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秋天的马拉松》经典观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2-06-19 06:35:59

  《秋天的马拉松》是一部由格奥尔基·达涅利亚执导,奥列格·巴希拉什维利 / 娜塔莉亚·贡达列娃 / 玛丽娜·涅约洛娃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秋天的马拉松》观后感(一):婚外情里可怜的老男人

  半过半百的教授,终年奔波于情人和妻子之间,善良的性格使他不忍辜负每一个人,包括用他的翻译并取代他的老女人,多情的性格又使他不能忠诚于某一个人,只有不停地奔波,不停地穿梭。。。

  《秋天的马拉松》观后感(二):毫不轻松的片子

  老电影都有种人物切换推拉镜头时快速的“骤然”感,而且大都用的特写镜头。只有主人公清晨跑步时用了远景镜头,这时响起配乐的叮咚慢敲感令人神往啊。常常因为一个名字而去看一部电影,而这部完全没有让我失望。人到中年的男主人公,在妻子与情人之间来回奔波,仿佛没有尽头的马拉松。俄罗斯的诗意与优美在此可一窥。结局的戏谑感让人感到,这真是毫不轻松的一部片子。

  《秋天的马拉松》观后感(三):俄罗斯的一声叹息

  安德列是个善良怯懦的中年知识分子,他不愿得罪任何人和拒绝任何人对他的要求。平时,他既忙于工作,又要周旋于妻子和情人之间,生活成了一场跑不完的马拉松。冯小刚《一声叹息》的故事明显就是对于此片的照搬照抄,但是最后成型的作品与此片却不可同日而语。导演格奥尔基·达涅利亚并不如前苏联另一个喜剧大师梁赞诺夫那么出名,但是从本片可以看出,其创作水准不在梁赞诺夫之下,而且本片的男主角也就是《两个人的车站》里那个倒霉的男主角。“对于男主人公而言,中年的人生仿佛随时会从手指间溜走的秋天,在两个女人之间的穿梭恰似没有尽头的马拉松。”影片用一种戏谑却同情的眼光来看那些在情感中欲罢不能的纠缠与挣扎,这正是影片的成功之处。

  《秋天的马拉松》观后感(四):秋天的马拉松

  男主角是尤.列奥诺夫

  一个奔跑在难看的老婆和年轻的小情人之间的中年男人。他从事着翻译工作,他的情人是他的打字员,他们发生着婚外情。这个老男人不停地奔波在家庭、婚外情和工作中,他已经人到中年,不能丢掉工作,不敢和老婆离婚,更不舍得离开小情人,就像在跑一场马拉松一样,没有尽头,而秋天就是指这个人到人到中年的男人。男主角的表演十分到位,展现出一个中年男人不停转换身份的无奈,不禁让作为观众的我感到同情,但是他确实在做一件错误的事情,婚外情!我认为结尾处才是本片最精彩也是令观众最开心的一刻,就是当他的老婆回家来,不想和他离婚了,他的情人也同时打电话来道歉要和他继续在一起,他又像过去一样回答“在某个教研室讨论问题”。看到这,我会心一笑。他是如此的无奈,却又不敢摆脱种种束缚。因为他已人到秋天,没有勇气和精力去做,他还要坚持着继续马拉松。

  公厕爱情

  《秋天的马拉松》观后感(五):疲于奔命的马拉松

  这部电影中他们三个人在树林里采蘑菇那一段很诗意,我好喜欢。

  男主人公的秘密早就众所周知,他却以为别人还瞒在鼓里。那个打字员爱得真是痴情极了,从她身上,我好像看见了以前的自己。不过朋友说,千万不能这样,不然就被别人看轻了。呵呵。我想,人都会长大的吧,也再没有那种激情去爱得那么热烈了。

  音乐也很好,上网查了一下,原来是给梁赞诺夫电影写配乐的大师写的,难怪那么贴切。不仅和他们跑步时的节奏很合拍,而且听音乐,可以想象出男主人公在家、研究所和情人住处之间跑来跑去的疲于奔命的形象和状态。轻快又带些诙谐。

