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乱世忠魂》观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1-11-26 21:09:03

  《乱世忠魂》是一部由弗雷德·金尼曼执导,伯特·兰卡斯特 / 蒙哥马利·克利夫特 / 黛博拉·蔻儿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乱世忠魂》观后感(一):恐怕只能拍成这样吧

  那个年代关于珍珠港的故事,鉴于当时的技术限制,也只能采取这种主要描述士兵的生活方式,来以小见大的拍摄手法,连很少的战争场面都不得不引用当时的记录资料。

  主要人物的塑造都还不错,但相比于那个年代我看过的其他几部经典影片相比,这部影片现在看来,实在是太一般了。

  《乱世忠魂》观后感(二):乱世忠魂

  从故事结构来看,是一部发生在二战时期驻扎在夏威夷的美军部队中的爱情故事,通过两对情侣不同的故事,演绎了四个不同的人物性格,坚守承诺的Prewitt,和只想做个中士的Warden,在坚持自己的道路上和爱情、友情、梦想产生了激烈的冲突,是战争塑造了他们的理想也是战争毁掉了他们的生活甚至生命,所以从更深一层来说,这更是一部反战电影,众多对军队内部腐败的抨击,恶劣行径的丑化,在那个年代是难能可贵的。

  《乱世忠魂》观后感(三):喜欢是一个人的事

  很多年前,我就看过这部电影海报上那一幕亲吻。

  我想,在影片拍摄的那个年代,应该也算是很为香艳的吧。

  里面的两个女人对于两个男人的想法都很不能理解,

  最后也只能带着无限回忆离开。

  舞女问小兵,你的军队对你如此糟糕,杀害了你的朋友,不断整你。

  为什么你要回去?

  小兵认真严肃地回答她:“因为我是一个战士。”

  他走了,只留下女人的啜泣。

  这个舞女在挽留他的时候,甚至放弃了她一直想要的体面人生。

  可即使是这样的承诺也换不回他的停留。

  女人和男人就是不同的。

  女人再坚持,为了自己深爱的男人还是会放弃。

  而男人会在受伤的时候在女人怀里寻找安慰。

  可之后,他还是会为了自己,毅然离去。

  《乱世忠魂》观后感(四):美国的主旋律电影

  二战的电影汗牛充栋,这部1953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只用片未十来分钟的时间来展示珍珠港被偷袭时,美国兵的英勇表现。其它的都是娱乐会所谈恋爱、婚外情、打斗、公报私仇等军队的丑闻,没有刻苦训练、长官做做士兵的思想工作、动员作战等老套路做法,想想这样的军队也能打仗。何以让一个士官情愿放弃爱情也不愿做官,主人公杀了人自己也受重伤,听到珍珠港受袭,依然从情人家跑出来回部队,成为了所谓的“乱世忠魂”,结局从女友口中,他被认定为被日军扫射而死,却不是现实中被自己打死。

  此影片拍摄于越战和韩战之初,美国急需征招热血男儿,让人感觉当兵不错,“福利”很好,因为这两场战争离国家太过遥远,不存在保家卫国的因素,可能在他们的眼里更多的是一种好玩、一份职业(所以有人甘当士兵也不愿当军官),电影里通篇没有那种社会责任、道义什么的,但依然所有人会为之流血献身,这不得不让人思绪万千。

  《乱世忠魂》观后感(五):乱世忠魂

  故事发生在1941年的夏天,帕维特(蒙哥马利·克利夫特 Montgomery Clift 饰)刚刚被调到夏威夷军营,连长霍默思(Philip Ober 饰)看到帕维特体格壮硕,便邀请他加入军中的拳击队。没想到,帕维特拒绝了霍默思的邀请,这令霍默思感到愤怒又难堪。帕维特也曾是拳击界的一把好手,但一次意外中他打伤了对手的眼睛致其失明,悔恨交加的他发誓永远不再站上擂台。

