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思想钩沉

通向存在之路,回归精神、爱情本质

发布时间:2022-10-23 14:16:50

  ??一??欧洲近代文学史上,文艺复兴时期曾出现过几部伟大的灵魂教科书,莎士比亚的《爱的徒劳》、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和拉伯雷的《巨人传》等,他们通过不同题材和性质上的描写不仅仅兼具了时代的象征性、荒诞性和悲剧性,而且成功揭示了丑陋的现实社会,为世界新文化艺术开辟了道路,对各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其中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是最有划时代意义的讽刺现实社会的典型作品,我们看波德莱尔自然背后的理念世界,再试想福楼拜笔下包法利夫人在主观幻觉中自生自灭的图景,就不勉联想到一位骑士手提长矛,挺矛跃马向被他看作巨人的风车冲去。??陀氏在评论《堂吉诃德》时说,这是迄今为止人所能表现出的最悲苦的讥讽了。而这讥讽的背后,是人类在无意识中涂抹笑料而身在其中真正的悲剧性,塞万提斯运用最夸张的语言描写手法,使堂吉诃德这一人物形象将现实真正的狂妄的梦游者的闹剧涂写的淋漓尽致。塞万提斯本人说,他创作《堂吉诃德》的目的在于消除骑士小说在封建社会带给群众之间的坏影响。但作品一旦写出来就有其自身的延异性,或者说带有时代进展的不确定性,思想主题与客观存在也许对作者创作意图的展现相同,也许完全不同,甚至有时候就作者本人也无法充分理解自己的作品。??《淮南子》书上说:“琬琰之玉,在夸泥之中,虽廉者弗释。”很快《堂吉诃德》卷入了整个欧洲仍至世界,一度被捧为“现代文学”之驱,在相对的时间和知识互为交融的永恒主题下,《堂吉诃德》的现代性解读也极大地嘲讽了现实社会制度带给人类普遍的生存困境,堂吉诃德这一涂抹着人类喜剧画彩的悲剧英雄,也可以看作当代文学的没落、孤独的流亡和人文思想不可解等的悲剧象征。??姑且堂吉诃德是一位哲学圣徒,他读当时风靡全球的世界哲学史入了迷,决心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来实现哲学存在的意义,便骑上驴子,满捧圣卷,沿着世纪之路开始了类似与传教士式的讲说,他对着高上巍涯自言自语,冲着森林海洋滔滔不绝,引来无数围观者的哑笑。那么在这里一个问题出现了,先别说他的行动对哲学存在的意义是否有效果,也别说他博览世界哲学史是否真有此事,而是他这种对待哲学(事物)持之以恒的精神正是人类逐渐失去的而无法理解反而嘲弄的悲剧。??二??20世纪俄罗斯爆发了“十月革命,”紧接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威慑全球,以及出于国内政治和所处地域的关系,一些不满于暴动和战后带来的压力与创伤,一些作家、诗人纷纷“潜逃”出国,踏上了无边的流亡之途,形成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流亡文学”,其中有世界荣耀的茨维塔耶娃、布宁和布罗茨基,及后来的纳博科夫等。柏拉图说:“存在必定处于某一位置并占有一定的空间,既不在空中也不在地上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大地是生人之本原,存在之过程,真实发生时间的途径;天空是人向往诗意的空间,“真实”的栖居所在,依托灵魂和精神的自我存在,只产生于个体。海德格尔有大地——人诗意的栖居,显然大地是人唯一通向远方诗意的居所,必在大地寻找,但“诗意”不是普遍共存的,她只使用于个人,个人的主观产生,那么“天空”就成了唯一的托付,即大地和天空的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完美。”茨维塔耶娃就这么一位完美的诗人,肉与爱,生与死,永远是诗人的本质,他曾与诗人里尔克和帕斯捷尔纳克等保持着恋情,疯狂地在大地上追求爱情时渴望与他们的肉体融合一起,并在悲苦的时代里保持着对“诗”的忠诚,向往着天空中的风景,为爱情的精神产物而活着,一如她的一首诗:??《象这样细细地听》??象这样细细地听如河口??凝神倾听自己的源头。??象这样深深地嗅嗅一朵??小花直到知觉化为乌有。????象这样在蔚蓝的空气里??溶进了无底的渴望。??象这样在床单的蔚蓝里??孩子遥望记忆的远方。????象这样莲花般的少年??默默体验血的温泉。??……就像这样与爱情相恋??就象这样落入深渊。??茨维塔耶娃就是这样一个即感性又易动情的女子,她预言说,我知道,一百年后人们将会多么地爱我。但作为诗人“完美”的命运永远是脱离不掉关于如何死亡,她自由飞翔在天空携带着大地黑夜的光亮,不带苦难的一伤一痛,转瞬即逝,在百年后世人的眼前留下一道永恒不灭的流星。