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辛德勒的名单影评

发布时间:2022-06-17 13:23:37
辛德勒的名单影评

  辛德勒的名单影评精选(一):

  一、主题

  这是一部深刻揭露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恐怖罪行的电影,于1994年3月1日在德国法兰克福首映。

  正是因为斯皮尔伯格身上流着犹太人的血液,并且童年时代亲身体验过犹太人遭受歧视的痛苦;他源于乌克兰的大家族中有17位成员在波兰纳粹集中营中被谋害;他的内心深处对辛德勒--这位犹太人的大恩人怀有虔敬感恩的心态等一系列无法逃避的事实才造就了这部成功的影片。

  这部影片是犹太导演斯皮尔伯格对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屠杀600万犹太人惨剧的回顾,影片以悲观阴郁的基调和富于强烈戏剧张力的惊悚元素,透过主人公辛德勒的经历,重回二战时克拉科夫,向人们展示这个城市由生灵到涂炭的一切,同时在那个没有人性的年代中努力寻找人性的微芒,揭示了主题——这个世界本身无比荒谬,但是人类的良知在任何恶劣的境况中都不会完全地泯灭。

  斯皮尔伯格并不想以历史仇恨或历史批判的眼光来处理这个题材,不是要揭开历史的伤疤,加深它的痛楚,他只是想透过讲述一个普通人在充满敌意和荒谬的世界中挣扎的超道德的故事,来检视这个事件和它对当事人以及整个时代的影响,并且将这个影响化做忠诚的记录与忠告,安慰着逝去的灵魂,警醒着幸存的生者,传递给不以前历的人。[由www.telnote.cn整理]

  凡救一命,即救全世界。

  凡救一命,即救你自己。

  影片里面所展现的,在我们这天看来是一个无比荒谬的世界。我们能够经常看到如下的画面:德国军人们视屠杀犹太人为一种天经地义的本职的、正常的工作。每每能够看到,对面是一车惨遭“处理”的犹太人,而另一边却坐着几个喝茶谈天,一脸平常甚至感觉“工作最后结束”的表情。这是一幅多么荒诞的画面。但这确是影片所要诉说的事实。

  影片给人强烈的思想震撼。尤其是看到那个独臂老人被德国军人随便叫到路边一枪杀害的时候。影片从此开始进入高潮,那里让我感到震惊。

  并不是说死的人物多了便是杯具,当然,这也不是一个完全讲述杯具故事的影片,影片最后以一种和谐温暖的语调首尾,让人安心不少。

  但是看到独臂犹太老人的死亡场景:他在不断地念叨,我是一个重要劳工,他颤抖的声音里充满了强烈的求生欲望,他渴望活着。生命中虽然有很多不顺利和不公平,但是不管怎样,不管受到怎样的虐行,他都渴望活着。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德国纳粹却很简单地就结束了老人的生命。一切如同儿戏。甚至说,这只是一场一群人拿另一群人做的游戏。

  二、影片细节

  影片一开场出现的是黑暗中被点燃的蜡烛。微弱的火光在周围漆黑色的空间中,挣扎着燃烧,渴望一丝空间,企图照亮整个世界。然后熄灭,化出一屡清烟飘向天空。然后就进入了这个黑白色调所讲述的故事中。

  这个开场意味着什么?犹太人在当时环境下渴望生存,挣扎存活的状态,黑色的空间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完全吞噬烛光所带来的光亮。它们化成清烟飞上天空,导演在那里的安排就十分巧妙地说出了全片的基调,无论怎样的争斗,最终都会成为平静的历史,虽然那里面经历了坎坷的爱恨,生存死亡,但是在时间的推移下,这一切都会成为一片历史中的清烟。

  随后出现了打字机打名单的场景,这个场景即引领了整部影片,又跟影片最后的打字机打名单部分相互照应。虽然同样都是给打字机和纸上名单的特写,但是好处却迥然不同。

  在影片中间部分,德国纳粹军人葛夫为自己新别墅所挑选的犹太女管家的一段自述成为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导演刻意安排她在一个时刻有嘀嗒嘀嗒滴水生的地下储藏室里,而整个讲述唯一的听众则是当时的纳粹份子、军火商人身份的辛德勒。

  女管家的卷发垂到脸前,一脸憔悴,哀伤,面部没有很个性的表情转换,而她所讲述的故事,能够算是情节的一个推动。她讲述了路边犹太行人被德军随意杀害的事情。她用颤抖的声音说:“她不比别人胖,也不比别人瘦,不比别人快,也不比别人慢,……他们说只要遵守一些规则就不会被杀,但是为什么她还是那么轻易毫无原因地被杀?”

