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错位》经典观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2-03-05 05:19:04

  《错位》是一部由黄建新执导,刘子枫 / 牟红 / 杨昆主演的一部科幻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错位》观后感(一):随便写写

  30年前的电影,同年广电总局成立,从此中国电影的发展就少了一种可能。

  人们总是制定一些制度,却只希望别人遵守,就好像是说:如果这世界的自由总量是恒定的,那么唯有限制别人的自由才能使自己获得更多自由~

  电影采用拳击雕塑和比赛镜头,还有各种红光和蓝光的色彩对比,营造了一种诡异的冲击效果。

  《错位》观后感(二):不让拍,因为不想改变

  “你们人类制定了许多规则,内心深处却只希望别人遵守。”。很刺中要害的一句台词,对AI的讨论并非新话题,这部1986年上映的影片已经很深入了。影片的镜头、布景、道具在今天看来仍有很强的探索意味,特别是老子(有人认为不是)在沙漠里看电视的那一段,简直炸裂。正因为这种影片不让拍了,所以它讽刺的东西一直没改变。

  《错位》观后感(三):關於電影鏡頭和風格的提問

  儘管,這部電影的荒誕、未來、超現實感是故意的,但我也沒學過電影鏡頭,所以很想看到能解答我疑問的專業分析惹??

  1 包括這一部,但不特指這一部,為什麼許多中國電影(包括八十年代的以及現在的一些學生畢業作品和小眾藝術家作品)都自帶烏托邦氣質?

  這種氣質要我具體描述一下,大概就是,1) 節奏並不慢、但鏡頭卻很慢?2) 不真實?不像是流暢的生活再現?這是因為剪輯拖沓? 3) 80年代中國拍什麼我都覺得極烏托邦,或者是因為當初的建築環境???與剪輯/鏡頭有關嗎?

  然後這種效果無一例外的讓我想起庫布裡克和林奇。是一種效果嗎?如果是同一種效果,只要加上厲害的美術和配樂就可以達到厲害的荒誕的效果?但如果是普通場景就會覺得奇怪累贅拖沓毫無意義?

  還是說,沒錢買厲害的器材所以全都用固定機位???

  2 那種定格略長的人物表情或者人物動作什麼的究竟叫什麼鏡頭有什麼術語嗎??

  謝謝??

  《错位》观后感(四):三十年了,中国还没一部超越它的科幻片!

  科幻片一直是很受欢迎的一个类型片,可是华语影坛却很难找到一部拿得出手的科幻片。

  前段时间,在豆瓣发现了一个豆列,叫做“中国科幻”,犹如发现武林秘籍一般,兴冲冲地打开,看了之后却只能说一句,什么鬼!

  里面大多影片都很难称得上科幻片,甚至很难找到“科幻”这个类型标签,大多都是带点奇幻的性质,和科幻片没有半毛钱关系。其中大多数,都是你我很熟悉的一个类型,只有华语影坛才如此多见的一个类型,就是穿越!大话西游是很经典,但是有人会把这东西当做科幻片吗?

  抛开这些,还有一小部分,依旧是一句话,什么鬼!

  你看,王宝强主演诶!

  不可思议

  《错位》观后感(五):谁控制了谁?

  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一本《科幻世界》,里面有部小说让我印象深刻,名字应该是叫逃离天堂岛,故事梗概是说一群科学家在荒岛上研究机器人,不料机器人自我进化了,反而控制人类成为机器人的“奴隶”,最后科学家如何自救成功的故事。当然,这样的故事情节放在今天已经是很老套了,无论是《西部世界》《机器姬》等很多部电影电视剧中都有过类似的设定,但是我印象中这篇小说应该是发表于八十年代,当时捧着这部杂志真的惊为天人,从此开启了科幻想象力的大门。那时候真的读过一些相当不错的科幻小说,不过现在感觉真的是没落了。

  转到这部电影,感觉和我阅读过的那部小说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妙。非常佩服导演编剧的想象力,局长为了逃避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研发了机器人,但机器人在同社会接触后产生了自我觉醒的意识,虽然最后结尾没有明说,但给我的感觉是机器人代替了真人。也让我不由得想到了最近大火的人机大战,智能AI威胁论,究竟以后人类还是机器人才是世界的主人呢?各位专家各持观点,争执得不亦乐乎。