她亲眼目睹法西斯的暴行说,我拒绝——存在——我拒绝和广场上的野狼在一起,同忧郁的叶赛宁、为爱情绝望的马雅可夫斯基和中国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海子、戈麦、顾城一样选择了大地真实的埋葬而把诗性永久地保存了下来。??三??中国,1898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戊戌变法深刻批判了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体制,逐步通过模仿西方文化、“小说界革命”和现代“国家”的姻联等,初步形成了现代文学观念的“发生”和根本性转型。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以北大学生为代表的临时组建的团体以反帝国反封建号角遍及全国,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全国上上下下掀起了保家为国的浪潮。“五四”运动继续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以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为主,先后有鲁迅、胡适等人加入编辑部,举起“民主”、“科学”两面旗帜,以白话文砍掉旧文化,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学。??21世纪科技全球化,技术“理性”兴盛,史上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又一时在世界各国相续展现,在经济、科学和文化飞速发展的过度中,文化思想渐渐落后并被科学“理性”逐渐吞没,知识不再是力量,而是效益就是目的的企业文化猖獗而上,人们被迫戴上生存的面具日夜操劳在日常此在的世界里,企业制度下的轨训生活、榨取和骚动,尔虞我诈的人性张扬;学历的单一再复制性,思想的贱民,知识上的淫妇,命运与关系带给人们普遍的矛盾冲突;拜金主义,大学生理性现实化,白领的孤芳自赏,房奴、车奴、二奶,以及所谓的“80后”文学的颓废和虚无等折射出“80后”人们整体的思想“退化”和堕落。尤其在中国当代大学生身上表现出的普遍的对待“学历”就意味着“好工作”的问题,或者作为一种脱离苦海的手段去学习去努力,汇集现实社会套路于一身,责任、使命不谈亦罢,可对自身最起码的个人独立思想也很难见到。种种迹象都预示着这个黑夜时代的到来,在这半夜,我们失去了精神家园,失去了爱情的本质,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在惯常的现实思维中有意识或无意识沿着这条黑灯瞎火的路径摸索着前行,我们的精神无家可归,我们手足无恋,我们的人性被湮没,整个以人类生存的社会又闪现出鲁迅先生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展现在国人眼前“百废具兴”的“完成”仿佛又回到了“半殖民半封建”时期。??四??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奥运会在中国首都北京圆满闭幕之后,《新千年文学——北大中文论坛十作家短篇小说精选》由远方出版社出版问世,这标志着一种新文化运动即“新千年文学”已经在中国大地上悄悄崛起,并渐渐在冲击着中国的“主流”文化,也必将冲破中国当代文学死气沉沉弄虚做假的黑夜时期。??新千年文学是有一批真正为中国文学事业的发展的青年作者以敏感的意识和心灵的默契不由自主聚集在一起的,他们的背后有辛酸与苦楚,也有痛苦与煎熬,同时代的黑暗势力不屈不挠进行抗衡,在真正的艺术作为精神上深度的内涵背负着一个黑夜的星球长途跋涉,敏感的神经随时就有可能爆发一场比肉体战争更为痛苦的疼痛,但更令人发指的是,他们还要用肉体去描写这些疼痛。芥川龙之介最终没能经得住精神上的旋涡,凡高吃妓女施舍于他的黑面包过活,狄金森在一个人空空然的屋子里度过了最后的20年,黑塞在评论卡夫卡时说,卡夫卡永远属于那些把自己对伟大变革的预感创作性地、尽管是痛苦地表达出来的灵魂之列。??很久以来,我们盲然地走在一条体制思想规训下的荒漠里,我们的精神、爱情和存在浑然不觉地陷进金钱的恐慌之中,殊不知,早在多年前我们就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本质,我们清楚地看到社会飞速发展中笼罩在天空下的黑暗,但我们无所适从,甚至开始认为对时代的黑夜时期进行思考是发牢骚的怯弱。有人曾对我说,“人人都想腐败,但都没机会。”??新千年文学不仅要具有堂吉诃德骑士的“精神,”还要具备俄罗斯“流亡文学”内在精神的潜智,不仅要改变中国当代文学的贫穷没落,又必在人的社会嵌入人对自身伟大心灵的回归,回归精神家园,回归爱情本质,回归存在意义,在做这件事的开始唯一的意义是,从自己作为人的思想本源出发,回归自身在社会上真实的存在。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