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花园》观后感精选10篇
《灰色花园》是一部由Ellen Hovde / 阿尔伯特·梅索斯 / 大卫·梅索斯 执导,Edith Bouvier Beale / Edith ’Little Edie’ Bouvier 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灰色花园》观后感(一):Grey Gardens
《灰色花园》,1976年的纪录片。一对单身母女住在一所叫做灰色花园的乡下别墅中,过着一种近乎与世隔绝的静默生活。三十年后,房子破旧不堪,女儿也人到中年。看时很压抑,总会联想到自己的生活,这部老旧的纪录片就像是在展示我家的未来。我家的生活,如果不作出改变就会被时间逐渐磨损,风化,就像那座灰色花园……
《灰色花园》观后感(二):若鲁宾逊是女人
她们的荒岛,是East Hampton堆满垃圾的Grey Gardens。她们养猫和浣熊一如鲁宾逊的狗或山羊。
放逐之于她们是向内的。
They are such a wreck,甚至无需海难一场。
为使自己免于疯狂,鲁宾逊种粮食,盖房子,书写日志,驯化礼拜五,试图建立秩序。
她们则唠叨,争吵,晒日光浴,胡乱穿衣,在灰尘中检出年轻时的样子,久久注视,并歌唱。
《灰色花园》观后感(三):殊途同归
(一)
触目惊心,没有别人的关注,两个有修养的美貌女子可以荒芜到如此地步。或者这是另一种真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这样一块荒芜之地,只是我们中的一些人用自欺欺人的假相掩盖了它的存在。在这种赤裸的真实面前,外界的繁华倒象是一场虚幻。如《骇客帝国》所说,是一个废墟。
不管谁真谁假,都需穿越,抵达充实的真实。
(二)
特别喜欢最后一张图象,梅索斯之一左手搭在伊迪左肩上,两人都笑着,那么健康,那么有未来。
或者在外面饱经沧桑,或者在家里絮絮叨叨,但殊途同归,世界可以大同。
《灰色花园》观后感(四):应该说是看到的第一部纪录片
原来总是听说贾樟柯的电影是纪录片 但看了之后发现不是 是粗糙的画面和人物呆滞的真实感觉“编造”出来的真实
而这部电影实属记录片
没有那么多掩饰 都是现杀现卖
母女之间的吵闹让我一度很难受 实在受不了人大声吵架 尤其是女人之间的 自私和神经质是没有理由的理由
看了导评 很有意思 独立精神被许多设计师所领会并用于引领时尚 把人当人看
里面有一处噱头用的很巧 就是那个表示七个月时间的画面---浣熊在墙上啃食破坏的墙面
有个类似记录的【四月三周两天】 那个长镜头拖沓的真实
《灰色花园》观后感(五):主角只能是我
女儿回绝的眼神最终没有回头,母亲撇开头发转身,她是尊严与傲慢的。前一秒回答丈夫分开还是那么轻佻,转眼间就心痛开来,把没落的一面留在背后,自已一个人面前就好。她急匆匆去接电话,睡衣轻飘地吹动在身后,真美。
没有人可以约束你,没有一个人可以永远把你困留在某个地方。
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梦想,爱情,事业,地位......
快乐与悲伤只取决于你自己,没有什么可以这么如此牵绊影响你,你是重要的。
主角只能是我。
母亲她说的总是对的。
不要抛弃家人,任何时候。人总有一阵子是绝望的,忍忍看开些过去就好了,要记得坚强。
没有什么过不去,哪怕是一生。
《灰色花园》观后感(六):没有别的人更像那个她 是终生甩不掉的另一个自己
一对母女到老了才出名 是因为屡遭邻居驱逐 原因是不可思议的脏乱差
她们经年累月地躺在单人床上 触手可及的范围内有简易餐桌 收音机 没有电视机 …
她们在二楼的平台上晒太阳 几乎裸体
女儿丧失嫁给伯爵和富翁的机会 回到这所灰色花园 陪伴 照料老朽的母亲 并不时地和她争吵大叫
丧失青春是场漫长的告别 直至死亡阴影笼罩四野 才能平等的看待对方
…
她们这样生活了25年 没有打扫过房间 没有离开灰色花园 没有引进新的人物 也没有拥有昔日的家人
母女的关系真是诡异 受虐与施虐 需要和被需要 妒恨和记恨
其实 没有别的人更像那个她 是终生甩不掉的另一个自己
《灰色花园》观后感(七):别人眼里的灰色,她们眼里的..?
