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观后感
居安思危观后感(一):
纪录片《居安思危》观后感
坚信很多党员都有看过纪录片《居安思危》,这是一部关于前苏联瓦解的纪录片。坚信很多观看的党员都被上级要求写《居安思危》观后感。《居安思危》观后感就应怎样写呢?那里有一篇《居安思危》观后感范文,期望能给你起到参考作用。
近日,XXX局纪委组织机关党员及副科以上干部观看前苏联瓦解记录片《居安思危》电视教育片。长达几小时的电视片,党员们凝神聚目,在感受前苏联的辉煌与衰败的同时,我们不禁感叹――中国的发展道路何其相同、改革之路何其相似!同时,我们不禁为之庆幸――庆幸我们的党早已意识到了自身的问题,并用心地加以改正与完善,适时开展党员先进性活动,强化党员意识;庆幸我们及时扭转了形势。我们更就应对此刻的改革成果和发展环境倍加珍惜。[由www.telnote.cn整理]
温家宝总理曾在15大上说过“我们面前的路是不平坦的,要持续头脑的冷静,形势稍好,尤需谨慎。要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他还说,我们这个民族在历史上灾难太深重了,这就培育了大家的忧患意识、生存意志和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他说,我们这个国家太大,问题太多、太复杂,这就要求我们这个民族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坚定信心、永远奋斗。居安思危我认为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要充分运用在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资料的持续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早打招呼、及时提醒,促使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法纪观念和廉洁奉公意识。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切实做到防微杜渐空间说说心情
二、大力弘扬艰苦奋斗作风,严格禁止各种奢侈浪费行为。用心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风尚,强化节约意识,树立健康礼貌的消费理念。坚决制止用公款大吃大喝和进行高消费娱乐活动。
三、关心职工生活,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切实安排好群众生活个性是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对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要加倍关心,重点帮忙。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真正做到思想到位、安全措施到位、职责落实到位、执法监管到位,发奋消除事故隐患,切实维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才不会重蹈前苏联的覆辙,才能更加发展壮大我们党的事业。鼓励朋友的话
居安思危观后感(二):
看了《居安思危》这部纪录片后,挺有感触的:在当时,苏联是唯一一个有潜质能够与美国抗衡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由于统治者的决策失误,一子错,满盘皆落索,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一个正走向光明的社会主义大国从此陨落!
其实,苏联的例子,对于我们中国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教训。(lz13)此刻,我们中国越来越强大,成为了世界上一个大国,而且也成为了一个敢于和能够与美国抗衡的社会主义国家,想必美国肯定用尽所有方法来破坏我国的建设!之前高举"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子企图干预我国内政,然后又插手西藏新疆独立分子,企图破坏我国国内的和平。此刻又来干预人民币的汇率问题,美国对我国的干扰真是一招比一招高明啊!因此,我们才更加需要时刻警惕美国,慎防苏联解体事件的重现!
美国也从文化方面入侵我国,他们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宣传他们所谓的自由精神,还有渲染他们的美国文化!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此刻的年轻人都热衷过哪些西方的节日,什么万圣节啊,圣诞节之类的,但是对于我们中国传统节日却不怎样感兴趣,而且,如果不是法定假日,某些年轻人还往往不知道当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了!看一下,别人家的节日就在那边兴高采烈地过,而自己家的节日却提不起精神,甚至觉得过但是都没所谓。传统节日对于此刻年轻人而言,真的是到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地步了。这种现象是相当严峻的!这说明了美国的文化侵略已起到了一个相当大的作用了。一个名族赖以生存的就是她的名族精神,而传承这种精神的就是透过节日,此刻,我们的传统节日受到漠视,间接表示了我们的名族精神受到了威胁。
因此,我觉得我们政府就应加强精神文化礼貌建设,加大力度向群众宣扬我国的名族精神,宣扬我国的传统文化,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再次发扬光大,而不是成为历史!
