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毒》观后感10篇
《五毒》是一部由张彻执导,郭追 / 孙建 / 江生主演的一部动作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五毒》观后感(一):最大收获是灵蛇老二挺帅的
标题这么写不知道会不会有歧义= =
此外就是各种酷刑的展示,可以说口味极重!
演蜈蚣大师兄的鹿峰原来就是新白娘子传奇里面的蛤蟆精啊。。。
最后本片没有一个女性角色,我指的是有台词的那种= =
《五毒》观后感(二):张彻诡异还在我
五毒门人一入江湖便有杀身之祸,不到为难关头部可使用本门绝学,百足千手 灵蛇功 蝎子功 壁虎功(记得张无忌也会这招) 蛤蟆功(在找不到罩门的情况下,欧阳锋绝对不是对手。这位好汉也真是绝,一句:“看什么?没见过练气功的好汉?” 立刻让我汗颜~~~~~~~~!) 张彻的武侠世界就是这么诡异…………………………………………
《五毒》观后感(三):葫芦娃夺宝记
葫芦娃老六为了完成师父的遗愿,冒着神功未成身先死的危险,独闯腐败县,历经重重阻碍终于和四哥相认,然后制订了详细而又有效的战斗策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共同铲除了以三娃为首的,邪恶大二三娃集团,为师父师叔五娃以及被利用的人民群众们报了仇。
在他们兴高采烈去找宝藏的续集里,我们可以预见,由于本集的道具问题,他们必定迷失在方位混乱的伪藏宝图中!!!(仔细看最后两分钟的藏宝图 :-()
《五毒》观后感(四):五毒莫如官毒
丁酉端午应景重温《五毒》。
作为cult邪典,如今看,恶趣皆在各种酷刑上了,奇淫技巧锥心刺骨,配乐则是诡谲的与时代脱节。虽然「五毒功」启发了后来成龙之流的「醉八仙」,但趣味与岭南烂仔的软皮蛇不同,还有些南渡衣冠的刻板之气。这个时期,是刀剑片(武侠/家国)式微,向拳脚片(功夫/乡梓)转向,抛开了天下情结的桎梏,张彻与倪匡倒在「小」中玩出些花样来,可惜时不我与,本土意识抬头,中原王气已尽,如《五毒》也是墙外花香,毕竟是要昆汀在多年后来加持了。
五毒不如人毒,人毒莫若官毒。与宋存寿《破晓时分》参看,最可见中国下层社会的黑暗。
(评分:B)
《五毒》观后感(五):坏政治可以破“蛤蟆功”
从这部片能看出很多东西。此时的中国正值宋朝,承隋唐制度改革之利,革五代文治混乱之弊。连武学也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就算“五毒俱全”也让人大开眼界,由衷佩服。但是刀枪不入、会蛤蟆功的五师弟偏偏死了,因为在武学之外,还有政治。人总有弱点,这意味着别人一定能找到策略、手段制服之。无论你个人武功再高,碰到坏的政治,只能成为牺牲品。杀他的不是“万针衣”,也不是二师兄,而是坏的政治。你有神功,我有民主。拥有好制度的民族永远比只会功夫的民族更团结,更自信,也更成功。宋朝司法制度还算是比较完善,但看到这样雷人的办案,感觉它离我们有几百年远,但好像又近在眼前。中国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可能蛤蟆功已经失传了,但是这种政治上的缺陷似乎并没有失传。我们是否应该问一下,5000年的文明,哪些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哪些不是?总之,一句话。政治太重要了,法制太重要了!
《五毒》观后感(六):不出奇
挺久以前偶然在pplive上看的。
故事没啥意思,甚至可以说讲不通。五毒门既然声名如此狼藉为啥老师叔人挺好?为啥老五心思单纯又热心肠?(请装成小乞丐的六师弟喝酒吃饭,险些说破自己身份等等)老四为什么要联手小师弟清理门户?如果五毒们坏人出产率这么低,又怎当得起影片交待的江湖上人人追杀的声名?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影片叙事手法上什么都讲得太清楚好像生怕观众看不懂,上来先演示五位师兄的特长,这样后来个人招式也就没有新奇处了;之后两人联手设想招数也是先图解一遍再实战一遍...
刚才从其他人的影评里看到此片在美国“《娱乐周刊》(Entertainment Weekly)排出的全球Cult片前五十强”中位列第十一,但是我想对于稍微看过点儿武侠小说的中国观众来说,这片儿的情节都算不得出奇吧?
