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与亡羊补牢
连日来,连篇累牍的汶川地震报道,使我处于一种痛的麻木状态。正在早读的女儿问我:“爸爸,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出自于哪里?”我随口说《战国策》,等女儿笑着走开时,我竟怀疑我的答案了,也许自己真的神经了,要不,为什么自己又拿来词典进行佐证呢?
成语“亡羊补牢”是由庄辛对楚王的回答而来的。比喻事情出了差错,有了损失,如果及时补救,还能够弥补,吸取教训。亡羊补牢虽然对于“亡羊”本身来说,“补牢”之举已为时已晚,但对于未来漫长的岁月来说,为了不再有更多的“亡羊”出现,“补牢”还是十分必要的,正所谓“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看了《词典》上的注释,我开始纳闷了:如果说汶川大地震是“亡羊”的话,那么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就是“补牢”了,“补牢”最为关键的就是吸取教训。1976年7月唐山发生了7。8级地震,造成242419人丧生,数十万居民转眼变成失去家园的难民。震后,国家用于唐山恢复建设的总投资为43。57亿元,历经7年的建设,唐山被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古人云:“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可我们今天是如何借鉴唐山大地震的经验教训的呢?
或许没有如此惨绝人寰的灾难出现,我们都已经忽略了地震局的存在,但当灾难来临时,我们不能仅仅用“地震是世界难题”来作搪塞吧!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地震局一开始竟然报错了震中,后又修改了地震的级别,无论是7。6,7。8还是8。0。民众都会知道,这不仅仅是一种数字游戏,而是在传输这样一则事实:就是我们地震局专业知识的匮乏。
众所周知,在每次大地震前都曾经发生过那么多小动物的异常反应。而这一次在绵竹,上万只蟾蜍都跑出来了,怎么大家就没有一些反应呢?世人一直在骂:“中国人的记性相当成问题。”非得我们自己用自己的行动为人家的辱骂作论据吗?非得出了问题后才知道防患于未然吗?
5月6号,汶川的一些居民也是有所感知的,在发现某些异常征兆后,就认为可能会发生地震,便已经开始转移到安全地带了,并且转移成功。但是县政府认为这是在破坏和谐社会的安定团结,又强行把人们赶了回去。5月9号,县政府在网站上公布了这一事件,向世人宣称这次行动,是清除谣言的伟大胜利。可就在这些官员还沉溺于沾沾自喜的陶醉中,4天后,大地震就发生了。
古代就有“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可现在许多的官员,除了知道花天酒地,就是桑拿、按摩。真要是让他们回家卖红薯,他们中间恐怕能够把红薯卖出去的人只是少数,多数的我想一定会饿死的。但这样的状况,不仅仅是存在于四川。看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增强守土有责的教育一刻也不能放松,否则只能延误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汶川发生的地震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些学校的楼房纷纷倒塌。唐山大地震后,80年代规划建设新唐山时,建筑物的设计就首先考虑靠防震的因素。而汶川的教学楼建设不可能不考虑到这一点的,可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惨状呢?或许有人会说大概是建筑质量存在问题。如果这样的话,我真的更为担心:不知道全国数以万计的中小学教学楼,又有几座的建造者可以凭着良心说自己建设的楼房没有问题呢?在这个重视人才、人才竞争的时代,四川失去了一批即将走入社会的人才,这不仅是四川的损失!更是国家的损失!!
这次地震中看上去和SARS病毒一样的突然,但它不是毫无征兆,只是人们太多时候已经养成了亡羊补牢的习惯。可是,亡羊补牢真的犹未为晚吗?前些日子,感觉身体可能出点小问题了,就到了医院,医生忠告我,预防都比治疗更有现实意义,少抽烟,少饮酒,身体就会慢慢恢复的。其实我也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可很多的时候,还是忍不住会抽烟喝酒的。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当问题来临的时候,才意思到问题的严重性,可一些潜移默化的意识又让自己重复着自己也明白的错误!
对于汶川大地震,我也没有到过现场感受,纸上谈兵的语言并非恶意,都是为了今后避免悲剧重演!平凡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有错就要改!如果一叶障目就可以天下太平的话,那世界早就成了天堂般的国度。时间不知不觉间已到了中午时分,心中竟感到稍稍宽慰了许多,只是为了那些死于此因的亡灵可以得到慰籍,让他们的死换回生存在世上人生的希望,我心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