  这段自述直接推动情节。它不但给主人公辛德勒一个很强烈的震撼感,而且也开始了影片中犹太人更加悲惨的命运。

  犹太人像工具,又像是牲口一样被赶来赶去,被随意射杀。

  我们能够在随后的影片中注意到,纳粹份子葛夫在自己的阳台上,作为早上热身运动而举枪杀害犹太人的场面。

  这个场面十分生活化,看上去质感强烈,十分真实。

  以这个阳台为背景出现的画面很多,有很多纳粹军人一齐聚会喝酒唱歌的画面,有葛夫懒洋洋进行体检的画面,有葛夫睡觉,搂着女人的画面,但讽刺的是,仅仅一个阳台之隔却是另一个世界。那里的人被当成一种玩物。或者说,在纳粹眼中他们本来就是玩物,就算原本是人也要不惜手段把他们变成玩物。

  这是记录在人类历史里的可悲。

  三、人物

  影片中对于辛德勒整体形象的塑造,很大一部分是透过镜头角度来完成的。

  比如影片最初辛德勒寻找犹太投资商,完全是给与辛德勒正面视角,或者辛德勒占据屏幕的大部分,从而在画面上看出来给与犹太商人的压力。也让我们能够看出辛德勒甚至有表现出咄咄逼人。

  这是最初的军火商人,纳粹份子辛德勒。

  而随着影片情节的发展,故事事态的发展,在辛德勒和葛夫的犹太女管家在一齐的画面中,偶尔出现两个人各占画面一半,或者平行视觉的画面,说明辛德勒在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单纯的在运用犹太人做生意,而已经意识到犹太人也是人。但是透过一些辛德勒居高临下俯视女管家的画面还是表现出来他心中那种种族优越性。

  包括之后给关押犹太人的火车洒水,这个动作对于人物心理变化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这个时候辛德勒已经与旁边一脸漠然并且透过玩弄人而大笑不已的纳粹军官大相径庭。

  等到剧情发展到辛德勒与史丹共同制造名单的时候,辛德勒与犹太人的关系又一次发生了改变。如果这份计划开始执行,那么意味着辛德勒对于纳粹的彻底背叛,这关系着辛德勒的性命。所以我们在后面的画面中经常能够看到辛德勒俯身察看名单,这个时候两个人之间已经没有任何距离。

  救一个人,等于拯救全世界。这句话让辛德勒猛然醒悟,他为自己没有真的将人放在第一位感到自责,也为史丹的精神感动。他内心世界的居高心态完全坍塌了。这也是辛德勒唯一一次在形体角度上低于史丹,低于犹太人。

  整部影片中透过这种人物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四、黑白色彩

  影片除了开头一个彩色的烛光,结尾切换到这天场景的时候是彩色画面,以及影片中一个红衣女孩给辛德勒留下强烈印象,整部影片均为黑白色处理。

  影片中有三段彩色片段。

  开片是划着火柴,点燃烛光。伴着颂歌,安详,美丽,温暖。柔和的黄色火焰绕着一圈淡蓝的光晕。然后,蜡炬成灰,灰飞烟灭处,引出火车轰鸣的汽笛,拖出的尾烟,也引出一个惨烈的时代。常有比喻——时代的列车。很形象,一个时代就那样轰隆隆的开来,人是无力阻挡和抗拒的。就那样碾过。

  重现那段历史是不需要色彩的,那也是一个荒诞的岁月,那种畸形的人性根本就没有色彩,只需要黑白,冷静,阴暗,沉重的黑白比所有的色彩更能说明那个年代。但还是点染出了一个小小的红色身影,是一个小女孩,一个穿着红衣服的小女孩,象苦难的土地上捧出的一朵小花,可爱,美丽,让人触目惊心处最终宣告着在劫难逃。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就是一部以黑白摄影为主调的影片,其思想的严肃性和非凡的艺术表现到达了罕见的深度。

  犹太民族最后迎来了他们的黎明,一个黑暗的时代最后终结了,遥远的地平线上走来了劫后余生的犹太人。人们也在压抑中透出了气。他们从黑暗中走来,就如同从黑夜走向黎明,象曙光一样,天慢慢的变蓝了,先是黯蓝,然后是淡蓝,最后是明丽的蓝。犹太人最后走到了明丽的蓝天下。蓝色是慈悲而宽广的,历尽浩劫的犹太民族最后走到了蓝天下。

  辛德勒的名单影评精选(二):

  作为上映后被推崇为经典已有十年之久的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在一部分人眼中却已经成为为被舆论误导的失败作品。需要的严肃直面的时,它却经常过于讨巧。开场段落的波兰战败犹太人被德军点名注册的段落,镜头对这一事件的呈现的不是纳粹的非人道,反而某种喧嚣和兴奋。而其中最不能让人忍受的是其轻快的表现方式。特写镜头下,犹太人一个接一个特地陈述自己的名字。那里哪有丝毫的非人道可言?尽管剧本需要将犹太人表现的更人性化,但是在这个开场铺垫情节中,却是在用娱乐片模式去表现这些人。也许这种指责有些过于追毛求疵。但类似的问题的确不断地出此刻整部影片当中,直至辛德勒结尾的演讲而到达顶点——尽管有时候,效果还是不错的。透过错误、厚颜无耻地操纵将辛德勒作为圣徒去刻画,大大弱化了观众在之前近三个小时中去体验到的苦难和恐惧。

  这段以前确实没注意。但是特意翻出碟来重看,发现确实如文中所说。不同的犹太主角特写与打字机滴答作响的画面反复切换,倒是具有必须视觉冲击力,也必须程度照应了“名单”的主题。但却没有制造出应有的杯具效果。

