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如果》影评10篇

发布时间:2022-06-24 17:44:21

  《如果》是一部由林赛·安德森执导,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 / 大卫·伍德 / 理查德·沃里克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果》影评(一):反映时代的片

  开始以为是针对教育的片,结果是反映叛逆青年的时代。

  感觉有点闷。

  可以作为了解那个时代的资料。

  不过感觉所要表达的东西不够清晰。同性恋,教育,制度,社会习俗思想状况,青年,叛逆,哲学,欲望都有所涉及,但有点儿乱。

  《如果》影评(二):操是爱的缩影

  操是爱的缩影

  作为年轻人谁不想

  想干

  想当干部

  管理国家

  去除恶势力

  想爱

  想死完后也爱

  想怎么就怎么

  老不死老年人和中年人

  想其实想操

  想干

  想鸡巴

  想性

  我想把我们学校炸了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

  操你妈

  《如果》影评(三):哒哒哒!老子发现了冲锋枪!

  60年代末期当时的新浪潮电影,现在看来也挺有风格。听说中间黑白片段是导演没钱买彩色胶片,不会是真的吧。。。难道最后结局也是急吼吼,炸了收场。马尔科姆天生戏剧脸吧!所以一部伟大的电影和演员是要铺垫的,可能之前拍过很多类型的还是同样风格的片子,才能最后一蹴而就,当然都知道我说的是哪一部。 不过好像更喜欢这部,更原始直接。也没有过多的摆弄,像在实验又真实。

  《如果》影评(四):如果

  英国新浪潮,够反叛够情绪够撕裂,反建制反专制反抗一切不平等,有思想有寓意,前戏略闷,结尾的枪战戏很爽,最后的if大反转整个又亮瞎,思考性更胜一筹,但本片的最大意义仍在于启蒙!看片时的乌龙事:一直对彩色与黑白的交叉规律摸不着头绪,最后竟然得知是资金不够,好在没什么违和感,倒是迎合了影片幻想与现实穿插,荒诞又癫狂的气质!

  似乎寄宿制学校很喜欢被搬上电影来探讨等级与权威,体制与专横,相比死亡诗社的温情,本片更多了一份癫狂的气质。导演对于那段反叛时代的独断与压迫展开一番极到位的嬉笑怒骂,那段关于自由的演讲更是达到了嘲讽的至高点,加上痛快的枪战来个利索的收尾。最后的IF可谓是点睛之笔,很巧妙~

  《如果》影评(五):杀人于无形

  体制化的可怕是“杀人”于无形,它使人从反抗到顺从,直至依赖---张秋评如果

  其实何止体制,在一个安定团结欣欣向荣的社会里,所有形状的人都在各色体制、舆论、甚至亲人的打磨下,失了形状,统统变成代表顺民的圆形。

  打磨最好的两个工具:good for you

  or, every body do in this way。

  有一个关于猴子的故事,笼子里有好多猴子,每天只给他们很少食物,但是笼子顶端每天都会挂很大一串香蕉。

  开始,每一只猴子都会想去够到香蕉来吃,但是,只要有猴子碰到香蕉,笼子就会通电。

  后来就没有猴子再试了,他们每天靠着少量的食物度日。

  工作人员又放新的猴子进去,新的猴子看到头顶的香蕉,想去拿,但是,无一例外的被所有其他猴子狂贬。

  于是无论放多少新猴子进去,再也没有谁去碰香蕉了。

  其实,这个时候,笼子早已经不通电了。

  电影里的新生就是新猴子,mick 就是一只不肯就范的最终被制裁的猴子。

  《如果》影评(六):无遮无掩的假象

  大师级看不懂@@不知道该给几个星星算公平呢...尤其是大段超现实段落有没有厉害的大人可以说说看的。其实写个公开评论是想发个求助帖的^^

  “如果”两字说明了结局是不可能的。这就有了奇怪的地方——主角男的风格和做事方式暗示了复杂的问题(这也是导演/原书作者暗藏的值得关注的匠心),他有革命的能力,包括号召力和有前瞻能力的头脑等等,正因为他对革命的警惕和伤害的深刻体会,使得一直没有动力趋势自己撒手做下去。对于可预见的伤害显然聪明地选择逃避,只做聪明的事而不是“对”的事。话是这样说没错拉不过随之而来的困惑和迷茫是很难打发呢,革命本身没有错,不过聚众的疯狂有时会偏离主题,带来不可控制的暴力和伤害。而且革命者对胜利的果实的保护通常也很差...这种理智型人物变成了奇怪的革命者角色啦...更奇怪的是教唆他革命的正是糟糕的学校督导,他循循善诱的样子很有说服力啦,而且当时的立场也蛮正义,但他同样也是教授小孩子们如何以强欺弱的道德尺度诡异的怪老师,以他为代表的亦正亦邪学校领导一下子很难说清楚啦...行为诡异动机无法确定啦...

