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剑》观后感10篇
《名剑》是一部由谭家明执导,郑少秋 / 徐少强 / 高雄主演的一部动作 / 爱情 / 武侠 / 古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名剑》观后感(一):不知所以,漏洞百出
不知道编剧都是干什么吃的,小学生写作文都不至于如此糟糕。
东一下,西一下,无比凌乱,个个突然,什么乱七八糟的,没个主题。
给没有上过学的文盲大众看个热闹吗?
我真不明白这些笨蛋怎么搞上电影这一行的。
《名剑》观后感(二):标题是权利还是义务
《名剑》当作香港新旧武侠电影的分水岭,和徐克的《蝶变》一道,来了个当时看来很做作的突破,就是在影片中融入了更个人化的情趣,淡化了胡金铨式的写意,写境,而更多的笔墨用于写人,写情。
新浪潮这个东东,玩的是一个氛围和激情,我认为就是一群精力过剩的年轻人向电影求爱的发情期。所以浪潮很快就过,法国新浪潮两年就退潮,香港新浪潮也只撑了五年。
《名剑》观后感(三):《名剑》比《蝶变》强了好几个档次。
《名剑》优雅、大气,很自然,很有文人气质,更有古典韵味,令人回味无穷。《蝶变》太做作,不自然。
实话说,两片不是一个档次的。《名剑》足以名列新武侠片前10名甚至前5名。总体看,《蝶变》比《名剑》差了好几个档次。
从导演手法和文化气质看,谭家明比徐克强很多。徐克的电影,始终用力过猛,感觉过火。谭家明则显得很成熟、自然。
----------------------
当年另一部《生死决》,更是很幼稚。
《名剑》观后感(四):江湖的无奈
虽然是武侠片,但是动作戏上实在乏善可陈,唯有最后一剑惊鸿一现般摄住眼球,那一霎那秋宫的眼满满的全是戏,大赞。
学艺十年出师,只为能与天下第一一较高下,为此舍弃了剑以外的一切,然而最终得到的,已经不是自己想要的。人与人的纠葛,退不出的无奈,苦苦的追寻,得不到的爱情,最终都隐没在江湖中。
从某些逻辑层面上讲,片子也有许多不通之处,索性略过吧,配乐极好。
片子的最后,我多希望小石头能和小雨点走在一起,然而本片的所有人物,最终都成了悲剧。
《名剑》观后感(五):如此美感武侠片
所有的场面都是唯美的.并不是张忌中的那种浮美,而是极尽古典雅致令人心动感怀的美.
剑客美,剑客的女人美,剑客遇到的姑娘也美,剑客与姑娘相逢的地方,那场雨情窦初开的美,片尾曲悲壮凄凉 意韵深远的美,连鸽子老人的鸽子窝都是美的. 不仅美,还透露着羞涩的无限怀念的旧片气息.
有深沉压抑,也有轻松活泼,有情爱仇恨,也有剑客侠义, 还有最好的演员,不知道为什么这部这么好的片子当时没有引起<<楚留香>>般的强烈观众效应,大概是因为拍得太美了,就不像商业片了.
《名剑》观后感(六):唯美的超时代武侠
作为1980年的影片,至少超前15年。
1、大量自然取景。比如夕阳,比如海边壮阔的礁石。同时期邵氏多为内景
2、画面唯美,色彩与光影配合,使得许多镜头都是一幅美景。每个画面主颜色不超过三个,以蓝光的冷静画面为主。以后银河映像的影片多用这一色调。
3、镜头多角度,甚至跨越,从仰视、俯视,配合剪切给观众不同的感受。
4、演员服饰古朴却相当具美感,放到现在仍不落伍。
5、武打设计除了对打,亦有许多空中腾跃,配合衣袂飘飘,极有美感。
6、配乐水准高,旋律变化可哀伤可激越。
此片在1980年超越这个时代,几乎可以看到以后武侠片的种种模式,但其美感受,是许多后来的片子也无法企及的。
感谢导演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多希望现在种种武侠电影电视能靠谱一些。
《名剑》观后感(七):这是杰作!足以名列史上十佳武侠片之一!
这是杰作!足以名列史上十佳武侠片之一!谭家明不愧为香港新浪潮打头阵的教授级别导演、不愧王家卫的师父。这部新浪潮作品,水准远超徐克的新浪潮作品《蝶变》。
近40年前的武侠片,整体质量、创新性、内涵、画面、音乐、影像凌厉度,都足以秒杀这些年的《绣春刀》《剑雨》之流!
郑少秋那时候果然是颜值高峰,不论青衫还是白衣,都一样风流倜傥。三个女演员:徐杰清纯可人,美不胜收;陈琪琪的言小语美艳不可方物;魏秋烨也是成熟魅力。
古典韵味十足。秋官与徐杰在野外雨中小亭中相遇,色彩、镜头都极富韵味,光线色彩在少女的脸上游动,暗示了少女情窦的萌动。很美。
最后的决斗,大红墙的背景,激发人惨烈的感觉。秋官和徐少强眼神凌厉,斗剑的招式设计巧妙,徐少强反手刺伤秋官,剪接凌厉。最后天外飞仙般的刺杀,惊心动魄。这一场决斗,足浴名列武侠电影动作设计前5名!
