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中国先生》经典观后感集

发布时间:2022-09-15 13:58:52

  《中国先生》是一部由亨里克·鲁本·甘茨执导,Charlotte Fich / 邬君梅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先生》观后感(一):丹麦片子也可以很可爱

  一般情况下我只有在想睡睡不着的时候才会想看丹麦的片子, 因为它们比世界上任何治疗失眠的药片都灵,看一部片子,打几个盹,不影响理解剧情,还治愈了失眠。可是这部片子它实在是太可爱了,以至于我把DVD附带的各种采访,背景介绍,trailer都看了一遍,还觉得不够过瘾。

  这部片子太丹麦了,也挺中国。看似是一纸假结婚,其实是一份真感情。

  《中国先生》观后感(二):一个扣人心弦的平凡故事

  我怀着一个一试的心情,在一个忙里偷闲的晚上独自看完了这一部片.

  一片下来,心里感触良久.既心酸惋惜又喜出望外,实在难以言尽.这的确是一不扣人心弦的好电影,各位喜爱电影对电影的观看抱执着态度的朋友实在不应错过.

  故事情节须然简单而平凡,其中却不乏细腻和创新.相信这部电影一定会让各位满意.

  《中国先生》观后感(三):没眉

  挺好看。我喜欢这种桌椅板凳都干干净净的片子,节奏也快。丹丹部分很俗套,中中部分很生硬,这些都次要。关键在丹中部分。大量常见物什摇身变为异国情调,中国观众会有兴趣。这里中国元素太多了,老外不可能一一识别,而我们会感到有些展览堆砌,关键词包括旗袍、春卷、筷子、青花瓷碗、太极、中成药、邓丽君、武打片、红、大家庭、面子、排场、内敛、贤惠、父权、外柔内刚……

  因距离而神秘外加一点点感动和习惯,足够爱情滋生了。

  《中国先生》观后感(四):习惯和温暖差不多就是爱。

  影片主要讲述了Keld是个中年管工,25年的妻子离开了他。在中餐馆,餐馆的主人说服他与从中国来拜访他们的妹妹Ling结成政治婚姻,以便能让她获得合法居住权。

  不得不感慨。剧中的中国女人真是贤惠~做精致的食物。教丹麦男人用筷子。每天对他笑。习惯和温暖差不多就是爱。

  男主会在吵架之后学习中文跟她说对不起。也会学习中文说我爱你。每天对她笑。教她讲丹麦语。

  邬君梅真是有韵味。虽然我不懂的中国元素为什么有中年人打太极。但还是好电影~

  《中国先生》观后感(五):中国版的《绿卡》

  今天很无聊,偷偷的看了一个电影——《中国先生》,《绿卡》的亚洲版本,比较喜欢这样的片子,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感觉,淡淡的就将你拽入剧情之中,然后就觉得有人拿着一只鸡毛在轻轻的挠你,让你有着深入心脾的酥痒。

  Keld是一名水管工,一天,妻子要和他离婚,简单的让他莫名其妙,却原来她已经有了别的爱人。Keld不得不同意,虽然他再三的挽留,然而妻子还是去意已决。妻子将房子给了他,却要8000元钱,他不得不同意一个中国餐馆老板的提议——和他妹妹结婚,他给他8000元。就这样,这个叫ling的中国女子走进了他的生活。他不会说汉语,她不会说丹麦话,可这样他们仍是结婚了。渐渐的,他喜欢上了这个女人,她有着婉约的性格,永远穿着一身合体的旗袍,一日三餐是精致的中国菜,她每天早上打太极,她每天都吃药片。一天,由于误会他们用着彼此都听不懂的语言吵架,却在最后以一个道歉之吻收场。Keld跟着录音机练习说“我爱你”,Ling悄悄地把午饭留下,笑笑的离开。他以为她每天吃药真的是像她哥哥说的那样——只是中国的草药而已,却当她死在他怀里时才明白她有心脏病。就这样,当他拒绝了前妻的复婚要求时,当他们彼此相爱时,她死了,死在他的怀里。

