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装难兄难弟》经典观后感10篇
《精装难兄难弟》是一部由曹建南执导,黄子华 / 吴镇宇 / 罗嘉良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精装难兄难弟》观后感(一):致敬老粤语片
有点意思的群雄荟萃搞笑片,向老粤语片致敬,映射众多电影人的穿越片..暗喻:.牛达华-曹达华,谢源-谢贤,王晶卫-王家卫,小胖子-王晶.....芳芳-萧芳芳,家燕-薛家燕...这是一部香港老电影的粉丝才能看懂的搞笑片,大量的人物暗喻和电影致敬.....当然我只看出一部分....不过,里面的演员虽然都是名角,但是他们与映射的对象竟然都很像...
最神奇的是,小胖子是映射王晶,这个电影的编剧竟然是王晶本人....最后的一幕,眼镜警察击毙了浩南...竟然和蛊惑仔里的警察也很像...
《精装难兄难弟》观后感(二):再见粤语片
厉害了,王星。影片对粤语片是有褒有贬,但能直接将观众所思所想真正完全意义上的表达出来,我想这部电影应该是国内空前的,直言不讳的对王家卫电影的隐晦难懂提出质疑,敢于对粤语片当时的制作粗糙,怪神乱力提出非议。特别是楚原的那句话,我就是电影,更是表达了对了粤语片的致敬,不知道多少年后再跳出来另一个王晶卫点名道姓的表达出对如今国产电影的质疑呀。
《精装难兄难弟》观后感(三):感谢粤语片存在。
讲道理,粤语片的出现不知道对后来香港文化产业贡献出了多么有价值值得更新发展的题材。
仅我知道的,刘德华的摩登如来神掌,徐少强的天蚕变,后来吴京拍的金蚕丝雨。陈可辛的新难兄难弟。
甚至周星驰的新精武门里也有关于神怪片特效的效仿式调侃。
光一个如来神掌就不知道被黄玉郎用过多少次,天子传奇神兵玄奇龙虎门等等等等。
甚至周星驰,从功夫一直如来神掌到今年的西游伏妖。
说真的,在现在不知道多少人热衷于拍什么大ip之类的,还不如从老电影电视当中取经,不知道多少好的创意好的想法囿于当时的拍摄方式或者特技水平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起码上个世纪漫威拍绿巨人剧集找个健美先生演浩克,让浩克和雷神抓住在直升机杠子在天上飞的时候,他们是想不到在今天漫画英雄可以真正的在荧幕上飞天遁地的。
《精装难兄难弟》观后感(四):悠闲谐趣怀旧制作 (很喜欢年轻时候的张可颐)
难兄难弟的怀旧节奏响起,听着这老土的音乐,却不禁跟着哼两句。看到罗嘉良和吴镇宇就忍不住笑,想起小时候做作业时偷看电视的感觉,心里一阵轻松。
抛开个人感情因素,这部片只是香港电影90年代最普遍的搞笑片。1-2分钟一个小小点,5分钟一个大小点,加点无厘头,一个人看的时候很可能会笑不出来(一般一群人看电影才会笑得特别开心)。
然而,简单的桥段配以怀旧恶搞主题,产生完美的化学效果。比较可惜的是小点基本都在男演员身上,女演员表现不功不过,始终觉得宣萱比舒淇更适合。黄飞鸿和石坚的桥段很有趣。
还有,张可颐年轻的时候带点baby fat和天然呆的样子真的很好看,老了之后真的差很远。女人还是丰满一点比较好,起码老了不显皱纹。
《精装难兄难弟》观后感(五):悠闲谐趣怀旧制作 (很喜欢年轻时候的张可颐)
难兄难弟的怀旧节奏响起,听着这老土的音乐,却不禁跟着哼两句。看到罗嘉良和吴镇宇就忍不住笑,想起小时候做作业时偷看电视的感觉,心里一阵轻松。
