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差总按两次铃》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邮差总按两次铃》是一部由泰·加尼特执导,拉娜·特纳 / 约翰·加菲尔德 / 塞西尔·凯拉威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悬疑 / 惊悚 / 犯罪 / 黑色电影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邮差总按两次铃》影评(一):情欲都留给观众的想象
1942年黑白版本,就是美国潘金莲,西门庆,武大郎的故事,不过没有那个傻逼的武松。当时好莱坞这种黑色电影还是很多的,但故事讲得很直接,很能让人看下去,不像现在的大卫芬奇或是大卫林奇不复杂的故事非得讲得一般人看不懂。片子关乎情欲,但让人感觉不那么强烈,就如库布里克的《一枝梨花压海棠》一样,明明有着满满的情欲,却能拍的平淡如水(以后的翻拍版都是情色片),把情欲都留给观众的想象。
《邮差总按两次铃》影评(二):man wanted , all the men
女主美得一比吊糟,影片开头的man wanted 几乎代表了所有醒着的男人对这个女人欲求, 女主出场是的一袭白衣,中间私奔的时候白衣上染上了灰尘,后来和男主相互怀疑时又转为黑衣,最后终于在海中重新建立信任,想一起回去摒弃前嫌,这时仍是白衣,可能是借此在体现女主心态的变化,所以男主一直都爱她,从来没有变过,最后担心的不是判刑,而是因为什么而判刑,话说最后的纸条上到底写的什么?
《邮差总按两次铃》影评(三):凡夫俗子的罪与罚
当弗兰克遇见科拉时,从科拉手中滑落的口红正放肆张扬地向弗兰克滚来——这一幕,没法不让人想到砸向西门大官人头上的竹竿。看来条条大路通罗马,东西方的奸情虽各有机缘,终是殊途同归。
《邮差总按两次铃》影评(四):三言两拍故事还是很有市场的
男女之间的吸引力什么的,在影片里呈现出来根本就是色欲过重和精虫上脑吧。尼克的行为诡异得要命,活像把卡拉往野男人怀里推一样,让人怀疑他有观淫癖。所以这是一部奸夫淫妇终不得好报的伦理剧?结尾点题更无语,干脆让神父加一段神爱世人的说教好了
唯一好看的是卡拉愤而招供(家庭主妇式的卖弄风骚,招牌动作就是点烟和搽唇膏)和后来卡拉和弗兰克联手打退敲诈团伙的情节,他们私奔的一场戏也不错。家庭主妇穿着最好的一套白西装跑路,多晒了会太阳摔了一跤就想起老板娘的体面生活,终究放不下....后来尼克说要卖掉小店的时候,等于活活剥夺了她微薄的理想,下定决心除掉这个男人也就顺理成章。
还有啊我们觉得地检和小律师绝对有奸情...
《邮差总按两次铃》影评(五):杀夫二人组——美国影片《邮差总按两次铃》
这部电影影响深远,日后被频频翻拍,甚至连香港电视剧也有。这不是没道理的,你看过就会感觉真的很棒。
影片讲的故事有点像《水浒传》里潘金莲和西门庆的那点破事儿。一对狗男女想要杀夫私奔,结果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露了陷儿,女的被送上法庭审问,结果却被保送无罪释放。这个电影似乎有点立场不正确,把偷情男女当成正面人物来树立,给他们的不忠描上了“为自由而杀夫”的幌子,有一点黑色幽默的意思。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人物之间的关系虽然错综复杂,但是却很容易理解。这部电影是世界黑色电影的代表作,相信你看了之后就会明白何谓“黑色电影”了,那种诡异压抑的气氛和亦正亦邪的人物身份会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强烈推荐。
《邮差总按两次铃》影评(六):和书中的一点区别与改进
下午花整整两个小时看完了凯恩的原著,于是立马找来好莱坞第一个翻拍的同名电影,来记忆犹新地感受下。
1946年版本,基本都是终于原著的,只是书中的大尺度方面,木有拍出来。
有一点区别是书中的末尾,作者并没有解释书名的含义,但是电影,通过约翰.加菲尔德的台词,说了出来。没看过书的,或许觉得有说教成分,我倒觉得是对书的一种诠释。如果只看原著,没有读过译文或者译者的前言和后记,是会对书名起困惑的。
影片结尾时这样的:
【非常喜欢影片结尾的诠释,这是书中没有的】整件事就像你在等一封信,守在前面,唯恐听不到门铃,却没想到邮差总是按两次铃的。他对科拉按了两次铃,现在对我也按了两次铃。事实上,人总是在第二次按铃时才听见,即使你在后院。
《邮差总按两次铃》影评(七):上海国际电影节-6.12
15:45 永华一厅 《邮差总是按两次铃》 上座率:95%
因为等饮料,迟到了10分钟,进去的时候还有一些空座,途中陆陆续续也来了,有的人甚至都到四分之三了才进来,不知道怎么想的。。。
因为是老电影,拷贝质量不算好,但看的还是很清楚,字幕基本同步,除了有几段很快的对白,字幕过早出来了,然后就在哪儿等着。。。中间画面有一个间断,插了几个不知道什么的画面,但幸好接上了,观众有些小骚动。。。