  虽然他们相爱只有那么短短的一段时间,却从此改变了keld的生活,他懂得了什么是爱。当他来到中国的一个小镇,将ling的骨灰撒落其中时,他的心是满满的——爱。

  《中国先生》观后感(六):爱情故事之外,我看到了故乡

  一个并不少见的题材,为丹麦人换成中国口味,女主角温婉带笑的眉目,像清泉一样动人,大概中国先生,或者说丹麦人最后看到她魂之归处的那条河,终于理解这从灵魂里透出的洪大,温暖,而又玲珑婉转的温柔从哪里源起.

  但是,这故事虽动人, 敲打到我心底的却是其中不重要的一些情节.

  中国餐馆的老板,丹麦有,英国也有.较之中国新娘的符号化,这个人物却让我觉得无比现实:怀揣乌托邦的梦想远走他乡,用中国人的智慧去适应任何文化任何环境, 其实到哪里世界对他来说也一方灶台. 餐馆后面就是家,男主角第一次进去的时候,完全踏进了另一个世界,一角小小的不走样的中国. 看到这个画面, 我感到窒息, 我相信画面中的中国人: 两位老人, 孙子,老板, 老板娘 , 他们完全能理解我的感受: 就算打开门走出去, 整个世界空无一物的窒息感. 来英国一年半, 我发现大半留学生都有这样的习惯:每天逛微薄校内QQ. 就像电影里的那两位老人, 不停的看中国古装剧, 因为这过于强大的窒息的现实只能用这些幻觉,"还在家" 的幻觉来逃避.

  这种窒息感在片中处处存在: 宅在家看电视度日的老人, 男主角的儿子看到中国新娘从餐馆走出来时错愕的表情, 婚礼上聚在一起的中国人在封闭的房间里狂欢, 老奶奶坚持要把全家的骨灰运回中国, 买不起机票的老板, 在运送途中失踪的叔叔的骨灰.........窒息感一阵阵向我袭来, 直到最后男主角站在貌似江南的某个湖上,那一汪清流呼的涌到眼前,冲击过心脏,我像中暑的人被江水漫过头顶一样如释重负, 一个问题在清水洗过的脑海里清晰起来: 我们为什么不回家?

  既然, 世界只是无限缩小的中国,待得再久也露不出本地人脸上那种理所当然的从容, 无论欢乐痛苦都不一定有人和你共鸣, 老是担心自己会回不去中国。。。。如果,如果过再久这里也容不下我们称它为“家”,那我们为什么不回家?为什么不回到让我们眉目从容,脚底踏实, 狂欢的时候可以恣意呼啸和路人拥抱道喜的地方?

  我们其实,都非常非常的,想回家。

  我真的,好想回家。

  《中国先生》观后感(七):这一种节奏

  中国先生站在女人家乡那条小河的一只竹排上,稳稳地捧好瓷罐,与另外三张从未离开过那里的中国面孔一起注目着河流上渐要漂远的骨灰,河水安静,气息流畅,大地余晖.邓丽君的小城故事,一直委婉地唱到黑色的字幕一排排地打出来.依稀地有一行字,偏执地留在那画面上若干秒钟.被感动的人会读到它:

  I THOUGHT THAT LOVE

  COULD WAIT

  TOO LATE TOO LATE

  TOO LATE

  这是相隔不久的时间内看到的第二张来自丹麦的电影.2005年出品.好象比《肥皂》早了一年.在两部片子里,我闻到了一种不刻意张扬,又不刻意为电影所表现的味道.一种节奏和韵律的味道.看这部片子之前的一分钟,我恰恰在电视里看到刘翔接受采访,他说他的第一栏,第二栏,都没有掌握好节奏,幸好在第三个跨栏以后找到了,最终赢了所有对手.

  节奏.无形中的节奏.这样想来似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沾染上关于节奏的气息.属于艺术属于创造的美.

