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鬼火》观后感精选10篇

发布时间:2022-07-20 10:59:28

  《鬼火》是一部由路易·马勒执导,莫里斯·罗内 / Léna Skerla / Yvonne Clech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鬼火》观后感(一):“中国的思想家,是纯粹的享乐主义者。”

  一个精神似乎有问题在看病吃药的人。

  “中国的思想家,是纯粹的享乐主义者。”

  “什么都摸不到”的感觉

  隔离久了,就难以融入原来的生活。

  他自杀是因为两人的关系差了,他要给对方留下伤痛。

  不太懂,那些台词,那些聚会,对白,很普通的样子。

  《鬼火》观后感(二):阿莱

  我自杀是因为你不爱我,我也不爱你

  Ronet在里面真美。

  不了解法国的时代和社会背景,能体会的,就一下少了许多。然而,阿莱的孤独、寻觅、失望,依然感人。

  阿莱,那个晚宴喝酒后,摇晃的,只有半个背面的阿莱;

  阿莱,那个坐在咖啡馆外,看着阳光下,一个个优雅的、活泼的身影离开视线的阿莱;

  阿莱,那个摸摸心脏,用枪对准它的阿莱。

  《鬼火》观后感(三):这头到那头,其实很短

  从对生命的满心欢喜到全部意义的破灭

  不过那么一瞬间

  其实都一样

  亚伦的希望就是他的绝望

  我自杀是因为你不爱我,因为我不爱你,因为我们的关系冷淡了。我自杀是为了增强我们的关系,给你留下,永不磨灭的伤痛

  如果除去最后一句

  我自杀是因为你不爱我,因为我不爱你,因为我们的关系冷淡了。我自杀是为了增强我们的关系

  还是很温暖的

  这是我看过最喜欢的一部Louis Malle

  虽然其他的已经够好的了

  《鬼火》观后感(四):鬼火

  非常阴郁的影片,男主情感细腻而又敏感,在6个月的戒酒治疗期末期,想重新融入身边的朋友圈,而与妻子的分居及与情人的身体纠缠中,情感上的荒芜更使其陷入绝望,情人们对其外貌与性事的热衷虽然让男主并不缺少女伴,但对于个人的了解,情感的需求却是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关爱,而朋友们同样对其各种冷嘲热讽使其刚有起色的生活信心再次堕入冰窖。“我自杀是因为你不爱我,因为我不爱你,因为我们的关系冷淡了,我自杀是为了增强我们的关系,给你留下,永不磨灭的伤痛。”如果无法得到,只能选择离开,若已绝望,无以继续。

  《鬼火》观后感(五):酗酒者戒酒后的第一杯就象经历一次死亡

  路易·马勒已经看了两部,一部是《鬼火》,讲一个酗酒者

  阿伦(不要被酗酒这个名称所误导)自杀前的历程,他从精

  神治疗所出来去见以前的朋友、相好,大概希望获得某种精

  神帮助,得不到,不是那种冷冰冰的拒绝,一切都在友好对

  待之中,但是得不到。记得片尾是“你们不爱我,我也不爱

  你们”我不善于描述情节过程,我只是想说这部片子正式彻

  底地吸引我开始注意电影的画面、镜头的摇动、切换,感觉

  每个画面都象画,不是那种漂亮的风景画,大概这是黑白片

  特有的魅力。有个镜头看完整部片子后,返过去特地又看了

  一遍。那个镜头是阿伦坐在巴黎一个热闹的露天餐厅,他重

  新开喝了第一杯酒(或许是喝之前,人已经开始恍惚,这是

  他开始放弃的转换点),这儿是个典型的全知视角向人物视

  角的转换,周围三三两两走过的人群开始变得漂忽、流动起

  来。“酗酒者戒酒后的第一杯就象经历一次死亡”,这是后

  面的一句台词。

  我截取的一些画面.