  最后,也许他终于作出决定了,但却一连串的阴差阳错,让别人不断误会他,而且是无法澄清的误会----唉,说了太多次“狼来了”,当狼真的到来了,人家就不再相信你的话了----无奈的悲剧。。。。没有结局的结局,这个懦弱的中产阶级,是会继续他那种奔波隐瞒的生活,还是真的会做个了断呢?不得而知。

  《秋天的马拉松》观后感(六):其实这样真的很累

  一部1979年的苏联电影,有点沉闷也有点深刻。

  丈夫以为只要自己无止境地跑着,尽力去掩饰,就能妻子与情人都兼而有之。之所以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有这么大的感触,倒不是完全源于三角感情的纠结,反而是在丈夫每天无止境的奔跑中,让我从心底突然很想问他一句:你究竟累不累?

  人类是一种贪心而自作聪明的动物。明明自己已经拥有了一样东西,还想同时占有另外一样,还自以为自己能够有条不紊地处理,其实全是自欺欺人。就正如剧中的丈夫,每天奔波于妻子和情人之间,究竟是两个都不能放弃还是在考验自己所谓的“圆滑”和“占有欲”?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当你不懂得舍弃最终你可能会沦落至一无所有的境地。其实何必这么贪心?如果你能够真的用心去好好对待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其实你的人生已经可以很丰富了。

  很多情况下输了可以重新来过,但是人生的一些选择确是终生的,例如婚姻,一旦做出了选择你就要对其负终生的责任,并坚持到底,无论别人如何评论,无论现实是否如你所愿,你都要坚定去捍卫自己的选择。与其相信星座,相信留言,我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点点滴滴在我心底的感受。

  小时候,看到丈夫有婚外恋这种剧情,会很天真而决然地说,如果是我,我一定毫不犹豫地会和他离婚! 现在,我会想,我真的能如此决绝吗? 答案我自己也不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从前的那颗心是已经破碎了,即使修补裂痕犹在。

  结局让我的心情蒙上了一层灰,一无所有的翻译家一瘸一拐的回到乱糟糟的家中,在一片寂静中打开了电视,骤然响起嘈杂的快节奏的流行歌曲。他抱着枕头独自摇摆着舞蹈着,忽然电话铃响起,听筒那端传来女秘书甜蜜的声音。正接着电话,弃家出走的妻子出现在门口,充满希望地问他是否真的跟情人分手了。翻译家条件反射式的急忙冲话筒说话遮掩:"好,明天早上七点在办公室见"。妻子脸上的表情复归暗淡。哦,秋天的马拉松,漫长的马拉松,痛苦的马拉松,疲惫的马拉松,男人的马拉松,女人的马拉松,周而复始的马拉松,无止无休的马拉松……

  其实我更宁愿相信人经过一次失去的痛苦之后是会变好的。是吗?会吗? 或许吧。

  《秋天的马拉松》观后感(七):看之前别问电影如何

  首先来段赞美:我太喜欢这个电影了!看的俄文原版的,没有中文字幕,没有国语配音(第一次觉得学俄语有好处啊!!)电影的笑点 幽默 荒诞 隐喻 所有恰到好处的安排 刚刚好好都是我喜欢的那一套,多一分 少一分 都不对,什么都刚刚好。还有!Алла穿过一件黑色高领毛衣和蓝色格子短裙,我刚好有一模一样的一身,本身自己就喜欢,一看电影有同款就更喜欢了,舍不得穿。。

  ------------------切入正题------------------

  我问俄罗斯外教,什么是婚姻,如果有一天我是Алла 或是 Нина 我该怎么办

  我问Саша外教,是觉得 他也正处中年,婚姻的甜蜜早已消耗殆尽,他常年在大学教书 一年只回一两次家,作为俄罗斯男人,他该如何维护婚姻,他是否想维护这毫无止境的关系,他也许也有一个Алла 为此奔波不休,又或是享受其中?

