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印生活》的观后感10篇
《复印生活》是一部由Jorge Furtado执导,Lázaro Ramos / Leandra Leal / Luana Piovani主演的一部喜剧 / 犯罪 / 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复印生活》观后感(一):原味生活
一点点的荒诞 更多的是原味的生活,生活的平凡与爱情的冲动。非常喜欢南美影片浓郁的色彩感觉。视觉饱受刺激。
在影片的最后,女孩娓娓道来事情的原委,此刻你的嘴边定会笑容荡漾。
《复印生活》观后感(二):`
报纸公布后就不只是需要和卡多索(玛琳男友 抢劫银行同伙)分钱 还包括了玛琳(安德烈同事)、费托萨(卖枪给安德烈)和安斯顿(希尔维娅父亲)
安德烈解决这些问题做了两件事:一、取出一些钱给费托萨(但费托萨不满足 他还要更多 于是安德烈就跑 目的是把费托萨引到桥那边 因为他知道费托萨为了追上他 有可能从桥上往下跳 而桥下面的沙堆里现在正埋着尖桩)
二、听从希尔维娅意愿 伪装电气事故 杀死安斯顿(而且这样做之前把一些赃款交给安斯顿 也可以把嫌疑人的身份转嫁到他身上)
《复印生活》观后感(三):不一样的感性
一个黑人男孩深爱一个白人女孩。他向她表白。她……欣喜万分。这是你在美国电影甚至欧洲电影里都看不到的情节。但在这里,在巴西,似乎理所当然。虽然为了这个女孩,这个男孩从借38美元、做假钞一直到抢银行。
即使抢银行,也没有任何罪恶感,因为在一个罪恶的世界上,他开枪打伤的、设计谋害的,都是罪恶深重的人。
这没有道理和禁忌可讲——因为这里是上帝之城,在这里支撑一切的,不是法律和理性,而是人心中最初的善意和童话般的爱情。
在这个纷繁不已的世界上,在每一个人那混沌的梦里……总有一部分是属于上帝之城的——这是我推荐这部电影的原因。
《复印生活》观后感(四):平心静气,细细体会
一部述人为主的电影,不用期待会出现多么惊世骇俗的暴力情色场面,看这部片需要平心静气,否则你可能会使用快进功能跳过大部分旁述手法处理的片段,而得出沉闷的结论
片中经常出现一大段直白的生活段子,步骤分明的细腻描述,颇具生活点滴的韵味;偶尔换个画面形式、穿插些许搞怪幽默片段,只是幽默,最好不要误会为搞笑;由第一次的成功开始,步调就发生了改变,无奈中带点侥幸心理,半推半就自然又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事件接二连三,随着事态越来越严重,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配乐给人的感觉虽然不太突出,但却与情节非常地配合,悠闲、紧张、诡异,均恰倒好处、
毕竟这是部电影,其中人做其中事自有其中道理,不要过分执着于合理性和合法性,作为观众,要探究的话,更应该细细体会其中意味,扩阔自身视野,拘泥于虚浮的事与物,结果只会停滞不前、
http://blog.waau.com/waau/1621/archives/2005/6293.html
《复印生活》观后感(五):若热?费塔多作品《复印生活》观后座谈会纪要
若热?费塔多作品《复印生活》观后座谈会纪要
/范达明整理/
时 间:2016年11月11日(星期五)下午15:40—16:06
地 点:杭州南山路202号恒庐美术馆底层讲堂
(恒庐艺术影吧若热?费塔多作品《复印生活》观后现场)
与会者:(发言序)范达明、何吉、汪琲琳、韩美娣、陆忠佩、罗利生、庄萍萍、孙凤凤(观影者:范大茵、王犀灵、万邦炎、方飞凯、任同玉、王文仁、翁锡良、王月芳、张五妹、章毓苏、田瑛、朱剑云、姜天鸿、周洪泽、阎博文、朴玉莹、陈超邓等)
主持人:范达明
记 录:孙凤凤
科克瓦多山耶稣雕像的宏大主题是通过希尔维娅的寻父之路象征性地来表达的
