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三四郎》影评10篇
《姿三四郎》是一部由黑泽明执导,大河内传次郎 / 藤田进 / 轰夕起子主演的一部动作 / 冒险 / 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姿三四郎》影评(一):观影日记
姿三四郎时而腼腆,时而冲动,时而软弱,时而坚强,像是黑泽明在自传中描写的自己年少时一样。不同的是一个是剑道,一个是柔道,同样都是让人变强,让人成长的一种历练方式。对人心理描述比较直白。影片感觉非常流畅,为了增加人物细腻的感情会加入一些静物的特写。姿三四郎也是导演想成为的人,对电影执着,且尊师重道,爱憎分明。
《姿三四郎》影评(二):一开始就是大师
原来黑泽明一开始就是大师。年轻时的黑泽名和年老时的黑泽明的区别是,年轻时的黑泽明简单直接、阳光、外向、恣意张扬,洋溢着(个体)生命力,充满了力和美。而年老的黑泽明则更加深沉、内敛,道理更深刻,思考更抽象,(思索命运,悲悯人类的痛苦)。
关于那只木鞋的描写,以及结尾在流云下,疾风中,芦苇间歌唱以及决斗的场景,可见黑泽明不止是一个思想者,他还是一个诗人。
(待续)
《姿三四郎》影评(三):以为是最熟悉的姿三四郎
以为是最熟悉的姿三四郎
黑泽明先生眼中的 姿三四郎,比1970年渡边邦男眼中的,可壮实地多.
不过,可能囿于那个时代对于武学领悟和美学欣赏角度不同,1945 二部作品中格斗、武打等设计,显然差与今日,更接近是在用摄影技术表现文学作品,而不是将文字描述立体展现在银幕之上!
此处,不敢不恭,黑泽明先生作品,我等小人物,评价需谨慎!于是再看1943版,不得不说,这第一部,更精彩啊!本来嘛,日本武术影片,从来都不缺乏打斗设计的。否则,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版本宫本武藏呢!
《姿三四郎》影评(四):一般
主演加藤成亮透露,自己的柔道水平只是高中体育课的程度,为了拍摄电视剧接受了特训,届时一定会向观众展现出姿三四郎最得意的过肩摔技巧“三澜狂路”。特训加藤成亮的柔道老师村上清,曾是日本柔道国家代表队的教练,如今是日本柔道联盟事务局局长。难怪加藤成亮意气风发地表示,自己在学习柔道的同时还被教授了柔道精神,感觉自己从内心到身体都变成了姿三四郎。 说道“姿三四郎”,相信许多观众会想起他最得意的技巧“三澜狂路”,跳上10多米的高空连续后空翻再对对手进行过肩摔,所以此次本剧将运用大量的特技。对此加藤成亮表示在演唱会中经常吊钢丝表演飞翔,所以对这种空中战斗相当有自信。
《姿三四郎》影评(五):结束的很迅速
1. 故事就那么结束了?
2. 姿三四郎的成长过程主要是心理和领悟方面的,影片并没有介绍技术上面是如何提高的,大概黑泽明认为习武最后境界高下的区分不在技巧上,这在跟志村乔的比试中可以看到。
3. 那个池塘感觉水很脏,早期日本电影中还可以看到这样的庭院,里面有水流经,后期的就没有了。
4. 最后的场景,跟那个人决斗的时候,有些画面让我不得不联想到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中的一些场景,我视为新奇,大概是因为画幅比例吧,其实电影刚开始就是黑白,就是这样的画幅比例,所以一些大师的构图就这样的成为了经典。
5. 黑泽明内心不会进行明显的黑白善恶区分,大概只是我们这个文化圈,我们那个年代从小被教育成这种二元思维吧。
《姿三四郎》影评(六):明美少年姿三四郎
为什么我看的跟简介都不太一样?是因为字幕翻译么?