  http://www.stbook.com.cn/zhounan/image/guihuo.html

  《鬼火》观后感(六):死亡之解

  最后一个镜头,这个男人从酒醉中醒来,他拿出手枪,左手在胸前摸准心脏的位置,然后右手用枪口对住,果断的要了自己的命。

  黑暗中响起他的画外音:

  “我自杀是因为你不爱我,因为我不爱你,因为我们的关系冷淡了。我自杀是为了增强我们的关系,给你留下,永不磨灭的伤痛。”

  你说,他这话是留给谁的?有报复的情绪吗?听上去像是对自己所爱的人。

  我想了好多天,也不确定。或者,这算他对生活的告白,他把所有活着的意义全部清零了。

  他的生活看上去没什么大的问题,体面有教养,气质忧郁。人们都很欣赏他,戒酒诊所的医生,昔日的朋友们,妻子和情人都没抛弃他。他阅读,剪报,还写作。出门前不忘选领带配衬衫西服。

  他会看着墙上贴的照片出神的想些什么,即使在他认为外界的一切变化都开始失去意义时,他也会将目光尾随着一位偶尔经过窗外的女孩的身影,直至她消失在视线之外。可见,他内心还是有一些温度一些向往的。

  他尝试过寻找意义,在外边走了一圈探望了一些人,他们的生活消解了他对意义的需求,也消解了意义本身。原来,一切所谓的意义都是无意义。意义只是个幻觉,无意义才是真相。

  或许我们可以说,生命根本就是偶然,“活着”就是其全部的意义。多数人认识了这一点,继续如常的活下去,该怎么作乐就怎么作乐。

  他却相当决绝的抛弃了这等无意义的意义,一颗子弹将所有现实化为乌有。他的死,畅快而干净。

  影片中他朋友在路上说的话,也许是他走向死亡最好的注解:

  “自从阳光灼伤了你的眼睛,你就开始与阴影做斗争。”

  我想,这便是所谓的“鬼火”吧。

  《鬼火》观后感(七):物的回答

  路易·马勒的电影世界被物充满。琐碎的、雅致的、臃肿的、冷漠的物。最终也是空洞的。

  物是人的作品,人的皮肤,错综复杂的迷宫,纵使曾有那么一分钟能够相互谅解,最终也会分崩离析。物躺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待人抚触,人却摸不到它们。正如伸手抚摸阳光,却空空如也。人已经失衡,物是最伪善的凭靠和支点,它营造幻象。飞机坠毁前的滑行,制造飞行的幻象。酒精反是让人太清醒的苦药。

  长长睫毛,服帖的西服衣领,镜面布满灰尘,书,尖鼻子。细致得不能再细致的观察将带领我们随主人公一起进坟墓。成熟意味着接受物是激情(passion)冷却的产物,是燃烧后的灰烬,灰烬不燃烧但证明它曾燃烧过。成熟仰仗着这个等式过活。青春则是拒绝熄灭,但拒绝不了冷却。青春穿着物质的外衣行走在世界上,它终将像赫拉克勒斯被冰冷的外衣毒死。英雄逃不出命运。

  路易·马勒的物质压塌了他的电影。

  《鬼火》观后感(八):Inertia, Death, and Deliverance

  Is inertia an irredeemable sin? Can one still prove the worthiness of his existence when he fails to fulfill the bourgeois society’s expectations of him as a rational subject and reliable labor? Is the disobedience of order and middle-class morals still meaningful when one grows older? A barrage of philosophical questions are thrown upon the audience, yet Malle provides no hopeful solution in the movie.

  To him, life and death have swapped positions in the modern society. Now Thanatos has become the god of life, and one needs his poisoned kiss for transcendence. The protagonist’s final resort to suicide attests to not only the destructiveness of the fire within, but also its authenticity as the the only vital force of life for the protagonist. The conforming residents of Paris, by contrast, are portrayed as the walking dead.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city of Paris is paralleled by that between the protagonist’s Egyptologist friend and his studies, which is essentially necrophiliac in nature. To live, is to hang on in the boundless darkness called reality, watching the flickering flame inside gradually dying out.