抛开个人感情因素,这部片只是香港电影90年代最普遍的搞笑片。1-2分钟一个小小点,5分钟一个大小点,加点无厘头,一个人看的时候很可能会笑不出来(一般一群人看电影才会笑得特别开心)。
然而,简单的桥段配以怀旧恶搞主题,产生完美的化学效果。比较可惜的是小点基本都在男演员身上,女演员表现不功不过,始终觉得宣萱比舒淇更适合。黄飞鸿和石坚的桥段很有趣。
还有,张可颐年轻的时候带点baby fat和天然呆的样子真的很好看,老了之后真的差很远。女人还是丰满一点比较好,起码老了不显皱纹。
《精装难兄难弟》观后感(六):粤语长片教科书
其实粤语长片我是没有看过一部的,但是从八九十年代一直到现如今的港片里包含了很多粤语长片的影子,这种致敬从没有停止过,其中《精装难兄难弟》算是最彻底的一部了。
王晶实在是相当的有才,可惜现在已经用光了。97年的这部片子应该是胖子最后一部水准之作吧。回到过去这么老的桥段在胖子手里配合上真真假假的电影圈往事倒也别致合拍,数不清的嘲讽恶搞也没有多少其原本最擅长的屎尿屁。80分可以拿到的。
谈谈剧情:王晶卫,一个刚拿了毛里求斯电影大奖的臭屁导演,因为对粤语片出言不逊而被某神送回60年代,只有拍出一部合格的粤语片才能回来。结果靠着从手里几部翻版VCD的技巧,机缘巧合捧红了三大粤语小生李奇,谢源,牛达华。也搞到投资得以拍出《东蛇西鹿》,《飞仔正传》,《黄飞鸿之春光炸泻》,可惜这些装神弄鬼的东西根本无人欣赏,幸得少年王晶真诚一句“我喜欢你的电影!”最终得以重返现实。熟悉港片的人应该知道上面这些人物,电影来自何处了。片子里好多变态情节,比如黄飞鸿叫鸡,李奇憋尿,牛达华小楼梳头,都大有看头。
四个男人一台戏。陈百祥演不着调版曹达华,吴镇宇扮谢贤,雪白西装,歪脖扭胯,形神俱佳。罗嘉良的扮相,声线似足了吕奇,应该和梁家辉版的吕奇(《92黑玫瑰对黑玫瑰》)不相上下。最赞的还是黄子华的王家卫,恰到好处。一干TVB的龙套也为表演加分不少。
最后还有一点要提的,本片开头就说:“此片献给制作翻版的人,因为就算你不给他们,他们也会拿去用。”一丝无奈,唯有苦笑一声。
《精装难兄难弟》观后感(七):以缅怀的名义穿越
昨晚開始看,作業如山倒,哈哈有得睇有得睇
劇透先,黃子華版的王晶(家)衛看不上粤语長片,被電視機里的楚原拽进去回到了67年,说你丫要能拍一部粤语片,我就放你回去。于是王晶卫认识了尚未发迹的牛(曹)達華、谢源(贤)、李(吕)奇和当红发紫的伊秀(于素)秋、程(陈)宝珠及其跟班施(薛)家燕、沈殿霞,拍了《黃飛鴻之春光炸洩》《飛佬正傳》《東蛇西鹿》三部電影,票房凄慘,又被幾位女星纏住有勾二嫂的重大嫌疑,潦倒無奈以至于想要跳海。猶未跳海之時又指點了三兄弟以及小弟弟王星(晶),了無牽掛時死老頭楚原出現推他落海回歸97。。
掌故很多,整蠱不少,真偽虛實之間,搏人一笑了
這片兒水深,我還評不了,只說湴滓撞榈牟糠趾瓦z留問題:
黃子華演王家衛,戴著黑超咧嘴笑時真是蠻像的。只是老王有過對粵語片不敬的言論嗎?勾過二嫂嗎? 呵呵
陳百祥演曹達華,關于爛賭輸掉產業的部分有所交代。片中說爛嘴大話,不知是說叻哥還是達叔,抑或兼而有之?片中還說威亞是達叔引進或發明的,不知確否?
陳法蓉演于素秋,當時影壇大姐大,看中了黃師傅的徒弟不咋得意的梁寬曹達華,一部如來神掌提攜達叔上位,而后緋聞不絕,呵呵,不知我這句判斷真假比例多少?于素秋在四五十年代紅極一時,也是后來七小福元家班的大師姐。粵語發音有些問題,片中也以與達叔二簧搭訕的形式給予表現
舒淇演蕭芳芳,張可頤演陳寶珠,不知她們二位的赴美和息影是否真是因為date party或者感情原因 ?