居安思危观后感(三):
观看《居安思危》有感
虽然已经是二十年前的旧事,苏东剧变仍然是这天的人们会津津乐道的话题,它就像一场无法预知结局的电影,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感受到它如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整个前苏联及东欧国家,给世界格局和人类历史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自原两大阵营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专家学者一向试图描述和解释这段历史,但并没有达成一个共识,也许我们永远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但不管怎样说,苏东剧变结束了冷战的对立格局,也重写了人类合作与抗衡的永恒主题。
《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就是一本以社科院为主角,代表了中国主流学术界对苏东剧变看法的书,该书汇聚了超多对苏东剧变史料的研究分析,最终得出苏共的蜕化变质是苏联解体根本原因的结论。虽然我认为这本书也避免不了中国学术类专著先有结论后作分析论证的套路,但这本书翔实的资料还是给了我很多启发,并让我想起学生时代对苏东剧变的研究和写过的一篇文章。重新拿起这篇文章来看,当时的立足点更偏向经济,认为苏东剧变的主要原因是私有化推进的太快,当然这是我分析复杂问题的一个角度,而苏东剧变的原因显然不仅仅仅是经济和政治上这么简单,还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及历史因素。用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来涉及这么多方面显得面面俱到,也失去了研究价值,一个角度能解释清楚,已经殊为不易,从这点上来看,我对《居安思危》这本书的立意是认可的。
我想提出的问题是:我们是就应更加关注于分析苏东剧变本身,还是要纠结于在各种不一样的角度中选取所谓最有价值的角度,即书中所提出的“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书中把超多篇幅用于证明苏联的解体不是由于苏联的制度有问题,而是由于苏共的领导集团逐渐脱离乃至最终背叛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甚至谈到“一部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史,同样是一部阶级斗争史,并且是一部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史”,话说到这儿,刚好应证了作者以前提出的“对苏共垮台、苏联解体根本原因的不一样解读,本质上都直接或间接反映了不一样研究者的不一样的研究立场”。作为中国主流学术解读的权威性跃然纸上、旗帜鲜明、不容反驳。
但这个社会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越了一个声音一个观点一个角度能够睥睨天下的时代,在这本书之外很多分析讨论苏东剧变的资料中,我找到了东欧经济转型问题专家金雁博士的文章《苏联解体20年祭》,学生时代对经济转型问题的研究看过不少金博士的文章,曾给我很大启发。这篇《苏联解体20年祭》站在一个和《居安思危》完全不一样的角度,他引用了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的话“我不认为我们有别的什么道路可走”,认为苏联体制的垮台有其内在逻辑,并不能归罪于哪个个人。苏联“以人为代价的现代化”、国家干预无所不及、混同民主与福利的需求,最终导致了这个体制的崩溃。描述东德情报机关史塔西监视和窃听持不一样政见者的电影《窃听风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东国家对国家的公权与个人信息自由之间界线的无视,社会国家化、权力集中化,这一切让半数的苏联人不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有社会正义的社会中”,丧失了苏共的执政基础。
不管是《居安思危》,还是《苏联解体20年祭》,都提出经济学家一向强调的斯大林模式或僵化的苏联及东欧计划经济模式,并不必然引致整个体系的分崩离析,这当然是合乎情理的决定,但不可忽视的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不可避免会带来人们精神生活上更高的需求,以及对个人权利和保障的重视,这一切如果能推动体制向着有利于普罗大众的方向转型,这种经济层面的转型就是可持续的,反之则会正因体制的固化或利益集团的裹挟最终影响到经济转型本身。罗杰斯在他环游世界的游记里提到,苏联用价格管制和出口控制保证了国内的低物价和几乎为零的通货膨胀率,但苏联的物资还是匮乏,体此刻生活用品上极为明显,一方面能买到的东西少,另一方面能买到的东西与国际比价格极低,这种封闭的计划经济带来的低效率、官僚主义和腐败最终葬送了不仅仅仅是苏联人民而且也包括苏共党内,甚至领导集团对体制的信心。
