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忧国》经典影评10篇

发布时间:2022-09-14 11:45:29

  《忧国》是一部由三岛由纪夫 / 堂本正树执导,三岛由纪夫 / 鹤岗淑子主演的一部剧情 / 短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忧国》影评(一):平胸歧视——关于《忧国》选角的一个轶闻

  据说当时选女主角的时候,因为试镜时,女演员穿的是和服,所以没有看出来是平胸,可丑媳妇总得见公婆吧,到拍摄**戏的时候,露怯了……三岛很生气,但后果不严重。因为不能临时换角,所以裸露戏中只拍摄了女主角的背部。

  说到底,三岛由纪夫就是一自恋狂 平胸歧视者。

  《忧国》影评(二):忧国

  一晃他已经死了四十年了

  川端康成小说的特性是阴柔,他的特性则是阳刚,刚好成为日本那个时代的文学双壁,就连死的方式都深具个人色彩,一个是含煤气管,永远沉睡在无尽的梦中,另一个则是用最热血的方式,让自己化为熊熊燃烧的火焰

  徇情的情节,我想起了失乐园,尽管追求的目的不同,但都需要性去瓦解本能中最后的紧张,从而达到心与身的统一

  《忧国》影评(三):且让生命如诗歌

  正如三岛先生所说 他最好的和最坏的 都体现在这儿了。

  黑与白的强烈对比 特写镜头对视觉的极端刺激 每一帧都掷地有声 触目惊心 背景「至诚」两个大字 也正应是三岛心中信念所在吧。

  三十分钟的默片 美得令人动容 美得令人震撼 美得令人惋惜——正如三岛的最终宿命。不禁赞其冰魂雪魄 叹其丹心碧血 暗自垂泪 心绪凄迷

  想来正是应了这句「如若没有长歌当哭的勇气 又怎能在倒地时明心见性」

  《忧国》影评(四):没高潮了

  这是三岛自己的小说,自己改编成剧本,自己做导演,自己演男主角的一部电影。这其实是一部只有30分钟的黑白默剧短片,表演谈不上有什新奇。值得称道的就是舞台剧的模式,以及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完成了拍摄。切腹的场面惊心动魄,虽说是黑白片但画面仍然追求唯美。

  大概之前看了太多关于三岛的真实故事,远比电影要精彩的多,再看这片子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太多的兴奋

  《忧国》影评(五):忧国

  布景简洁有力 奇怪的是 每次导演似乎有意通过角落的小物件破坏对称和完美的布局 这和片子的整体风格格格不入

  最大的挑战就是将文字笔触变为直观的银幕效果 三岛做了一些尝试 遗憾的是 有些尝试缺乏巧思 但是冲击力够

  演员的表情和动作略显生硬 中间的二人的肉体处理以及丽子的溅血一景很有美感 整个片子概念化 意象突出

  《忧国》影评(六):人总是要死的,为什么要等到变老变丑才死去呢?

  最喜欢的日本作家。

  谜一般的神样的人物。

  那最后一刀,把自己从人切成了神。

  三岛渴望别人好好爱他,但是,一旦真的获得爱的回应,他却第一个躲开了。

  三岛切腹自杀前,最后一次走出家门,他在桌子上放了一张纸条,写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想永远地活下去。

  我走上舞台,期待着观众会流泪,可是相反,他们会爆发阵阵笑声。

  日本文坛乃至世界文坛怪异的鬼才。

  与乔伊斯 普鲁斯特 托马斯曼 并称“二十世纪四大代表作家”。

  两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同性恋。

  崇尚军国主义。

  信仰日本武士道。

  有着强健的体魄。

  坚毅的眼神。

  武士文人。

  迷恋希腊男性肉体。

  怪异的美学体验,美的过程即是毁灭的过程。

  人总是要死的,为什么要等到变老变丑才死去呢?