吳鎮宇演謝賢,羅嘉良演呂奇,這個有整部的劇集《難兄難弟》可以展現他們的演技。呂奇的露毛片很是向往了,只看過老是強調濕吻特寫的《丹麥嬌娃》,整蠱的是引導呂奇走這條不歸路的是黃子華帶來的盜版vcd《蜜桃成熟時》《玉蒲團1、2集》
李兆基演楚原,基哥也是本片的策劃。呃,編劇“不是女人”即王晶,他竟然隱忍的沒露臉,甘愿讓谷德昭演他老爹,哈哈
鄭丹瑞演高佬泉,分別出現在《如來神掌》和《玉女添丁》中。
張達明演新馬佬,即“祥哥”新馬師曾,在《七擒七縱七色狼》片場,他老婆和兒子邓兆尊也有出現。
羅家英演關德興,是不是如片中模樣,說話鏗鏘掉線、一詞一頓呢? 呵呵,而且對達叔似乎有些刻薄嫉妒,不知真假
肥肥看似如花李健仁演的,黎耀祥演不幸與其春風一度的外賣仔,--哇,羅記羅文(1972年,与开心果沈殿霞合组“情侣合唱团”,曾作多次海外演出,大受好评)!!
唯一的近似反角是尹凡威演的關麥基,搜了下是指麥基(http://www.imdb.com/name/nm1816098/),看著也是5、60年代的一線男星,參與過呂奇陳寶珠的《我愛阿哥哥》和67版的《英雄本色》,有機會找下看看
演邵老板和堅叔的兩位都很面熟,待查。苑瓊丹和夏萍演舒淇和張可頤的嚴母,譚耀文在片首也客串了個司儀,一組鏡頭即過了。
總之,片子很好很能搞,我整枯燥了,呵呵 ~
《精装难兄难弟》观后感(八):向粤语片致敬
重温这部电影,一开始是为了黄子华,因为我在数月前再次迷恋这个郁郁不得志的才子。倒是感谢这次机会,让成年后的我重新审视这电影,才发觉它并不是幼时以为的单纯的喜剧片而已。
编剧——不是女人——其实就是王晶的笔名——对粤语片致敬的真心实意无不渗透在片中的多个场景。片中他借一代粤语片巨星张活游的独子,即著名演员楚原之口说出全片主旨:“那个年代的生活好艰难,粤语片工作者花费好多心血才可以得到观众的欣赏。你以为像·你啊,浪费那么多钱拍一些没人看得懂的东西,很厉害吗?!粤语片很难拍的。”这是楚原对“王晶卫”的训导,是赤裸裸在调侃王家卫,更是对粤语片没落的伤感。何况,大概全香港没有谁比楚原更有资格说这句话了。
这是1997年的片子了。当时的香港回归不久,全港市民尚未对新的身份产生认同感,当中的大部分更是对香港的前景感到渺茫和担忧。有“远见”的香港人老早移民他国,先别说到最后回流的有多少了,单是港人对港英政府的留恋就被王晶“不经意地”放在电影对白中。
“都说不用怕了,一九九七。镇定点,不会收回来的。”吴镇宇扮演的“谢源”有信心地摆摆手。
黄子华演的“王晶卫”却说:“收回来了,连烟花都放了,非常高兴呢!”
由“栋笃笑始祖”黄子华来讲这句对白真是有够讽刺的。因为他在97回归前的政治性栋笃笑——《秋前算账》中就曾说过:“ ‘全港市民热烈庆祝回归’这十个字中,只有两个字是正确的,那就是‘回归’二字。”当场赢得观众席上的一片欢呼声。
现在回看片中的各个演员,再对比现在的境况,似是满满的穿越感。当时的麦家琪还在出卖色相,而舒淇尚未去到影后级别,广东话还不利索,罗嘉良和吴镇宇则是延续了电视剧版的角色,借此片演绎了“李奇”和“谢源”在戏外的样子,仿佛是电视剧的前传。陈百祥刚当上“叻哥”没两年,黎耀祥最著名的形象还停留在“猪八戒”和“罗文”的模仿者,而苑琼丹还没当上“余乐天”的“仙姑”。
那些年的配角甚至是路人甲都比现今的当红演员的演技更胜一筹,面部表情或是细微动作都仿似自然流露。片中笑点多多,邀请了一班与映射人物高度相似的演员参演,名字都用谐音,但是借着“王晶卫”的口中透漏出的讯息又和现实中一样,穿越感被黄子华演绎得异常爆笑,不愧是“栋笃笑始祖”,更是我心中的最佳男主角,比起他在“二月三十”发挥得更多,更淋漓尽致,提名电影奖项绝对有资格,可惜喜剧一向被认为不够深度,哪怕让观众再回味无穷,更何况,1998年的最佳男主角给了“春光乍泄”的梁朝伟,大家也没有异议。遗憾的是这部戏没有提名任何奖项,或许王晶也不是冲着奖励,没有此压力底下创作出来的电影,反而自由自在,但求搏得观众一笑。
