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庙街故事》经典影评集

发布时间:2022-06-18 08:08:11

  《庙街故事》是一部由刘伟强执导,郑伊健 / 吴倩莲 / 葛民辉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庙街故事》影评(一):喜欢阿蟹,简单

  片中阿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代表了另外一种古惑仔,他和黄庙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他也讲义气,他始终站在黄庙一边,虽然他常常越帮越忙,但他的确是黄庙真正出生入死的兄弟。他代表了庙街那种没有多少文化,长相一般,甚至粗俗的古惑仔形象,自然不可能每个古惑仔都像陈浩南那样,所以阿蟹这个角色反倒更加真实。

  《庙街故事》影评(二):挺感人的啊~~

  一晃的15年都过去了。出这个电影的时候我才初一。现在才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补这堂15年前的课。

  竟然还意外的好看。古惑仔的味道,江湖义气,儿女情长,典型的早期香港电影的模式。最后的叙述很感人,催人泪下的感觉。

  王晶的电影虽然算不上很高雅和有意义,但票房还是不错的,看电影也轻轻松松的,不那么费脑子,看完后也不会觉得很沉重。这点很好。

  不知道为什么总是郑伊健来演古惑的角色,是不是因为他本来长就长得流里流气的啊??这个电影打斗的地方不算很多。郑伊健看起来其实身材也不是很壮,稍显单薄。但这种片子总是要他来演,除了他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了。不知道郑伊健在香港真实的情况是不是也是跟黑道有点关系啊?反正看他样子就像是个出来混的,虽然他在这个片里面表现的很低调。

  总体来说王晶刘伟强两大导演,郑伊健吴倩莲两大明星(当时还当红,现在过气了)能不好看吗?

  《庙街故事》影评(三):刘伟强的镜头感

  剧情太过俗套,这类比惨戏已司空见惯,看到开头便猜到了结尾,唯一算得上惊喜的,估计是刘伟强的镜头了,晃来晃去的不清不楚杀出一片迷离的艺术感。

  私认为香港电影除了杜可风便属刘伟强最好了,当然个人意见。

  又回到电影,这个在郑伊健演员事业中不得不提的导演,为他打造出sky,陈浩南等经典角色的导演。成就了郑伊健也界限了郑伊健。很多人除了陈浩南连sky都记不起呢!

  电影制作挺粗糙,俗套的富家女邂逅穷小子,吴倩莲真是那种初看不惊人,越看越好看的演员,而郑伊健又再一次向我们阐释了靓仔系大晒的。我反而觉得葛民辉才是这部电影的主角吧!那实力抢镜,还恶搞了《天若有情》一把。

  和杜sir黑社会领导人之间的刀光剑影不同,刘伟强的黑社会是来自底层古惑仔的拳打脚踢。一种在大局面前无力却逞能的角色形象,而义气这戏码早被玩烂了。这部也不算出彩,但只有港产片才能把这种元素表现得淋漓尽致。早已变成了港产住家菜式的存在,这大概便叫港味吧!

  粗糙但抵食兼大件。

  《庙街故事》影评(四):悲剧使人蛋疼

  我讨厌悲剧,悲剧使人蛋疼。

  基本上开头看到阿庙误杀混混蹲在差馆,悲情的背景音响起伴随着阿庙带着手铐抽一支烟的剪影,就明白这剧是要走悲情路线了,不过抽烟的剪影真是太帅,果然不是帅哥没有资格抽烟!(喂

  以及伊面童鞋果然还是长发美啊,怨念为什么出狱后是短发。。。长发更像真发的说,总觉得短发像假发= =

  再有从一开头就奠定的搅基路线,果然港片都是在搅基的,不搅基的香港电影不是好电影!(大雾!