  感觉他好为难,他说:罗莎,你聪明 美丽,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婚姻。随着时间流逝,感情一定会发生变化,但并不是所有婚姻都是这样的结局。有的变成亲情 联系更加紧密,有的则会节外生枝,貌合神离。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觉得他英俊可靠,是因为你年轻 满怀激情,而激情一定会褪去,那时候想想 自己的婚姻里还剩些什么,再决定想要哪一种婚姻。

  别人问我这部电影好看吗?讲的什么呀?我吧啦吧啦说了一大堆情节,别人觉得好无聊哦,无非是跑来跑去的婚外情,我急得不知道怎么讲才好。电影是不能讲的,电影要看,要看完之后反复回想。情节梗概不能言说电影的万分之一好。

  影片中,我能感受到Бузыкин深深的疲惫,而且是从影片开始到结束 一点一点加重,这样的量 真的很难控制。他的疲惫源于对激情的渴望和内心的软弱,无尽的谎言,一句不都不肯说,不忍心拒绝妻子 不忍心放下情人,不忍心拒绝朋友,他连上电梯都要跑,无穷无尽的马拉松,直到影片结束 马拉松也没有结束。当电影成为一个悲剧(而且是让我全程在笑的悲剧,笑点怎么可以那么轻巧可爱又蕴含深意),我在怜悯每一个人。Алла 直到最后一次给他拨打电话 还是那样满怀希望,满怀爱情,觉得有点像自己。无论对方怎样做 我们曾怎样争吵,我还是有想爱下去的勇气和力量,和他无关,这是我自己的力量,我永远没有办法 失去爱的力量。我觉得Алла温柔又可爱,我们给了她更多的同情和美好的特征,可是Нина又何尝不是另一个Алла呢。几个主角在沉重的向下,面容松弛的Бузыкин,真的把疲惫演的太好了,疲惫不是兴奋 恸哭 痛苦 思索,它是一直举手投足见的生活状态,他越是按部就班地演,我越能感受到他的疲惫和无力。他对自己的评价是“Алла 你知道的 我是一个做不出改变的人”这样的感受 让我害怕衰老,衰老和这部影片没有关系,可我就是有了这样的害怕。对目前的我来说,衰老是唯一可以导致这种疲惫的因素,我害怕被湮没 被疲惫笼罩。

  电影其实给了观众所有困惑的答案和出路,看看他们夫妻俩的女儿就知道了,婚姻还有另一种状态,当所有人 包括 Бузыкин Алла Нина Варвар Билл 全都拥挤在人生的马拉松上,女儿却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

  人到中年,马拉松跑到一半,回头看没有勇气,向前走没有尽头,哭吧 像Нина那样大哭一场,还是没用。彼得堡的秋天,像是比马拉松还漫长。

  影片中出现的一个镜头我特别喜欢,苏联的长电梯,距离比国内的电梯至少长5到6倍。我在乌克兰留学的时候,也感受过那样的电梯,你踏上去,就觉得自己进入了电影了。有一种奇妙的镜头感,我慢慢下降,看着上行的人,上行的人也看我。我有故事,他也有故事。满满的电影感,也许我就是在拍电影吧,一定是。

  突然想起来,彼得调频里也有电梯的镜头,耐人回味,在前苏联各国家 或是俄罗斯的各种电影,有关电梯的镜头,永远丰富又耐人寻味,我好喜欢那样的电梯和短暂相遇分离的时光交错感。

  (最后,点名表扬背景音乐,给电影加分,好多电影 命运的捉弄什么的 都用过这个背景音乐。)

  《秋天的马拉松》观后感(八):生活就像马拉松

  由于今年是中俄文化年的关系,最近学校图书馆一直在放关于俄罗斯的影片,每周二和四,算来大大小小也放了一个多月。但只是今天,才第一次跑去看,这个叫做《秋天的马拉松》的前苏联影片,导演,是Georgi Daneliya 。

  总觉得俄罗斯民族就如同侵染在他们历史生活中的剑和酒一样,激情,却又哲思。连文学艺术也是如此,老是少不了一股探求的意味,看多了会让人觉得压抑。故,素来对它是敬仰有之,接触不足。生活已经足够沉重,闲下来,有时宁愿肤浅地快乐(虽然看《绝爱》是更让人沉郁的事情。)