不管她们住的环境卫生有多差,从她们的言行谈吐到衣着都能感受到她们的贵族,电影里出现的所有的服饰和织品所用的图案颜色都很美很美,这是她们具有的品味 这些美丽的服饰即使不够华贵 也绝对优雅 衣服也可以是头巾 一块布也可以是裙子 我非常欣赏
她们活在灰色花园就如同活在过去 国色天香的两个人对自己过去的怀念 对对方才貌的赞赏 对于她们彼此就是自己的一切 于是谁也不允许别人来破坏自己的世界 于是女儿拒绝妈妈和比尔和好 妈妈拒绝女儿的追求者们——谁也离不开谁
这纪录片的真实感让我感到她们是生活在错误环境里的贵妇 而我没有同情
灰色花园 得名它杂乱脏的花园房屋 在他们眼里呢?那是唯一归宿 是全部
的调
外面看是阴森破旧的屋子 里面的家具和墙却是明快的颜色
这里曾经应该过的很好
《灰色花园》观后感(八):真实的创造与表现
真实电影是新现实主义顺延下来的产物。然而,这种观念在达到它的极致之后,也就达到了它的边界。随之而来的即是反动——主观上的臆造。
任何客观片段都不能产生真实的力量——它所产生的,是虚构的力量。客体在这种“表现为真实”的画面中,反而变为一种虚构,尤其是在剪辑的刻痕下,真实被扭曲成某种“反映”和表现的方式,而不再是其本身。因此,真实电影远不及新现实主义通过虚构而达成的真实。简言之,通过完全真实的、接触式的拍摄所得来的,并不是真实的碎片,而仅是虚构的影像。因为,真实是不会碎片化的。
而这,也就是艺术创作的主旨所在——不是去反映现实,表达真实,而是创造(虚构)出一个“真实的世界”来。虽然,被创造的“真实”是带引号的,但它通过自身的完满而形成一个自足、自证的体系。并借由完整性凌驾于碎片化的现实生活之上。
所以,把破碎的生活归置起来,并不能等同于艺术创作本身——而如果说生活的话,那么这对母女又有什么资格谈论生活和自己的不幸呢?要知道,这世上只有更不幸的人,因为生活的深渊,深不见底。
《灰色花园》观后感(九):妈妈总是对的
其实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极其的无聊,灰蒙蒙的镜头,单调的剧情,时不时的那对无聊的母女唱歌又跳舞
一直到小伊迪被那个有妇之夫甩了,我得出以下两条结论:
一、女人要靠自己,这是老伊迪的教训,她习惯了被过贵族的生活,在被丈夫抛弃后自己独居在灰色花园,依然如此虚荣,从那个叫cap的有妇之夫给小伊迪打电话,就可以看出来。独居灰色花园的老伊迪基本是个废人,不会打理生活,灰色花园在她的手里成了名副其实的灰色花园,了无生气,除了那许多的猫,而猫总是荒凉的象征吧。
二、妈妈永远是对的,或许老伊迪有些自私,想把小伊迪留在自己身边,留在灰色花园那个死气沉沉像坟墓一样的地方永远陪着她,但是她是劝过小伊迪不要和有妇之夫纠缠的,人总要吃亏才长记性,有时候吃了亏都不一定长记性。终于,小伊迪被有妇之夫甩了,“what we had between us is sex”,对女人来说多么残忍的一句话,对自己不爱的女人,男人永远做不到心慈手软。小伊迪终于崩溃,头发掉尽,没有了美貌,也只能和母亲永远居住在灰色花园里,做一对隐居的贵族。
也许小伊迪到最后终于过了一把上电视的隐----用来唤醒人们对于贵族的记忆
《灰色花园》观后感(十):old ladies in the neverland
真有人可以如此的遗世独立
真有人可以坚持到偏执
一对母女热爱歌舞、只爱歌舞
真实的世界没人在乎
坚守在这个幻想中的永无岛
无论现世的时光如何荏苒
无论幽静的海景房破败成动物乐园
日渐老去的母女执着的置若罔闻
仿佛冷静的等着和房子一起崩塌
真就这样任性的活了一辈子
从未真的后悔
这房子仿佛成了他们的信仰,即使他坍塌、毁掉,这信念也坚韧
这要是咱国家拍,没准就强制把母女俩送精神病院了
太不思进取、太不和谐了
没准就拍成科教片或都市快报
一个镜头这样
画外音
年约七旬的易大娘和她50岁的闺女居住在和谐小区
近来部分居民对母女两影响小区形象的做法表示不解和愤怒
拍几个义愤填膺的中年妇女
在拍几个易大妈出门时的指指点点
再来个积极进取的小区主任之类指着她们
“就是这娘俩,俺们上门给救济都不要,这不是诚心破坏我们小区形象么?”
幸好没有
母亲走了,女儿误打误撞开始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歌舞事业
我只看她眼里那幸福单纯的笑意
谁管她华服下暴露年龄的皮肤,和多少有些笨拙的舞步
.S
1杰奎琳肯尼迪一出来,我才知道“皇帝也有穷亲戚”这个俗语的妙处
2这片极有获奖潜质,
1有点闷2有大美女扮丑
3跟同学达成共识,母亲极似归亚蕾
4俺内心虽向往永无岛,但自认没有人家这份坚守豁达,还是继续投入找工作的现世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