  还有就是这个片子的人物普遍复杂导致对学校体制和社会体制的展现的时候,各个层面交结在一起一塌糊涂神秘莫测匪夷所思...

  膜拜啦 安生好厉害~~~看不懂^^!谁来帮帮我

  《如果》影评(七):假如....邪惡無所不在 If.... Evil is everywhere

  (劇透)《假如…》(If….)的結局或會令人想起吉士雲遜的《大象》(The Elephant),受欺淩學生在校園持槍掃射,正顯示了《假如…》導演Lindsay Anderson的前瞻性。他也明言電影有預言的性質,假如學生和制度之間的張力繼續下去會怎樣呢?1968年的火紅學吆歪醽淼男@槍擊慘劇,證實了Anderson的預言可悲地準確。

  但《假如…》採取了輕鬆的調子,捨棄緊湊的劇情,對暴力的描寫並不特別沉重。導演在抗爭性的主線以外,散漫地展現寄宿學校的學生生活,例如領袖生專橫拔扈,於是主角Mike逃學喝酒留鬍子就成了樂趣。Mike和老友Wallace及Johnny趁學校球賽時遛到街上去,玩無影劍等場面大概是向《四百擊》和《春光乍洩》(安東尼奧尼版本)致敬:青春就是自由!導演基於他個人經歷,配合真實場景,又請校內的真學生當「臨記」,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展現校園內權力關係的現象。當中既有專制的無孔不入,也有偷偷犯罪的快感,輕鬆幽默的調子發展下去,卻成了超現實主義。Mike和老友逃學到咖啡室,強吻看店的女生反而獲得野性的「反擊」,明顯是性幻想,插入赤裸相擁噬咬的鏡頭只是把話說得更白而已。女生彷彿是Mike的alter ego而非真人,內心的野性被釋放出來的暗示。所以她會不合常理地在Mike被罰收拾學校地庫時突然出現,而地庫又會有一箱箱軍火--誰放進去的?答案或許如Michael Haneke《偷拍》(Hidden)中的錄影帶一樣,來自導演本人的「穿越」性干.... (全文 http://wp.me/p8iPwg-hlw)

  《如果》影评(八):五月风暴 1968年的反抗激情之作

  1968年前后,世界多处国家年轻人都陷入到激进、造反的狂热运动中:捷克的布拉格之春、法国的巴黎五月风暴、美国学生运动等等,他们罢工罢课,走向街头,宣泄着反抗的激情,甚至一度让社会运作瘫痪。

  林赛·安德森的这部象征极强、散发着无政府气息的《if…》正是摄制在这激情火热的1968年,并于当年底12月上映。

  《if》描绘了英国古老公学教育的图景:腐朽的权力关系无处不在,并且在日复一日的规矩、仪式中加以强调。福柯说过,权力的本质即是话语。而我们可以认为,所有外化的直接的可见的影像,正是电影的话语工具。所以在《if》中,对于特权、服从、等级压迫的刻画均是直接来于可见的影像:对身体外延(服饰、发型)的规范,和行为(仪式、身体活动)的规训——而所有这些外在动作的目的似乎都试图指向内心的道德品质教化,这逻辑显然是迂腐的。所以当主角三人被认定是有问题的、出格的时候,自然要处罚其肉体,鞭笞的情景又是一次权力的展示。

  但显然,林赛这部《if》的重点在于,构建一个不自由现状,然后,打破它。所以主角们冲出封闭的摩托车店,驰骋在自由的乡间道路上;米克与咖啡店女侍脱去层层规训,如雄狮猛兽般地在地板做爱;甚至在最后,来点1968年的无政府主义躁动,高呼一声『no』,把枪林炮火射向过去腐朽的权力阶层们,简直畅快淋漓。可与电影中的无政府狂欢不同,捷克在布拉格之春运动夭折后,陷入受制苏联的言论高压管制;法国在五月风暴平息后,右派政权巩固,人们依旧岁月静好,仿佛曾经的运动没发生过。

  显然这部英国自有电影代表影片《if…》的诞生,要与海峡之隔的法国要亲近得多。所以一年后,当一撮参与了五月风暴的左派知识分子门惊讶地发现,风暴平息后,资本主义背后强大的机制仍旧完好运行,不受一点儿影像——这就叫人焦虑了。于是他们要发动另一场运动,在文化,在艺术,在思潮上彻底反抗、颠覆过去,其影响深远不可估量,而某些程度上还使得1969年重开的戛纳电影节,前承了68五月的热情,最终让林赛的这部1968年的反抗激情之作摘得69年的金棕榈。

  《如果》影评(九):if

  在碟店拿起这张《if》是因为封面上的Malcolm McDowell,简单的看下简介,以为是反应68年那场革命的电影,便买了回来。看完之后发现影片从头到尾都在一所男生寄宿学校里,没有一点我本想看到的如《梦想家》中的场景,再仔细看了看简介,发现确实是自己错了,简介上写着:拍摄于巴黎学生运动爆发的1968年,是学生反叛时代的开拓性作品之一。虽然错了,但从心底庆幸自己当时看错了,才又看了一部好电影。