  然而,俄罗斯大地也孕育出不少杰出的喜剧艺术家。俄罗斯风味的喜剧在世界戏剧界和影坛都享有崇高的地位,从果戈理到契诃夫,从万比洛夫到梁赞诺夫,都是楚楚有名的人物。今天,看的这部《秋天的马拉松》,在片头就打出了“忧伤的喜剧”字样。

  喜剧,和忧伤,看似水火不相容,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特别是人生,悲喜交集并不是鲜事,张爱玲都言:“人生就像一袭华丽的袍子,爬满了虱子。”影片中的人物也都或多或少面临着这一尴尬的处境。

  有些惊叹于该片题材的大胆,在二十世纪七零年代,在前苏联,婚外情还是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影片却从这一角度入手,没有咄咄逼人的俯视评判架势,没有非黑即白的简单道德判断,只是略显喜剧化地描摹出人物的现实处境,引发我们自己的思考。

  布齐金是某研究所的翻译家、业务骨干,生活安适,但他却私下和打字员阿拉发生关系,从而使自己陷入一个难以自拔的复杂境地。他每天奔波在妻子与情妇之间,不是出自于自己的感情需要,而是不愿意伤害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布齐金不仅在私生活上遇到了难题,工作上的麻烦也不少,公事私事的担子压得布齐金喘不过气来。他时间太紧了,总是小跑地赶去上班,赶着回家。他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就像马拉松那样,周而复始,但永远没有胜利的希望……

  片子的细节处充满微小的幽默,常常在看时让我们忍俊不禁,笑出声来。然后,再探下去,就有针凸现,轻触,带来微小的疼痛。

  比如布齐金生活在用电话线编织的谎言里,不得不经常在单位和两个家之间奔波。为了不使谎言被妻子戳穿,他的手腕戴着一个旧式的闹表,准时到点就难听的"嘶嘶嘶"响起来,然后他就真的一路跑着回家。

  比如阿拉向布齐金炫耀自己新做的裙子,布齐金开始没有发现,却也说她好看,学着她摆臀,滑稽的姿态。然后,阿拉靠过去,挂在布齐金脖子上,紧紧靠着:“我会做衣服。”“我会做饭。”“我会打字。”“像我这样好的女人你到哪里去找。”布齐金的手表煞风景地响起,她哀伤地把手收回:“你又要回家了。”

  比如布齐金在阿拉家过夜后穿着阿拉买给她的昂贵外套回家,小心翼翼地想把它藏到钢琴里面,却被妻子看见。他开始骗妻子说他在一男性朋友家呆着,外套是朋友送给他的。妻子说她打电话问过了,哭着让他说真话,那样他们都会好过点。以为布齐金要说出实情,他却说他因醉酒去了拘留所。“那它也是从那里(拘留所)得来的?”妻子指着外套问。我们笑开。布齐金说:“不,那是他送的。”“好吧。"妻子接过外套,狠狠把它砸在地上,用力把它撕开,扔到窗外。

  比如有一天布齐金正在工作,酗酒的邻居却找他来喝酒,他明明不想喝酒却还是喝了,然后他明明不想采蘑菇却还是采了。在树林里,他和邻居有一段对话。

  布齐金:你们想采蘑菇你们采,我可不想。

  邻居:不采走走也行。

  布齐金:你们就象没我这个人似的,我要走了。

  邻居:我们结伴而来也要结伴而去。

  结果呢,他虽然先走了,却不得不第二天去警察局去把采蘑菇回来喝多了酒而被拘留的丹麦教授朋友。

  ……

  他的生活总是这样。直到最后,谎言终于被揭穿,一无所有的翻译家一瘸一拐的回到乱糟糟的家中,在一片寂静中打开了电视,骤然响起嘈杂的快节奏的流行歌曲。他抱着枕头独自摇摆着舞蹈着,忽然电话铃响起,听筒那端传来阿拉甜蜜的声音。正接着电话,弃家出走的妻子出现在门口,充满希望地问他是否真的跟情人分手了。翻译家条件反射式的急忙冲话筒说话遮掩:“好,明天早上七点在办公室见”。电话那头的阿拉和电话这头的妻子脸上的表情复归暗淡。