  别让我痛苦太久。 (无尽地心酸)

  切腹自杀。

  《忧国》影评(七):死的美

  任何事物都可以从两面来看

  理想

  感性

  多数情况

  在欣赏自己以前的照片等记忆时

  感性的进入是主要

  在看别人的遭遇等时

  理性的分析是主要

  开始你可知道理想的分析有时候是离不开感性的

  尤其放在人生的角度

  你从事的工作

  你做的事情

  都不是为了机械的计算

  尤其是做爱

  你不是在机械运动

  你是在造爱

  那是纯感性的

  有时候我们就缺少满足我们的纯感性

  为忠诚 爱

  开始仪式

  女人曲线的身材

  看着自己的男人

  男人不慢不快的进行切腹

  女人正视这一切

  直面死亡

  观众们也要正视

  去想象自己在切腹或者在看自己最爱的人

  美丽的女子留下流水

  男子一下一的花开自己

  用尖刀直到划上

  在拿出刀子刺向脖子

  一滩子鲜血

  啊 深爱的男子死去

  女子拿着小刀子也死去

  死在男子旁

  《忧国》影评(八):血与死的预演

  这部影片只有30分钟,男主由三岛由纪夫扮演。这个由祖母带大的少年,传承了“皇权”情结的基因。但是,成长于麦克阿瑟管控的时代,全面西化使日本社会走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物质上的繁荣 ,文化上也不可避免的受到西方的巨大影响。三岛博览西方艺术文化,早已在潜移默化中将其内化整合为自己思维方式必不可少的元素。同时他也哀叹“文化皇权”的江河日下,内在的矛盾纠结使其形成了特异的精神气质。希腊古典主义和日本古典主义的结合中有悖向的不同追求,希腊古典主义以塞巴斯蒂安为肌肉男完美的象征,本来可以和伊壁鸠鲁相联系,但是三岛将其视为为完美的自戕做铺垫和准备。而日本的古典主义则是追求血与死,一种悲壮、残酷、惨烈之美。三岛不想活在未知的不确定性中,而是以自我意志的确定性来抵抗未来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这部影片以那种绝望至极的坚定和隐忍展示出希腊悲剧式惊心动魄、撕心裂肺的惨烈……这部影片是具有强烈表演型人格的三岛对自己死亡的预演和彩排……使人会想希腊悲剧《美狄亚》……“至诚“的生与死,没有麻木的从容。和村上春树相比,后者是淼淼的海水上浮现的平静浪花,而三岛是海底深处无法探测的幽暗区域潜藏的鲨鱼……如今的日本人还记得三岛吗?也许他们更喜欢村上,那种淡淡的忧伤,对生活那种波澜不惊缓慢品味(据悉日本已进入无欲社会)……对这个和其他东亚国家不同的邻国,我仿佛开始理解他们为何要“脱亚入欧”……单以意识形态的立场对这个国家做简单的判断,是多么浅薄无知。

  《忧国》影评(九):仲夏之死?忧国

  60年代的电影中,关于性爱和切腹的镜头在如今看来实则是算不上热点看头。但是《忧国》三岛由纪夫亲自出演武山信二,操刀切腹,好奇中觉得值得一看。

  三岛由纪夫写切腹不知写了多少,据统计说三十部小说里都有写《忧国》一篇,让其他的都黯然失色。《忧国》改编自他的短篇小说《仲夏之死.忧国》。将残酷美和忠君爱国的古典气概融为一体,性爱和切腹前后展开,回肠荡气,触目惊心。古希腊美学和武士道结合的产物,将一个政治事件推向美学的高潮。

  这部片子浪漫主义气息浓重是极其浓重的。武山信二要妻子目不转睛看着自己切腹,妻子看到的是牺牲的壮丽,和古典的恢宏,这也让妻子在武山死后绝然自刎。一道道涌出切口的血浪变成转瞬即逝的满天雪花。

  其实原著是让人颤栗的,在整个蒙着浓浓血雾的盛大氛围里,很容易让人忽略掉男女情感。包括开场的一段性爱,我们甚至会觉得那是一种仪式。男女主角感情异常庄严,在它的背后有一股莫大的悲剧精神支撑着。不禁让人泪流满面。