  霍默思的妻子凯伦(黛博拉·蔻儿 Deborah Kerr 饰)美丽又温柔,在士官长瓦尔登(伯特·兰卡斯特 Burt Lancaster 饰)的诱惑之下,两人产生了背德的感情。一次意外中,士官强森(欧内斯特·博格宁 Ernest Borgnine 饰)的恶意挑衅导致了士兵马乔(弗兰克·辛纳特拉 Frank Sinatra 饰)的死亡,面对这一悲剧,帕维特决定不再忍耐,愤怒至极的他向强森挥起了拳头。

  《乱世忠魂》观后感(六):From Here to Eternity 还是很有味道

  有了这部戏一段时间,因为是黑白,所以迟迟不看。前几天闷极无聊,也对近二十年来的戏讨厌了,因为近代戏太多技术效果而少演技与感情。看了Dog Day Afternoon 后就看这部戏,居然被电影吸引住。电影里的感情冲突不像现代戏那样被无限扩张,个人觉得这是平淡中见功夫。我看到老美的感情世界其实也与我们一样。但或者是我们现在已经被他们同化了。

  同名主题曲非常动听,可惜不知何故在戏里主角之一的法兰仙纳杜拉没有去唱它。各位,仙纳杜拉唱这首歌是极有味道。几天翻了他的CD可惜居然也没这首歌,虽然有几张黑胶唱片。在戏里仙纳杜拉扮演一个意气行事,最后被军中仇敌所杀的小兵。一般这个魅力无穷、与黑手党关系密切的大歌星是不会演如此的弱者角色。所以这部戏由此角度来说是值得收藏。

  戏中演酒吧女郎的Donna Reed (Brew 相爱)与是个大美人,她出奇的与关之琳相似。

  虽是黑白片、单声道,但录影极好,音乐好听。我想我会再看的。

  《乱世忠魂》观后感(七):固执的爱国主义

  乱世忠魂 From Here to Eternity (1953)—第2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看完影片,觉得里面的价值观有点混乱,男女主人格魅力不强,故事吸引力不够,电影主题也有点抓不到。

  帕维特是一个特别倔强的小伙,甚至可以说有些死脑筋。士官长瓦尔登就和他不一样,他懂得如何在体制下生存。他也有自己的原则,但不是一味地用个人的力量去对抗体制,那真的只是螳臂当车,虽然精神值得佩服。帕维特热爱自己的国家,爱军队,甚至可以在危难的时候舍弃自己的爱人不顾一切奔向军队,最后却是死在了路上。这种爱国主义固然可歌可泣,但盲目的爱,没有智慧的爱是可怕的。他没有一点计划性就冲向军队,也不顾自身受伤状况,实在让人有点难以接受。相比帕维特,我更喜欢士官长瓦尔登,原则需要有,但不是盲目地固执己见。

  《乱世忠魂》观后感(八):感悟人性

  人性、复杂的人性。人生因为有情感而丰富多彩,却也因情感的蛊惑而丧失理智。 好人还是坏人?人好还是人坏?人性既有善良的一面又不可避免的带有兽恶。这世界没有百分百的好人,也没有百分百的坏人,好人也有坏心眼,坏人也有好心眼。一对永恒的却又相互依存的矛盾,这是世界的客观规律,谁也无法改变;世界不是为某一个人而生,我们无权评价它的好坏。我们能做的是选择用何种心态何种方式去生活,去改变、去影响这个世界。人就如一粒沙、在浩瀚宇宙中显得如此的渺小、如此无奈,但它又是这世界的一部分,就像棋局中的一个棋子,永远无法脱离这个棋盘而独立存在;每一个棋子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有它自己的故事。我一直相信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影响着世界,影响着未来,虽然一个人的故事可能微不足道,但人与人是互相关联的,一百年前一位伟人的一句话或是一个决定可能就影响着今天许多人的生活。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不在于智慧、也不在于会使用语言,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类拥有文明!文明使我们走向光明,使我们发展和进步,没有文明的社会即使拥有高度发达的科技也只是一群原始的野兽。一个高度文明的高度发达的、和谐的未来是每个人都梦想的社会,希望战争不再发生。希望有一天人类能真正的学会和谐共生、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希望这一天不太遥远....

