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再见箱舟》经典观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2-07-20 11:10:26

  《再见箱舟》是一部由寺山修司执导,山崎努 / 小川真由美 / 原田芳雄主演的一部悬疑 / 情色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再见箱舟》观后感(一):再见箱舟

  红色裙边

  绿油油的瓜

  掠过一群嬉笑的孩童

  祖宗在黑鸦鸦的门里端坐着

  呲牙咧嘴的

  微笑着

  看着自己成功戴上的枷

  素黑枝桠

  无人能入那里的波涛

  二十重的浪

  淹没纸片上的人

  我要

  找一个橘红衣服的人

  找一个开锁人

  找一个有裸女奔跑的森林

  找一棵长满钉子的树

  《再见箱舟》观后感(二):短评写不下

  寺山修司的遗作。作为先锋戏剧导演,他的影片带有很强的舞台戏剧感觉。本片通过“钟被偷走”的设定,让故事发生在一个时空错乱的环境中。人物来了又去,无法从一种含杂着民族精神(这其中也包含很多并不干净的东西)的宿命中逃脱。最后所有的村民离开村庄去到城市,却拍得像离开阳间去到阴间。随着舍吉之妻(当然她最后也到了城市)的高喊“你们要百年才能回来!”,俨然一部日本版的《百年孤独》。(巾城)

  《再见箱舟》观后感(三):诗性想象力

  一口深井。这就是阴阳两界的通道,驿道——从这里寄出写给阴间的信件。 这井还会喷涌出生命和时间——一个失足跌落其中的孩子,出来时已是一个勃发的青年。他抚慰了两个死者的妻子的寂寞。 虽然这是一个生者与死者同存的世界,但那塞壬一般的女子,可以取走生者的生命,面对死者,她无能为力。 黄色花瓣,黄色火苗,黄色蝴蝶,这三个意象难分彼此,呼应着《百年孤独》中最为深沉,哀伤的几个瞬间。

  《再见箱舟》观后感(四):钩满了毒荆和刺蕤的织锦

  一部除了看,几乎无法用语言转述的电影。一丝一缕地剔除了逻辑,将理性沉沙在诗性之下。改编自《百年孤独》,但是其自身结构与语言也自成一体,完全像是以百年孤独的名义,发大和的澹狂乩乱,书写日本的乡土哀愁。导演寺山修司是诗人兼画师,用夸张的色彩与怪异的造型将一片片浮士绘的图景搬上银幕,充满虬杂凌乱之美。各种怪力乱神,过度的创意,充沛的意象,充满诱惑的谜和寓言……电影就像是一段钩满了毒荆和刺蕤的日本织锦,斑斓又凶险。

  《再见箱舟》观后感(五):惊鸿一瞥

  惊叹,完全的魔幻现实主义,舍吉的失忆让我想起了百年孤独,树上画作应是抽象主义的画,完全是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

  那一幕幕完全可以成为电影史的经典场景,那时钟、贞操带、仿佛拥有魔法般,禁锢着人们的思想。而逃离乡村完全是现实世界的刻画,而惠子的预言完全是苏式的表现手法。而结尾的合影令我回到小津的映像中,但这样超时代的著作居然是九十年代的作品,不能不慨叹导演之才华横溢。舍吉的逃亡有舞台剧的浓重效果,祭典是日式的又是荒诞的,而村庄通电的那一幕太是经典。

  不过对于这样的风格完全不是我所喜爱的 !

  《再见箱舟》观后感(六):再见,家乡

  钟表——时间

  少年、母亲——背叛 恋母 获得自我身份

  马戏团——外部世界时代众生缩影

  火车——自我逃离

  地狱、阴间——未知的力量

  再见,记忆,再见,少年。再见,家乡。

  寺山的一贯风格主题,看过百年孤独的都知道,这部片很多场景是将百年孤独日本化,但这并不影响其独立性,因为不管地域如何,人的内心世界是有共同性的,而对于寺山来说,人的内心世界是人类最大的一副风景,这是他与同时代其他导演描绘社会性相比最大的区别,这是他自己的个人风格,同时也是被其他人批评的软肋。

  大爱铃木达夫,他的摄影色彩艳丽,一个简单的取景构图,不需要演员摆出特别的造型和姿态就能营造出诡异的氛围。

  《再见箱舟》观后感(七):无

  许多年过去,我们拥有了一切。

  可我仍记得曾经接过手里的一袋米,那是一袋够两人吃的米。

  那日我仓皇离去,可归途上,越走越是委屈、不甘。我终于站住脚步,抓起怀中的一把米,用力抬手、再用力向地上掷去。掷地有声。我是下了决心的,是摔下自己孩子一样的决心。

  树影重重,避开了所有人的窥探。但我的心里清楚,时至此刻,再无回头之路。

  然而每一次,我们自以为用无比壮烈的选择和牺牲创造着生活,却不知我们所创造的,究竟不过是一隅之安。

  环顾四周,寂寂无人。

  日升日落,并不由我。

  世界不知不觉中已将我们抛弃。这并不残酷,残酷的是,我如此清醒着。

  《再见箱舟》观后感(八):不是影评真的不是_(:3」∠)_

  只找到了生肉不知道为毛…听抓练成的日语听力_(:3」∠)_连蒙带猜听懂个大半吧就【【【

  很多诗性的意象元素时钟啊食死徒一样(??)的群体啦【充满了畸形人的马戏团啦【乱伦啦扭曲和压抑的性啦【连滤镜都很眼熟【emmm以及现实的拍摄与电影画面的程式化的展现