  如果三岛由纪夫没有最后给自己一刀,那么他不休不止地写切腹,现在看来,难免有意淫的嫌疑。但刺入自己腹中的那一刀,成全了三岛所有的作品,也几乎使所有文字失去力量。

  当三岛失败感和甜蜜感共存,对死亡的憧憬重要成为现实时,过程却是残酷的。三次介错才被断头,疼痛几乎让他要断了舌头。

  血型的结局,让我不禁想到三岛自刎之前的手稿里所写的意向。

  这是一个毫不出奇、闲静明朗的庭院。像数念珠般的蝉鸣占据了整个庭院。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声音,一片寂寥。这庭院什么也没有。本多觉得,自己来到了既无记忆也没有任何东西存在的地方。

  庭院沐浴着仲夏无尽的阳光,悄无声息......

  《忧国》影评(十):仪式的美

  该片英文名字为“爱和死亡的仪式”,真地很贴切。

  日本文坛著名大作家——三岛由纪夫是该片的导演和主演。全片只有两个演员,一位是饰演陆军中尉武山的三岛由纪夫,另一位是饰演其妻子——丽子的鶴岡淑子。

  片中三岛由纪夫的体格很不错,还有胸毛,显得十分性感。一个作家能有如此强健的体魄,令人很惊诧,印象深刻。现实生活中,他也是个极端迷恋雄性肉体的人,听说好像有点“同志”倾向,小时候由于长得太孱弱,长大成人后苦练身体,把自己“武装”得很雄性,十分man。

  片子不长,不到30分钟,更象幕间剧,分为四幕。全片没有对白,只有悲怆的、激越的音乐作伴,但这比任何台词都更能引人入胜。如果片子是彩色的,切腹场面或许会让人觉得更为惨烈,不过,黑白有黑白的妙处,显着庄严、肃穆,透着浓重的哀伤与决绝。

  看完此片,对日本的“切腹”仪式有了更深的了解。原来,切腹是那么痛苦,要在肚皮上拉开一道很长的口子,鲜血狂飙,内脏全翻滚出来,如果死不了,只好请人在颈动脉上再来上一刀,这叫“介错”。看着一具原本雄健的、生气勃勃的躯体变成一堆没有生气的、逐步腐烂的尸肉。日本人真是很爱走极端。想必有誓死决心的人才会用如此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心意。

  切腹代表了日本军人对天皇的忠诚。片中有个不变的大背景,一副大大的字画挂着,上面只有两个字——“至诚”,估摸着可以完美体现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

  本来我可以给这部片子打4星,甚至5星,只可惜,片子太短,还没等人咂摸出滋味来,就戛然而止,有点缺憾。毕竟,三岛由纪夫虽说是个全才,但主要才能还是体现在写作上,而不是电影导演上。说不定,三岛他故意把片子拍得那么短暂,就象一把闪光的匕首,短小精悍,但极其锋利,直插人心。

  现实生活中三岛由纪夫也是切腹自杀,他是个右翼分子,1970年11月他实施切腹,可惜不太成功,最后得由别人对其进行“介错”,但连砍数次都未能砍下他的头颅,三岛由纪夫难忍痛楚,试图咬舌自尽,第四次介错终于成功。没想到,四年前的这部电影还真是一语成谶。

  虽然三岛由纪夫有“右翼”倾向,但他在世界文坛的地位是不容抹杀的。他曾二度入围诺贝尔文学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金阁寺》,《潮骚》,《假面的告别》,《爱的渴望》和《春雪》等。三岛在自己四十五岁时,知名度已经登上世界顶峰,成为“世界一百人”中唯一被选出来的日本人,美国人称他为“日本的海明威”。他自杀之后17个月,他的挚友,日本另一位文坛大家——川端康成也选择含煤气管自杀,两人相继自杀留给后人无数的疑问。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