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狼犬丹尼》经典影评10篇

发布时间:2022-06-28 02:22:46

  《狼犬丹尼》是一部由路易斯·莱特里尔执导,李连杰 / 摩根·弗里曼 / 鲍勃·霍斯金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作 / 犯罪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狼犬丹尼》影评(一):简评

  电影生猛有余内涵不足,音乐感化暴力机器说服力不足,但个人感觉相比李连杰参演的其他几部西方动作片来说,《狼犬丹尼》中颠覆性角色Danny倒纯粹一点,生猛干练的搏击相比那些不同不痒的套路功夫精彩的多。

  《狼犬丹尼》影评(二):太娱乐片了

  李连杰在好莱坞的名气可不小!看了几部了拍的都不错,应该算是中国在好莱坞最出名的动作明星了!

  电影里的情节戏和打戏设置的刚刚好。那场李连杰单挑四个俱乐部里的人最精彩……

  想起来老罗讲的关于这个电影海报的段子了……嘻嘻

  《狼犬丹尼》影评(三):李连杰_穷途末路

  李连杰到好莱坞拍的电影没有一部是成功的.都是些只会动拳头的木头人.动作越作越漂亮,角色却越来越失神.好怀念黄飞鸿,好怀念陈真,好怀念令狐冲.成龙在好莱坞越来越失败,周润发在好莱坞越来越失败.还是回到中国来吧.外国人的电影里怎么会塑造出具有中华民族气慨的英雄呢?

  《狼犬丹尼》影评(四):就是那样

  居然被人圈住个项,而且还因没有主动出手,被它的主人骂成连狗都不如

  不过整部片看下来还是挺好的,不错

  扮演女一号的就是在《罗马》中的那位,罗马中还算漂亮,在这里边实在是有点丑

  结尾很好,突然钻进一架钢琴里,最后一个琴键迊面撞来,嘎然而止

  《狼犬丹尼》影评(五):吕克贝松的经典

  虽然吕克贝松没有拍过太多的影片,但是他的电影却都很叫座。在这部影片中李连杰一改往日的英雄形象,饰演了一个只有10岁智商的搏击手,被人当狗一般奴役。我们的影帝真是实至名归,连摩根弗里曼都甘当配角。我们在这里看到了温情,看到了人性,虽然很暴力,但是最后给我们的是感动,是眼泪

  《狼犬丹尼》影评(六):形象有争议

  老外应该还算爱看这部电影,因为打戏比较满足他们的胃口。不过中国人看着就没什么兴奋点了,一贯的李式风格。我想李连杰的功夫电影是看一部少一部,一部不如一部了。剧本实在粗套的要命,好不容易可以和Morgan Freeman合作,可惜啊。

  此片李连杰的形象让东方人看着不太舒服,这样形象的角色最好还是拒绝吧。

  《狼犬丹尼》影评(七):有点四不像

  吕克贝松的动作片也就这水平了~~动作片之中掺杂了情感~~看到一半就有种像是2部片子拼凑起来的感觉~~打架就是打架~~总觉得是为了突出李连杰的功夫特意拍的武打~~又觉得光武打太单调非得来点人性的觉悟~~然后还得来点情色加以点缀~~那个都不够精彩~~十分平庸~~再加上李连杰极其作践自己的表演~~~有损他中华武术混的形象~~~

  《狼犬丹尼》影评(八):用突破之作或许有点勉强吧

  片子除了李氏招牌动作以外,加上了以狼犬的角色表现出来的那种迷惘,还有钢琴加入的艺术性。这无一不表明导演的确是想要突破的,要突破动作片子只依靠动作的局限性。也许,动作片就只能依靠动作的吧。片子尽管情节的设计,很有突破的余地,但可以成为电影以后,却找不着突破的感觉了。李连杰卖力的表演,尤其是是人的狼犬的那份迷惘,虽有突破的迹象,但却还是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重点没有突破,那动作上也只能是收获不大了。

  《狼犬丹尼》影评(九):李连杰终究是老了

  这部《狼犬丹尼》中的李连杰略显疲态,面部松弛的厉害,一副中年男人为生计打拼的模样,虽然身手依然敏捷。看着他低着头有些笨拙的在荧幕里走着,我总是想起《少林寺》中那个身材有些单薄,神情羞涩,一脸灿烂的阳光少年。英雄迟暮,美人白头,都令人感慨岁月无情。

  吕克·贝松的片子,我几乎挑不出喜欢的,节奏总是松松垮垮,剧情散乱无章。李连杰做出那么大的牺牲出演这个角色,但情节我总觉得老套矫情,没什么意思,难以入戏,估计票房也不行。这个牺牲,性价比可不高啊。如果能给李安摆弄摆弄,多半有戏。

  《狼犬丹尼》影评(十):安心地来看电影吧

  有时候觉得,豆瓣尽是些老变态在发声。《狼犬丹尼》这么棒的电影竟然给了这么低的分,或许因为他是李连杰演的,演一个他们陌生甚至反感的角色(如果真反感,麻烦你就别看了,没人强迫你)。可是在我看来,他是一个孤独,迷茫,悲惨的只有小孩心智的病人,他面临抉择,就像我们一样,很棒的角色。 暴力和艺术——音乐,绘画,书籍以及烹饪——结合得令人佩服!各种小情节的设定不仅调和了暴力的最低限度,而且推进了人物和故事的丰满。李的表演令人佩服,吕克贝松好眼力。还有一点,摄影和调色都是本片不能忘却的。我能说最后我落泪了,面对丹尼的会心一笑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