  与犹太人段落构成鲜明比较的是,辛德勒的出场颇具神秘感。他的脸在呈现给观众之前至少用了二十多个镜头!虽然其中有叙事方面的考量,但对于影片要表现的更大的主题却难免引起争议:犹太人是简单的;非犹太人是复杂的。斯皮尔伯格以一种十分低级的方式传递出,非犹太人是务必要审视自己的灵魂以理解大屠杀的残酷,而犹太人则不能。斯氏把自己当成了引导观众参观一场无关痛痒的狩猎活动的的导游。这种简约化处理,一度被本·金斯利所扮演主角有所缓和。然而种族的重负依然是其所不能承受的。EmbethDavidtz作为被虐待妇女的转变能够说很不成功。而其他犹太主角则根本没有任何深入挖掘。从这些主角身上,感受更多是笑料包袱。犹太人的经历也多是轻微的讽刺和残酷的幽默。影片几乎在用一种毫无感觉的抽象方式去看待这场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辛德勒的出场的确是让人费解。为什么要如此方式去介绍心理救赎前的辛德勒?在那种镜头所产生氛围中,怎样看此人都不像是为纳粹为虎作伥的德国无良商人,而更像是个打入敌人内部的我军高级间谍!虽然无需上纲到如文中作者所说的此处是表现只有非犹太人是复杂的云云,但个人依然认为,斯皮尔伯格这种处理方式似乎从一开始就把影片的主人公给定调了——此人不简单,而且是个英雄人物!——于是乎,后面的所有关于这个主角心灵救赎变化的情节都变成了走过场。

  而什么叫“残酷的幽默”?回想一下,似乎是:避免苟斯继续滥杀无辜,小孩走出队列哭着指认刚刚被枪杀的犹太人。就应说,孤立地看待这场戏,小孩的出人意料的急中生智确实使观众在残酷情景下不免会心一笑。但联系上下文分析,此种“残酷”表现的是否适当?在稍早的段落中,影片已然交代了苟斯毫无缘由地杀戮:他打死了施工提出异议的犹太女工程师。而那么在那里,难道狡诈的他就理解不了小孩其实是在扯谎吗?他就不会照样毫无缘由的打死这个勇于在他面前耍小聪明的小孩吗?画面没有跟进,但显然小孩活了下来。所以镜头一转才有了,被辛德勒决定将其列入名单之中的情节……能够说,在此,导演斯皮尔伯格制造戏剧效果,却有意回避了纳粹残暴性格的一致性。

  辛德勒的主角倒是张力十足。但即使如此,诠释的仍然不能说成功。神秘揭示之后,辛德勒展现了他的黑暗面——与走投无路的犹太作不公平的生意。他是一个臭名昭著的骗子。他告诉那个独臂人他擅长表演而非工作(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善于推销的斯皮尔伯格,发现这个人比其他所有大屠杀作品中的人物更有吸引力的地方)。他充满魅力,却又令人难以琢磨。在经历了那个感激他救命之恩的独臂波兰人被杀之后,辛德勒的转变在所难免。可斯皮尔伯格却没能意识到,他对于主人公的这种转变的刻画有些夸张。而且始终在透过与苟斯这个变态恶魔的强烈的视觉比较去进一步渲染。

  转变趋于结束,辛德勒的伟大也臻于完美。而他与苟斯的关系也在变化,并发展到为了拯救生灵务必和更强大的恶魔进行交易。但是这种变化,表面上生动搞笑实则存在明显戏剧性缺陷。因为辛德勒所做的这个交易在经济上无利可图。斯皮尔伯格极力呈现了纳粹的淫逸奢华,但人们对于大屠杀期间的辛德勒的财富走并不关心。至于苟斯,从一出场开始就对着他管辖的这个“城市”抱怨连天。费恩斯,带给影片以某种活力。但这种活力是为了弱化观众道德感。他始终是邪恶的,不折不扣的疯子。他让观众目睹一个坏人所能表现的所有恐怖,从而简化他们的道德意识。苟斯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杀戮,其实并没有让观众更清楚地去认识那数百万犹太人的大杀戮。给令人恐惧的东西带上人性化面具使其更为合理。为犹太女佣所吸引,以及被宽容理念所短暂迷惑的等表现苟斯人性化的段落,但是就是一个三维主角转变为二维主角而已。

  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散落与影片各处。其中辛德勒在死亡列车上寻找他“跟班”斯坦时,便以官僚手腕反制官僚作风(比费恩斯所扮演的苟斯更可怕和真实可信)。但当最终火车开动,营救转变为动作戏后,有些令人泄气。而发生在逃亡中的母亲、女儿、少年好友之间的小插曲则颇具真诚的震撼力。因为它聚焦于特定时刻复杂的人性与道德的抉择。但接下来的“红衣女孩”情节却有些可笑。所表达的信息以及背景音乐相当老套。很明显,和辛德勒一样,这个孩子被凌驾于其他所有人至上。

  “营救转为动作戏”?形容的有些夸张。其实作者想说的似乎就应是,既然辛德勒的“发配到苏联前线”的官僚式恫吓起了作用,那么这场戏即可告一段落。导演根本无需再画蛇添足地用火车启动辛德勒急追的后续情节制造紧张(更何况追了几步之后火车立刻就停了。也没有制造多少紧张)。结果最终反而使影片节奏显得拖沓。