  但是通过本片,我倒是想到了一个问题,其实无论是人还是机器人,最终都是被欲望所驱使,败给了自己的欲望。在欲望面前,人类和机器人输的一败涂地。

  而且本片还有着非常强烈的讽刺意味,这么多的会,究竟是哪一个才真正值得去呢?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需要通过文山会海解决呢?放到今天,依然值得思考。

  《错位》观后感(六):观电影《错位》简评

  一部上个世纪80年代的国产科幻电影,把“科”与“幻”诠释到了极致,在意淫气息沸腾的同时却始终没有忘记与生活常识,与物理想象的紧密结合,甚至在告知人们以未来科技美好的同时,也不落下揭露现实社会矛盾百出的现状,故它以简单绝妙的故事情节,流行大胆的背景配乐,有浅有深的思想隐喻,白红相间的初创构图,上帝视角的哲学姿态,成为当时甚至迄今中国科幻电影的巅峰之作。给我一次开会的时间,我想我足够可以制作一个与我一模一样的克隆人和打造一个由我主宰的明天。在我的世界里,说做就做一直是我特立独行的风格,我上一刻可以如蜻蜓点水般造你,下一秒就可以让你如柳絮般随凤而去。果然,这就是人性,这在个鱼龙混杂的社会,连机器人都能被物质所腐化,被精神所污染,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去信任,可以去同情。最后,我总是想事情不应该来的那么快,就在你变本加厉的那一天,我轻轻的按了那个让你灰飞烟灭,让我如梦惊醒的按键,再也听不见滴里搭拉的程序化声音,我跳了起来,掀起被盖的几秒钟之后,我始终感觉身背后有人,头顶上很闷。

  《错位》观后感(七):机器人真正的恐怖之处

  电影讨论了两个问题

  一个挺老套

  就是机器人的人性

  里面不断出现科幻片里无数次说的,人为了让机器干自己不喜欢干的事,发明了机器人

  然后发现机器人比自己强,而且居然觉醒了自我意识,要取代人类了

  老子出场,说福兮祸所依,就是警惕科技过度发展,人终究会被自己造的东西杀死

  还有关于机器人和人的融合,机器人不懂人的感情,碰人一下,就会流血,融合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

  机器人很像一个知识分子

  赵书信之前在黑炮事件里出现过,赵书信这个名字,一个普通的姓,书信是用笔写的,就是知识分子形象的代表

  经历过黑炮事件的官僚主义,赵书信自己变成了一个官僚

  而机器人很像以前的赵书信,一个没走出过象牙塔的知识分子

  赵书信告诉他,窗外是大千世界

  果然,到了窗外,机器人迅速腐化

  而且机器人的能力高于赵书信,他就马上开始夺权

  这很像一个新职员把老领导拉下马的老故事

  那控制开会嘴的开关,就是说权力对嘴的控制,知识分子,不过是宣传的傀儡

  这是在讽刺黄建新讽刺了无数遍官场,也是在影射整个社会

  赵书信本人就是社会和官场这样巨大机器上的一个部件,他就是更上层的机器人

  而梦中梦里,才出现机器人的真正可怕之处

  就是人对自身的迷失

  通过研究机器人,我们能更认清人类,同时会颠覆以往的认知

  机器人的真正恐怖之处在于,如果他是人,可是他跟我不一样,那,我是什么?

  机器人很像没腐败以前的知识分子赵书信,他腐败的过程,就是让赵书信看了一遍自己改变的过程,这个时候他就会意识到自己心灵的迷失

  如果这个纯洁的人是赵书信,那,我是谁?