在此基础上的转型显得顺理成章,在苏联却又来得迅雷而不及掩耳。多年来我们一向在探讨休克式疗法和渐进式改革的利弊,中国的专家学者诟病萨克斯的休克疗法把俄罗斯带入了一个难以恢复元气的低谷,而中国“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改革却一步步取得巨大成就。从短期经济效果来衡量这种说法也许没错,但真正的问题在于俄罗斯是长痛不如短痛的爆发式解决问题,而中国却把真正的难题推向了以后。陈志武也提出中国渐进式改革难以为续的原因在于当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后,推动改革的动力消失了,中国很有可能会掉入中等收入国家的陷阱。反观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在体制转变完成之后经济逐渐恢复增长,部分东欧国家甚至步入发达国家队列,市场的基础一旦确立,要止步不前甚至倒退都是不可能的了。
在苏东剧变发生之后,冷战刚刚结束之时,弗朗西斯。福山在《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中预言到,最后的历史是自由民主的历史,在自由民主阶段,人类获得了平等的认可,历史也就终结了。但苏东剧变后二十年的这天,历史并没有终结,从俄罗斯政治转型的经验来看,从独裁到自由民主的过渡也并非一蹴而就的必然历程。苏联解体之后,许多所谓第三波民主转型的国家都未能如外界所期盼建立起一个健康的民主政体,而产生了一种结合了民主原则和威权治理的“混合体制”,有人说这还处在过渡阶段,但这种稳定的状态却往往让我们质疑过渡阶段将持续多久,这也使我们回溯到弗朗西斯。福山的老师塞缪尔·亨廷顿在《礼貌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构》中所强调的文化传统在礼貌冲突中所起到的作用,即自由民主的礼貌在西欧基督教文化之外地区的适用性问题。
苏东巨变前的二十年,是利比亚的八月革命,卡扎菲夺权上台,而苏东剧变二十年后的这天,埃及、突尼斯、利比亚的威权政府纷纷倒台,卡扎菲不知所终,有人把近期的政权交替称作“阿拉伯的春天”,但看看苏东剧变后的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千差万别的政治局面,我们很难决定春天之后是灿烂的盛夏、萧瑟的秋日还是西伯利亚平原的寒冬。世界历史的滚滚巨轮不会为一两场变革而止步,人类礼貌也不会正因政体的更迭而倒退,我们在那里探讨苏东剧变,一方面是要有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的方法眼光,另一方面也是期望能从更多角度、更广范围得到一些启示,能帮忙我们去思考。毕竟,解释历史的价值不在于真正拿历史指导此刻,而是为了不忘却,唯有不忘却,才不至于重蹈覆辙。
居安思危观后感(四):
居安思危观后感
这是一个和平的年代,尽管世界上仍有各种纷争和局部战争出现。中国,作为一个在和平年代逐渐崛起的国家,始终坚持走和平崛起的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用心发展经济,与周边以及世界各个国家持续友好关联。相对于中国的崛起,由于经济危机余威的影响下,欧美等许多大国仍处于经济衰退的过程中。在这种明显的比较之下,中国边界问题开始凸显。近期,中菲黄岩岛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都是对中国公然的挑衅。企图以发动战争牵制经济的发展手段是行不通的。在这样的状况下,中国人民更就应团结一心,一致对外,坚决维护国家的领土,国家的尊严。这对于党员更是不可推卸的职责!
《居安思危》是对广大党员以及一心想入党的用心份子们的一个警醒。一个政党被打败往往不是正因外部的攻击和反抗,而是正因内部的矛盾和背叛。当初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国家,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发展良好,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而共产党的发展也很迅速,在最盛时期,党员人数甚至到达2000万。然而,它最终还是走向了灭亡。这是正因党员不信党,党的内部出现了争议、分裂,在很多问题上存在很大的分歧,而且党的发展偏离了预定的轨道。一个代表人民的政党却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远离最初的目的,不再以人民的利益为先,只代表党内极少数特权阶层的利益,最后只能以倒台终结。
历史已经是过去式,需要我们深思吸取教训。但是,此刻有很多人并不是像当初的革命先人那样,为着自己的理想,为着人民的幸福,为着国家的强大而争相入党的,而只是为了一己之私利,为了党员的名称。这样的人是不可取的。他们这天能够为了利益入党,明天也能够为了利益背叛组织。他们没有坚定的信念,因利益而不断的摇摆,终将成为害群之马。
《居安思危》,就是期望我们能在这样的和平年代里仍能持续一份警惕之心,时刻提防外国对中国的不轨之心;期望党能任人慎重,持续党的高度的纯洁性。况且,中国周边环境并没有那么的太平,很多国家都像豺狼一样紧紧盯着中国的国土,总是妄想能抢占中国的资源。
在这个以和平为主旋律的时代里,对于党,务必完善党的建设,坚持党的路线;对于一个党员,务必以身作则,绝对服从党的领导,为人民服务;对于一个中国人,有职责监督党,务必坚信党的先进性,跟着党组织走。只有三者结合,中国才能真正的发展强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