散场的时候发现有好几对白发老人也来看,觉得很羡慕,希望自己到那个年纪也还有爱人和电影陪伴,就足矣。
之前不明白为什么叫邮差总按两次铃,最后男主角的一番话明白了,其实就是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当他们开始相互信任对方重新开始的时候,报应也来了。。。邮差总会按两次铃,而我们总是在第二次的时候听见。
《邮差总按两次铃》影评(八):杀夫二人组——美国影片《邮差总按两次铃》
这部电影影响深远,日后被频频翻拍,甚至连香港电视剧也有。这不是没道理的,你看过就会感觉真的很棒。
影片讲的故事有点像《水浒传》里潘金莲和西门庆的那点破事儿。一对狗男女想要杀夫私奔,结果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露了陷儿,女的被送上法庭审问,结果却被保送无罪释放。这个电影似乎有点立场不正确,把偷情男女当成正面人物来树立,给他们的不忠描上了“为自由而杀夫”的幌子,有一点黑色幽默的意思。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人物之间的关系虽然错综复杂,但是却很容易理解。这部电影是世界黑色电影的代表作,相信你看了之后就会明白何谓“黑色电影”了,那种诡异压抑的气氛和亦正亦邪的人物身份会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强烈推荐。
在线观看地址: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DlfDToQm94I/
《邮差总按两次铃》影评(九):邮差为什么会按两遍铃
昨天下午大概5点钟的时候,我爬完山回到集合点。返程的大巴已经到了,但还有很多驴友在山中逗留。也许是编辑的职业病,我看书一向比较快。昨天坐在大巴车里,我花了3个多小时,读完了这本小说。
希腊人的死我并不意外,但科拉的死让我一时难以接受。我当时读到弗兰克别车掉下山沟的时候,脑海里想象的是科拉流产,然后他俩不欢而散的结局。不过,最终的结局比我想象中的要残酷许多。
从最初看到这个小说时我就在盯着书名发呆,不知道为何叫这个名字。全程没有任何邮差出现,也没有一封信。直到看完小说,我仍在心里复盘着邮差按两遍铃的动作。我极少寄信和收信,加之现在沟通多用微信、qq之类的工具,邮差的角色对我来说,仿佛不存在于世一样。不过我也能理解,邮差确实可能会经常按两遍铃,就像爱熬夜的我,在睡前总会多看一眼手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习惯。
这也能解释得通很多问题:
1、弗兰克第一次离开并在镇上偶遇希腊人时,希腊人“习惯性”地挽留弗兰克,他依旧认为弗兰克是个好伙计,结果被旧情复燃的两人设计杀死。
2、在科拉呛水后,弗兰克开车送她去医院,因为不满前面货车对喇叭声的不理睬,弗兰克习惯性地别车,摔死了科拉,最终也害死了自己。
邮差为什么总按两遍铃,因为那只是一个习惯性的动作,但习惯容易害死人。
就像小说里的这三位。
《邮差总按两次铃》影评(十):阴谋与爱情,宿命与必然
四六年上映的片,估计没人会翻出来。很久以前模糊的看了一遍,因为对译名很感兴趣的原因。上次在卓越网上又看到了就顺便买了下来,扔在抽屉有几个月。如果不是前几天在看完TVB那部新港剧之后闹碟荒的原故,我也许会一直将它扔在角落。
阴谋与爱情,宿命与必然,极其肤浅而又归咎于必然的事情。一段正常婚姻之外的感情,就这样将世俗的男女一步步推向罪恶的边缘,甚至一次谋杀,都让这一对平凡男女惊魂不定。如果你相信爱情力量的话,这或多或少也算力量的产物,带着一点邪恶,一点罪孽。可怜的尼克,在第二次谋杀计划之后终于消失了,他或者从未想到一切来得如此突然。
从开始到结束,当尼克已不再成为障碍的时候,猜疑又成了新的阻挠。甚至于没有海边那场游泳,我会怀疑他们也会因为精疲力竭的嫉妒和焦虑而错杀彼此。没有了尼克,照旧,一对原本就不该在一起的人还是不会在一起,宿命?显然,从第一次的谋杀计划开始,所有的事情象是命中注定。 已经下了判刑的人生,即使侥幸逃脱,终究还是走不出铁笼一般的事实。就像简爱试图告诉我们平等的爱情,而这部片里的感情从一开始就站在美好的对立面,总和世俗阴谋罪孽宿命纠缠不体。它们像现实中的尘土,飞扬跋涉,无处不在。
或者结局里弗兰克出乎意料的认罪方式让我对这段世俗的感情开始心存好感。不过一切似乎都已成定局。用弗兰最后的比喻:上帝就像邮差,他总是按两次铃。你通常都在后院,总要等到第二次按铃的时候才能听见。
我不是你,你不是我,我们一样偏执倔强,过于相信自已的好运气。也许就在一不小心的瞬间,我们都忘记聆听第一次的铃音。即使不在后院,即便一样警觉,我们仍然无法分辨这声音来自上帝或是抑或是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