  影片中的学校便是整个社会的缩影,这里阶级分明,有校长,有主教,有老师,有同样是学生但享有特权的管理者,有不享有特权受鄙视的管理者,有普通学生,有被欺负的普通学生。主角Mick和他的朋友们有着现在普通高中生所具备的一切特征,他们偷着在自己的小房间里抽烟喝酒看禁书,所不同得只是他们会偷摩托出去兜风,用武器扫射表达自己的愤怒。关于内容我不想多说了,因为我觉得介绍这部电影内容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请借阅近几年地球那边频发的校园枪击案和电影《大象》介绍即可。不过我想说说这部电影本身,影片中充满了各种我认为经典电影所必备的元素:诗意的表达、于平静中爆发的冲击力、分段式的影片结构、自然真实的表演,此外还有对自由的追求、对霸权的反抗和那么一点无政府主义情绪。我作不了无政府主义者,但我却喜欢那些无政府主义者,因为他们总是能做我心中想做却不敢做的事。也正因为这点,这部影片在现在看起来也非常应时,现在的专制强权比起当时只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电影拍摄于1968年,拍摄结束3个月后,那场令我神往的学生运动爆发,与其说是巧合不如说是导演及编剧对时事的精准把握能力。在这部具有前瞻性的影片里,我们可以看到后来在那场学生运动中经常能看到的越战海报、格瓦拉头像以及各种时事剪报。据说,3个月后的一张新闻图片和影片结尾是的楼顶扫射非常相像,我想,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影片中除了Malcolm McDowell的处女表演非常成功之外,那几个管理员的表演也相当出彩,因为他们看起来确实那么骄横跋扈,那么想往其身上打上两枪。此外,CC配的花絮碟里有很多好东西,字幕也非常棒,竟然能翻译出“这厮”这个词来,让我很是快意

  《如果》影评(十):邪恶少年闹学记

  林塞.安德森是英国“自由电影”的旗帜型人物之一,这部《如果……》是他当年的代表作。彼时正是全世界学潮闹得轰轰烈烈的时段,一向热衷于生事的林塞当然不甘后人。电影里处处都是时代缩影、无政府主义式的胡闹还有别的油盐酱醋,加上这一张中国叛逆青年几乎都认识的脸,所以电影也就顺理成章地好看。

  在中国各种略带不良倾向的文艺刊物上几乎都陈列过什么“最适合文艺青年观看的25部电影”、“摇滚青年必看电影”、“残酷青春电影之旅”之类的电影专题,当然了大多的评选标准都是以名气为主,所以库布里克的《发条橙》就成了一代愤青们迅速治疗文化贫血的最佳强心剂之一,这张脸在电影里出现一分钟后,你就不会忘记。米克.贾格尔式的丑陋,蓝色眼睛闪烁出的邪恶光芒,笨拙但是充满戏剧性的肢体语言,这个演员叫什么?对不住,我忘记了。即使他不搞女人和摇滚乐,当他在《如果……》中留着刺猬胡子粉墨登场的时候,你也不会把他当成一个好东西,所以到电影最后他握着机枪向学校的各位领导疯狂扫射的时候,你也会觉得这个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学校是好学生的地狱,坏孩子的天堂,三个乳臭未干的坏孩子进了一座管理严格但是充满荒诞和同性恋色彩的教会学校,成为了头上长角的魔鬼,成天以蹂躏教学制度为乐,开心得仿佛进入了传说中的伊甸园。至于教育的虚伪无须赘言,古今中西也没什么两样。反抗者必然要受到压迫,鞭笞和责骂会使好孩子变成绵羊,却会激怒熟睡的幼狮。三个火枪手开始反击了,他们弄来了姑娘和枪支弹药,他们在学校的庆典上恐怖分子一样开枪,那双蓝眼睛里沁出复仇者的快乐,仿佛英国“愤怒青年”流派的怒火全部在向底蕴悠长的大英帝国放射……

  那时候距离朋克运动还有好些年,麦克拉伦还在街上瞎混,随时准备着挤出脸上的粉刺或者缝补自己肮脏的裤子。他那个后来成为时尚女皇的老婆还在做一个快乐的勤杂工,而卢顿和希德应该还在中学里欺负人或者被人欺负。愤怒的先声由电影开始奏响,借助超现实主义的威力来给了堡垒般的教育体制和整个世界的混乱一记清脆响亮的耳光。当然林塞对超现实主义的理解远远比不上伟大的布努艾尔,但是他有自己讽刺的方式,也成功的运用了他的智商。

  你见过“穿裤子的云”吗?我见过,但是你相信吗?什么都存在如果,如果是一个很好的阐述借口的词汇。如果法国没有雨果……如果披头士没有列侬……如果北朝鲜没有核武器……如果这世界上没有我……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