  原来,真的,有的时候,有些事,拒绝比接受更需要勇气。

  秋天的马拉松,漫长的马拉松,痛苦的马拉松,疲惫的马拉松,男人的马拉松,女人的马拉松,周而复始的马拉松,无止无休的马拉松……

  《秋天的马拉松》观后感(九):忧伤的喜剧

  2004 有一个朋友,他推荐我看《秋日的马拉松》,说是一部让人感动的片子。这个朋友在苏联学习生活多年,回国时那个国家已经改名叫做俄罗斯。他一直不理解“前苏联”这个现在似乎已经约定俗成的叫法,历史就是历史,过去了的都是以前的,为什么我们不说“前清朝”,不说“前东德”?提起苏联,当然就不是指现在的俄罗斯,有必要非要加上“前”字吗? 我能看到的苏联影片并不多,多半是早期引进国内的一批表现普通人情感生活的言情影片,诸如《办公室的故事》、《两个人的车站》、《个人问题访问记》等等,曾经在中国常映不衰,记忆中小时候应该看过,只是那时的感受不深,现在再看感觉还是不错,也许是因为反映人的情感境遇无论在什么年代都是大同小异。这部《秋日的马拉松》拍摄于1979年(够早),曾经获得俄罗斯联邦国家金奖和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主角,讲述的是婚外恋的故事。 该片的导演格奥尔基?达涅利亚对中国观众来说并不像梁赞诺夫那样有名,但它曾在国内公映过,可以想见其对婚外恋这一现在仍然敏感的题材的处理一定是高明的。片中用略带喜剧的形式消解了有关婚外恋、第三者带来的道德上的沉重感,却也让人笑不出来,正如标题的开宗明义,这是一部“忧伤的喜剧”。 既然是表现婚外恋,无外乎夫妻双方以及第三者的加入,这种模式既然无可回避,那么能选择的是以哪种立场去表现。《秋日的马拉松》让我很欣赏的一点在于它并没有打着爱情的幌子,不是一边是感情燃尽成灰的老夫老妻,一边是枯木逢春的激情男女那种“二元对立”的艺术模式,想象个中人等挣扎在道德与伦理、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旋涡之中,这几乎是让人不能容忍的俗套。片中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去贴近那些受困于婚外情的普通人,表现出了在他们内心欲罢不能的苦衷,而并没有从道德的高度来探讨现代社会家庭婚姻之类的伦理问题。从人物关系上来说,简单而又典型,人到中年的男主角安德烈是一位大学教授兼翻译家,事业上颇有建树,完整的家庭以外,他和年轻美貌的女秘书阿拉之间发生了婚外情。至于这个婚外情是如何产生的,影片没有交代,安德烈和妻子之间的婚姻为什么趋向危机,影片也没有具体交代,总之影片一开始就展示出安德烈和阿拉之间已经发展到很深程度的恋情。 带着一种悔不该当初或者一种假设去溯源煽情,其实是没有意义的,结果就是结果,原因和过程反而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就好像一张结婚证书就可以使之前的诸如同居、未婚先孕、流产种种行为变得合法、道德甚至还带有些许的浪漫。这里的结果就是安德烈和阿拉之间的婚外恋已成确凿事实,省去了很多拖沓而无意义的交代。这样看来,同样是表现婚外情题材的《一声叹息》啰唆就啰唆在前面三十分钟的蛇足,惯于调侃的冯小刚导演也许因为自身的经历在那部戏里破天荒地严肃认真起来,想要探索现代人的情感困惑难题却最终还是陷入了“清官难断家务事”的困境。