范达明:《复印生活》是一部巴西影片,巴西导演若热?费塔多的作品。拉美的巴西,相对于中国所在的东半球与北半球,是一个地球背面的新大陆国家,也是冷暖颠倒的国家。整个拉美,由于殖民历史的原因,也就通行两种欧洲国家语言——巴西是葡萄牙语,其他国家均是西班牙语。由于今年8月巴西里约奥运会的举行,里约热内卢被称为“里约”并“热”极一时,本月拉美电影月我们特选了两部巴西影片。本片女主人公希尔维娅的向往之地,就是里约,因为那里有她的41岁英年早逝母亲的最好朋友——一位她从未见过却是日益心仪的艺术家,是她真正血缘的亲生父亲!在影片末尾,我们可以看到建于海拔770米的科克瓦多山(俗称耶稣山)山顶,象征巴西及其首都的那座高38米、重千吨的巨大耶稣雕像,而希尔维娅跟随安德烈等人,正是在此耶稣雕像脚下与其亲生父亲见面的。就这个角度来说,本片虽说只是一部有关小人物爱情、犯罪或者说是小市民悲欢离合故事的小题材影片,却也有涉及巴西国家宏大主题的内涵意蕴在里面,而这样一层含义,似乎是通过希尔维娅的寻父之路象征性地来表达的。
影片通过主人公安德烈等人的遭遇,隐喻了社会的不公
何 吉:按中国观点,男女主人公等几个人都要抓进去的。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卖枪的人死了。但是男女主人公却没事——女孩生活苦闷而去追男孩,她最终应该在监狱里追他,因为他也是有罪的。作为文艺作品,应该强调因果报应,不能够让坏人逍遥法外。
汪琲琳:我觉得不能这样浅表地看问题。首先,人很复杂,世上有不少恶人,譬如那是一个大贪官,但是很可能他也有孝顺父母的一面;而法律,只是用来衡量犯罪行为的,就不管你孝顺不孝顺父母了。反之,影片主人公安德烈确实做过一些违法的事,他复印钞票,但不怎么用,他后来用的是中了彩票的钱。我看他本质并不坏,有纯的一面,他也惩办了害人的人。其实,影片恰恰是通过主人公安德烈等人的遭遇,隐喻了社会的不公。
不描写主人公的受处罚并不等于影片在审美评价上认同犯罪行为
范达明:一部深刻揭示社会生活复杂性的影片,不可能只写好人与英雄人物,也不仅仅是表现好人跟坏人的两极的对立与交锋——是好人,还是坏人,是无罪的人,还是有罪的人等等,它总要描写各式各样的人物,包括很多中间状态的人物。可以描写犯罪而受到法律制裁的情况,也可以描绘犯罪却未被制裁的情况——因为现实生活本身就是这样多样而千奇百怪的。譬如,假钞的问题,我们今天国内的商店等地方都因此在频频使用验钞机,说明假钞的制造与存在是个世界性问题。而像主人公安德烈那样用彩色复印机来制造假钞,实际上是非常小儿科甚至是极为愚蠢的做法。我的看法,问题不在于影片写了什么样的人以及他们做了什么样的事,而在于影片总体对于人物具体行为的审美评价是什么。譬如,对于复印钞票、抢劫银行等行为,即使是影片当事人本身,也知道是犯罪行为;只要影片并没有把这些犯罪行为认同为无罪行为,这就没有理由说影片是反常理的。其实,在影片一开始的序幕里,就有镜头展示主人公安德烈在焚烧钞票即他复印的假钞;片中还有他去荷兰前对自己母亲说他“都偿还了”,意思是他对于自己曾做过的坏事都已解脱——这在总体上说明他最后确实是改邪归正了或者是获得了救赎。而法律制裁的目的,无非是让犯罪当事人改邪归正。何况退一万步说,法律要制裁与能够制裁的,也只能是那些被起诉包括被公诉的案例,以及在起诉与公诉的时间有效期内的案例。一部影片描写了对于有罪者的惩罚,自然不错;但是在一定情况下不描写主人公的受处罚,也不是不可以,这样的影片在世界电影史上是很多的,但这并不等于影片在审美评价上认同犯罪行为。
男主人公的所作所为是生活所迫,目的都是为了相助他所爱的女孩希尔维娅
韩美娣:电影中穿插了很多卡通片,觉得新奇。这是我第一次看巴西影片。男主人公人很好,他的所作所为,也是生活所迫,他还是很有良心的,目的都是为了相助他所爱的女孩希尔维娅。
影片从头到尾围绕着钱。钱可使人勤奋,也会用得不正当而使人疯狂
罗利生:影片从头到尾围绕着钱。钱可使人勤奋,钱也会用得不正当而使人疯狂,譬如复印钱,抢钱等。要正确认识钱,钱应使人幸福。电影中逍遥法外的这种事,在我国当然是不允许的。
范达明:主人公安德烈先是幻想像足球明星那样出名,后来为了追求女孩则想快快发财。