  很多人都害怕镜子,也喜欢删丑照,人其实,很害怕,看见自己,以及,弄懂自己

  《错位》观后感(八):张敏老师的《错位》浅谈科幻电影

  张敏老师编剧电影《错位》的时代,是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文化开放时代——八十年代。由于国际先进思想、开放风潮的传入、演化,这一时期成了新中国电影业史上盛开的一朵昙花。相比于之前意识形态单一的宏大叙事的电影,八十年代的国产电影在各种思潮的滋养中,也更多的将眼光投向了发达的西方电影产业。张敏老师编剧的科幻电影,打破之前红色电影的单一叙事内核,完成新时代的科幻电影创新。 这部电影是政治舞台的黑色幽默与人工智能的巧妙结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赵书信,为了应付文山会海,他做了一个与他一模一样的机器人,代替他参加数不清的会议。而渐渐的,机器人越来越个性,越来越不听指挥了。赵书信感到失控,焦虑。他对机器人说的那段话点出了整部影片的出发点:“我制造你不是为了让你发表议论,而是让你服从我的意志,否则,我宁肯毁掉你。”张敏老师将讽刺艺术运用到了极致,通过机器人的毁灭,讲述了一个政治投机者的梦之破灭,但同时给每位观众深刻的时代警醒,这场机器人与人类的较量,不光是迅速发展的人工智能科技的错位,它对未来世界的探索不止于这份平直叙述,这更是电影的无声反抗。 未来主义色彩浓郁的场景设计和道具的使用也是本片的一个亮点,活跃在世界电影舞台上的未来主义者蔑视对过去的崇拜,注重应变和独创性,追求精美与奇特的创作。而用镜头表现未来性是它与之俱来的象征。它的矛头对准时代和当前国家机器。片中的主人公赵书信有着强烈的孤独感,所以整部影片里出现的人物极少,更多的是无生命体的一瞥而过。伴随着寂寞的鼓点,配乐和镜头的转换也显得孤独而静谧。 这部电影是科幻电影业的创新,也是把幻象运用于现实镜头里的一次大胆尝试。与之前的红色电影、国产叙事性浓厚的社会、家庭伦理电影相比,它的“不接地气性”却尤其合时宜,看不到一点矫柔做作的痕迹。张敏老师立足科学本身,在浓重的政治色彩和科幻氛围里,没有忘记立足生活常识和物理想象,在沉静中向人们展示一幅未来科技的美好蓝图,虽然其基调生发于中国政治舞台的黑暗角落,这份尺度的把握与轻重的权衡值得被时间铭记。 总而言之,这部电影的这种另辟蹊路的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超现实主义镜头尝试,让我们看到了它走向更远的可能性,同时,这种电影剧本的写作与拍摄,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科幻电影事业的春天。

  《错位》观后感(九):八十年代“非主流”电影

  由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曾经有过一个极短暂的文化上的大开放,八十年代整体的电影水平整体来说是很高的。相比于之前意识形态单一的宏大叙事的电影,八十年代的电影在“新启蒙”的各种思潮的滋养中,也呈现了多种不同的样态,并企图颠覆和打破之前的电影里那种本身就代表一种意识形态的经典叙事。如果说我们关注最多的反思伤痕电影《天云山传奇》、《芙蓉镇》、《牧马人》还停留在透过文本叙事让观众沉浸到想象的世界中去的经典叙事,那么从那些今天还是中流砥柱的“第五代”导演的《黄土地》、《红高粱》开始,中国新电影一次又一次对叙事的神话进行了反叛。而如周晓文的《最后的疯狂》(1987)、《疯狂的代价》(1989),黄建新的《错位》(1986)、《黑炮事件》(1986),这几部相对较少出现在我们视野里“非主流”电影,则更是在叙事和商业价值及艺术性上进行过大胆探索的先锋。

  (一)“新启蒙”的滋养

  1984,这个奥威尔笔下可怕的集权世界,在中国却是另一番景象。随着一批外国思想学术著作在中国的出版,一场新的启蒙运动开始了。社会上流行着萨特的存在主义,尼采的超人哲学,弗洛伊德、荣格的心理分析,汤因比的历史文化。人道主义思潮、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兴起。1985年,在轰轰烈烈的批判否定过去十年后,中国人终于冷静下来,深深回到自己民族文化的根里,反省自己的集体无意识。文学界乃至文艺界于是开始了一场“寻根与反思”的热潮。这些思潮的涌动,文学的发展,都为当时的电影提供了巨大的滋养。

  (二)对欧美电影有意识地模仿

  1985年是相当有意思的一年,除了前面提到的“寻根”运动,在中国电影史上也可谓是相当关键的一年。自1979年的高峰值以后,中国电影的观众数量以年均6%的速度下降,电影市场不断萎缩。到了1985年跌至谷底,面临改革开放后国产电影市场的第一次危机 。(《美国类型电影观念中国化接受中的变异问题》,杨世真)

  当然,危机自然也包含着转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中国电影更多的将眼光投向了发达的西方电影产业。1986年初,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与北京电影院联合招收的一批研究生提出要“重新认识好莱坞”,“要研究类型电影” “《电影创作》杂志1987年1月号、2月号连续展开关于中国电影危机与出路的讨论,表明了中国电影界强烈的危机感及寻求突围的迫切心情。”(《研究生专题讨论美国电影问题》,贺子壮,电影信息报,1986) 按照姚晓濛1988年写的《中国新电影:从意识形态的观点看》文章里的观点来看:

  1985年是中国新电影运动的最高潮。相对于1984年的影片,1985年的新电影在总体上有了一种深化。它主要表现在这样两个方面。首先,1985年的新电影相对于上一年的影片更加个性化,或者说风格化,这不仅表现为一种艺术上的个性化倾向,而且在意识形态上,更加突显了主人公与社会的隔膜,从而强化了主人公的孤独感。其次,1985年同时出现几部影片在叙事语法、叙事模型、反对传统语言秩序方面都比较具有一致性。可以说,新电影在1985年才形成一种真正的社会气势。

  中国电影人在危机中,有意识的模仿着欧美电影来寻求出路。周晓文的《疯狂的代价》和《最后的疯狂》都可以看出一些好莱坞元素,而黄建新的《黑炮事件》和《错位》则是从画面到配乐都有欧洲电影影响的痕迹。

  (三) 错位与分裂

  这部电影远远没有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关注。人们往往喜欢拿它和出自同一个导演之手但获誉更多的《黑炮事件》相比。两部电影里的男主人公都是同一个人。《黑炮事件》里的确对知识分子赵书信那种逆来顺受的形象刻画的更为细腻,对官僚对人性的压抑的批判也更为深刻。相比较《错位》里的故事比较简单。为了应付文山会海,赵书信做了一个与他一模一样的机器人。渐渐的,机器人越来越个性,越来越不听指挥了。终于有一天,他按下了红色的按钮。机器人顷刻被毁灭了。

  然而,就此评断说《错位》比《黑炮事件》单薄,我认为这种批评背后所体现的审美趣味才更单薄。

  赵书信为了逃避各种琐碎无意义的会议,造出了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机器人来代替自己去做那些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并教会机器人一种“平行思维系统”:为了做喜欢的事,必须要得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这种语境里潜藏着一种新启蒙思潮内在的分裂。“在新启蒙主义及“告别革命”的意识形态实践中,中国近现代历史被讲述为一种不断遭遇挫折的悲情叙述,以完成对现代化拯救的认同。与此同时,也造成80年代以来的官方说法存在着内在裂隙,即革命历史故事所负载的左翼政治实践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叙述成为相互冲突的表述。” (历史的创伤与和解——近期国产电影的文化功能,张慧瑜)于是,这种“平行思维系统”正是我们社会里每一个人都需要掌握的二元话语体系,一个人内在的分裂就出现了。今天毕姥爷事件,也可视作这种二元话语体系问题的一种延宕。

  而机器人,做为一个复制人,无昔日的记忆,也无个人身份,只能生活在现在,是以一种破碎和分裂的状况存在于断裂的时间点上。机器人这个意向也象征着当时的人对身份、历史认同的焦虑。

  如果将赵书信视为主体,机器人视为反主体,那么整个故事可视为主体对反主体的抗争,又伴随着主体对反主体的恐惧和膜拜。当机器人比赵书信更像人,更社会化,爱抽烟,爱看故事片,喜欢谈情说爱时,机器人不再只是一个好帮手了。赵书信感到失控,焦虑。对机器人说“我制造你不是为了让你发表议论,而是让你服从我的意志,否则,我宁肯毁掉你。”

  在两个意志的较量中,主体和反主体两个动素被混同,使得观众始终难以认同主体而使其失效。这一点与传统经典叙事截然不同。

  《错位》里的探索不止于叙述,在镜头语言上所使用的先锋的隐喻和符号,甚至已经有些后现代的味道。

  影片里未来主义的场景布置,已经呈现出资本主义世界的样态了,看不到一点历史的痕迹。主人公有着强烈的孤独感。整部影片出现的人物极少,到是几次伴着鼓点的蒙太奇的镜头里出现的人体模特和雕塑,充满拟像与幻影。最精彩的要数梦境那段, 很魔性的老夫子坐在大漠里看电视。时间和空间在这里高度被概念化了。一个千年古老民族要实现的“现代化”,就放佛老夫子在沙漠里看电视一样有种奇异的荒诞感。老夫子那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谶语,简直是对一个时代的预告。

  《错位》在题材,镜头语言上都进行一次了不起的尝试。想想差不多同时期香港和台湾如火如荼的新浪潮,会感慨我们是不是差点曾经也走出了自己的新浪潮。可惜在这之后,黄导不仅没有走的更远,反而退回去拥抱了主流宏大叙事。