除非为了了解影史,不然可以不必看。
《五毒》观后感(七):张彻的TOP10作品之一
张彻的片子总有一股昂然而立的浩然正气,不似楚原通过故事的悬疑来吸引观众,张彻是以气场统领影片的,人称其片有阳刚之美。张彻的片子故事往往较为简单,重在展现形体和动作。楚原的动作多一份飘逸,而张彻的动作则极其刚猛。不如当下的动作绚丽夺目,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而自然可信。其同行楚原评价张彻为:“他是个诗人,却永远讲不好故事。”
此片和张彻的大部分片子都比较类似,那就是目的很明确,不像有些片子看了一半多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令人不知所云。张彻总喜欢开宗明义,在篇首就告知影片要完成的任务,比如此片的寻人联合清理门户。此片的故事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精彩的,既有同门之斗,也有官匪勾结,并且还留给观众揣摩的空间,比如片中谁是老三,当然这样的悬疑设计相对于楚原的片子来说较为低级,但是对于张彻却是个进步。另外片中所讲述的老二的人性的自我苏醒也是一个亮点,扁平的人物性格变得圆润起来。而片中的老五之死,老五所代表的正义之气被毁,焕发出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
至于此片之中的动作,应是属于上乘之作,佩服港人的天才想象力:百足千手,灵蛇郎君等等。并且能很好地通过镜头语言展现出来。
《五毒》观后感(八):人过招,笑藏刀
“人过招,笑藏刀”
lt;江湖笑>MV里的一句歌词,我算看完了片子才明白什么意思,有点儿迟钝,要不然我早就猜出大BOSS了
老爷子的第四代弟子,江生,郭追,孙建,鹿峰,罗莽,韦白;有好感的是前三位,最喜欢的是前两位,但看完片子之后最讨厌的是最后一位
江生似小姜,瘦弱、灵气,不能露胸脯,韦白亦似小姜,阴柔、邪气,但我看着不舒服,小姜的邪并不是真的邪,但韦白的邪却让我生厌,而且我觉得几个当中他演得最一般,那种邪笑那种抿嘴演得不自然,加上角色那种狠毒阴险,我很讨厌,可能我真不是光长得帅就能打发得了的
郭追是正面英雄的代言人,几部片子看下来我发现他演技真不错,虽都是英雄但不死板面谱化,角色演绎也亦庄亦谐
80年代之前江生还是活泼机灵的模样,只是为毛要让人家带这种头套,正经八百的头套就不能突出人物的灵气了?
孙建,没想到啊,想不到啊,最毒的蝎子,竟然是他,一开始我还以为蝎子是郭追,但他却是壁虎,那谁是蝎子就可想而知而了,看似老实温和的他,所以揭谜之时我才想起顶上的两句歌词,不正正应验了“笑藏刀”吗?一拍脑袋,迟钝!
蛤蟆最可怜了,老爷子以前爱虐小姜,各种死,五马分尸算好了,起码立刻就死了,不像这里虐人,各种酷刑,然后才整死
五毒的确是部有意思的片子,也难怪老外看了会如此感兴趣
《五毒》观后感(九):《五毒》不算毒,人心才最毒
在张彻的武侠片里,这部的动作戏并不算重头,五毒门的武功虽然奇,却并不是左右剧情发展的。
因为五毒门的武功再厉害,也毒不过人心的狠毒。老大、老二、老三因为贪恋不顾同门之情,杀死了师叔和五师弟。武功奇高的五师弟几乎没有破绽却难逃一劫,他为什么死?连迷药和万针衣都害不了他!那他是死在蝎子镖上吗?也不是,如果他知道对方是谁,知道公堂就是为陷害他而设计,他根本就不会来,他也一定会提防蝎子镖。他的死是因为县官和捕快贪财,人证怕死,老三阴毒。
所以我认为本片名为《五毒》,那是因为片中的主角都来自五毒门,我个人还有这样的理解,那就是本片中真正的“五毒”并非五毒门,而是五毒门的老大、老二、老三和县令以及捕快。
电影里最精彩的其实并不是五毒门的武功,相信最让大家称奇的应该是公堂上为了对付老五的蛤蟆功而抬出的两件刑具——“万针衣”和“红背篼”,杀证人用的“割喉签”,杀捕快用的“刺脑针”,以及在牢房里杀死老五用的“纸加水蒙面”(这个在影视剧中倒不是稀奇)。有听说本片被评为“世界最怪诞电影”第十一位,我想主要就是因为这个吧。
《五毒》观后感(十):张彻的进步
1。大上海1937。2西安杀戮。3。过江龙(即过江,港名)4。神通。5。西行除妖(与人合拍)
我现在怀疑这些张彻来大陆的作品都是改编以前的旧作的,譬如
神通——神通术与小霸王(没有看过)
大上海1937——上海滩十三太保
过江龙——报仇
而这个西安杀戮就是翻拍的五毒。
我由于之前看过西安杀戮的剧本,所以看五毒就特别熟悉,很多地方做了改变,而这种改变其实感觉张彻的进步非常明显。
这个电影的要害是五毒代表的功夫都非常诡秘,其实看了也就是手快一点并不很诡秘,蛤蟆功千万不能练习,否则有变傻的趋势。
这个里面的灵蛇郎君有点像倪震,一番话很有意思:我好好的世家子弟就是贪练武功,越陷越深,可是看他的行径恐怕不能用好学来形容的。
这个里面还有一个武侠小说屡屡出现的概念就是这个门派因为是武林公敌,所以出来的都要杀,颇有成分论的感觉,是五毒门的只能是坏人,不能不想到倪匡的意思是不是只要是五类分子有些人就要杀,这么想的话真是利用电影不是创造发明了,我乐意这么揣测。
有机会可以彻底说一下这五个电影,看张彻的变化,看张彻的进步。
譬如大上海从简单的护送一份名单到刺杀张啸林,西安杀戮更强调执法者的黑暗,过江龙我今天或者明天大概就可以拿到了,也比报仇丰满很多
问题是张彻的手中再也没有姜大卫或者狄龙了。五毒里的小师弟就是演十三太保里的烟嘴的,这个时候人才一已经要靠郭追来撑场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