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的出路
中国农业的出路
傅伯勇
目前,尽管政府采取了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加大土地整治和水利建设等措施,但还是没有极大地刺激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农业发展仍然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可能还是由这样几个因素造成的:一是农产品价格很难提高。“谷贱伤农”,很难刺激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加之,在农产品价格低迷的情况下,农产品的成本增加较快,农产品附加值又增长缓慢,农民增收空间狭小。二是农产品家庭生产的局限性。农产品的家庭生产方式,使农民固定在一个家庭生产的小天地里,使他们只能自给自足,维持生计,而不能扩大规模,进行扩大再生产,进而发家致富。三是农业生产率低下。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土地利用率不足、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业技术推广有限、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等原因,农业生产率相对低下,因而增收困难。四是工业反哺农业不足。农业的出路是工业,或通过提高工业的深度加工能力来吸纳农村劳力,扩大农产品市场规模;或通过工业生产,充分满足农业生产的工具、化肥、农药等,使农业成本降低。虽然目前提的口号是“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但是还是没有更多地落到实处。五是农业风险过大。农业与工业不同,农业是露天作业,除了有市场风险之外,还有气候风险、病虫害风险。所以很多实业家都不愿意投资农业,就是这个道理。
面对农业困境,如何才能解套?也有几条措施。一是大力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什么东西最赚钱,就种植什么东西。粮食充裕时,就不要种植过多的粮食。始终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转”。积极培养高附加值的新型农业,如蔬菜、瓜果、花卉、药材、水果等,也可以大力发展养殖业。如果遇到宏观调控,只要有订单,有保障,就可以考虑;否则,可以细细斟酌。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农业利润的最大化。二是适度规模经营。目前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就像“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鸡肋,已经相对过时,过多的劳动力被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据调查,很多地方人均耕地不足1亩,也就是说,哪怕是黄金,也只有那么一点点。所以,农村土地要向种地能手集中,保持适度的规模经营,发展集约经营。至少每个农民应当保持10亩以上土地,农民才有致富的可能。三是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狼都怕虎,这是常识;但是,一群狼还怕虎吗?肯定不会。所以,农业要形成竞争力,就必须走合作化的道路,壮大农业集体经济实力,捏紧拳头才能形成合力,才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四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如果每个农民至少保持10亩以上土地,那么必然就有一部分农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这部分人怎么办?目前主要是外出务工。但这不是长久之计。长久之计是就地转移,转到城镇,转到城市,充分整合农民工人力和技术资源,扩大城镇或城市规模,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积极推动城镇或城市发展,依靠增加消费和提供农业生产要素,从而带动广大农村发展。五是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农作物补贴、减税免税和农机具下乡等等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切实开展“富、学、乐、美”为主要内容的“四在农家”建设,建设富裕的农村、学习的农村、欢乐的农村、美好的农村。
说到底,农业要遵循什么?就是要瞄准市场,将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农业要素优化配置,使农业发挥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