  不过阿蟹对阿庙真心情深似海感人热泪啊!为什么每部片里都有一个对他情深似海感人热泪的基友(我又想起无限复活里为他卖身筹钱的阿星了~~~QAQ

  不过总的来说,我还是很讨厌这样悲情的电影,让人止不住的蛋疼。是不是那个时候的黑社会电影就只能拍这种没有好下场的剧情呢。这样的话我大概有点明白为什么古惑仔系列会这么红了。

  说起来当年地方台播古惑仔时,我看了一点,本来是觉得不错,但是又觉得,这种题材的片子基本最后不会有好结局,为了避免看到结局蛋疼,我非常鸵鸟的干脆不看了= =没想到第二天又重播了,忘记抱着什么心态又看了下去,没想到结局出乎意料主角依然是赢家,瞬间扫除了蛋疼的忧虑,于是很放心的看下了后面的集数。其实古惑仔确实更像一个武侠小说,相比起这些写实向的悲情黑社会故事,它是一个美化版的成人童话,所以才有这么多人会喜欢。

  我偏偏就还是沉溺于童话中的,毕竟人参已经有太多悲剧。。。

  《庙街故事》影评(五):港味其实就是这样不上枱面

  少时看过一段,从阿庙走进阿蟹酒吧开始,阿蟹得意之后阿庙上前问“老板,招不招人?”阿蟹表情不置可否(葛民辉很棒),二人来到后巷,用力相拥。再接下来是打电话给电台,若隐若现交待阿庙与小篆有段前缘。我一直以为这就是这部电影的开头,哇,这简直是命运的剪辑,省略掉前面在内地那一堆无聊的前奏,观众带着问号也能看得出这是兄弟这是女人。 但是刘伟强的电影怎么敢冒这样的风险,一定一开场就揭示人物关系和矛盾,这种设定也是迎合观众的结果。到后面麻将馆打架,同「旺角卡门」的停格加印技术滥用到疲劳,这种残影揭示的心理(「旺」中主观),对于表现打斗其实是拖了后腿的。反派的夸张欺凌,正派迎枪雨的主角光环,最后来一段瞎眼与飙车,也是按本抄足,也是一大类型片。 我已经厌烦听人讲他十几天拍出「古惑仔」的老梗,貌似本人也颇为得意(拿来对比「一念无明」),但充其量是性价比合谊,「一念」则是惊人工整有力,更不必提同样两周拍完的「重庆森林」。如今也有港导以一人同拍两部为骄傲,天,那不如回去拍“七日鲜”,当“云吞面”导演,市场荒谬也拿来当优越感岂不蠢透! Jack和Rose,庙街仔和中环女,亘古不变的戏剧冲突。警察与精英是制序阶层的压迫,古惑仔代表底层民间的人情世故,文明处的得理不饶人与华人世俗传统交叠混杂。如今看这片净是过时的桥段与手法,大众娱乐的喜新忘旧相当令人唏嘘。片中硬塞进去几张欧洲电影海报,有种突兀的尴尬,但又何尝不是从事俗文艺工作者对雅文化向往的自况? 虽说不上枱面,但从小吃这个长大,还是有感情。

  《庙街故事》影评(六):为了儿时的记忆

  小时候看过这部片子 那天偶然看到剧照觉得似曾相识 于是重看了一遍

  豆瓣的剧情介绍完全是错的= = 主要剧情大概是庙(郑伊健)和蟹(葛民辉)是从小在庙街长大的兄弟 在去深圳放烟火的时候庙遇到小篆并从一群流氓手中救了小篆 但是庙也因误杀流氓之一而被公安带走 小篆被名流父亲强行带走而不能给庙作证 庙只能在深圳坐牢4年 4年后小篆已经是电台DJ 庙出狱听到她的节目认出了她 两人在蟹的安排下相认 小篆在其父亲的公司给庙谋了分工作 但是庙始终不适应 此时小篆的父亲为了让小篆和庙分开指使KY陷害庙 庙因此背债 庙和蟹以及庙的父母为筹钱而与早有芥蒂的黑社会箭猪产生冲突 因为各方原因庙和蟹不得不与箭猪决斗 庙在决斗前许诺小篆天亮前活着回来便娶她 最终箭猪被杀 庙见到小篆最后一面后和蟹一同被警察拘捕 多年以后 小篆下班看到机车上的庙在等他 两人相拥。。。。。。