  今天,好多人喜欢带着现代性特有的那种 “过去等于落后”“明天会更好”的傲慢惊讶地说“即便放到今天来看也是好的”。这是一种现代人幼稚的乐天。当今这种平庸而琐碎的时代,哪个德国导演敢说自己的片子可以和《大都会》比肩。哪怕电影产业欣欣向荣的美国人也不敢断言说今天的电影比奥森威尔斯的时代进步了吧。

  就像伍迪艾伦无比沉湎上世纪20年代的黄金时代一样,我也一遍一遍的翻看这些八十年代的老电影,沉湎在那短暂的知识分子的春天里。

  《错位》观后感(十):30年过去了,依旧适用于当下

  中国电影诞生至今,最好在科幻题材作品应当就是这部拍摄于1986年在《错位》。出色的故事结构,深刻的社会意义,强烈的思想批判,即便在30年后的今天看来仍旧振聋发聩,令人一身冷汗。别再说中国拍不出好科幻片,只是出现太早了。

  好的科幻片一定要有作者独特的世界观和未来观。宏大的格局与严谨的叙事结构相互影响,以小见大论证自己对未来的某种看法与设想,充满了对全人类内心世界的关注,道德的拷问与发展的追求。但从电影诞生至今,也只有极少数的电影人有能力把商业性和作品深度完美融合。而其中获得口碑票房双赢的更是屈指可数。也正是因为这样,库布里克才是大师,斯皮尔伯格才是匠人,卡梅隆才被称为海盗,斯科特才被铭记。

  今天绝大多数观众都混淆了科幻片的实质意义,在他们眼中科幻片就等同于特效片,特效动作片,特效动作商业片。如果场景不够未来,空间没延伸至太空,看20分钟都没有出现爆炸场面,那这部作品就基本属于“不合格”。这种观影态度更偏向于视觉冲击而非心理震撼,与真正意义上的科幻题材有着相当大的差距。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侏罗纪公园》特效明显不够多,但斯皮尔伯格出色的剧本把控却让第一部完胜后面几部。可见故事是最重要的。

  要说好的国内科幻作品,一定离不开其发展的背景和土壤。刘慈欣的作品被认可,也是因为他能把未来世界的广博与现实(中国)场景的发展相结合。那看看这些年来国内的科幻片有些什么?是王胖子的《未来警察》?还是孙周的《不可思议》?两部作品都是靠明星堆砌出来的闹剧,其成片水准实在不敢恭维。可这都算好的,别的导演干脆没这心更没有这胆子,因为我们确实缺少一颗探究未来的心,只重“视活在当下,过得舒坦”,未来如何关我屁事?可惜了那么多科幻爱好者心心念念想看《三体》,可最后呢?烂尾了吧?

  《错位》讲述了一名中国体制内工作者的恐怖梦境。工程师赵书信辛勤工作多年总算被升职成为了局长,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排山倒海般的各类文件和开不完的无聊会议,令他感到窒息。灵机一动之下赵书信做了一个和他样貌一模一样的智能机器人,将自己不愿意参与的工作打发给这个机器人做,每一次,机器人都能出色的完成这些任务。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机器人的个性开始变得愈发张狂,它渐渐的渗入到了赵书信生活的角角落落中去,甚至开始企图插手主人的感情生活!察觉出异像的赵书信找到机器人和它谈判,要么唯命是从,要么就要被毁灭,面对这样的选择,机器人竟然发动了叛乱。。。

  机器人造反这个题材,在好莱坞作品中太过稀松平常。阿西莫夫这样的巨匠更制定出[机器人三定律]来约束机器人的行为,无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那同样的题材,放在中国语境下,那就是另一幅场景。首先,他替代谁,替代对方干嘛,为何造反?这都根据中国国情来玩,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机器人革命。要知道,凡事加上“中国”二字那就有看头了。

  赵局长设计发明这个机器人是替代自己开会用的,他想有更多自己的时间来完成科研工作或者学习生活,替代品要完成的是麻木无聊永远官话套话的所谓会议。久而久之替代品开始有样学样搞得一身领导干部做派:抽烟,喝酒,应酬,撩妹(甚至有可能发展到床上),习惯于假话空话套话,习惯于应酬各种场面。

  从一开始的表情模仿,行为习惯模仿,到后来的自主意识产生,机器人赵局长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并且以官员的虚伪狡诈来搪塞甚至欺骗真正的赵局长。他更鼓动赵局长多造些机器人,最后当他们的领袖(想想看很恐怖),只愿意出入有专车接送,应对各种酒局饭局和重要接见,而不愿意去生产一线。这只是个机器人!想想看它都好逸恶劳,普通人我们就可想而知了。

