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恨晚》经典影评10篇
《相见恨晚》是一部由大卫·里恩执导,西莉亚·约翰逊 / 特瑞沃·霍华德 / 斯坦利·霍洛威主演的一部爱情 / 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相见恨晚》影评(一):被爱情俘获的女人
这个世界上最出名的出轨女人大概是那位俄国文豪笔下的安娜?卡列宁娜。
大卫里恩《相见恨晚》深刻细腻地刻画了一个出轨的女人,她的欣喜、她的犹豫、她的自我欺骗和她的道德折磨。
和安娜一样,我们并不讨厌主人公,更不指责她的行为。因为她们只是幸运又不幸地被爱情俘获。
不同的是,女主角犹豫了一下,没有像安娜一样跳进铁轨。但它十足地震撼了我们。
《相见恨晚》影评(二):还好,还好
我们都是寂寞的,而且常是是耐不住寂寞的人
情爱的纠缠,大部分人都拒绝不了吧~
佛说: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放手,即使有时会隐隐痛, 也是安全的。
洒脱一些
想想曾经的幸福,应该心存感激了
从来没有彼此伤害过
这样的分离 也算 一种圆满吧
《相见恨晚》影评(三):普通吧
听到拉赫玛尼诺夫的时候,第一感觉是--不会吧。著名的音乐必然会引发观众一定的联想或者调动一定的情绪,但那与电影本身无涉。
我的联想是《七年之痒》,那首用来勾引玛丽莲梦露的曲子。
也许是我期望太高,总希望在中年厌倦婚外感情对家人内疚之外看到一些别的什么,好像没有。
表现这一类女人内心的挣扎,还是《廊桥遗梦》中的斯特里普更让我印象深刻。
爱需要勇气的,其实。
《相见恨晚》影评(四):相见恨晚 不觉得男主在套路吗
在这部1945年以女性为视角的婚外恋片中我无法百分百确定男主是虚情假意的渣男 但我肯定他是有套路且手段高明的 午餐对话已经感觉出他觉得女主单纯好勾 约每周见面 吊足人胃口再在最后出现 勾女主去他朋友房子 还有觉得无法发展下去编的扯淡谎言等等都让我觉得渣 还有那话说的“原谅我爱上你给你带了这么多的痛苦” 真的太会说了... 这片看完也让我更加肯定了我们现在玩的都是前人剩下的 看看那剧情那画面
《相见恨晚》影评(五):The ending
Laura. Yes, dear? Whatever your dream was, it wasn’t a very happy one, was it? No. 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 to help? Yes, Fred. You always help. You’ve been a long way away. Yes. Thank you for coming back to me. [Sobbing]
《相见恨晚》影评(六):I will forgive you if you forgive me.
明明描述的是一个很俗套的故事,男女主都有家庭,但是还是无法自拔地爱上了彼此。 也许是因为黑白电影的缘故吧,整部片子看起来都有一种朦胧的忧伤的美感。男女主的声音也很加分。 最爱的还是影片最后,男主和女主的对话。 “Will you forgive me?” “Forgive you for what?” “Forgive me for loving you.” “I will forgive you if you forgive me.” 完完全全被苏到了。
《相见恨晚》影评(七):140个字多一字也不行之《相见恨晚》
一列火车向我的生命缓缓驶来,
它喷薄着岁月的燃料,
载满了平淡、琐碎、往昔、向往。
一粒灰里能见绿洲,
一天就如同永恒。
永恒不会停站,
在无言的注视中,
留有余温的手悄然按下了永别的鸣响。
一列火车向我的生命缓缓驶离,
载满了欢乐、激荡、期盼、遐想,
我不知道它会驶向何处,就像我也不知道要喷薄出多少岁月的烟尘,
才能掩埋我相见恨晚的情意。
《相见恨晚》影评(八):晚来的爱
请你原谅我,原谅我深深地爱上了你.无望的临别时阿历克对劳拉说.在既有的道德体系下,使君有妇,罗敷有夫的爱情本身就是个错误,经历了情感纠葛和内心挣扎,这个爱的错误终因阿历克远走非洲而得以纠正,留给深爱的彼此是无尽的怅惘和苦涩甜蜜的回忆,而生活还要继续波澜不惊地进行下去.劳拉与丈夫弗雷德对坐陷入沉思时播放的悲伤忧郁的拉赫马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恰到好处地渲染了无望的爱的结局.我们彼此深爱却不得不最终分开,只因相见恨晚.大卫·里恩娴熟老练又不落俗套的导演技法及主演西莉亚·约翰逊与特雷弗·霍华德炉火纯青的精准表演,注定让《相见恨晚》名垂影史.
《相见恨晚》影评(九):未曾开口说分离
昨天下午看了1945年的电影「相见恨晚」。影片对人物内心描写得很细微。如几次约会后,他拥抱了她,她上车时没有往常的虚伪掩饰,而是开心自然得像个学生妹。她本该觉得内疚,却只有难以掩饰的快乐。他们最后一次见面,被偶遇的熟人喋喋不休的话语打乱了,她内心甚至想掐死那个老女人。的确,十分珍贵的时光,最后分别前的痴缠,或者即使沉默不发一语,都渴望最后的几秒陪伴。我们越是看重的分离,越是不知道如何说出道别的时候,那分离便草草收场。远没有原本想象的依依不舍,反而常常是莫名奇妙地突然结束,甚至千言万语的交代都还没来得及说,泪水也还没流,转眼就变成单独一人的回忆光景,独自潸然泪下。
《相见恨晚》影评(十):《相见恨晚》
相爱而不能在一起的人,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是:相见恨晚。
对于人生的这种形态,基耶斯洛夫斯基在《红》中,有过完美的诠释,只是,他在生命亦是事业的重点,留下了一个美好的尾巴——相爱的人,最终还是走到一起;跨越时空的阻隔,跨国监狱的藩篱,跨国心灵的鸿沟。
这个完美的句点,对于基耶斯洛夫斯基来说,是个真正的结束,也是一个遗憾,在他无限制地逼近现实生活的终了,还是逃离了现实。
相见恨晚,“恨”字当先。
1945年嘎纳电影节,大卫?里恩以《相见恨晚》为名,拍摄了一部电影史上的经典影片;若干年后的《廊桥遗梦》,相比于前者,不过是时空大挪移,内容却是惊人的一致。爱情的诸多形态中,说白了就是一个:恨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