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世俗评说

背影(四)

发布时间:2022-08-24 19:40:40

  最近一段时间,药家鑫事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一条罪恶的性命天经地义地去殉一位无辜的生命。药家鑫死了,这三个字成为中国人的一个痛点,埋在每个人的记忆里。

  看这个电视新闻的时候,我在电视画面中看到了药家鑫的父母向死者父母下跪道歉,药母下跪磕头久久不愿起身。在电视中看到这对父母道歉时的背影,我心想:最可恨的是药家鑫,最可怜的永远是父母两个字!由这件事让我想起了另一桩交通肇事而引出来的“背影道歉”。《广州日报》4月23日报道:清明节晚上8时多,两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在广东汕头市区韩江路边被一辆250CC大马力无牌摩托车撞倒后双双离世。事发后肇事者驾车逃逸,5天后,肇事者高中生魏某自首。在魏某投案后,他的父亲接受了当地电视台的访问,就儿子引起的这起事故道歉。而电视上播出的画面中,魏父一直背对观众。有网友则创造了“背影道歉”的名词,与2010年的“我爸是李刚”一样,轰动了大江南北。

  子不教,父之过。这位父亲对于儿子的行为,向公众道歉是应该也是必须的。在孩子们的心中,父亲就是当自己受到伤害或遭遇危险时,可以依仗和依靠的一个港湾。单位领导有错,上级领导还得负领导责任呢,儿子有罪或错,父亲当然在负任了。但这位父亲在面对媒体时,一直以背影示众。因此,“背影道歉”的名词,又一度网络走红。“背影道歉”,有人说这里透着一种傲慢,看不出半点真诚。我想,有这种可能,也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是因为有了这样不争气的儿子而感到过于羞愧,无脸见人,所以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实际,“背影道歉”于“面子”无损,却有“捍卫”的暗示,缺少的恰恰是这种角色转换。我们想一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如果廉颇当年穿戴整齐,只是站在蔺相如家门口,背对着蔺相如说我错了,我道歉,然后扬长而去,还能有“将相和”的佳话吗?

  由背影道歉,让我联想到朱自清大师笔下的父亲的背影和肇事者父亲的背影有相同点,都是饱含了父爱,我们无从责难父亲的护犊之情,但为何给人们以不同感受呢?因为时代不同,背景不同。大师写的是1917年,在自己感到社会的压抑,产生一种落寞凄凉的情绪。而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则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而“背影道歉”,是在94年后的今天,肇事者父亲是为了给儿子减轻处罚而道歉,当然也表现出对儿子的爱。但是其背影却体现出对受害人的不真诚,无怪乎会引起网民的愤怒。一样的背影,不一样的时代,告诉我的是:背影于代际之间的影响,或人生、价值、理想观的指向,甚至左右着孩子的行为。

  肇事后第一时间不是选择救人,而是逃逸离开现场,这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背影道歉”,也是不敢面对的一个实例,也可以说是“车祸逃逸”的另一种解读。肇事高中生父亲的背影道歉不是赎罪,而是为儿子开脱罪责。不同的行动,共同的结果,都是没有责任的担当。我们看到的,或是一种虚假的“背影”,其间传递的个体信息却耐人寻味。由此,让人们把有名的成都“酒驾撞人案”、杭州“欺实码”、“李刚门”案和药家鑫案联系在一起,每一桩交通肇事之后都有一个“背影”在晃动,成为“幕后操盘手”,这也许是背影的另一种解读吧!

  近期发生的几期饱受争议的案例,不得不让我们深思。现在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近二十多年来,社会家庭中的“小公主”、“小皇帝”越来越多,目无尊长、以自我为中心、铺张浪费和随心所欲等缺点也一一暴露。一味的溺爱,让孩子养成了飞扬跋扈的性格。另外,有时候身教重于言传,家长平时的为人处世,也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更多的家长在抓孩子学习的同时,对孩子的思想教育开始慢慢出现偏差,因而忽略了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当然,这也不能全部怪罪父母的教育不得体,父母的言传身教起着一定的作用,这只是小环境里的小氛围。对孩子的教育,根植于整个社会大环境中的大氛围,他们也是社会环境的受害者。

  前有车、后有辙,前有因、后有果,爸妈从小的教育,才是这些走入歧途的孩子性格偏执的根源。从这名高中生用压岁钱买摩托的细节看来,这个父亲是个手中握有一定权力或者是大款的人。由权力和财富所铸造的社会等级观念,已经深入很多人的骨髓。这些孩子拥有令人称羡的家庭背景,优越的成长环境,却在日积月累中长成了紧张、偏执、扭曲的人格。无论是药家鑫还是小汪,或者是“我爸是李刚”,他们都不是第一个因心态失衡铸成大错的青年学子。溺爱必生逆子。教育得当,则人格健全;教育不当,则必然叛逆。既逆父母,甚至上演“虐待案”;也逆社会,与一切社会规则伦理反向而行。从几年前的马加爵,到更早的“卢刚事件”,不断重演的悲剧警示着世人心理教育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背影道歉”等这些暗含沉重社会现实的名字,与《背影》一样,一遍遍描摹着不同时代的不同风情!从“补刀门”到“剌母门”,再到“飙车背影门”,三案相隔不到半年时间,为什么在“李刚门”教训深刻的情况下,还依然遏制不住类似事件?为什么又一次是交通肇事、驾车逃逸?为什么在过错之后,当事人不是施救,而是逃避,甚至是错上加错?为什么每一次事件发生后,都是“孩子犯错,父母承担”呢?这可能是当下教育普遍缺失的一个缩影,只不过“背影”给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解读的机会。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