行》一书改编而成,因此视角是始作俑者自己了。
尼克·李森只是想弥补自己的错误,他太过自信自己的运气,精英在没有监管和过度放任的情况下也许往往会犯下滔天大错,错到需要付出全部代价。他的神秘账户没有一分为自己而赢,新加坡甚至亚洲市场的顶尖交易员,他忘记了一条基本道理:永远别和市场斗气。任谁都要尊重市场和规律,巨额财富的力量足以扭曲人性。
一些事实,未得到影片展示,这里转述一下:
“无论做什么交易,错误都在所难免,但关键是看你怎样处理这些错误。在期货交易中更是如此,例如,有人会将“买进”手势误为“卖出”手势,有人会在错误的价位购进合同,有人可能不够谨慎,有人可能本该购买6月份期货却买进了3月份期货,等等。一旦失误,就会给银行造成损失,在出现这些错误之后,银行必须迅速妥善处理,如果错误无法挽回,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将该项错误转入电脑中一个被称为“错误账户”的账户中,然后向银行总部报告。
里森于1992年在新加坡任期货交易员时,巴林银行原本有一个账号为“99905”的“错误账户”,专门处理交易过程中因疏忽所造成的错误。这原是一个金融体系运作过程中正常的错误账户。1992年夏天,伦敦总部全面负责清算工作的哥顿·鲍塞给里森打了一个电话,要求里森另外设立一个“错误账户”,记录较小的错误,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以免麻烦伦敦的工作。于是,里森马上找来了负责办公室清算的利塞尔,向她咨询是否可以另立一个档案。很快,利塞尔就在电脑里键入了一些命令,问他需要什么账号。在中国文化里,“8”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数字,因此,里森以此作为他的吉祥数字,由于账号必须是五位数,这样,账号为“88888”的“错误账户”便诞生了。
几周之后,伦敦总部又打来电话,总部配置了新的电脑,要求新加坡分行按老规矩行事,所有的错误记录仍由“99905”账户直接向伦敦报告。“88888”错误账户刚刚建立,就被搁置不用了,但它却成为一个真正的“错误账户”存于电脑之中。而且,总部这时已经注意到新加坡分行出现的错误很多,但里森都巧妙地搪塞而过。“88888”这个被人忽略的账户,提供了里森日后制造假账的机会,如果当时取消这一账户,则巴林的历史可能会重写了。”
1992年7月17日,里森手下一名加入巴林仅1个星期的交易员金·王犯了一个错误:当客户(富士银行)要求买进20份日经指数期货合约时,此交易员误为卖出20份,这个错误在里森当天晚上进行清算工作时被发现。欲纠正此项错误,须买回40份合约,表示至当日的收盘价计算,其损失为2万英镑,并应报告伦敦总公司。但在种种考虑下,里森决定利用错误账户“88888”,承接了40份日经指数期货空头合约,以掩盖这个失误。然而,如此一来,里森所进行的交易便成了“业主交易”,使巴林银行在这个账户下暴露在风险部位。数天之后,由于日经指数上升200点,此空头部位的损失便由2万英镑增为6万英镑了(注:里森当时年薪还不到5万英镑)。此时,里森更不敢将此失误向上呈报。
另一个与此同出一辙的错误是里森的好友及委托执行人乔治犯的。乔治与妻子离婚了,整日沉浸在痛苦之中,并开始自暴自弃,里森喜欢他,因为乔治是他最好的朋友,也是最棒的交易员之一。但很快乔治开始出错了,里森示意他卖出的100份9月的期货全被他买进,价值高达800万英镑,而且好几份交易的凭证根本没有填写。
如果乔治的错误泄露出去,里森就不得不告别他已很如意的生活。将乔治出现的几次错误记入“88888”账号对里森来说是举手之劳,但至少有三个问题困扰着他:一是如何弥补这些错误;二是将错误记入“88888”账号后如何躲过伦敦总部月底的内部审计;三是SIMEX每天都要他们追加保证金,他们会计算出新加坡分行每天赔进多少,“88888”账户也可以被显示在SIMEX大屏幕上。为了弥补手下员工的失误,里森将自己赚的佣金转入账户,但其前提当然是这些失误不能太大,所引起的损失金额也不是太大,但乔治造成的错误确实太大了。
为了赚回足够的钱来补偿所有损失,里森承担了愈来愈大的风险。他当时从事大量跨式部位交易,因为当时日经指数稳定,里森从此交易中赚取期权权利金。若运气不好,日经指数变动剧烈,此交易将使巴林银行遭受极大损失。里森在一段时日内做得还极顺手。到1993年7月,他已将“88888”号账户亏损的600万英姿转为略有盈余,当时他的年薪为5万英镑,年终奖金则将近10万英镑。如果里森就此打住,那么,巴林的历史也会改变。
除了为交易员遮掩错误,另一个严重的失误是为了争取日经市场上最大的客户波尼弗伊。1993年下旬,接连几天,每天市场价格破纪录地飞涨1000多点,用于清算记录的电脑屏幕故障频繁,无数笔交易的入账工作都积压起来。因为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交易记录都靠人力,等到发现各种错误时,里森在一天之内的损失便已高达将近170万美元。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里森决定继续隐藏这些失误。
1994年,里森对损失的金额已经麻木了,“88888”账户的损失由2000万、3000万英镑,到7月已达5000万英镑。事实上,里森当时所做的许多交易是在被市场走势牵着鼻子走,并非出于他对市场的预期如何,他已成为被其风险部位操作的傀儡。他当时能想的,是哪一种方向的市场变动会使他反败为胜,能补足“88888”账户的亏损,便试着影响市场往那个方向变动。
里森在自传中描述:“我为自己变成这样一个骗子感到羞愧——开始是比较小的错误,但现已整个包围着我,像是癌症一样,我的母亲绝对不是要把我抚养成这个样子的。”
http://baike.baidu.com/view/1210907.htm
一个毫无技术可言的方法就让盲目追寻“潮流”的巴林银行落得这样的结局,讽刺的很!!!
这个泥瓦匠的儿子,终于因为没有真材实料的市场功底,被市场打回原形,同时也告诉我们,出来混,运气是多么重要啊!除非您真的一直有超级神秘客户X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