唯一的遗憾,就是花千树的演员太老气,缺少一代宗师的风范。
这是观影体验最好的武侠片,甚至没有之一。在我眼里,超过新龙门客栈、东方不败等杰作。37年前的电影,竟然如此前卫!
《名剑》观后感(八):深深情义在雄心——评1980年的《名剑》(作者:云飞扬)可以转载,需要注明
暂不论电影的寓意、也不提演员的功底,单单说影片的画面就十分精致。在那个年代,且不看技术如何,看的就是感觉!就总体的感觉来说,很美。影片以静为主,衬出动感的、潜在的危险。影片镜头有远有近、角度多样,显示出了真实而怀旧的感觉。
感觉是爱的本能,那么理性的分析就可以给爱一个具体的理由。
谭家明在香港电影界是被看作天赋颇佳的导演。《名剑》可以看作他电影的处女座,也可以说是新浪潮电影中,具有开拓、创造力的。虽然不免流于精致的表面功夫,剧情落俗,但大色块的对比暗示,中外结合的电影技术又将俗套的故事烘托得淋漓尽致。尤其是最后郑少秋、徐少强的决斗,非常具有郑少秋极静,徐少强极动,在瞬间分胜负,虽然徐少强的动缺乏立足点,但在那个时代的特效下,能拍成这样实属不易,一改武侠片粗制滥造、不真实的弊病。在内容上,谭家明注重对细节,对女性情感的表达,虽然人物平面化,但在当年也是一种进步。
放到现在,也许都很容易做到。但在香港当年,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可惜,谭家明在选演员方面用的并不成功。《名剑》拍摄于1980年,郑少秋、徐少强两位红极一时。郑少秋的《楚留香》和徐少强的《天蚕变》在1979年都风靡香港。出于明星效应,谭家明让郑少秋演李蓦然,徐少强演连环。郑少秋当年风流倜傥,对于苦大仇深的角色表现力尚有欠缺;而徐少强诠释的道貌岸然的连环与其他女子的表演都不错。主角的掉线,郑少秋眉头一跳所表现出的楚留香重现的感觉都是存在问题的。但鉴于本身人物性格的平面化,这也不是大问题。
总而言之,这部非常认真拍摄的电影还是值得一看的。深深情义在雄心,表达的一个情字,是让人感动的。无论是英雄李蓦然和奸雄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也有大情绪。
一个情字,也是当年新浪潮电影的一角吧。
《名剑》观后感(九):我也想夜半一个黄衫少女躲上我的床
夜半,黄衫少女拿剑剑架在你的脖子上,顺道躲上你的床
我还从未在武侠剧中看到这种浪漫与豪情
也从来没有看过像花盈之这样的江湖儿女
这部片子其实超级闷的,中等水平的青年剑客,各种巧合搞成了天下第一剑,名不符实压力很大的故事,抑或是青年剑客与仇家少女,他人妇的青梅竹马,寡妇的爱情故事……
但是1980年的画面,比现在的武侠剧都有诚意,光是看有点胖乎乎的小语就看到我呆掉,盈之的黄衫子也超有风情,旋姬自杀前走路时的披风随风而动,真是难以形容。
以下是原著剧透线
--------------------------------
于是我去拜读了黄鹰为电影写的原著,在合上最后一页纸的时候大悟
这个电影的四个编剧是多么的有才华,摄影与剪辑又是多么的一等一,能将这个偶尔有亮点的原著拍成这个样子。
李蓦然在电影里是一等一的老实孩子,老实学剑,看到小语也只能闷闷地说一句“你好吗”,对玄姬也是标准的止乎礼,盈之百般追求也只能是做个朋友。
原著里的李蓦然老子不认识啊,玄姬死了他不烧纸钱居然去喝酒啊,你喝酒就算了嘛,还上了言小语啊。最后在丢剑的时候想的还是自己的三个妹子啊,你以为是串场到了楚留香吗。
连环是个标准变态,但是原著里的连环就是个苦主啊,人家杀花千树因为花千树杀了他老师啊,也没有家暴言小语,发现了自家妻子真的不忠才下了杀手的啊。
齐物剑是来源自庄子的齐物篇,那基本就是“等死生,万物皆为无”,光听名字都比寒星要牛,但是寒星剑在原著里没有被劈成两半。少了许多乐趣。
原著里盈之穿红衣,李蓦然穿白衣。想想拍成了电影都恐怖
--------------------------------
还是忘掉这个原著吧
电影实在太美好了
《名剑》观后感(十):也谈《名剑》