  其实对于此情节的讨论,能够引申出一个问题,即在类似于表现大屠杀之类的杯具影片中,到底如何安插以调动观众情绪为目的的戏剧性情节(诸如使其产生进悲悯、愤怒、紧张和焦虑等等)?哪些东西因可能破坏整体风格而不该加入;哪些东西又是能够加入,但却要注意适度否则就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个人认为,其实对《辛德勒的名单》不满的很多人除了主题和立意之外,更多是在上述问题上与斯皮尔伯格产生较为严重的分歧。

  导演不相信观众能够在善与恶的界限不够清晰的状况下子自己得出结论,也能够够深刻领悟大屠杀的悲惨(比较《钢琴师》的结尾,主人公与德国军官成为朋友)。当人性在最困难的境地仍然闪烁的时刻,才是感人的(在本片令人厌恶的送别的结尾段落中,犹太人送给辛德勒的礼物的情节是唯一令人动容的地方。感谢那个由金牙铸成的戒指的隐喻)。而在悲惨段落中表现邪恶中人性也是能够的。但在两者之间的灰色地带,这样处理却是不够的。本片的每个段落都能看出“匠气”,都可能看出意识形态上妥协。也许最令人生厌的是斯皮尔伯格在这场大杯具中,反复提醒观众上帝是无处不在的。而且一而再再而三的将不可能变为可能:辛德勒赌21点救女人;德国人开了两枪都卡了壳;辛德勒与红发女孩的严重不靠谱的遭遇。最不能忍受的可能是,在苟斯的绞刑上发放救济的情节。对此,人们能够说都是在表现了伟大信仰。但对我而言,却是对死去的人们的一种侮辱。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总是对特定人群中的极少数人宠爱有加,所以他根本无需去证明上帝站在他们一边。尽管这些情节未必不能打动观众,但本人依然认为仅仅靠着屠杀犹太人的时弹奏莫扎特、女人在地窖被殴打与纳粹击掌娱乐的交叉剪辑等诸如此类的技巧和手法,是无助于人们更深入地理

  解当时的状况。

  关于“卡壳”问题,罗曼·波兰斯基在他的《钢琴师》中做出了修正:德国鬼子只要简单的换个弹夹补开一枪即可!摒弃了做作的所谓戏剧性震撼,却增加了真实的残酷。德军杀回马枪血洗犹太区时弹莫扎特的段落倒的手法确实有些老套。当然,如果属于照搬历史,那也无可厚非。可如果纯属导演为了追求煽情效果的凭空创造,那只能说效果不是很好。

  约翰·威廉姆斯的音乐有的时候很完美,做到了与情节水乳交融。但另些时刻却明显较差。本片的黑白摄影,如果能出此刻另外一部没有这么多道德缺陷的电影中,也许成就更大。十分厌恶本片的那种电影和写实性纪录片的过分夸张的反复交替的风格,对它难以产生共鸣。而出此刻纳粹俱乐部的光,居然被处理的与辛德勒工作的犹太人神圣光辉一样热烈。思考到影片的主题,如此夸张表现手法十分不妥。同斯皮尔伯格的许多艺术抉择一样,本片的风格化分散了应有悲惨效果。更糟的是,图像本身还有着如此顽固的雷同感。斯皮尔伯格利用集中营的图像基调榨取观众的认同。但由此建立起的大屠杀的图景却因为过分熟识,反而缺少了痛苦感。

  《辛德勒的名单》,有很多理由赞赏它。比如视野令人印象深刻,有着出色的商品价值,现代人的视角,以及对那些有这方面喜好的人们讲述一个故事等。斯坦利·库布里克以前对此片表达的明确的批评,在此不妨转述。他说,“辛德勒的名单是关于200个活着的犹太人的故事。而大屠杀是关于6百万死去的犹太人。”这种观点能够从斯皮尔伯格对于克拉科夫犹太人区的逃亡那场戏的设计中略见一二。一个人在计划透过下水道逃生。好莱坞式的故事模式确实更关注于幸存者,而非受难者。更明显的地方,则在接近影片结尾的名单上的人是否能够及时从奥斯维辛转移过来那段情节。惊悚悬疑效果形同嚼蜡。在纽约时代一篇吹捧此片文章中珍妮特·马斯林写到,“斯皮尔伯格先生确信,透过此片人们会以不同的角度去认识那场大屠杀,以及他本人。”但本人却认为《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充满着妥协迁就,表现手法失当,刻意迎合观众的电影。所以对上述评价实在不敢苟同。

  相对于本文作者所强烈抨击的结尾的告别演说,更不满于火车误入奥斯维辛最后被成功转出的情节。个人将其归入上面提及的破坏真实和深刻而安插的虚构戏剧性情节的范畴。究其原因,和斯皮尔伯格的对于辛德勒的名单的这一题材的表现侧重有关。其实仔细想想,在此历史事件中最能表现主人公心灵救赎深刻性的地方在哪里?是对犹太人的再认识并将其陆续列入名单吗?是与凶残的苟斯斗法吗?是用水龙头给封闭在列车中犹太人浇水吗?似乎都不是。而是他最后高价买别家炮弹去充当自家产品而保全一干犹太工人的生命!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已不只是考验良知和倾家荡产的问题,而是真正关乎个人性命安危:在军需供给上欺骗纳粹的结果不言而喻!但“不幸”的是,由于缺乏安插苟斯之类的反面主角的空间,无法满足好莱坞类型电影所需要的推动情节发展的善恶对立的主角模式,导演斯皮尔伯格只能将此“高危阶段”的展现大幅从简(从犹太劳工入营到苏军解放)。但同时又不愿忍受相对平淡的反高潮,所以斯氏便编织了一段运送名单上的犹太人的火车误入奥斯维辛的的制造悬疑的情节去调动一把观众情绪。