  《中国先生》便有这种无形中的节奏.它是打破了有形的规则上的节奏之外,留给观众的礼物.它无需使你停下来,费劲思量.也无意逼迫你去担心大部分电影会蓄意的一个个戏剧性冲突.当然,这与电影的主题相关.它关注一个中年,甚至已步入老年的本土男人.他衰老,谢顶,臃肿,丑陋.它关注他与一个中国女人的爱情.这不需要太多的戏剧化,不需要冲突,磨练,甚至是语言上的沟通,内心的理解.他们无需在相遇的那一刻,做了什么,说了什么.重要的是他们在相遇的那一刻,彼此成为了什么.

  成为了走走停停于这世上,走了大半的路程,需要继续走下去,还需要继续适时停一停,心力不再集中于脑,而是于脚步的人.

  所以纠纷,隔阂,理智,判断,自然地隐退了.他们的相爱像小河流水一样,存在得极为合理与自然.却没人知道它从何时起就存在了.

  中国先生为那女人哭了,或许是他一生中第一次为女人如此痛哭.中国先生捧着那女人的骨灰回到中国,成为她一生中或许最为重要的一个男人.所有的事情按照这样一种节奏发生了.这种节奏不应仅仅献身于艺术.

  还献身于生命本身.

  《中国先生》观后感(八):当爱情弄假成真

  当爱情弄假成真

  文/王传言

  对国外的片子有着天然的排斥,尤其是好莱坞大片。片子与人结缘是一种天赐,当然,这属于极端个人的体验,与任何人无关。因为在任何人的心中都有一杆秤,都有着自己对电影好与坏的评论。同样,任何人的观点也取代不了别人的观点,更不能强加于别人身上。

  《中国先生》的得来比较偶然,原本以为是个烂片子。却没想到情节丝丝入扣,故事感人至深,尽管此时的故事发生在异国两人之间。这是一部丹麦片,从类型上看应该归于故事片。其关于爱情存在与否的争执不休。一对恋人Keld和Ric因为小小矛盾闹着离婚,在若即若离时,邻居中国饭店的老板锋却将自己的妹妹嫁给Keld,条件是这只是一个形式,因为他的妹妹玲要取得绿卡。Keld的条件是8000元。因为这8000元正是自己的妻子Ric索要的。于是,一桩“交易”顺理成章的完成,但人人都知道这只是一场戏。

  故事的发展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再者,期间充满着中国与丹麦观念上的冲突,比如老子与儿子的关系,比如面子问题。当Keld去索要那8000元的时候,锋真的可能没有了面子,因为婚礼已经浪费掉无数钱。这可能都是真的。但他还是去亲戚那里借来了,交给Keld。而当他将钱交给自己的妻子时刻,妻子仿佛还在爱着自己,矛盾顿时便来了。到底结婚为了什么,Keld是为了拿到钱交给妻子,锋是为了拿到绿卡。这就是一笔交易。但荒诞的事情发生了在交往的过程中Keld却真的爱上了玲,但玲却有心脏病,英年早逝。无比悲怆之情顿然而生。

  当然,电影是有暗语的。那就是锋原本的打算可能不是真的要拿到绿卡,因为他知道自己妹妹的病。可能仅仅是为了圆梦,圆梦自己的妹妹。这一点,当Keld不经意看见玲的包内有很多药的时候,其实已经在表明这样的事情迟早会要发生。此刻,当一切都弄假成真的时候。Keld已经回天无力,在最困难之际,他的妻子Ric回来,将钱的一部分归还,他购买了机票将玲的骨灰撒在了玲的故乡江上,落叶归根。

  其实,很久或者说不大敢相信丹麦的片子能如此宁静,在静静的诉说中讲述这样的故事。里面有国别之间的矛盾,尤其是语言的差异。但爱情之花却在慢慢中迸发出来。但未曾绽放就已经枯萎。电影中玲是由著名演员邬君梅饰演,其的出场便具有典型的中国风,东方特色,旗袍,中国结,中式饮食,中国流行歌曲这些镶嵌在中国人身上的一切都点点滴滴印刻其中。而对方Keld却是典型的丹麦客,尽管他被称之为中国先生,但摆脱不掉的是丹麦味道。