众所周知,王晶代表的低俗“屎尿屁”商业片和王家卫擅长的高深艺术片一直都不屑于与对方为伍。片中开王家卫玩笑的地方简直是整部戏的焦点。首先是“王晶卫”第一次出场,“谢源”(吴镇宇饰)对“牛达华”(陈百祥饰)介绍他时就是“超级无敌后现代表现主义大师,没有人猜得到他下一部戏是什么”,赤裸裸的明褒暗贬。还有就是恶搞王家卫的三部经典之作:《飞佬正传》中陈百祥模仿梁朝伟最后的经典长镜头;《黄飞鸿之春光炸泄》变成了黄飞鸿和石坚的亲吻;《东蛇西鹿》在空荡荡的放映厅换来观众的“要是让我知道谁是导演,我就砍死他!”。当然,王晶也不忘自嘲一番。“王星”嘲弄“王晶卫”的电影被禁演,“王晶卫”也好不客气地反击“王星”得到影评人的一致零分。
王晶和王家卫是否正如外界传言的互不待见呢?王晶可是安排了自己的幼年版在电影的结尾处担当唯一喜欢“王晶卫”作品的人,也是他拯救了穿越到六十年代的“王晶卫”。
“我觉得你的戏很有型又很有新意。”
“你是唯一懂得欣赏我的人。”
“我以后也要拍你那种电影。”
“不要拍我那种。你记得戏中多加‘屎尿屁’,观众喜欢。以后John Woo(指香港另一位大导演吴宇森)都被你干掉。”
片中两人的惺惺相惜,似是王晶借此对两人不和传闻的一个澄清。
我相信,这电影是王晶在香港政治和人心都不安定的情况下,拍出来搏众君一笑。是送给当时的香港观众的一份小礼物。一如这部戏的英文片名:Those were the days(往日情怀/过去的那些日子),除了是致敬粤语片的辉煌时代,大概也有对已经逝去的日子的缅怀吧。
这种片子应该再也看不到了,现在的电影制作动不动就是几千万或者上亿,请来的演员都要打生打死才能吸引观众进场,要么就是搞特技,就算是贺岁喜剧都要讲求有没有大牌,但搞笑能力似乎有点用力过度,有时又有点力不从心,观众进场更多的是为了看喜欢的明星,说不定纯粹是为了和朋友有共同话题或者消磨时间才买票进场。这种电影难以比得上《精装》的自然流露。
王晶在戏里也给自己安排了缩小版,不知是不是打算借此角色表达自己对于粤语片的感想,或者是对前辈们的尊敬,但最起码给观众传达的讯息大家都感受到了-----向粤语片致敬!
《精装难兄难弟》观后感(九):向老粤语片致敬!经典喜剧《精装难兄难弟》!
昨天晚上看了香港喜剧电影《精装难兄难弟》——这部电影是1997年TVB电视剧《难兄难弟》的电影精缩版——看完后,突然勾起许多对老粤语片的记忆(因为之前看了不少邵氏的老电影)。所以想借此文钩沉纪念一番。
1997年,王晶作为编剧,创作了《精装难兄难弟》,成为他高产量电影中不多的几部精品之一。电影的创意来自于1997年TVB的怀旧电视剧《难兄难弟》,用时空转换的方式,将一个现代导演放置在香港六十年代的粤语片场。电影中包含了大量的香港影坛 “八卦”,人物繁多,可以说是一部微型的“香港电影发展史”,不过在王晶手里,成了十分恶搞的典型制作。
电影一开始就说“谨以次片献给所有盗版者,因为不献给他,他都一样会拿去用。”这是很犀利的讽刺,搞笑的风格开场即奠定。
接着,王晶卫(映射王家卫)出场,在“向粤语片致敬”大会上,大放厥词,公开诬蔑粤语片是垃圾,因此惹恼了“电影之神”,被送到了1967年,要求他在那个年代拍一部电影,如果有一个人欣赏就可以回到1997年。影片故事由此开始,种种搞笑桥段也在此铺陈挥洒开来。
不过,对于不了解粤语片历史的人而言,欣赏该片可能有些困难。因为该片的精华都是建立在对老粤语片的模仿调侃之上的。那么,什么是粤语片呢?粤语片是一个时代的特有名词,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香港产粤语对白电影。很明显,这是本土色彩很浓的一种电影形式。它的资金、人员、市场基本上都立足本土,这些电影在香港持续了有数十年(期间香港也生产国语片)。后来香港经济的发展,加上其地理优势,正逐步在通俗文化上成为一个地区的输出中心,这时让人听不懂的粤语片便显得局促不合适宜了,于是从七十年代开始香港的粤语片便逐渐被国语片所取代。正因为如此,后来的香港电影才逐步在人才和资金以及市场上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终于使香港电影发扬光大,成为东方的好莱坞。