  库布里克的批评意见,正中要害。斯皮尔伯格好莱坞首席大导的地位和身份,注定此公的战争题材作品不可能具有彻底的反战和人文关怀。无论是《辛德勒》《拯救大兵》还是《兄弟连》渗在骨子里的,还是对自由、民主以及个人英勇主义的美国主流价值观的宣扬。但本人又不主张简单地将反战深刻与否作为对于此类文艺作品的决定标准。因为反战精神、人类和平难道就必须是终极真理吗?你真的能确保所谓人类和平的追求必须能造福子孙万代吗?看着近些年快速加剧的气候变暖、两极冰融、海啸、飓风、地震等巨大的自然灾害不禁要问,缺少制约高速发展的人类礼貌,对地球和人类自身到底有多大的危害?在物极必反面前,为什么人类持久和平能够独善其身?……当然了,这些扯的有点远。点到为止。

  回到斯皮尔伯格。也许此公的问题与美国电影界长期以来渗透在骨子里自卑心理有关。总害怕别人说他们没文化传统和底蕴。所以最佳影片经常就要颁给给有着所谓宏大主题的作品(勇敢的心、与狼共舞)。而导演方面,不少人潜意识里总自觉没创作过“终极人文关怀”作品,就不算是真正的电影大师(比如伍迪艾伦的伯格曼情结,和斯皮尔伯格)。其实,百年世界电影史已然昭示世人,宏大、崇高的题材未必与导演水平和地位成正比。否则,希区柯克早就名落孙山了,而莎士比亚、托尔斯泰作品等文学名著改编影片也早将《公民凯恩》取而代之了。所以,老斯的当务之急就是好好反省重新定位,再不要爱慕虚荣附庸风雅了。当然,期间也急需提高加强对中国的认识。

  辛德勒的名单影评精选(三):

  一盏油灯,一部打字机,两个男人,一串长长的名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日子里,无数战火与硝烟似乎让太阳也失去了光芒,一层灰色的厚实的阴云下,一切的是是非非都已单薄得只剩下黑白两色。如果说杀人和被杀已成为最主要的两种生活状态,那投机商人们就是两者之间巧妙的平衡点。奥斯卡辛德勒就是其中的一个。

  他带着一个皮箱,穿一身西服,戴一顶礼帽,别一个纳粹胸针,从捷克农村来到了大城市,他可能没有受过什么良好的教育,但又有什么关系呢?战争的年代,一条三寸不烂之舌就是他最大的资本。一切仿佛都像预想的一样顺利地进行:混迹于社会名流,开厂,雇员,生产,顺理成章的得到战争的财富。这座雇用了几百廉价犹太人的五金工厂,让他坐在舒服的办公室里享受渔利。

  辛德勒的心似乎不会被弥漫的战火影响,他在山上的生活永远都有美酒,舒服的床铺,体面的衣服,而山下的集中营里,只有无休止的杀戮、杀戮、杀戮。

  但一切都在这一天改变了。他到山脚下骑马,遥望远处黑压压的集中营——依旧是死气沉沉的气息——但正在他想转身时,一抹红色闪闪地滑进了他的眼帘。

  那是一抹怎样的红阿!它是一个五六岁小女孩衣服上的色彩,在无边无尽的黑白灰的底色上,即使再不起眼,即使它在硝烟无休止的侵扰下已变得有些羸弱,即使它在缓缓流动的垂死挣扎的生命空壳中似乎随时都有被淹没的危险,但它俨然是整个集中营最鲜艳、最耀眼、最动人的部分。它是活力,是期望,是生命,是太阳遗落在地狱人间的一抹光亮。

  辛德了凝望着那片红色,他想记住它。但他明白,记忆不可能也不会改变任何事。他若有所思的骑着白马,回到山上。

  他让他的犹太人会计统计好全厂的资产,然后用它们向心狠手辣的纳粹军官换取了更多的犹太工人。

  一盏油灯,一部打字机,两个男人。在一个静静的夜里,一个又一个犹太人的名字被清晰而坚定的说出,然后被同样清晰而坚定的打在纸上——用钱,不,用那被一抹红色点燃的蛰伏在一个真正的人心中的品格换来的犹太人的名字——这,便是那一串长长的名单。

  又一座工厂建好了,这次制造的是利润最大的军火。那些原本在集中营里等死的犹太人们如今都能安全的在工厂里安心工作了。辛德勒完全有潜力从中大赚一笔,但他没有。他故意改装了生产机器——这座军火工厂中始终没有生产出一颗能用于战争的子弹。

  当德国宣布投降的时候,辛德勒也最终因叛国罪而被迫流亡。临走的时候,工厂里的工人们用一个老工人的金牙铸成了一枚戒指,上面刻着:当你拯救了一个人的时候,你就拯救了整个世界。

  若干年后,病死他乡的辛德勒墓前,当年在工厂工作的许多工人和他们的家庭将一颗颗代表着敬意与感激的石块放在墓碑旁。没有话语,没有泪水,只有充满诚意的心。

  奥斯卡辛德勒,他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商人。他胸当中被那抹红色点燃的品格的力量,拯救了那个时代了灵魂与良知。