  当爱情弄假成真,这是何等无奈。在爱情的天平上,最无奈的就是男主角Keld,他爱上了假的妻子玲,也没有对原来的妻子Ric心怀爱意。错误就错误在那个中国饭店的老板将原本就有病的妹妹嫁给了别人。完全可以想象一下,假如玲是健康的会发生什么,那必定是一场异国之恋的上演。

  《中国先生》观后感(九):中年傻老头二度失婚记

  一个落魄的中年失婚男人为了赔付给前妻的离婚补偿金和中国女人ling假结婚以帮助其获得合法居留身份。

  在这笔交易的一开始,乃至过程中,乃至ling死掉以后,那个大舅哥,狡猾精明的餐馆老板,一再强调,你知道的,这只是形式,形式。

  可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成年男人和一个成年女人,长期独处一室,不走心也会走肾,不走肾也会渐渐走心。在这点上,我很怀疑那些在一开始一个劲强调“这只是形式”的人,他们是故意忽略掉潜在的可能性还是真的不在乎这些可能性将会导致的结果。

  清晨,他通过半掩的门看到她打太极。早餐,她盛粥给他,稠稠的,还有脆脆的春卷。她做的饭菜总是很丰盛,且色味俱全,精致讲究。她总是穿中式旗袍,下厨时戴着米白色的短围裙。她吃药,包袋里有很多瓶。她在他的工作室挂上意味着吉祥的挂件。她给他买餐盒,带饭用的。她教他卷春卷。他肩膀不舒服的时候,她给他擦跌打油。前妻突然到访的时候,她泡中国茶给他们。

  爱情怎么可能不来临呢。

  餐馆里那个FedEx中年男人说,爱情有时候像天堂有时候像地狱,但有件事情是肯定的,爱要说出来。于是他听着录音带学说“我爱你”,在工作室里一遍遍练习。她来送饭,听到了,无声微笑,放下饭盒,轻轻离开。阳光照射的门口台阶上,留下她轻轻的鞋印和缱绻的旗袍影子。

  只是,她还没得及听到他对她说出来,心脏病发就夺去了她的生命。就在他们刚刚爱上对方的时候,她死了。

  移民局的人来检查,屋子里看不到任何有女人一起住的迹象,然而他分明还能看到她在屋子里打太极,在厨房流理台旁准备食物。这爱恋,发生在他颓唐无力的中年之际,很短暂,就突然这么结束了。他只能痛哭。

  但他是个中年人,你知道的,尤其是曾经在国际象棋界占尽风头,后来沦落为水管工人,人到中年,毫无生活热情之际,前妻离开,儿子连一盘象棋都不愿意陪他下。

  但他是个中年人,你知道的,他有很快愈合心里的伤口的能力。

  他自告奋勇,承担对餐馆老板来说“很贵”的国际机票,来到ling的家乡,将骨灰撒向那条河。

  故事结束。老头其实,算了,这就是人生吧。为了八千块,徒然失了一场恋,伤了一回心。不过也有收获,对于中年来说,他需要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北欧人的中年故事。不温不火。但愿意看下去。

  唯独片中中国人物的衣着和年代之间的不协调简直迷之神奇,让人不解。女主就是喜欢穿旗袍咱就不说了,毕竟属于个人品味或喜好。但是女主搬到男主家,两床东北农家炕风格的花褥子,大红色的行李箱,导演以为整个大中国都好这一口是吗,而且片尾送骨灰回故乡那里,家乡分明是会用竹筏子的南方水岸。女主的家人,奶奶和嫂子辈的穿衣风格简直就是反着来的。全篇从头到尾都是邓丽君的歌,敢情所有移民的音乐口味都停留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带变的是吗。这大概是整个观影过程中最大的槽点了。