而《秋日的马拉松》通片都是关于人物的真实生活处境的描绘,没有眼泪,没有吵闹摔打,却举重若轻地表现出了婚姻情感的复杂性和轮回不休如马拉松般的人生境遇。 “秋日的马拉松”,片名明显具有象征和隐喻,不仅是对安德烈而言。人到中年好像四季中的秋季,虽然辉煌灿烂但也转瞬即逝,接近于中国更常用的另一个意象,“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马拉松遥遥无期,似乎永远跑不到尽头,生命其实就是一场马拉松,漫长艰辛而又不得不全力以赴,用运动来比喻生命真是很贴近的,生命不息,运动不止,烦恼也不断。林语堂先生有妙语:要想一天不消停,就在家设宴请客;要想一年不消停,就装修房子;要想一辈子不消停,就找个情人。一旦陷入了婚外情,只怕就是欲罢不能,困扰终生,人人都要像安德烈这般身虚心虚内外交加。 观者是站在一个旁观者清的角度来看,于是觉得安德烈实在是可怜,明明知道自己的婚外恋瞒不了任何人,就连共事的外国教授也对他的艳遇一清二楚,自己却还要努力地编织让妻子相信让情人安慰的谎言,腕上的手表时不时发出刺耳的响声提醒他变换角色,日复一日地在两个女人之间来回奔波,这样的艳遇还有什么值得羡慕之处?片中对于婚外情没有批判的意思,这部影片无关道德,就算是男主角软弱、寡断的性格也被刻画得十分善良,他之所以舍不得放弃任何一方不是出于贪心,他也不是好色,也不是浪漫,对情人刻意换上的新裙子视若不见显然也不见得多有情趣,就是这样一个老实人,实在是因为不忍心伤害其中的任何一个人,而在这场外人揶揄的“艳遇”中左支右拙,狼狈不堪,最终的结果还适得其反。 第三者阿拉是位善良单纯的姑娘,深深爱着安德烈,这在片中有很多的注解:阿拉向叔叔隐瞒安德烈已婚的事实;有一次阿拉向安德烈提出分手后离去,不料一辆飞驰而来的卡车撞到着急追赶其后的安德烈,阿拉急急赶来,关切之情溢于言表……还有那位公认的受害者尼娜,作为妻子,明知丈夫的外遇却又无可奈何,为了女儿的感情又要竭力维持住家庭的完整,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也理应被给予更多的同情,尼娜面对一再的谎言,无奈地挂断电话,以及送女儿女婿出国之后离家而去……没有想象中的哭哭啼啼吵吵闹闹,痛苦反而表现得更到位。真正棘手的婚外情就在于根本没法选择,片中安德烈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阿拉,你知道,我根本没法改变现在的生活”,然而维持现状又谈何容易?脆弱的三角关系岌岌可危。 结尾颇具戏剧化的一幕,安德烈回到凌乱的家中,妻子已经离去,情人也早就因为他的一再失约而提出分手,两头落空的安德烈和着收音机里的音乐在房间里独自跳起舞来,这时电话铃声响了,话筒里传来女秘书温柔的声音,恰恰在这时,去而复返的妻子也在出现在门口,匆忙中安德烈对着电话:“明天早上七点教研室见”,又一句脱口而出的谎言,于是镜头前两个女人的表情同时归于黯淡…… 我以为这是有关婚外情的最好的电影之一,其最大的魅力就在于真实,它没有呈现两个女人之间的拉锯战,就象没有价值判断的结局,永远无法取舍,永远无法逃避,也就永远没有解脱,好一场周而复始的马拉松。 以前觉得托尔斯泰关于婚姻的著名警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实在是精辟,现在也是,只是有时想想,倒过来又何尝不是?