关于粤语片与国语片的区别,我们可以从DVD的音轨选择中看到,粤语片便只有粤语对白,而国语片通常就有国粤语两种对白(有些粤语片也有国语版,但这和译制片类似,与国语片不同。所以,单从字眼上看,那区分并不十分精确。实际上我们并不能单从对白的语言选择上来理解二者的区别,粤语片和国语片是两种电影观念的区分,一种是立足本土的,在语言、习俗、片种和内容上都立足香港本地;另一种是开放的、交流的,影片各方面也都有市场的兼顾)。
明白了什么是粤语片,再回过头看《精装难兄难弟》。电影展现的是1960年代香港电影界的风风雨雨,有不少角色都是真有其人。吴镇宇饰演的谢源,映射的是六十年代香港粤语片红小生谢贤,也就是谢霆锋他老爸,或者是1983版《射雕英雄传》里的杨铁心。内地观众最早知道谢贤,应该是大陆引进的第一部TVB剧集《万水千山总是情》,谢贤演男主角阮庭深。谢贤十六岁入行,至今已演过三百多部影视作品,本剧的片名就取自1959年他与胡枫的代表影片《难兄难弟》。其它的著名影片还有《五月雨中花》、《追妻记》、《花花公子》、《含泪的玫瑰》(与萧芳芳合作)、《黑玫瑰》(与陈宝珠合作)、《缇潆》、《别了亲人》、《窗》等。吴镇宇的扮像颇像年轻时代的谢贤,不仅是衣着打扮,举止做派、神态表情,就连五官脸形都很像。谢贤本人的从影经历也的确如剧中所描写的那样顺利。
相对于谢贤来说,罗嘉良饰演的另一男主角李奇,映射的另一红小生吕奇,对内地观众来讲就比较陌生了,甚至在网上都很难找到关于他的详细资料。其实与剧中描写的不同,当时被称为金童玉女的不是谢贤与萧芳芳,虽然他们的确合作了不少影片,特别是在1967年当中。在当时被称为金童玉女档的是吕奇与陈宝珠,他们俩最有名的代表作就是《玉女添丁》。此外,吕奇嗓音动听,曾演出多部歌舞片,如《情人的眼泪》、《曼莉曼莉我爱你》等,七十年代早期吕奇转向幕后,可惜反响平平。他自组的公司在八十年代连续出品了多部咸湿片,在香港三*级*片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1985年吕奇导演了最后一部作品《偷情四响炮》后,就结束公司到台湾经商了。因为我没看过吕奇的演出,对于罗嘉良演出的是否相像不敢妄加猜测,只是看吕奇的剧照,吕奇脸型削瘦、眉眼清秀,与罗嘉良的粗眉大眼、宽脸颊高颧骨不怎么相像。
陈宝珠,人称影迷公主,在六十年代香港影坛是红极一时的女星。她从影时间只有短短十二年,却拍摄了二百余部影片,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了。据说,陈宝珠随和可亲,拥者甚众,她所到之处,市民无不雀跃欢呼,盛况空前(可称得上是超级偶像了)。她的代表作有《七彩胡不归》、《女杀手》、《黑玫瑰》、《玉女添丁》、《莫负青春》和《再世红梅记》等。陈宝珠父母均是粤剧红伶,师从名伶女文武生任剑辉。1999年,陈宝珠复出,参加高志威导演、杜国威编剧的舞台剧《剑雪浮生》的演出,出演她的师傅任剑辉,再度引起轰动。在《难兄难弟》中,程宝珠一角是由1994年最具演艺潜质的港姐张可颐扮演的。张可颐的扮相简直就是陈宝珠当年的复制品,因为表演风格夸张,所以呆味傻味多了些,艳光上也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不过已经是非常形似和神似了。