  其中还有其他小剧情 比如庙妈妈和西米捞大叔的感情 蟹的黑社会老大之路以及她和SUZI的感情等等

  本来是因为小时候印象这部片子很感人才又看一遍的 结果可能是老了 也可能看了太多剧情类似的片子 再看一遍就没那么感人了= = 但是最后两人互套戒指的那段还是能够调动情绪的 特别是配上了《一千个伤心的理由》

  感觉这个片子最大的特点算是镜头和剪辑了吧 镜头都很短 接的很快 于是感觉节奏不慢不闷 然后很多手持拍摄 镜头一直在晃 且很喜欢用快摇然后定格 还有很多不是以水平角度拍摄的 再加上大部分场景都是灯光迷离昏暗的 导演大概是想用这些杂乱无序的画面来呈现庙街的混乱吧

  额。。 不得不说 那个时候郑伊健不管在哪个片子里都有陈浩南的感觉 还是挺帅的 吴倩莲也很好看 还有 再看一遍发现庙妈妈是二妹姐演的= =

  《庙街故事》影评(七):香港黑帮片的一个拐点

  一个非常纯粹的港产草根故事,在爱情和黑帮题材的包装下充满了商业气息。制作比较粗糙,表演生硬不自然,很多手持和慢镜头都有些风格不足刻意有余的感觉,有理由相信这是和《古惑仔》一样拍摄周期非常短的片子。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郑伊健和刘伟强的初次合作,从故事情节、演员形象已经镜头语言来看都像是《古惑仔》的预演,也许没有郑伊健在本片中的“庙哥”就不会有风靡九十年代的“陈浩南”了。最近看了一个王晶的访问,专门提到有关郑伊健的话题,当年胖晶打算力捧郑,给他五部电影的机会,谁知前四部(《庙街故事》就是其中之一)都扑街,直到第五部《古惑仔》成为爆款。我倒是觉得《古惑仔》的成功绝非偶然,从今天来看九十年代的港星除了郑伊健也没人能演出漫画男主角的味道,《庙街故事》的出现则更加佐证了这一观点,“陈浩南”这一角色是天赐的。

  其实我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明显感觉到其动作戏是割裂的,片中大部分的动作戏都是类似于《旺角卡门》、《天若有情》式的古惑仔街头械斗,而片尾却来了一场《英雄本色》、《江湖情》式的黑帮枪战。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无非两点,一是结尾的枪战戏可以更好的衔接和升华前面的矛盾冲突给观众一个激烈的视觉冲击;二是九十年代中期在刘伟强还没有确定个人风格的时候依然要向经典作品学习前车之鉴。于是,《天若有情》的街头古惑仔、男女主苦情戏加上《英雄本色》的义盖云天、枪战等等能卖座的元素全部放在一个锅里杂烩一下就成了《庙街故事》,这也是该片一直以来评价不高的原因之一。但是,这却是刘、郑两人合作道路上的重要一程,没有《庙街故事》,恐怕刘伟强在日后诸多卖座电影男主角的选择上会是难上加难了。

  为什么我把一部质量一般的电影看成是香港黑帮片的拐点呢?很简单,一件事物的转折不见得一定大开大合、轰轰烈烈的。《庙街故事》在动作戏风格的选择上足够说明了香港黑帮片正在从江湖英雄片、枪战片发展成为草根的、接地气的、街头械斗的古惑仔片,简单来说是枪林弹雨变成了刀光剑影,等再过十年光阴,《黑社会》的出现,则几乎连刀光剑影都摒弃掉了,成了彻彻底底的剧情片。

  在我看来,1986-2006这整二十年刚好是香港黑帮片最重要的一段时光。1986年,“55后”的周润发携《英雄本色》开启香港黑帮枪战片、江湖片热潮,市场稍稍冷却之后“60”后的刘德华接棒开始了“英雄+大哥+古惑仔”三合一时期,1996年前后过渡到“65后”郑伊健扛起古惑仔片大旗一直火到千禧年前后,2006年“70后”古天乐在杜琪峰的调教下开始了《黑社会》剧情片之路。《英雄本色》到《古惑仔》再到《黑社会》,刚好20年时间,黑帮片完成了从枪战片到打斗片再到剧情片的三个阶段的演变。这20年光景里,过渡作品如《天若有情》、《庙街故事》和《无间道2》则是不可忽视的关键点。