  《鬼火》观后感(九):一个男人的自我了结。

  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多星,天生不苛刻,看电影更是,看到有点喜欢的,毫不吝啬就“五星上将”了,呵呵。

  还是路易马勒,不过是早期的作品,陷入情节中的第一个原因是因为主演maurice ronet的眼睛,不可能逃避的深邃吸引力。

  刚在疗养院里摆脱酒精出来的亚伦重新踏入社会,却一无所有,美国妻子桃乐西因为他酗酒的缘故和她离婚,在他离开疗养院的前一天,他和医生谈到重新生活以及将来的打算,他说了一句难忘的话:我不是焦虑,而是对那种持续焦虑的专一感觉。就像很多有各种瘾的人一样,这句话道出了本质。戒掉酒并不难,而如何戒掉引起这种对长期情绪的依赖的根源,却绝不是一个普通医生所能解决的问题。亚伦的善感和心理上的羸弱是如此让人心动,他整日呆在疗养院的房间里剪报,那些关于自杀与死亡的新闻,玛丽莲梦露苍白的微笑赫然显于墙上。伴着妻子桃乐西的各种照片,喝水,拨弄插在瓷娃娃身上的美国国旗,还有一个木头日本娃娃的脑袋……早晨起来时那段对亚伦的人物刻画生动至极,他一边挑选他离开疗养院第一天的各种装束,一边自言自语地以stop结束,用一系列短句自问自答,如何询问妻子没有给他回信的原因,该在给妻子的电报里怎么说?等你回信,心情急躁,耐心希望,stop;谢谢,你的沉默,stop;你在凡尔赛有个情人,stop;请回信,stop;需要你,stop;分秒期待,stop;别管这封信,stop;烦恼结束,高兴点,stop……在这些揣度与衡量之间游走,足以看出这个男人的细腻可爱与悲观,从那一刻起,亚伦的形象深深印入脑子里,带着疼爱与痛。

  亚伦出来后,拜访以前的各个老友,一样的和不一样的,还是不得不提到他的眼神,游离间带着坚定,飘忽间不乏诚挚,只是他相信别人能抓住的东西,他却从来不曾触摸到一下,这种对爱的怀疑,对生活控制力的不确定是他焦虑的根源。“我认识酒之前就已经喝酒了,我在等待的时候开始喝酒,然后有一天,我发现自己需要用一生去等待……所以我把自己喝成傻瓜。”

  坐在露天咖啡馆的角落,那双眼睛观望着来去行人直道那种焦虑的专注感又油然而生,他拿起邻座的一杯酒,一饮而尽……接着的那次聚会是亚伦自杀的导火线,他处在聚会大厅的哪个角落都是那么得格格不入无所适从,他决定离开,在喝得烂醉起来后的第二天上午,他认真地收拾好自己所有的行李,看完一本书的最后一页后(床头那张竖着几根桅杆的港口照片像极了莫奈的日出)他将枪口对准自己的心脏……

  我自杀是因为你不爱我,因为我不爱你,因为我们的关系冷淡了,我自杀是为了增强我们的关系,给你留下,永不磨灭的伤痛。

  如果要问我为什么这电影叫鬼火?我可能会回答是亚伦的眼睛深藏的生活的蛊惑还有我没看到的他白睡衣左边那一刹那印下的如狂烈火焰般的鲜血。

  这段时间看过两部与酗酒有关的作品,一部是《八百万种死法》,另一部就是《鬼火》,主人公对酒精依赖的来源如出一辙,只是一个走向光明,或者是下一个黑暗,而另一个痛快了结。

  《鬼火》观后感(十):那里的人们心里有太阳

  “Le Feu follet”在美国上映时直译为“The Fire Within”,内部的火。到中国,成了《鬼火》。我更喜欢英国人的译名,“A Time to Live and a Time to Die”,生之时,又死之时。影片的导演路易?马勒(Louis Malle)喜欢用比较文艺的方式说相对通俗的故事,走最保险的路线,脉络清晰,模糊的地方一定作解释,沉闷的地方也不会拖得太长。所有马勒的片子里,这一部是我最喜欢的。