总得来说,黑泽天皇的处女作,非常干脆利落。
虽然由于年代原因,现在来看有些不足的地方。
但是故事,人物,还有其中柔道的道加一起毫无疑问的经典。
说下其中三场印象深刻的戏。
一是三四郎跳入水后,从白天到夜晚通过门窗的转场,日本门通过白纸转到有烛光投过,很巧妙。
二更巧妙,是三四郎拜师后,拉车,扔掉了自己的鞋子,那鞋子辗转反侧,几个镜头来表现三四郎学习已经经过很久。再之后三四郎大战众人的戏也很有趣,一是武功打成,二是性格,三是有趣。
三自然是大家所推崇的最后的决斗,风云变换和人大战。
最后,从个人角度说下不足之处,总觉得感情戏稍显突兀,再就是桧垣的戏有些部分感觉不是很清楚。
《姿三四郎》影评(七):近乎于道
又会爱人又会打架的姿三四郎,真招人稀罕啊~~~一扫这些天平静的抑郁~~
黑泽的处男作,也是我第一次看黑泽(活了这么久才第一次看,真是~~)。第一部是浪漫的诗:姿三四郎和小夜雨中邂逅,岁末京之野的决战,那雨是美人雨,那风是好汉风,真让人热血贲张,想弹剑高歌呀~~
续集也不赖,姿三四郎和小夜告别,木屐响过长长小径,三次依依回首,最重的一场感情戏(小夜真是好美啊)~~反角塑造也超赞,源三郎乱发白脸阴鸷逼人,修道馆里和姿三四郎对峙的那场戏,三次进退徘徊,狂号一声,手穿木墙。真是帅呆了~~
看豆瓣才知道,演姿三四郎的是藤田进。大河内传次郎,是师父,据说是战前的明星大腕。师父月夜里,拿个酒瓶踢来档去,细碎的脚步,招招踢中姿三四郎的隐痛。真有禅宗棒喝的意味。
百年之后再无黑泽的武侠,正如百年之后再无小津的家庭琐细~~两者都近乎于道啊~~
《姿三四郎》影评(八):姿三四郎
三四郎扔掉鞋子,踏上了柔道的历程,证明他开始意识自己的成长。鞋子经历了四季的洗礼,暗示着他未来的人生轨迹。
库奥把烟灰滴在鲜花(莲花)上,意味着他对三四郎的藐视,对他坚韧力道的
挑战。木棍与莲花都是三四郎生活的精神,生命的尊严。
三四郎与川的那场比武较量中,节奏有松有弛,人物的反应与动作的张弛完美结合。
库奥与三四郎草原的那场柔道比武中,“天空在帮黑泽明拍电影”与《雌雄大盗》中邦尼与克莱德吵架后,独自跑进草丛里,有异曲同工之妙!阴雨的天空、大风、随风摆动的草。此处的气氛渲染与比武中的柔道结合,既写实又写意。
武与情,比赛的胜利与人间情,谁更重要?对于三四郎来说,心在情,手在胜。
《姿三四郎》影评(九):那朵莲花真美
决定当脑残粉了,所以想都不想给5分。
1943年的黑白片的清晰度真的算是好的,没有任何色彩,但那朵莲花是真的美,尤其是在月光下。作为黑泽明先生的第一部电影,处处透露着禅意,一个字-悟。
三四郎看了一次打斗自己参加了四次,每一次都给了他不同的感受。第一次看到秦一人战胜多人而想变强大,到自己真的有所强大便恃强凌弱,彰显于街头。接下来便是本片的第一个小高潮,三四郎的第一次悟。因为师傅的批评一不服气跳到水池里,抱着一块木头倔强的不肯出来。直到他看到月光下美丽的莲花,才顿悟柔道的真谛,不是为了战而是为了和。
于是到有人来挑战,他也能忍住。直到第二次比武的时候,他失手打死了人,对方女儿怨恨的眼神始终徘徊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这次是关于生命的悟。
后来偶然间遇到了为父亲胜利祈祷的小夜,经过几次的山中偶遇,对小夜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当得知自己最终的对手就是小夜的父亲时,三四郎犹豫了,觉得自己不应该取胜,而应该让每日用自己美丽脸庞祈祷的小夜的父亲胜。但最终在师傅的点拨之下,那块曾救他性命的木块的点拨之下,他如约参加了比赛,并取胜了。这是对比赛之道的悟。刻意的退让并非真正的善意。
最后一战,可谓自己的死敌,有种决斗的意味。但是斗并不是为了死而是为了生,这颠覆了日本武士道的传统思维。如山茶花落,战斗的最终目的就是面对死亡。然而不是的,该如莲花,美好开放。
《姿三四郎》影评(十):黑大师的处男作
1943年的黑白老片黑泽明大师的处女作。
推荐的朋友是70后末尾年代的人,却仍然清晰的记得80年代同名改编的电视剧的情节--昨晚一边欣赏这这部昭和十八年拍摄--一个处于一个敏感的特殊年代的影片,一边在他的惊人的清晰的回忆中,在黑白的影像中穿梭着20年与65年的时空。
而这种清澈的回忆本身仿佛也说明了姿三四郎这个人物与故事架构的鲜明--与黑白的并不清晰的影片底色也恰好形成一种对照的鲜明--而这正是黑大师日后天才的灵光初现。
只有一个小时十八分的短小影片,只由5场各式打架-比赛-被迫决斗串起来的构架若同黑白色调一样简淡,但黑大师偏偏能于简单中构建出耐人寻味的一瞥-好比日本歌舞伎的表演,在犹抱舞扇半遮面中不时的流转出韵味深长的酒靥一现。
而若细细品味,则禅宗的顿悟,神道教,儒家的仁恕(在同名的电视剧中更多体现)等等都有闪现,显露出二战结束前夕日本国名黑白二色的精神底色的背景闪点。
姿三四郎在草原上最后的决斗,于风云变色之中的“叉腰肌式仰天长啸”,和古人弹剑作歌一般并为我所神往。和对手村井女儿小夜的邂逅也渗透着东方式的含蓄美好。
最后顺便也“批判”一下:
第一 小夜在(神庙?)为其父亲的比赛虔诚祈祷的时候,姿三四郎的师傅说“这种舍弃自我与神融为一体的精神才是最美的.....今天能看到这一幕,太好了,,太美了)--43年的特殊年代和对日本当时的现实不能不让我们多一层解读。尤其是对我这样先看过黑大师的影武士这样反差的历史感影片的人。不能不怀疑历史的思潮在当时的黑大师的精神世界中可能也打下了深厚的烙印
其二 最后决斗的时候,姿三四郎被掐着脖子那一刻---圣斗士星矢仿佛复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