  《乱世忠魂》观后感(九):他死得遗憾

  影片在暴露美国军队中的一些黑暗时,也描述了不少光明的一面,如:当罗勃不肯满足连长的私欲,坚持不参与军中的拳击比赛而遭到连长和一些痞子兵的迫害时,军士长和众多士兵同情罗勃,而对连长和痞子兵表现出极大的厌恶;连队的上司经调查确认是连长对罗勃迫害而要那连长辞职离开军队;当日机轰炸扫射营房时,军士长带领士兵不顾军法规定,毅然撞开弹药库,拿出武器弹药到屋顶与日机对抗,等等。

  影片的关键情节是:罗勃出于义愤将那欺凌残害善良的安杰罗的一个恶毒胖子兵捅死,自己也受了伤,躲在未婚妻处养伤,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不顾未婚妻反对,毅然穿了便衣想潜回自己连队,要踏上抗击侵略者的战场,途中误被巡逻兵开枪打死。这真令人感到遗憾,他为什么就不能先主动去自首,虽然这样也要受到军法处置,而是采取这种做法呢?是否仅因为正如军士长在查看了他的尸体后说的:“是个好人,就是死心眼”?还是影片为了戏分而这么处理?

  影片的结尾是邮轮满载了老百姓撤离夏威夷回美国本土,罗勃的未婚妻对连长的前妻说,她未婚夫是英雄,得部队嘉奖。影片没有交代是怎么回事,但片名为“From Hero to Eternity”说明了一切。“From Hero to Eternity”译成“乱世忠魂”或“永垂不朽”有点牵强,直译为“英雄不死”更贴切些。

  《乱世忠魂》观后感(十):追逐永恒----评影片《乱世忠魂》

  1953年,韩战仍未平息,冷战两极争斗正酣。此时的美国,正面临着外在的巨大威胁和内在的潜在骚动。好莱坞当然也不甘示弱地拍摄了一批主旋律战争影片。由美国主导胜利的二战理所应当成为了黄金题材。镜头下男主角多为英勇矫健的美国军官,和金发碧眼的美女共同坠入爱河,谈情说爱之时也不忘开坦克架飞机乘军舰所向无敌。这些影片当然是为了提振战争前线士气。然而,哪怕世界形势恶化到地球毁灭,好莱坞也要自己担负着描绘歌舞升平、歌颂民主旋律的职责。以至于当时进电影院的观众仍陶醉在天佑美国的美国梦里。

  弗莱德·金尼曼(Fred Zinnem )导演的《乱世忠魂》(From Here to Eternity,1953)却在那些战争片里显得另类,它既没有说美军一句好话,某些程度还客观揭露了美军内部的不公正,也没有反对战争的绝望或消极。它更像二战背景下的道格拉斯·瑟克(Douglas Sirk)型的情节剧(melodrama)。 瞧瞧这卡司,英俊正红的蒙哥马利·克里夫特和坚毅野性的伯特·兰卡斯特并列男一号,还有丰姿高贵的黛博拉·寇儿和迷人性感的唐娜·里德与之呼应,甚至连国宝级歌手弗兰克·辛屈莱拉大叔也甘当配角。再加上成功改编自詹姆斯·琼斯小说的剧本和手法独到的弗莱德·金尼曼导演,无怪乎当年夺走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8项奥斯卡。 电影情节并不复杂,两条爱情主线交叉贯穿了全片。 军人的责任、男性的友谊、动人的爱情交织在一起,激烈的戏剧冲突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情感。战争背景被抽象化,可以在古今中外的战争中发现许多相似的故事。对人性永恒的追逐才是这些故事打动人的关键所在。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