  正所谓10年一代电影,5年一代人。

  《庙街故事》影评(八):等待的意义

  第一次知道古惑仔的时候,是小学,那个时候,班里面的男生迷郑伊健,知道了山鸡指的是后来的陈小春,还有就是女生,他们知道了什么样子的男生以后会变成男人,于是,在小学的最后一年,我们班出现了帮派,就是几个女的成立了圣女教,男生成立了天龙或者天XX的教派,大家轰轰烈烈地在班上划分势力范围,于是,我终于被边缘化了。

  于是,对于这样的帮派电影,我心理有阴影。

  然后,就是港片时代的来临,电影电视剧里面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帮派,以及帮派老大,还有那些帮派老大的女人。我说实话是反感的,或许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是一个至上爱情主义论者,将爱情放在了所有的一切的头顶上,然后戴上帽子把它遮住,最后用它来评价一切,衡量一切的意义。

  然而,也断定,在帮派电影中,没有爱情,没有纯爱情,所以,我不想看。

  于是,会在今天,带着复杂的心情,脱去那一顶帽子,不断提醒,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所以看你喜欢的电影,在这样的心情下面,我慢慢把它看完,中途犯困,睡了一个钟头,然后继续把电影看完,写下观后感,等待你日后检阅。

  等待你日后检阅,以此切题。就如同我在看完电影后,和你聊的一样,是一部关于等待的电影,当然,你笑话我年轻,你的不评价,实为否定,所以,你确实照顾我的处女座自尊心。吴倩莲在电台等郑伊健,四年时间,想说感谢对不起或者爱你,但是当真的这个人回来以后,注定出现问题,爱的压力很多,所以关于爱情的故事总是遇见一大堆不安好心的人,父母,社会,甚至是天气,然后,吴倩莲和郑伊健的问题就是门第观念。

  这些都不重要,看电影的时候,如果你哭,必定有原因,好比你不会无缘故地笑,但是让你哭的原因,多数人在电影以后会轻描淡写讲,我居然哭了,用上这个表示意外的副词后,姐姐妹妹就一起手牵手去逛街了,表示,爱情只是让我哭的电影,而已。

  当然,这部电影我是已经判断为我的洗面电影,因为是你推荐,是你提及。就算是喜剧片,我也得矫情地在当中寻找我悲的身影,所以,看电影的动机本来就有问题,我没有看明白你看得那一部电影,也是值得原谅自己的借口。

  我说,我要是吴倩莲,早就去死了,那些朋友第一,老婆第二的古惑仔就是一群sb,脑壳被门夹过,不值得。他们只是性格英雄,胸大肌如此迷人,但是他们让你哭多半是因为伤害你,而不是感动你,这样的地痞流氓不要是你的福祉。所以,为吴倩莲不值得,也为导演感到很诡异,为什么不能编一个纯粹点的古惑仔爱情来给大家缓解不满情绪,最后还是让郑伊健骑着机车,一路向前去血拼?

  我爱的人,多半就不会是黑社会了。

  但是,委实讲,他们确实很吸引人,男的,女的,都是外貌派,所以,看见这样man的人的时候,由于荷尔蒙的原因,基本上就免疫失败了。

  所以吴倩莲的下陷是青春期还没有过完,她就开始乱想了。

  我开始哭的时候,电影都要结束,先还以为我多半这部电影白看了,眼泪都没有收获,但是看见吴倩莲追车的桥段,还是觉得心酸,心想,是不是再不哭就没机会了,所以调整好情绪,进入洗面状态。