  总之都是寺山在自己的各种长片短片诗作里反复用的老东西了

  虽然觉得说太实验了我看不懂但是哭了这种话显得非常傻逼【【但真实感受。。不过要说喜欢的话会更喜欢和它很相似的《死者田园祭》吧

  这么多长片里唯一一个没有从一个少年的视角来打量这个荒诞又诡谲的人世【【顺便一提每个少年的形象还都挺对我的审美的233。。。可惜是遗作了

  突然想到寺山的同时期我国还在拍《年青的一代》之类的【最近的课都在看这些啊【【觉得有点好笑

  《再见箱舟》观后感(九):再见箱舟

  美女长的好似少年郎

  古老村庄

  红色裙边

  绿油油的瓜

  掠过一群嬉笑的孩童

  祖宗在黑鸦鸦的门里端坐着

  呲牙咧嘴的

  微笑着

  看着自己成功戴上的枷

  素黑枝桠

  无人能入那里的波涛

  二十重的浪

  淹没纸片上的人

  我要

  找一个橘红衣服的人

  找一个开锁人

  找一个有裸女奔跑的森林

  找一棵长满钉子的树

  长辫子的不怕戴礼帽的

  盐落进土里变成米

  跛腿的游侠经过

  无意间的拨弄

  偶然的升天

  石头的床单(湿透的一地落花)

  坛子里封箱保存着

  多年未动的酒

  开封了的秘密

  溢出一地的米

  日日思君来

  盼君撕碎我

  敲打我

  把我烧起来

  我用碎片迎上去

  我在怒放

  你们看不见么

  瞳孔

  心脏

  刺眼阳光

  天女散花

  俺妻 轻三五四

  轻描淡写

  一纸婚书

  虽枯犹荣

  《再见箱舟》观后感(十):再见修司

  司山修寺的遗作《再见吧,箱舟》讲述的是日本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背阳面。电影的创作时间在二十实际八十年代,日本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在国际上力求成为政治大国。与早年的《上海艺人娼馆》中描述童年性暗示不同的是,《再见吧,箱舟》关注的更多是时间,古老传统和现代科技的冲突中对人产生的畸变。

  主角惠子身上的锁是一处令人难以忘怀的元素,因为这把锁惠子无法与表弟吉舍同房,她千方百计的想摘除它。惠子的欲望是巨大的,却总是不被满足。影片开头的村民提到,惠子的第一次其实是跟地主家的儿子大作,被父亲发现后上的锁。说明影片中的民风呈现出一种对性又开放又封闭的怪异,这种怪异毋庸赘言的出现在当今日本性文化。

  作为杰出的戏剧创作家,导演司山修寺的影片中充斥着戏剧般的张力,表演和灯光犹如戏剧舞台一般。惠子和吉舍出走时强硬的侧后光,惨白的脸部轮廓和大片的黑暗将这段出走表达地异常不真实,更像是一段心理历程而非现实。在表达一个沉痛的主题时,导演却借酒馆里的乐团将气氛变的欢快起来,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奏不仅让人兴奋,也使得惠子对枷锁的挣扎更具情绪化和感染力。

  《再见吧箱舟》里运用了很多摇镜头,中线不变的上下摇或左右摇,这种运镜方式加上司山修寺式的构图:一只枯树的枝丫位于取景框的一侧,或零星的花瓣落于枕边被框架切割,不禁联想到中国画长卷的构图程式。

  色彩在影片中的运用也体现出导演独具的风格,他非常善用滤镜,并且几乎毫无道理。这种方式一旦被人发现,便觉的非常突兀而不得不去注视它。影片开头不久,村里的人在室外洗澡,前景是牛头,因为加了滤镜,牛角呈现了非常吊诡的深蓝色,这与村长将村里的钟拖到荒郊的下摇镜头中树枝上绑的带子的颜色一模一样。他酷爱蓝紫色,绿色的滤镜。在描述村民幻想的传说女子时都用的绿色的滤镜,不仅是在表述村民们茁壮的欲望,那种纯粹的浓烈的绿也仿佛将女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人类的索求像梦境一般虚无缥缈。

  在影片最后,孤独的人们愚昧而迫不及待地拥抱进入轰轰烈烈的现代化进程,而司山修寺却漠然止住步伐,在此与我们挥手告别。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