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日子》经典影评10篇
《最后的日子》是一部由格斯·范·桑特执导,迈克尔·皮特 / 卢卡斯·哈斯 / 艾莎·阿基多主演的一部传记 / 剧情 / 音乐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后的日子》影评(一):科本写照
很久之前看的。断断续续。
只是还记得 他一个人静静的在一个房间里 弹琴
背影如此孤独
也许当时想看这部电影的初衷
就是因为
他像极了科本
也许
他就是科本
《最后的日子》影评(二):我不喜欢
电影下了好久,大学快毕业的时候下的!
现在都毕业一年多快两年了才看!
不喜欢这种电影,kurt总有高兴的时候吧!
拍的全是痛苦,我不想再看痛苦了!
kurt要是能忍受这些痛苦,那他就不去见马克思而是布什了!
《最后的日子》影评(三):疯狂与平淡
有人说nirvana的主唱如果不死,中国的歌迷会少90%。
有些人有疯狂的人生,但那只是表面的。
即使导演想表现人物的内心,我们看到的依然只是表面。
《最后的日子》影评(四):一点牢骚。
A最后的日子。还有B刻本和音速的纪录片,1991朋克崛起之年,都牛逼。A在虚幻里压抑,B在现实里张狂。
想当朋克就得在两个极端里疯狂跳跃。没什么可说的。~
最后想提《最后日子》里的吉他主题,那曲子牛逼啊。你要是郁闷的时候去听,能流下脑浆和鼻血。
《最后的日子》影评(五):只说两点
这个电影由于我看的是没字幕的
所以不好说什么
只说两点
一 这个略显平淡的电影有了一首
二 那个主演确实太嫩,看着很不舒服,有点做了
要看科本的记录片也不用非要看这个啊 所以不用骂太多了
《最后的日子》影评(六):很长很长
当初看的时候还小
咋就还不结束呢还不结束?
老了老了想起这部电影
开始有点怜惜
他的最后一天里充满极限的窒息
孤独蚕食到了底线
活着其实是煎熬
有些东西的确是当时看了觉得没啥
可是到达相似的层次才能体会个中滋味
《最后的日子》影评(七):简直困得要死
看这片子用了3天时间,每次都是看一看就睡着了,里面那些莫名其妙的对话,相似的场景,我他妈不知道为什么要看这部电影,就因为我喜欢nirvana?
唯一让人有我有点感觉是就是1小时11分那段弹唱,可我看这一个半小时的电影难道是为了去听那段弹唱的吗?
这片子太屎了,我受不了了,不管别人怎么看,可我就是这么想的。
《最后的日子》影评(八):看过,不喜欢.还是古典音乐家的传记好看
一点都不好看.
音乐传记几乎很少有好看的,特别是摇滚乐的.前几天在水果湖一家碟店买到了The Doors的主唱的传记,Oliver Stone导演的.
看得受不了.
还是古典音乐家的传记好看.因为他们的人生和生活没有落入虚空.
给人带来的大都是爱和希望.
比如埃尔加的,杜普蕾的,贝多芬的,巴赫的等等
《最后的日子》影评(九):裸男升天记
把KURT也拍得太文青了这不明显诋毁人吗?
镜头对着BOYZ II MEN的MV停了至少两分多钟,对着一棵树停了一分多钟……玩闷骚没啥,角度多线啊时序打乱啊都挺好,但没必要玩得那么刻意吧
那两同性恋是怎么回事?
幸好,最后升天的镜头使这部片子稍微好看点了……当然,如果穿着衣服升天也许会更好一点
《最后的日子》影评(十):大主意还得自己拿
本来是很吊人胃口的题材,可由于导演选择的是“非线性”的处理手法:所以我就像等待戈多的傻小子,大部分时间都得耐着性子,一部分时间还得捏着鼻子——我不得不说,这是一部让一个半小时显得十分漫长的片子。
看电影还是图个放松,干吗苦闷压抑一个多小时呢,所以就“不”推荐了——当然不推荐,可不等于说片子差,自己权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