  最后,观后感没有写,这个观后感多半也不会给。

  因为看完电影刚好和你谈几句,你就觉得肤浅了,我还是把它藏起来,以免你看见我的深入思考好,就灰心了。

  Ljd,你好,电影我看完了,还是爱你。

  《庙街故事》影评(九):古惑仔的无奈

  这部电影出乎意料之外的好。此前,我知道它是由刘伟强导演的,也知道它可以算是《古惑仔》系列的预演。但鉴于它很一般的口碑和知名度,我还是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没有想到,它会如此不错,绝不输于《天若有情》,尽管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后者更注重个人英雄主义(华弟),以及那种生离死别的爱情,更像一个凄美的童话故事。而本片则更加现实,更加关注古惑仔作为一个群体的共同特点,氛围也更加轻松,更留下了一个虽然前途未卜,但也还算有点希望的结局。所以我很奇怪为什么它如此的默默无闻,它理应受到比现在更多的关注与赞扬。

  本片的故事情节其实挺简单,无甚新意,无非是一个古惑仔和一个富家女的爱情故事。但这个古惑仔不再是那种热衷于打打杀杀,满脑子兄弟义气的人,而那个富家女也不再是软弱无能,单纯幼稚的娇小姐。庙街是香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富人对于那里的印象是犯罪频发、色情行业以及市井小民。老百姓对于那里的印象可能是鱼龙混杂,是个好玩又便宜的夜市。而庙街的人对那里却有自己的理解,比如那儿邻里街坊间的人情味,清贫却乐观的生活态度,还有传统古惑仔的价值观——讲义气,重承诺。

  黄庙和小篆之间的感情源于四年前的一次舍身相救,四年后出狱的黄庙重遇已经工作,并且成熟独立的小篆,小篆介绍黄庙去自己父亲的公司工作。可是尽管黄庙有心重新做人,别人却未必肯给他机会,同事不是嘲笑他,就是排挤他。这其实是导演想要说明古惑仔想要融入正常人的生活有多么不容易,甚至于他最终不得不失败离开有很大程度上是那些道貌岸然的社会上层人士造成的。古惑仔的出现与现状是一个社会问题,而非仅仅是他们不想做好人这样简单的理由。

  影片的结尾是模棱两可的,黄庙与小篆的团聚既可以当作是小篆的一个美好愿望,又可以当作是他们的愿望最终实现。

  导演在片中塑造了一个不一样的古惑仔,其实黄庙的身上有着陈浩南的影子,他们都不是那种热衷于跟随大哥或者带领小弟整日打打杀杀的人,他们都很讲义气,重承诺。而且,去和别人械斗,在黄庙看来并不是一件非常光荣刺激的事,他也不愿意去做,但正如他母亲所说的那样,男人,有很多事是容不得选择的,所以他必须去,必须去救小篆,必须去反抗箭猪,最后也必须去和箭猪决战。其实这与其说是男人无法选择,不如说是命运在很多时候,容不得我们选择。

  杜琪峰拍过两部《黑社会》,里面讲到了一个势力庞大的黑帮“和连胜”,而他讲述的古惑仔是不同于刘伟强的。杜琪峰更加关注黑帮的权力和制度,更加关注那些位于黑社会顶层的人物。而刘伟强则更关注作为古惑仔本身的那些人,尤其是那些底层的古惑仔,这就使得他的电影有一种浓浓的人情味。

  片中阿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代表了另外一种古惑仔,他和黄庙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他也讲义气,他始终站在黄庙一边,虽然他常常越帮越忙,但他的确是黄庙真正出生入死的兄弟。他代表了庙街那种没有多少文化,长相一般,甚至粗俗的古惑仔形象,自然不可能每个古惑仔都像陈浩南那样,所以阿蟹这个角色反倒更加真实。

  郑伊健只有在演古惑仔的时候才散发出了他作为演员的光芒,其他的任何角色都令人觉得不是味儿。黄庙是另一个陈浩南,是日后的陈浩南。作为明星,他也算不上非常失败了,毕竟还塑造了这样一个深入人心,叫人难忘的角色。但作为演员,他是够失败了,永远跳不出自己曾经塑造的某一类角色形象。而葛明辉则令我大开眼界了,他那出众的演技不知为本片增添了多少的精彩,如果没有他,就像《古惑仔》里没有山鸡,那该有多么乏味单调。

  本片的摄影风格和《旺角卡门》有些相似,也和以后的《古惑仔》系列有些相似,这代表着刘伟强导演强烈的个人风格。他真的可以被尊为“古惑仔电影”之父了。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