  男主角Maurice Ronet,猛一看像加里?格兰特,再看看又像今天的裘迪?洛,经常有十分男孩气的表情,甜美得忧郁,高贵得随和,演上流社会的公子哥一等贴切。他演的人物叫阿兰,因为酗酒和纽约的妻子分居,在巴黎的戒酒中心呆了半年。医生告诉他已经痊愈,可以回到原来的生活轨道,“美国女人健康又强壮,她会治愈你的。”他却像一个不愿从幼儿园毕业的孩子,舍不得离开蛋糕积木和小伙伴,无奈地反驳,别让我走,我会又开始喝酒的。医生说,运用你的意志力。

  他说,多矛盾,你怎么能谈论我的意志力。

  对于生活没了耐心,一心想死,戏里戏外,每个人都看得出阿兰要以这样或者那样的方式离开。明天我就杀了我自己,他喃喃自语,擦皮鞋,理箱子,在白纸上涂鸦,剃胡子,抹须后水,看完最后一页书。房间的壁纸是花里胡哨的罗马柱。过度地表现绝望会让活生生的观众失去兴趣,马勒用一种并不矫情的方式说一个决意要死的人,这挺不容易。观众被细枝末节分了神,边看边琢磨,一个临死的人为什么还要合上箱子,都要了结了,保持面部光滑还有什么用。带着满脑子的胡思乱想,紧张地辗转在他的朋友之间,窥视着这一拨那一拨人之间的较量。这是一个很快就要结束自己生命的人,这将是他的最后一天,越是陷入这样的意识,越是莫名的投入,到最后,简直比主角自己还要忧伤。

  阿兰的好友是个埃及学专家,他批评“今天的年轻人没有希望,长相英俊,端庄,营养充足,像加利福尼亚柑橘,但是你对他们一点都不了解。”他认为阿兰没有成长,卡在自己的青春期里,所以才焦虑。“和我去埃及吧,那里的人们心里有太阳。”不知道这算不算应了题。心里的太阳,内心的火,都是血液奔腾的动力。阿兰辗转的人群中,埃及学,老婆孩子,就连毒品,都能成为一个牵强的生活下去的理由。他自己却不为所动,靠窗的阳光,成了唯一一次触动他的东西。精神上的,人心里的东西,他却再也感觉不到。

  《鬼火》我看了很多遍,有些台词和眼色,每看一遍,生出许多不同的意思。我对这个叫Ronet的男人有些痴迷,和镜头里所有的女人一样,情不自禁地对他含情脉脉。他面色苍白,魂不守舍,依然倍受瞩目,诊所里的老太太,咖啡厅里的陌生女子,刚从汽车走上大街的摩登女郎。他只能满面愧疚地一一回应她们兴致勃勃的观察。我用他的眼睛去看那些面色里流露爱意的女人,看她们拿掉又戴上珍珠的手链,描画眼线,扶正硕大的耳环,美丽的金黄的发髻。真漂亮,我替他遗憾,因为他一遍有一遍地说,感觉不到。

  他的美国老婆桃乐西,影片中一次也没有出现过。她的金发相片散布在房间里的每个角落。没人知道阿兰到底爱不爱她,恨不恨她。她有没有回他的电报,是不是从来不曾给他打电话。他留下了一封遗书:我自杀是因为你不爱我,因为我不爱你,我们之间疏远了,我用死来使我们亲密,我离开你,给你不可磨灭的伤痛。

  58年,让娜?莫罗(Jeanne Moreau) 和Ronet一起出演了马勒的《通往绞刑架的电梯》。5年后的《鬼火》,她又友情出演了Ronet的昔日好友。略显老态,噘着那双莫罗氏的倔强厚嘴唇,反驳嘲笑阿兰的人,“胡说,他是个可爱的家伙,只是太忧郁。”

  忘了一个挺重要的八卦,这位可爱的男演员Ronet,居然是大师卓别林的女婿。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