与徐克不同,首作拍武侠片,并非是谭家明的刻意。当时正值无线、丽的、佳艺的一批电视人纷纷转战大银幕的新浪潮,谭恰巧有那么个机会,便应允下来。片子拍出来,整体格局上看,是个中规中矩的武侠片,深究起来,自然不乏些谭家明式的标签,但是总的来说,这片子并不是很“谭家明”。(值得注意的是谭家明本来即是个“类型片导演”,他的影片,几乎都是在类型片的基础上做文章,总是很“类型”,亦很不“类型”,怎说,是风格化倾向比较重的那一类吧。)
《名剑》要看的自然不是故事,青年剑客挑战成名高手,邪派剑客从中作梗,什么青年侠客,什么美人倾心,什么旧情人嫁做他人,什么高手对决,什么归隐江湖,都是烂俗的桥段,无甚可谈。
这片子要看的,是谭家明清新爽朗的风格,于旧式武侠片中融入新鲜血液,在美术、在摄影、在剪辑上的功夫。花英雄提到都是,既然红脸给你唱,我来做黑脸,侃侃《名剑》的瑕疵。
谭的片不多,我看的都喜欢。谭是技术流,新浪潮的导演只我所见,谭在画面上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可惜的是在整体控制上稍显不力,剧本又总拖后腿,以至于公认的新浪潮旗手,居然没个代表作能拿出来。
谭的片子,漂亮的段落俯首即是,但是有佳句却无佳章,跟徐克从这个角度看,是很相似的,不过徐怪命好,在新艺城一班商业片高手帮衬下,终于找到自己的出路,风格和票房两手抓两手硬,居然成了个开风气先的弄潮儿。而谭却票房每况愈下,虽有妥协,但是商业片自有一套规律,时机亦是难以预料,所以谭搞到跑去教书,直到06年才拿《父子》出来。
由于谭的严格控制,《名剑》拍的很碎,镜头碎,剪辑碎,漂亮的段落不少,而几令人烦扰的琐碎亦不在少数,真是成也由此,败也由此。且说开片的一段前戏,大家不妨留意下谭家明换了多少机位,有无必要,值得商榷。新浪潮的一批人创造心切,却有投资方掣肘,总是有点儿闹脾气似的用力过猛,显得毛毛躁躁,当然这些是新人无法避开的阵痛,放下不提。
花英雄提到的静与动,确是谭家明的一大特色,但是有些把戏用的过于泛滥,以致好事变坏事,借花兄例子一用,徐少强掌掴妻子,“一顿”后,突然出掌,真是出乎意料,节奏感佳,有冲击力。如此这般,好是好,但是不妨数数谭家明“停顿后的突然”把戏玩了多少次,郑少秋与盲剑客决斗,郑行过对方身侧,音乐加快节奏,挑动紧张情绪,却擦身而过,无事发生,音乐停止,观众长吁口气,谭家明再来个“出乎意料”的出手,往后看,这个惊悚类影片最爱玩的小把戏是百玩不爽,实在令人疑惑,且问,每每“出人意料”,岂不是每每都在“意料之中”了呢?在影片节奏的控制上,显得缺乏变化,大约是由电视而电影的导演普遍的一个现象。与《名剑》同时,题材亦相近的《碧水寒山夺命金》问题更多,更是反面典型。
另则美术是谭家明的长项,黄仲标又是爱拍的唯美的摄影师,两个合作,漂亮的画面不少,但是有些为了漂亮而漂亮的镜头,略显生硬突兀,比方旧情人换衣的几个溶镜,铉姬走出屋子亦要溶镜,真是不知其所以。
至于最为人称道的郑少秋以静制动,反败为胜的压轴大战,实在精彩,但是以整体影片动作风格观之,简直是怪异极了。郑少秋与刘兆铭、与高雄,与李海生,与田丰,都是你来我往的套招,偏于写实风格(即便是飞身上高台,总还有条绳索作为发力点)。临末却来个火箭炮式的击杀,生生将一个刀剑拳脚片转而近乎神怪片,实在教人摸不着头脑。说起来,程小东与谭家明也是合作良久的了,后来的几片,表现都糟,动作段落是格格不入,生拉硬拽,看罢多少有点儿莫名其妙。谭家明是出了名的严格把持,但是没有完善考究的剧本,只靠创意,经常是顾此失彼,前茅后盾,影片整体上多少有点儿不伦不类。
最后提下本片在剧情上的一些令人不快的BUG,反派分做两人,笑里藏刀的叫连环,沉默寡言的叫铁衣,二人是主从关系,,片中有段是铁衣得了连环命令,去杀李慕然,结果令其重伤,居然未交待李是如何死里逃生的,便跳到铉姬搭救那里去了,好像只是剧情需要李与铉姬的相遇而生硬扭桥。再比方片中功夫最高的似乎是铁衣,李慕然能打败花千树和连环,却被他重伤,而结尾大战前,李募然却又奋起神勇,连杀铁衣和连环主从二人,功夫时好时坏,真是教人搞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