  一曲悠远古老的犹太教牧歌从远处传来,仍是那样低沉而婉转,诉说着过去,一个有关救赎的故事……

  辛德勒的名单影评精选(四):

  描述二战的电影我们都看过很多,但是如果要我们在记忆里找出最经典的,《辛德勒的名单》必在其中。一向惯用特技效果的斯皮尔伯格,却在这部电影里用灰白的底片和手提式摄影机重现了那一段令全人类痛心和不堪回首的历史。这部1993年的黑白影片以它的真实,它的感人,触动了人类心灵的底线。

  一个普通的犹太人家庭在低声吟唱着圣咏曲,随着镜头推近,蜡烛越烧越短,微弱的烛光渐渐熄灭,画面转向黑白色,一缕白烟缓缓升起,最后变成火车轰鸣的烟雾……这是影片的开头,熄灭的烛火,黑白的色调,似乎都已早早地向我们暗示着,犹太人的生命正走向终点。

  酒会中,伴随着悠扬的小提琴乐曲,高大俊朗的辛德勒优雅的抽着烟,望着不远处邻座的女子,眼光深邃。其实,他是在打探着女郎身旁的德国纳粹军官,作为一名德国企业家,辛德勒无时不刻不在寻找着挣钱的机会。此时的辛德勒,是一位唯利是图的标准商人,除了赚钱,没有什么是他想做的。这也与影片后半部分,辛德勒竭尽全力,倾家荡产救出1100多个犹太人构成鲜明比较,让我们更直观地看到辛德勒未曾泯灭的人性并为他折服。

  一个犹太家庭在德国军人的监视下,默默地收拾细软。这是个富裕的家庭,然而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呢?街道上非犹太种族的孩子们挖起地上的污泥向犹太人扔去,一个小女孩眼里充满了仇恨与轻蔑,嘴里大声地喊叫着:“再见,犹太佬!”,与此相对应的是,大多数犹太人选取了沉默。这个家庭刚刚融入街上被迫搬家的犹太人潮中,路边停下了一辆车,辛德勒出现,当他在街上愤怒的喊叫声中躺倒在这所刚刚换了主人的房子中央柔软舒适的大床上时,他发出满足的叹息:“Itcouldnotbebetter.”镜头立即切换到搬出这个家的犹太人,他们到达了犹太城,应对简陋的屋子,男人愤怒地大吼:“Howcoulditbeworse!”又是个比较强烈的镜头,辛德勒作为一名德国纳粹,住进了被赶走的犹太人的豪华别墅内,享受着荣华富贵。看到那里,观众们更加深了对于辛德勒这个主角的理解。

  辛德勒是一个地方上有名的纳粹中坚分子,是一个善于利用各种关系攫取最大利润的投机商。他的工厂雇佣超多的犹太人不是为了使他们获救,而是因为德军占领波兰后,犹太人是最廉价的劳动力。这样他才能聚敛更多的金钱。至于他如此的行为在客观上保护了工厂里的犹太劳工作为战需物资的生产者而免受屠杀,辛德勒毫不关心。他只思考自己一天能赚多少钱,他为计算有多少个工人在为他创造财富而欢欣鼓舞。他感谢残酷的战争,因为是战争才令他暴富。他面带微笑,展开双臂来欢迎犹太人,但心里却算计着这些人等于多少利益。然而即使是这样,犹太人还是将他的工厂视作天堂,那里能使他们在严酷的环境里免于一死。

  二十分钟的屠杀场面足以使电影观众触目惊心,更何况是当时身处其境,每时每刻都在经历血腥的辛德勒。在山头上骑马驻足的辛德勒静静地看着下面异常混乱的街道,在黑白颜色的人群中,一个衣着红色的小女孩儿在其中快速地毫无目地穿梭着。值得一提的是,全片只有两种色调,黑与白,所以,这个红衣小女孩儿显得个性的醒目。在由童声合唱组成的低沉背景音乐中,小女孩儿身上的红色代表着生命,尽管它看上去是那么的脆弱。辛德勒被金钱掩埋的人性从灵魂最深处爆发。这个小女孩成为全片转变的关键人物。打字机飞快地打出一长串的犹太人名单,大箱大箱的马克被送往歌德上尉手中,辛德勒将1100多个犹太人转移到自己的家乡。影片中打字机不断出现,跳动着打出犹太人的名字,那些跳动的人名也是跳动的生命啊,每个名字,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

  “Itsayswhoeversavesonelifesavestheworld.”这是希伯来圣经中的一句话:“它说,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了整个世界。”这一句话是那些为辛德勒所庇护的所有犹太人的一句肺腑之言。他们以自己最神圣的经文中的一句来赞颂辛德勒,一个德国人,一个纳粹人。他们对他只有无尽的感激,没有丝毫的民族仇恨。他们明白他有着仁慈的心,他有怜悯,有同情。在他散尽家财援救了1100多个犹太人后,还在为自己未能再多救几个人而感到痛心。当他在大雪中远去时,他已被所有犹太人铭记于心。