  简而言之,赵局长用自己的生活造出来一个官僚!本想通过它完成自己不想做的工作,可万万没想到它竟然沉溺其中,甚至有心取而代之。在赵局长发现问题后,机器人赵局长开始自己为自己充电,争着出席各种会议(如果真让它去肯定会为它充电),甚至到最后演化出自己的暴力情绪,不惜武力相向要与赵局长做最后的较量!一开始自以为能掌控一切的赵局长在最后变得忧郁彷徨,不仅因为这个机器人不可替代,更因为他已经逐渐被边缘化,软弱化,以至于看到机器人赵局长前来惹事还躲在卫生间不敢出头。无欲则刚对他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即,疲于应对才是最后的麻烦。

  映射整个中国社会,30年后仍旧振聋发聩

  本片之所以被视作中国最好的科幻片,是因为全片打造出一种极具现实意义,又引人深思的社会氛围。主人公赵书信所在的上世纪80年代,放在今天看来除了家庭陈设和服装造型稍显落后,其他一切行为方式与今天无异。比方说政府开不完的会,比方说标配的领导秘书,比方说官面文章与冗长的发言,比方说领导干部对个别女同志的关爱,比方说搞不完的应酬,比方说体面的外表与混沌的内心,比方说散场后所有体制内工作者对文山会海的痛恨。。。这些问题不是1986年的问题,不是中国共产党的问题,而是延续了数千年中国的问题!如今我们从科学发展观转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问题还存在!可见《错位》的前瞻性和普世性。

  影片中有一段情节很有意思,中央下达文件要求取消文山会海,赵局长得知后大为放松,因为这样就不必找机器人替代,还表示要让机器人改造摸样去生产一线帮忙。可仅仅一天之后却发现,会还是要开的,言还是要发的,与自己无关的场合还是要参与的。“说法是说法,做不做得到又是另一回事了。“就连女秘书都反复提醒他,某某会议务必要餐巾,因为”不去不好吧?“这句台词太经典了。深得我中华民族语言文化之精髓。貌似劝你实则是威胁你,貌似轻描淡写实则是语言恐吓!以后我看到不转发文章的朋友也会说”你不转发不好吧?“

  此外,影片中经典对白处处皆是。比方说“我造你不是为了让你发表什么议论,而是为了让你服从我的意志。“何其霸气。这句话放在机器人身上合适,放在普罗大众身上照样天衣无缝。领导高高在上是造物主,是整个社会的基石,下面的人要做的就是服从,而不是私下议论。看看赵的秘书多好?除了规劝就是服从。想想看今天国家政府反复强调不要妄议国政,我们是不是觉得赵局长对机器人的话像是对我们说的呢?

  本片的精彩除了故事巧妙,情节合理,更在于每一个场景的巧妙布置。从赵局长梦中被雪片般的会议文件覆盖,到反复出境的摇摆永动器,时刻提醒着我们他身份的错位,立场的转变,以及想法与观念的犹疑不定。而同样的红酒杯、树立着的麦克风、稿纸模样的大楼(象征没完没了的文件工作)、对称的构图结构等等,也是今天影视作品中创作者很少考虑到的。

  碍于技术所限,《错位》中采用了大量的舞台剧布景。开篇的红色环境,大汗淋漓的局长发言,都显示出赵局长对工作无法忍受的煎熬。这种稍显刻意的表现手法随是条件所限,但更能有效传达给观众主人公的心理感受,可谓用心独到。

  刘子枫精彩的表演让赵局长和机器人的对立显得那么自然,以至于越是琢磨越是觉得这就是赵局长与赵局长自己斗。一个是可望自由,可望生活的赵局长,另一个是麻木于工作,尸位素餐的赵局长。一个是有理想有道德有追求的赵局长,另一个是枯燥乏味不择手段的赵局长。而机器人那一句“不就是下棋出了点事“更是让人冷行直流,了解导演背景你会更觉《错位》精妙之处!

  本片之所以被认为是中国最好的科幻作品,就因为通篇以科幻为外壳,实则讲述了一个从古至今至未来,所有中国人都未必逃得出的牢笼。这种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科幻作品即便没有特效却仍旧会让人感到科技力量之下国人内心的复杂与纠结。不要以为特效就是一切,不要以为场面大了就能爽,《错位》用科幻玩转民族性格,这是老外玩不出来的。如果你觉得本片无聊,那就等你成家立业走上工作岗位再回来看看,保证你会佩服得一塌糊涂。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