  《秋天的马拉松》观后感(十):需要忧伤

  我爱秋天,就象爱那忧郁的目光。

  ---屠格涅夫

  很多人把本片和《一声叹息》作比较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因为在我看来两部影片完全没有可比性,无论从艺术价值还是思想深度。我同意时下的中国就是一个山寨文化的集市,所以在这个空虚伪劣的时代中大家在某种程度都是制假者也是使用假货者,在文化领域更是一种抄袭和杂拌的反刍时代,我们没有时间和耐心去阅读真正的经典,只能依靠别人拼凑出来的快餐式的图书来补充一下乏味空虚的灵魂,其实这其中滋养灵魂的成分还不如那种和别人聊天时候显示自己不落伍的虚荣来的多。当然那些懒惰的作家比懒惰的读者更加可恶,假如是读者和观众毕竟支付了自己的劳动报酬来换取一点精神上的安慰的话,那么那些只是把经典拿来进行功利式的剪裁再掺入噱头来换取名声和金钱就不道德了,这是盗墓,而不是传播文化。而且这些家伙抄袭都抄不像,有时候干脆就是借了人家的壳子,伏特加瓶子里装的是山西白醋一--除了一股酸味什么也没有。

  阅读契诃夫的作品会让人有种强烈的渴望灵魂解放和追求真理的冲动,那就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呻吟,而中国人就是写不出这样关于灵魂与信仰的作品,只是半吊子的叹息。

  关于婚外恋这个题材---其实就是通奸,是古今中外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在我的记忆里似乎没有哪个艺术家毕生可以绕过这个题材。而且我们记忆里最深刻的大多是一些奸夫淫妇的经典形象,可见这个话题是为人津津乐道不疲的。

  关键就在于就人的动物本性来讲,是一夫一妻制的天敌。婚姻是使人厌倦的,长久的与一个人共处似乎是一种折磨。婚外恋的实质当然是出于这种厌倦,对于一成不变的生活的反叛。也许它的肇始仅仅是忽然发现对面那个和自己吃了十年饭的人嚼东西的时候很可笑,或者有一天发现自己的脑门上多了一道皱纹。

  自己老了,这才是最可怕的。

  任何一种恐惧都是对于自身死亡的恐惧。

  空虚就是死亡的一种形式。

  于是内心要求肉体的觉醒。

  这恐怕就是最初的感觉。

  不过,我不同意《秋天的马拉松〉完全是一部婚外情的电影,这是严重的低估了本片的价值。就我看来,电影是写一个中年男人的疲惫与无奈,而婚外情只是其中的点缀。这是和冯作品最本质的差别。影片中的教授是个老好人,他不断的撒谎,逃避,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他难以拒绝别人,是因为他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来压抑自己的自卑。所以他的不拒绝首先是出于自私的目的,而伤害别人是这种所谓不忍心伤害别人的借口,最后他伤害了所有人。所以这个男人的形象很象契诃夫笔下的懦弱的小知识分子,是善意的嘲讽笔调而不是绝对的好人坏人。他只是个软弱自私的的男人罢了。要说对于人性的深刻理解和阐释,没有比俄罗斯作家更有才华的了,假如你读过一些俄罗斯文学就一直看到灵魂这个词。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上帝存在与否,善与恶的分界等等有关人心的问题。由此联想到斯坦尼的表演体系,他的最大功绩就是现实主义的对于人性全面的理解和阐释,不是脸谱化的人物塑造。当我们对马龙白兰度的教父顶礼膜拜的时候,我们应该感谢斯坦尼,白兰度是把此表演体系作为现实主义表演风格发扬光大的第一个也是最著名的演员,他认为一个黑帮份子也是一个人,在上世纪保守的美国能够说出这种话的人首先就是一个对于人性具有深刻理解的了不起的人。

  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白兰度固然是方法派在美国的领袖,但是他的风格依然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而且和强烈,他说过斯坦利这个角色不是他演的最好的,因为太象野兽不是人。但是他之后所有的人都在模仿他的教父和斯坦利,其实都是过火了。而在苏联本国,演员们也是受到这个体系的训练,但是却很可贵的没有白兰度本人那种强烈的个人化,苏联演员很多是优秀的舞台剧演员,受到古典戏剧的训练,他们的表演仍然是节制的,优雅的,但是又生活化和自然。所以看他们的表演是一种高贵的艺术享受,而且他们的天才是严重的被低估了,甚至被遗忘了。他们是出色的表演艺术家,不象白兰度那样缺乏真正的艺术热情而是依赖自己的天赋和悟性,而是很勤奋敬业,是真正的艺术家。

  教授的扮演者巴西拉什维里是苏联著名的演员,可惜在我们的时光网上居然没有象样的资料!我很愿意用自己的微薄力量来让人们关注那些真正伟大但是却被遗忘的艺术家。我深深的尊敬他们。