  旷野中行走的人们黑白群像渐渐变成了彩色,这是影片第一次出现了全屏的彩色画面,阴沉了近三个小时的银屏陡然放出绚烂的光彩,象征着受尽苦难的犹太人们来之不易的自由。影片的这处出人易料的色彩变化,体现了制作者非凡的构思,同时带给观众们极大的艺术震撼力。

  《辛德勒的名单》是美国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于1993年拍摄的一部轰动世界的伟大作品,深刻地揭露了德国法西斯疯狂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以其极高的艺术性成为1994年全球最为瞩目的一部影片,其思想的严肃性、非凡的艺术表现力都到达了几乎难以超越的高度。影片获得了金球奖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并获得了美国导演工会奖。在1994年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辛德勒的名单》一片更是毫无争议地夺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以及最佳电影剪辑等6项金像奖。

  作为犹太人的斯皮尔伯格,谢绝了片酬并将个人所得全部捐献给美国大屠杀博物馆。

  整部影片时间长达3小时15分钟,将近两个标准商业片的长度,但是,并没有让人感到丝毫的冗长与拖拉,因为其中的一个个真实的片段深深震撼着观众的心灵,对我亦是如此。

  德国前总统罗曼·赫尔佐克这样说道:“它让德国感到震惊,让世界感到震惊,它真实地再现了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它让我们重新回忆和审视那段历史,我们愿以真挚无华的追思,共同思考和感受那段历史的伤痛。”

  辛德勒的名单影评精选(五):

  《辛德勒的名单》并不是第一部反映那段历史的电影,也不是第一部因为反映了那段历史而获得国际大奖的电影,却就应是同类题材电影中最成功的一部电影。

  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1、这是一个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的电影;

  2、这个真实的历史事件所表现的是历史中最黑暗的一面以及人性中最完美的一面;

  3、这部电影拥有一个超一流的制作团队,包括一流的导演、一流的编剧、一流的演员、一流的摄影、一流的后期制作、一流的配乐、一流的剪辑等等等等等等……

  所有的原因归根到底其实只有一个——认真的态度。

  关于这电影的种种已经快要被专业影评人与电影爱好者们8得快要烂掉了吧?所以,不想再去说那些专业的或者是非专业的话题,而是想聊聊关于态度的问题。

  《辛德勒的名单》改编自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所著小说《辛德勒方舟》,小说中的故事是一位因辛德勒而死里逃生的经历的犹太人波德克.菲佛伯格所讲述。1983年斯皮尔伯格与一向期盼这段恐怖的经历能够被拍成电影的菲佛伯格见面,斯皮尔伯格给他的回答是“10年”。

  为什么是10年?

  斯皮尔伯格用行动给出了一个答案,他试图将这部电影让给以前拥有同样经历的犹太导演罗曼.波兰斯基,1983年的斯皮尔伯格真的没有足够的潜力去驾驭这样一部沉重的电影,即使在这之前他已经是一位十分成功的商业电影导演,但那些电影的确没有办法与“严肃”两字划上等号,历经10年沉淀之后小说最后被搬上了大银幕。

  一个梦想或者说一个计划被搁在心底是个什么感觉?

  时不时地会被这个梦想打断思路又是什么样的感觉?

  十年磨一剑,剑出鞘,天地惊!

  真的期望能够多看到这样的电影而不是看着边上的观众捧着爆米花无聊地嚼来嚼去。

  辛德勒的名单影评精选(六):

  《辛德勒的名单》一片将作为电影史上永恒的光辉而存在,它是电影史上一部经典的作品。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名字也将与这部影片联系在一齐而永远流传下去。

  1993年,美国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带领《辛德勒的名单》一片摄制组初抵波兰,就在他们跨进二战期间克拉科夫中营准备安营扎寨之时,突然收到全美犹太人协会从纽约发来的一封急电:"请勿惊扰亡魂,让他们安息吧。"斯皮尔伯格读完这聊聊数语的电文,一言不发。他当即下令摄制组全体人员撤离克拉科夫集中营,转移到几十公里以外,搭置布景拍摄。与此同时,他独自一人离开了摄制组,乘飞机直接飞往纽约。斯皮尔伯格不派代表,不借助电话、电报、电传等迅速方便的现代化通讯工具而横跨大西洋,亲赴纽约向"犹协"致歉,他的谦逊和诚意令"犹协"全体成员无不动容。难怪之后国际影评界交口赞誉《辛德勒的名单》是"一位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导演拍摄的一部洋溢人道主义气息的电影"。

  《辛德勒的名单》让世界感到震惊——这部深刻揭露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恐怖罪行的电影,于1994年3月1日在德国法兰克福首映,德国总统亲自出席了影片的首映式。

  美国总统克林顿看过此片后印象很深,以至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疾呼:"我迫切要求你们去看看这部影片。"

  《辛德勒的名单》具有如此巨大影响的震撼力和如此深沉而令人痛苦的艺术魅力,就应说,是与斯皮尔伯格身上流着犹太人的血液,以及童年时代亲身体验过犹太人遭受歧视的痛苦;以及他源于乌克兰的大家族中竟有17位成员在波兰纳粹集中营中被谋害;以及他的内心深处对辛德勒——这位犹太人的大恩人怀有虔敬感恩的心态等一系列无法逃避的事实分不开的。