  《中国先生》观后感(十):这么远,那么近

  一口气看了三部片。《中国先生》,《面子》,《喜宴》。去年买的DVD,囤积在家里,一直没看。原因有很多。一是其中《喜宴》和《面子》是以前在电脑上下载看过,二是《中国先生》一直找不到时间把它放到DVD机里观看。

  于是在这个清闲的上午,先是把《中国先生》放进机器里。看了之后,心血来潮地想把以前的相似题材拿来重温一遍。

  看《喜宴》的时候是在几年前了。由于看了李安的《饮食男女》一直对吴倩莲和郎雄的表演非常喜欢。这部电影里没有吴倩莲,主演是郎雄。仍然是父亲的角色。慈父与严父的结合。一直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早日结婚生子,结果儿子偏偏是个同性恋。一系列的假结婚多编制出的故事就出现了。演儿子的赵文宣不是我们以前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个模样,他很有男人味,也就是说没有以前电影里表现的同性恋的娘娘腔。这一点,在当年的我看来算是洗脑吧。父亲对儿子的事实的接纳是很无奈的,但是不得不承受的打击。满腔欢喜地去了美国,却败兴而归。

  《面子》是去年看的第一遍,看的时候,总觉得有点模仿痕迹。同样是同性恋题材。不过这次是换作妈妈与女儿之间的情感纠葛。母亲在中年寻找爱人和女儿寻找同性真爱,哪一点更正常。电影给出的答案是,都正常。记得陈冲演的电影,是每一部都很精彩。演她女儿那个演员叫什么来着,当年好象就是凭这部戏入围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

  再来谈谈《中国先生》。和前两部不同的是,它发生在丹麦,没有那么热闹的唐人街和时尚大都市,而是看起来冷冰冰的丹麦。中国人,丹麦人,都有点内敛,也都有点热闹。一个失婚的老头,生活在郁闷之中。一日,和一个中国餐馆老板做起了朋友,久而久之,便提到了假结婚,骗取丹麦的居住权。这一点和《喜宴》中高金素梅的目的一样。双方各自赢利。本来预想各取所需就算,结果这个高大的外国男人,还是没能抗拒来自中国的温柔乡,努力想用中文表达“我爱你”,“对不起”。好景不长,这个中国女人先天心脏有问题,突然离世。失婚的打击又一次来到他的面前。带着对妻子的怀念。他来到中国,在山水间,仿佛看到了人生的希望。

  三部电影,之所以会一时兴起拿出来看,实在是想看看海外的华人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当然不能一概而论,职业身份都不一样,人生价值观也参差不齐。《喜宴》中的赵文暄是一个公司的白领之类的,生活丰足,事业稳定。李安镜头下的中国人还是实实在在的中国人,有中国的传统,标准的国语,带中国味的英语。在《中国先生》里是长着中国人样子的人说着蹩脚的中文,在《面子》里是人们说着标准的英语却说着有英语口音的中文。感受很不一样的。

  《喜宴》不愧为大师李安的作品,情节,节奏,演员,台词,情感铺陈都恰倒好处,该弄得中国化的,决不洋腔洋调。美国的华裔导演伍思薇导演的《面子》感觉单薄了一些,中国味在她的镜头下有点刻意的做作,剧情不再新鲜。只是在美国土生土长的那些香蕉人们的想法和生活方式我有了一些了解。《中国先生》是外国的导演Henrik Ruben Genz导的,所以对中国生活和中国人都有误解和偏差。比如狡诈,有点骗婚然后不想给钱的意思;比如节俭,水管坏了还舍不得请人修只想用不要钱的;比如电视节目,好多的电视镜头全是武打片;比如太极,一个打太极精神熠熠的女子说死就死了呢。

  其实,在海外的华人的生活会被我们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人们误会诟病也是情有可缘的,我们不了解他们真正的生活,他们也不了解我们真正的文化。正常之极。只是电影这个东西,感动了,了解了,便已有了意义,不需要外界附加什么艺术价值或者影响多少人的评价。这三部电影都让我欣慰的电影,观影途中有笑声,也会有眼角的泪光。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