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保佑美国》观后感
今天看了《上帝保佑美国》,这部片是12年的了。听说这部片当时在中国没能上映?具体什么时候中国可看了我也不大了解,是找片子时看到评分还挺高就看了。
这部片美国片归类为:喜剧,犯罪。优酷评分8。3,豆瓣7。6。我看完了这部片,用一些读者的话来说:“这部片看得很爽”。个人还是比较支持优酷8。3这个分的。
博卡·格德斯维特导演的作品。以下为复制的这部片的简介:[由www.telnote.cn整理]
中年男子弗兰克(乔尔·默里JoelMurray饰)对聒噪的世界深感麻木,他的生活如同一潭死水,每天浑噩度日。他对自私邻居的侵扰忍辱退让,对前妻再婚和女儿叛逆感到无奈,对不知廉耻的电视真人秀选手反感厌恶。终于被诊断出脑瘤和丢掉工作的现实把弗兰克彻底击垮。正当他想以自杀了结此生时,真人秀里贪得无厌的选秀女孩激发出了他潜藏已久的憎恨,他决定以自己的方式让正义得到伸张。于是弗兰克出门杀死了他自认为该死的邻家女孩克洛伊,这一幕被另一个女孩洛克西(塔拉·林内·巴尔TaraLynneBarr饰)目睹。洛克西同样厌恶着充斥弊病的社会,她主动参与到弗兰克的杀人计划。两人携带枪支走上大街,大张旗鼓的玩起杀人游戏,成为新闻追踪的焦点……
片头弗兰克就有因忍受不了邻居的烦吵而去枪杀了他们的幻想,得到过刹那心里的快感。但也只是幻想。热恋中的个性签名
片中弗兰克的困扰我觉得是有一定的象征性的。比如邻居的表现就是一种不顾及他人自私自利的代表;女儿的叛逆则是表示现在年轻人的叛逆傲娇心理;所谓的“脑瘤”误诊则是现实中的不负责状态;工作被辞退的原因同事表面友好微笑最后却举报是一种欺骗,他觉得这个社会不再真实,不再文明,最后弗兰克对生活感到不满与愤怒最后向这病态的社会施以报复。
他所击杀的傲娇叛逆女克洛伊,无知溺宠孩子作秀的父母,电影里只顾自己大声说话接电话的自私人,新闻里引人舆论洗脑政治观点的新闻人,选秀节目不重在内涵而是为了吸引噱头和收视率的评委等等都代表着这个社会的一种不真实不文明的病态。
我觉得他最后说的话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美国已经变成了一个冷酷而暴力的地方。我们嘉奖那些最肤浅的人,最愚笨的人,最贱的人和嗓门最大的人。我们不再知道何为正派,不知道羞耻,不分对与错。品德最差的一群人武林外传游戏名字
既有名望又受敬仰。撒谎和散布恐惧都是可以接受的,只要这样做能够赚钱。变成了一个喊着口号,喷吐着怒气的仇恨贩子之国。我我们失去了善意,我们失去了灵魂。我们变成了什么?我们在社会中寻找最弱势的人,把他们推上舞台加以嘲弄,把嘲笑他们变成了我们的运动和娱乐。”
我觉得弗兰克和洛西克代表着一种另类的正义。导演在借着这部片子传递一种信息,借着弗兰克这个角色对这个病态社会的咆哮。
角色塑造:
弗兰克这个角色感觉从始至终都是一副淡定的状态。面部感情波动不大,有一种泰然若之的感觉,那种淡然的生活,淡然的去犯罪,但是总给人一种淡然中透露着一种强烈的情绪撞击。我觉得这样的反差更大更冲击些,而且给人一种需要心灵思考的感觉。我相信如果片中的弗兰克从一开始就以那种歇斯底里的变态杀人狂魔的形象去演的话,那这部片表达的就不再是对社会的思考而是扰乱人心扰乱社会的阴暗片了。
而片中的另一个角色洛西克老实说至今我也没能想出这个角色的意义。是为了营造出大叔与萝莉的视觉冲击效果呢还是怎样。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这部影片也有一些为了所谓的噱头的嫌疑。我看到有些网上有些网友说是代表着一种时代的反差,就弗兰克代表着老一代的反抗而洛西克代表着年轻一代的反抗。
音乐:
弗兰克受了挫折又决定放弃自杀后开始踏上了他“正义”的道路。出门那时背景音乐放着一首《BeatTheDevilsTattoo》很有味道,歌词的意思仿若弗兰克。同时也代表着弗兰克的内心世界。
击杀了克洛伊后放的那首《School'sout》带有点搞笑意味,应该是活跃气氛用的。但是身为一只学生党表示看到歌词感到印象非常深刻。哈哈。
弗兰克和洛西克在路上的那段爵士蓝调音乐,也大概就是说的他们那种“行侠仗义”后的快感吧:“把一切都抛开”。
分镜:
片中感觉分镜一般,属于比较常见的镜头。没有过多亮眼的分镜出现。不过在他们开车行驶中用了一些片段的切割还结合了一些漫画的感觉,报纸新闻打出来的覆盖方式也比较有特点。
关于最后洛克西因谎言被拆穿后回到现实社会中的虚假时的难过可以感受得出来。最后弗兰克去选秀节目进行最后的枪杀时仍然冲出来和弗兰克选择同一战线。弗兰克也由原来“不愿去具体化一个孩子”而最后承认“你其实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再结合剧情中洛克西和他的感情,总感觉有一种弗兰克终于认同并敢于去面对自己喜欢她的感觉。
最后两人达到了自己所要表达的“正义”双双死去。
表示他们不过也是一种另类的正义并不算是真正的正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