  早在1982年,斯皮尔伯格收到他的制片人寄给他由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科内雅雷斯所著的《辛德勒的名单》,从不细读小说的斯皮尔伯格一反常态,不仅仅仔细阅读完这部小说,还当即拍板买下其改编、制片权。他意识到这是他渴望已久的题材,但他自知时机尚不成熟。直至10年以后,即进入1993年的春天,影界一些要人劝他放下这部非商业性影片的拍摄计划,他所在电影公司的一个头面人物甚至提出:"与其拍此片,不如把钱捐给大屠杀博物馆。"这句话激怒了斯皮尔伯格,更促成了他下走决心不惜付出任何代价都要坚持拍成这部影片。电影公司最后作了让步,不得不让这位向来以游戏心态拍摄惊险片、恐怖片和科幻片而著称于世的"孩童"导演去实现他的梦想。为了这部影片,斯皮尔伯格首次放下了惯用的电影特技,拒绝援请好莱坞影星主演,仅请一位奥斯威辛集中营中的幸存者做副导演和被辛德勒拯救出的犹太人做影片顾问。就这祥,他仅耗资2300万美元就拍出了这部长达3小时15分钟的影片。这部影片的拍摄对斯皮尔伯格来说是一次新的体验,压抑的情感闸门一下打开,他说:"这次我感到重要的不是我的想象力,而是我的良心,突然间,我一惯用来逃避现实的摄像机直面现实,在拍摄中我哭了,我每一天都流下了热泪。"

  为了方便工作,斯皮尔伯格把家人接到了波兰,可每一天14小时紧张的拍摄工作之后,亲人也无法把他从白天的思绪中解脱出来。在影片拍摄过程中,斯皮尔伯格不止一次因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而迫使拍摄中途停止。当他用手势指挥群众演员——健康的到右边,有病的到左边时,他感到自己就像纳粹党徒;当他指挥剃光妇女的头发、剥光她们的衣裤,把她们像牲口一样赶来赶去时,他的心都要碎了。他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可怕的经历。"几个星期里,他不和剧组里的德籍演员握手,不向那些身着纳粹军服的扮演演员打招呼,他以为自己就生活在当年的纳粹集中营里,4个月后,影片在波兰封镜,身心疲惫的斯皮尔伯格脸上才最后露出一点笑容。……拍完此片,斯皮尔伯格谢绝了片酬并决定将个人赢利全部捐给美国大屠杀博物馆。

  《辛德勒的名单》虽是以黑白摄影为主调,仍是彩色大制作的规模,全片有126个主角,动用3万名临时演员演出。在波兰除有30个外景场地,还搭制了140个布景配合。前幕后动用了百余名犹太人参加工作,让他们重温一次纳粹恐怖血腥的恶梦。影片情节波涛汹涌,气势悲壮,一幅幅画面——以黑白摄影为主调的纪录片的结实性手法,表现德国纳粹疯狂灭绝犹太人的恐怖,其惨状催人泪下。……

  《辛德勒的名单》成为全球最瞩目的影片,其思想的严肃性和非凡的艺术表现气质都到达了几乎令人难以超越的深度。描述犹太人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遭受群众屠杀的影片过去也拍过不少,但是以德国人良知觉醒并且不惜冒生命危险反叛纳粹,营救犹太人的真实故事片,这还是第一部。影片中,辛德勒开始时并不是位英雄,为什么最后他成了一名英雄,影片并未作出解答——所表现的只是他的行为。斯皮尔伯格动用了一个小小的具有象征含义的效果陪衬:

  在清洗克拉科夫犹太人居住区时,辛德勒在挥舞棍棒、疯狂扫射的冲锋队和被驱赶的犹太人之间看见了一个穿行于暴行和屠杀而几乎未受到伤害的穿红衣服的小女孩。这情景使辛德勒受到极大的震动。斯皮尔伯格将女孩处理成全片转变的关键人物,在黑白摄影的画面中,只有这小女孩用红色。在辛德勒眼里,小女孩是黑白色调的整个屠杀场面的亮点——之后女孩子又一次出现——她躺在一辆运尸车上正被送往焚尸炉。

  这一画面成为经典之笔它的摄影的深层内涵和艺术价值远远超过一般好处上的电影作品。从影片开头到纳粹宣布投降,都是用黑白摄影,目的在于加强真实感,也象征了犹太人的黑暗时代。之后纳粹投降,当犹太人走出集中营时,银幕上突然大放光明,出现灿烂的彩色,使观众有从黑暗中走到阳光下的感受,能够体验到剧中人解除死亡威胁的开朗情绪。

  影片的摄影指导扎努西·卡曼斯基掌握了黑白摄影的画面质感,在沉重中有厚重的味道,个性是在拍摄波兰的贫民区时,矮墙、砖块、潮湿气息,还原了时代的真实氛围……

  同时由爱尔兰影星利亚姆·尼森饰演的辛德勒,由曾主演《甘地》而获奥斯卡金奖的本·金斯利饰演犹太人斯特恩所组成的强大的演员阵容,也是使这部影片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

  一部好的电影,很难以到达像《辛德勒的名单》这样简直令人无法挑剔的完美。就应这样说,它的存在是电影的一种永恒。奥斯卡金像奖,只是作为它的一个褪色的陪衬。

  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辛德勒的名单》本片获得奥斯卡7项大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剪辑、最佳音乐。本片也是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反省历史浩劫的人道主义之作,这也是他从影以来首度获得影评界肯定的作品。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