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堂》的影评10篇
《大教堂》是一部由Tomek Bagiński执导,Jola Rzebuska / Maria Kucharska / Marcin Jaskowski主演的一部动画 / 剧情 / 短片 / 科幻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教堂》影评(一):生命因信仰灿烂——凋零的伟大
一派荒无人烟的硝烟战场。天黑黑的,面容坚定的她进入了教堂。一切都压下来、压下来,弄得我喘不过气。然而,当恐怖的大火球冉冉升起,她生出了根叶,我流泪了。生命因信仰灿烂——伟大的凋零。
《大教堂》影评(二):以炫技的名义谈论宗教,还是以讲述宗教传说的名义炫技?
幽深黑夜里,阴森庞大残缺破败的教堂,诡异的藤枝,面目狰狞的石像,惶然却仍旧秉持信仰向未知的黑暗深处前行的单身信徒…………太阳出来喽呀嘛喜洋洋喽,CG动画咻咻咻~~~~~~于是信徒被教堂吞噬。
优点是够短。
《大教堂》影评(三):难懂&画面精彩
全片都没有一句台词,的确会让人摸不着头脑。朝圣者最终走到了尽头,他目睹了太阳的升起,随后,他就像他身边的那两排树一样,变成了一棵树,矗立在世界的尽头……
不过想表达的内容也是太过含糊了……片子效果很好,在花絮中还有制作过程的演示,值得一看。
《大教堂》影评(四):那座叫信仰的教堂
他们没有阻止他的朝圣
他们对结局早已心知肚明
他虔诚的一步一步印证走来
一样的爆开胸腔 融入了自己的信仰 铺建它 完善它
我们都是痴迷的 在不同方面罢了 却都坚定的认为值得
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
虔诚的如此美好
执着的构建希望
《大教堂》影评(五):这世上本没有信仰 选择执着的人多了就产生信仰么?
看了这个仅仅7分钟的片子
心里震撼了
这个朝圣者苦苦追寻信仰
最终他自己也变成了信仰的一部分
然后静静站在那里
等待下一个执着的人来到这里
我不解极了
这个朝圣者是否后悔呢
还是说他本来的目的就是成为这教堂的一部分
从一开始他就清楚自己要付出的代价
好吧
我纠结了
《大教堂》影评(六):天上的星,地上的教堂
天上的星,地上的教堂。天上藏在暗星后的亮星,地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教堂。天上的默默运转,地上的静静等待。天上的一片辉光,地上的一次生长。没来由地到来,没来由地察看,没来由地走到尽头,没来由地期待。在死之前先要灭灯先要断臂先要躬下背来,爆发只在一瞬间,不由自主地点燃。或许并不是死----根本不是死,活在壁上,睁开苍白的双眼,星移斗转,看下一个行者的到来。
《大教堂》影评(七):观后感
经典,多么有力的张扬,一个个生命接受召唤后将灵魂释放,不断筑建起这座精神教堂.很好理解啊!哪里看出内心畸变?
作品虽然短小,一气呵成,具有史诗般悲壮而又气势恢宏的美感
高潮时音乐激昂迭起,音符急剧跃动,扣人心弦……给人一种强烈震撼,让人过目难忘,心音不止。
他举着火炬,走在空旷的大教堂中,发现教堂是由一棵棵参天大树支撑着的。而且,每一棵树仿佛都有生命,当他走过去,树中隐藏的脸孔都露出欣慰的微笑。
《大教堂》影评(八):积极向上的好青年
大一时看过的片子,当时被震到了,暂时无下文。
后来的某天又想起来,与朋友讨论发现理解上很有出入,再来这里看看别人的评论才发现,原来可以有这么多种不同的理解。好吧,我的理解总是最浅显易懂的那一个。把以前曾经贴在某吧的我的理解贴到这里mark下。
“ 那个人代表有探索信念的人类 教堂代表人类已经探索到的领域 他走到了已知的边缘 然后发生了XXXXX的剧烈反应(只是对探索中的痛苦的象征吧) 然后这个人成了教堂的一部分 教堂向未知又近了一步 就是说这个教堂是由探索者组成的 类似像鲁迅表达的内意思 踏着牺牲的勇士的身躯继续前进
(某位问,教堂代表什么?)在已知中保护后来的勇士?是在广大的未知、黑暗与危险中人类的小小的庇护所?同时指引后来者继续扩大它?”
把我的理解说给朋友听,被揉头夸为乐观积极向上的好青年。。。
《大教堂》影评(九):偏离主线背景的我看到的
大家为什么写的都是朝圣者?我看到的剧情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探险者来到一个类似教堂的遗迹地方,时值黄昏,暮色与黑夜交织;当他迈步进入遗迹时,阳光渐渐消失;镜头往前……有诡异却壮丽的景色呈现,有古怪的塑像在墙柱之上……诡异的是它们会动,女的头像还露出了蒙娜丽莎的迷之微笑……探险者走至遗迹尽头是一片悬崖,弯身触碰脚下的土地,看似泥土却是某种不知名种子……于是探险者被种下,然后默然(其实是在被寄生);遥望下去是火山口座座;一夜过去,流星点点,星球转了一个轮回,将要日出;阳光爆炸式出现,照耀在遗迹上,(发生了什么古怪反应?阵法?魔法?单纯提供能量?)整个遗迹活了起来……当阳光照射到探险者之时,终于发芽了,他变成了这遗迹的一部分……全剧over
好吧,我承认我没看短片中文翻译,但看剧情就是这么的……脑洞清奇
灵魂壁垒而已。有人探讨那种子吗?生物材料建造的教堂,呵
《大教堂》影评(十):无题
1.关于形式和内容
我们被建构的认识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又反作用于内容。按黑格尔的说法,现在的社会中的视觉艺术应该是形式大于内容。但是这个影片作为一部短片形式还算是匹配于内容。直观形象需要和抽象认识互动,两者就彼此加强。
2.文本阅读的感受
接受美学的看法,阅读人的感受和创作者的感受未必是统一的。
首先从片中感受到的是一种异土的宗教气息,仿佛是重回那个基督教统治的中世纪,庄严、神秘乃至有些恐怖,人被藐视也被非人化,另一方面人又可以通过虔信而通神变得崇高而伟大。
其次是看到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作用过程。动画将意识形态的大厦直观化(正如现实中的宗教建筑无处不透射出宗教观念)。宗教的力量来自于群信的力量,更多的虔信者,更多的合理化解释,继之以更多的虔信者和合理化的解释。
但是虔信者的痛苦在于,当他到达他所虔信的真理的边缘时,会有所犹疑。这种矛盾使他痛苦,然而他毫无选择,那个大教堂的大门已经关闭。他只能将自己主动更是被动地“结构”入那个大教堂才能“省力”。于是,他被奴役也被支撑,被支撑也被奴役。忽略那些犹疑地虔信,不再纠结而投入一种使后来人虔信的事业,“伪装”成崇高的真理的一部分。这就是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