何 吉:人的犯错误,一个是钱,一个是性。搞的不好,都会丢性命。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特别是女性,最容易被骗。巴西与中国社会也有相同的地方,但巴西犯罪率高。
黑人男孩演得很好,内心世界能从表情上反映出来
孙凤凤:黑人男孩演得很好,内心世界能从表情上反映出来。比如,做贼心虚的表情,表现出了他在假钱出手成功后心理的窃喜状态等。
陆忠佩:影片艺术表现很巧妙。男孩很聪明,追求生活,不惜一切手段。当然,要从法律角度来讲,是讲不好的。
影片动画元素的掺入,符合这个黑人男孩的身份与气质
庄萍萍:影片的拍摄形式很不错。动画元素的掺入,符合这个黑人男孩的身份与气质。
范达明:在故事片中掺入动画元素,此前影响很大的有1998年汤姆?提克威导演的德国影片《罗拉快跑》,我们影吧很早就献映过此片。而采用动画元素来塑造角色形象并与真人形象结合起来进入故事片里,最早应该是1988年美国泽米基斯导演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本片拍摄于2003年,采用这种插入式的动画元素虽不算首创,但确实用得很不错,由于安德烈爱好画画,而他画的画,也就是卡通样式的漫画,所以影片让一些“动画”镜头直接来自于安德烈画漫画的笔下,自然更为顺理成章,更有和谐的有机性了。
影片在情节安排上很有意思,有那种“无巧不成书”的巧合的一面
汪琲琳:影片在情节安排上很有意思。譬如安德烈在偷窥,而希尔维娅也在偷窥或反偷窥。最后一个细节,讲女孩同时也是如何在追求安德烈的,那就有如同佛教讲因果报应的味道了,它让影片很多细节有那种“无巧不成书”的巧合的一面。
影片把内心独白作为叙事的重要手段,作为人物性格与内心活动的表达方式
范达明:这部影片在审美风格上的特色很强。一是大量采用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作为整个影片叙事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作为体现人物性格尤其是人物内心活动的主要表达方式。二是第一人称的叙述主体形象的转换。如果说影片的大部分段落是以安德烈的内心独白作为第一人称的叙述主体的话,那么到了影片最后8分钟时间段,则改为由女孩希尔维娅的内心独白作为第一人称的叙述主体了:起始是这样的:“我叫希尔维娅?玛利亚,但是我去掉了玛利亚。你不认识我,但或许你记得我妈妈西尔玛……”三是出现了第二人称的“你”的叙述对象。在希尔维娅8分钟时间段内后面的小时段里,我们见到了她在桌上写信的镜头,于是在这个叙述段落里又被引进了一个第二人称“你”的叙述对象——“你可能觉得奇怪我会告诉你这些,我妈妈常跟我说起你,她嫁了安德斯,我想你没见过他。自从妈妈死后,我想写信给你,但我太小了,没有勇气……我妈妈告诉过我一次你们一起去了里约。我有一张她在科克瓦多的照片 我想那是你拍的……”这个“你”,就是居住里约的妈妈的朋友亦即希尔维娅的亲生父亲保罗。不过此间的保罗“你”还一直是个被希尔维娅写在信里的隐形形象,他的直观现身则要到片尾大结局的时候,出现于科克瓦多山顶的耶稣像脚下。四是随着第一人称的叙述主体形象由安德烈到希尔维娅的转换,影片还揭示了另一个潜在情节——原来在安德烈一心跟踪与追求希尔维娅的整个过程中,希尔维娅也同样是处在一心跟踪与追求安德烈的过程中。影片在此有一段重复叙述,却是从希尔维娅的主体角度出发的。这是整部影片在剧情构思上非常巧妙的处理,它让影片在最后段落来了一个揭破悬念、峰回路转的迭起高潮。由此,我们对男女两个主人公的认识,也有了一个飞跃的突变——由于希尔维娅是处在更艰难与险恶的家庭与人际环境中,她在世事人伦关系方面,显然要比基本上像个大男孩的安德烈早熟与成熟得多得多。
2016年11月28日整理,12月3日补充
整理者注:本纪要为杭州恒庐艺术影吧开创以来座谈成文的第127篇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