舒淇饰演的另一位女主角邵芳芳,映射的是当年唯一能与陈宝珠抗衡的女星萧芳芳。说起萧芳芳,就不得不提起李连杰主演的《方世玉》了,对,萧芳芳就是片中方世玉的妈妈苗翠花。萧芳芳是童星出身, 6岁出演了第一部影片《小星泪》,10岁时因主演《苦儿流浪记》被称为香港的秀兰·邓波儿,由她演唱主题歌的《世上只有妈妈好》更成为流传至今的名曲。她曾在《少女心》中分演3个角色,连跳带唱表演了十八支歌舞,在《飞贼红玫瑰》中更是一人分饰10个角色,在令人称奇的同时也令人叹服。她的代表作有:《七彩胡不归》、《少女心》、《欢乐年年》、《飞女正传》、《女朋友》、《海韵》、《林亚珍》、《女人四十》与《虎度门》等。萧芳芳曾两获台湾电影金马奖,一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在1995年,她因为在《女人四十》中的精彩演出,成为继张曼玉之后的第二位来自亚洲的柏林影后。萧芳芳与陈宝珠是金兰姐妹,情同手足,她们二人与冯素波、冯宝宝姐妹俩,及沈芝华、薛家燕、王爱明合称为“邵氏七公主”。萧芳芳在事业正红的1970年突然告别香港,独自赴美留学,获大众传播学的学士学位,在1998年,她又获得了美国Regis University儿童心理学硕士学位,她自己曾编辑出版过一本讲解西方礼仪的书《洋相》,可以说她是一个多才多艺勤奋好学的人。但近来已很难看到她的身影和作品了。舒淇本身的形象与萧芳芳有几分相似,都是瘦高条,本身都带有几分英气,虽然五官不太像,不过在该剧里,这个人物与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大的不同。在感情方面,谢贤的确曾与萧芳芳相恋,但这段恋情很快就无疾而终了,《难兄难弟》在这方面已差不多是杜撰了。
值得一提的是,电视剧版本中还出现了另几位当时红透半边天的演员。苑琼丹饰演的任姐,映射的是一代名伶任剑辉,而当年的“七公主”之一的冯素波更是在剧中直接出演了宝珠的母亲一角。除此之外,剧中还提到了诸如曹达华、于素秋、谭兰卿等粤剧名角,如果对那一段粤剧片黄金时代感兴趣,该剧是必看的佳作。而且几位主角表演也很出色!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香港充斥着《如来神掌》、《九阴白骨掌》、《黄飞鸿》、《黑玫瑰》……之类的影视剧,用片中人物的话来说,那个时候香港人生活很辛苦,电影给他们带来很多快乐,拍一部电影是很困难的。那个时代过去了,属于彼时的弄潮儿也就纷纷退出了江湖,现在仍为我们所熟悉的还有薛家燕,谢贤(不过好像是托他儿子的福经常露脸)……香港人可能对那些片子有很厚的感情,就像我们的《小兵张嘎》、《地道战》、《地雷战》……等等老电影。比如《甲方乙方》里葛优被花盆砸到后说:“快去通知列宁……XXX是叛徒……”没有看过那些老电影的人就不会觉得好笑。
影片就是以这段岁月为背景,并让王晶卫这个角色成为串起整个故事的线索,处处借喻,反讽。个人觉得它除了表示向带给他们快乐的老片致敬以外,还多少表现出香港影人对香港电影艺术和商业的迷情。众所周知,香港电影的主流是商业,简单来说就是娱乐大众,进而票房大收。但电影人又对娱乐统领天下耿耿于怀,相当矛盾(不过这种情绪全世界都会有,香港比较典型)。王家卫是香港100%的艺术电影导演,可以说一提到香港的艺术片,就让人想到王家卫。可是香港人对他的态度又很微妙,他的电影票房总是很惨淡。我想香港人如果不喜欢王家卫一定不是痛恨他的小资,这和大陆不一样,小资说给外人听他们就不明白。那么是叶公好龙?在《精装难兄难弟》里,王晶卫和王星(即王晶)是宿敌,相互看不起,但当王晶卫在目睹了,或者说直接参与了香港电影的发展后,似乎有所领悟,而编剧设计小时候的王星能够理解卫也是别有暗寓的。影片结尾,香港最娱乐的王晶和香港最艺术的王家卫拥抱在一起,共同畅想香港电影的前朝后世,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香港人对商业和艺术理不清的千丝万缕呢?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电影以嘲弄的意味解构《阿飞正传》、《春光乍泻》以及《东邪西毒》,我感到一种幸福快乐,那种耍无赖式的幽默像温柔的手一样抚去了真实中原本的惨烈。然后我觉得我躺在初秋的草坪上,橘色的阳光洒下来。一切都完好无缺,谁也没有悲剧,哪里都没有忧伤,战争也不存在,喜欢的人都还没离开,自己还是年少——真正的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