  影片中的又一亮点是扮演妻子的贡达列娃,她把一个失望悲伤,对丈夫既气愤又无奈的中年女人的颓丧和神经质表现得恰到好处,并不令人生厌反而让人看了心酸。

  他曾在一次采访中说过,他不认为布齐金就是坏人,普拉东〈两个人的车站的男主角》是好人,他反对把人做简单的善恶二元论比较,他认为人是复杂的。其实这个人物就是契诃夫笔下的可怜可笑又可悲的小人物,比如带小狗的女人的男主角。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普通,软弱,基本还是善良的。他们只是厌倦了单调乏味的生活,又没有勇气挣脱。

  中产阶级的问题就是始终不能真实面对自己。

  刚看了最近《东邪西毒》一段片花,里面的一句话就是对这个用古代装束讲述现代人情感最好的诠释,为了避免被别人拒绝,先拒绝别人。实际上王的电影都是在讲这种自我束缚和逃避真实感情的中产者的心理。其本质就是害怕失败,害怕失去现存的,是典型的算计的心理在作祟。一个从不敢拒绝别人,和一个常常拒绝别人的人,都是同样的自私心理作祟,都是害怕失去自己拥有的。

  通奸是什么,就是额外占有而已。

  假如说布齐金的疲惫是心灵上的衰老与软弱,那么中国电影里的通奸则更倾向于肉体的放纵。最典型的台词就是用你的胳膊大腿和我的感觉来诠释,其根本还是一种肉体的渴望。在传统中国男人的心理,找第三者通常是从妈妈的怀里转到一个更年轻的女人怀里。他舍不得的不是别的,也不是象布齐金那样受到良知的不断撒谎的折磨,而是舍不得妈妈式老婆的照顾和依赖,当然他也喜欢年轻女人的肉体。都是一种本质为身体的东西。这种叹息是世俗性质的,大部分不是精神的。所以布齐金比较可爱的地方,就是他对于妻子和情人都是一种伤感的怜悯成分居多,他是希望给予大家自己的爱比较多些,而不是冯影片中占有的成分多些。我喜欢本片的原因也正在于它多了一些真诚和伤感的,属于灵魂斗争的成分多,而那个电影又是陷到了典型的醋坛子和妖精的撒泼打骂的烟火气里。苏联电影的主角是当知无愧的布齐金,写他的疲于奔命和矛盾心理,而冯的电影,男主人公又是典型的中国男人式的装无辜让两个女人来抢。女的是主角。布齐金渴望的是自由的孤独,而我们电影的男人是害怕孤独。而且影片中根本没有出现什么肉体的放纵,渲染婚外情人那种肉体的诱惑,故事讲的就是一个疲于奔命软弱善良的中年男人的困惑和无奈。

  契诃夫的文字是纯净的,简明的,好象秋天的黄昏,忧伤的,一点嘲讽的,可毕竟是属于灵魂中美丽的那一部分,他厌恶的是世俗的庸俗,整部影片的风格也是这样,清丽,朴素,忧伤。我的苦恼向谁诉说?我难道就这样活下去?

  很难说布齐金爱他的妻子或者情人,他对她们都感到无可奈何而已,他是同情她们,甚至那个胖女翻译。他是寂寞的。

  这才是理解这部影片的关键。

  自然界缺少了我们还有什么乐趣?

  覆盖着大地的冰雪为谁闪光?

  隆隆雷声又去威吓谁?

  乌云会压抑谁的兴趣?

  木筏无人,水波为谁荡漾?

  流星为谁从天空坠落?

  即使如此,大自然依然如故。

  假如一个象奥列格巴西拉什维里那样温文儒雅的中年男人对我念着这样一首诗,我也会爱上他的。尽管只是他的秘书。

  本片的配乐,是苏联著名的电影音乐大师彼得罗夫,《办公室故事》,《两个人的车站》,《残酷的罗曼史》,忧伤而温柔,却也不乏热情。

  他为本片写的主题曲,深深打动了我,

  323,311,23432343211,,,,

  象时钟的滴答声,那样清脆悦耳,婉转动听,我几乎立刻就会哼唱了。

  我把它设置成了手机铃声。

  多美的音乐!一点也不比那些意大利人差!

  可是作曲家已经去世了,愿他知道在人间还有一个遥远异国的人在怀念他和他的音乐。

  需要忧伤,因为忧伤是灵魂的音乐。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